第9章 金子和銀子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軍攻打濟南府,跟趙令武雞毛關係沒有。
他的任務是在這個世界活下去,而不是去給滿清送人頭。
就他這樣的,人家要不要還兩說著呐。
不過這小體格、這小身板,雖然骨瘦如柴,還沒有多少肌肉,但是他跑的挺快。
趙令武一上午就把縣城的另外一條大街,從頭跑到了尾。
因為主攻方向是值錢的東西,所以收獲不多,隻有一百多個銅錢,其他值錢的東西也沒看著,明麵上的東西都被建奴給搶走了。
趙令武大搖大擺的走進一家酒樓,沒有店小二,也沒有掌櫃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廚房裏麵大的東西沒有什麽了,邊邊角角、犄角旮旯裏麵還是可以劃拉出來一些糧食的。
灶台上麵的大鍋沒有了,小鍋也沒有了,不過這難不住趙令武,那不是還有裝鹹菜的壇子嘛!
趙令武給自己煮了半壇子粥,喝掉了一半,還吃了點鹹菜。剩下的留著晚上再過來吃。
白天生火煮飯沒關係,城外的人看不見。晚上生火煮飯,就容易被別人發現並且抓走,曆城縣離濟南府不是很遠!
下午的時候,趙令武就轉移了目標。奔著胡同裏麵的那些高門大宅去了。
他就不信建奴能搶的那麽幹淨。
大門關著的,他不進去,那樣的人家裏麵說不定還有人!
哪個豪門大宅能沒有個地窖、暗室什麽的。
萬一人家藏在那裏,自己去了容易被抓住滅口。
反正像曆城縣這樣曆史悠久的老城,富戶多的是。
趙令武進了第一個大宅子,就遇到了驚喜。在地主老財的臥室裏麵,地上散落著不少小花花紙。
趙令武撿起來一看,臥槽!銀票!
他就是奔著這個東西來的。建奴搶東西,能搶糧食、衣服布料,還能搶金銀財寶,但是肯定不會搶這個玩意兒。
反正據趙令武知道的曆史,沒聽說過建奴搶銀票。
趙令武彎下腰,一頓猛劃拉。大麵額的沒看著,一兩、二兩、五兩、十兩的可真不少。
趙令武就像是在夢裏撿錢那樣,撿了一張又一張,劃拉劃拉一小遝。
坐下來,“呸、呸!”往手指頭上塗點唾沫,數一數。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一百八十二兩!
臥槽尼瑪的,老子現在是有錢人!
趙令武開始四處搜索,功夫不負有心人。
趙令武在拔步床的暗格、抽屜裏麵,撿了好幾個金首飾。
趙令武心滿意足,決定再換一家。
趙令武走東家竄西戶,忙活到了天黑,就又回到了那個煮粥的酒樓,把那半壇子粥喝掉。
然後找了一個隱蔽的角落,把背筐裏麵的被褥拿出來鋪上(被褥是撿來的),眯一會兒。
趙令武睡了一小覺,估摸著大概是到了半夜了。估摸得不一定準,瞎估摸。
趙令武把被褥疊起來,裝進背筐裏麵,然後就背著背筐悄無聲息的出了城。
“嘿咻、嘿咻!”
趙令武順著官道跑的挺快,天亮的時候,估計已經跑出去二三十裏地了。已經超出建奴哨馬的巡邏範圍了。
趙令武這回找了一個遠離官道的小河溝,坐在枯草地上休息休息。
背筐裏麵有點心、有水囊(都是在城裏撿的)。
吃飽喝足躺一會兒,不著急走,急個雞毛。
不著急是不著急,但是你也不能睡著了啊!
趙令武就睡著了。睡了大約一個時辰。
醒了,起來到小河溝洗洗臉,精神精神。然後背起背筐往家跑。
“小五,小五!”
大道邊的草叢裏麵有人喊他。是趙世昌。
“爹,你怎麽來了!”
這裏離他們屯子能有十多裏地呢!趙世昌膽子大了啊!
趙世昌說:“我和你娘看你一宿沒回來,擔心你唄。”
所以他就想出來迎一迎趙令武,結果沒想到越走越遠。
趙令武有些小感動,“爹,走吧,回家!”
“小五,背筐給我吧,我幫你背著。”
背著就背著,挺幾把沉的,自己都背了一宿了。
趙世昌背著背筐,背筐沉甸甸的,他的心裏也沉甸甸的。這都是小五拚著性命弄回來的啊!
“小五,背筐裏麵都是什麽啊?這麽沉。”
說到這個趙令武就高興了,“都是好東西!有銅錢、有被褥,還有綢緞。”
綢緞是可以當錢用的。至於銀票和金銀首飾,趙令武沒說,這個等到家以後再慢慢說。而且趙令武並沒有打算把銀票都交給趙世昌。
在亂世要想活下去,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比較好。
爺倆撒開腳丫子猛跑,終於看見屯子東頭那棵大楊樹了。
“爹,你站住!”
趙世昌這次很聽話的站住了。
“爹,背筐給我,我背著,你在前頭走。”
“不用,我能背動,不累!”
“我是怕你遇到我那幾個大伯、叔叔,被他們纏住,他們要是說看看你背的是什麽,你能不讓看嘛?”
那倒也是。
趙世昌把背筐交給了趙令武,自己在前麵給兒子開路。
趙令武背著背筐,他準備到了村口就撒丫子蹽,趙世昌的那幾個哥兄弟,就是管他叫爹,他都不會停下來。
到了村口,果不其然,趙世昌遇到了他眾兄弟當中的某兩個,趙世昌特意把那哥倆拉到了路邊說話。
趙令武趁機施展飛毛腿,蹽了個幾把的。
那哥倆光顧著和趙世昌說話了,也沒理乎一個小崽子背著背筐跑。
這幾天上山的、下河的、到荒郊野外找吃食的,有的是,幾乎是全體出動了,他們倆就是結伴出去尋摸吃的東西去。
趙世昌和他的兩個兄弟說完話,就背著手往家裏溜達。他家小五真是厲害!這樣的事情都能提前想到。
趙世昌到家的時候,趙令武正和他娘坐在炕上,清點戰利品。
趙小六和趙小七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看門。
張氏看見趙世昌回來了,就忍不住心裏的歡喜:“他爹,快過來!”
趙世昌過去了,“他爹,你看我今天好不好看?”
好看個基德,沒看出來。
“這裏,這裏!”
張氏把自己的頭發往後撩一撩,把她的黑耳朵露出來一個。
臥槽!耳環!金的!
“你拿下來,我瞅瞅!”
張氏美不唧的把金耳環放在了趙世昌的手裏,“當家的,是金的!我剛才還咬了一下呢!”
趙世昌笑了,很開心,就這麽一個小玩意兒,夠他們家吃一年的飯!
趙世昌把金耳環還給了張氏,“給你吧!你兒子孝敬你的,你就留著吧!小心點,別被外人看到。”
張氏美滋滋的把耳環戴上了:“我就在家裏戴給你看。”
趙世昌笑了,戴上金耳環是挺好看,就是耳朵黑了點。
趙令武沒好意思笑。老兩口子秀恩愛,張氏還撒嬌。自己的眼睛睜不開了好像。
趙世昌也脫鞋上炕了,這麽多金貴的東西,他得好好看看。
一套被褥,還是綢緞麵料的,這得給小五,就是他們家的老土炕,鋪這麽金貴的東西,有點不般配。
還有不少布料,有綢緞的、有細棉布的。再就是一些散碎的點心和一個水囊。
不過背筐下麵有一層銅錢。
倒出來數一數,一千五百六十八個。非常好!他們家一年都不用發愁了。
“小五,這麽東西你打算怎麽安排。”
趙世昌是一家之主,這樣的事情其實是不需要征求兒子的意見的。但是他家的小五明顯不一般了。往後家裏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幫著自己拿主意的。
趙令武說:“這些東西都交給我娘保管吧,這套被褥也給我娘,把那個棉被褥給我就行了。”
綢緞麵的被褥他不喜歡,不得勁,太滑溜了。
張氏樂得不得了了,“五子,這綢緞麵的被褥娘可蓋不了,娘這粗手大腳的,糟踐這好東西了。留著給你娶媳婦兒的時候用!”
五子娶個新媳婦兒,兩個人擱裏麵滴流滑,多好!她都沒撈著滴流滑!
“娘,你留著吧,等我娶媳婦兒的時候,咱們家就不缺這個東西了。”
哈哈哈哈!張氏美呀!
“那娘可就留著了!”
“爹、娘,還有東西呐!不過這些東西可不能露出去。”
趙世昌說:“什麽都不會露出去的,就是這些東西,我都不會讓別人知道。”
趙令武從懷裏掏出來幾張銀票,“爹,你認識這個東西嗎?”
“認識!這是銀票啊!”
趙世昌到鎮上打零工的時候,見過銀票。
“爹,你數數,然後也交給我娘,藏起來。”
趙世昌很激動,手都哆嗦了。
一五一十,二五一十,三五一十。
數了好幾遍,一共是二十兩銀票。
趙世昌狠狠地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估計能掐出來一個大紫包。發財了!真的發財了!
二十兩銀子能買四畝旱地,種麥子,一年兩季,加上家裏原來的二畝地,他們家就不用給人家做佃戶了!
“小五,爹得說謝謝你!你給爹爭光了!”
張氏聽得一頭霧水,她也不認識銀票。
“當家的,這是什麽?能和我說說嗎?”
“孩子他娘,這是二十兩銀子啊!”
啊?哎呀我的那個娘哎!這東西是二十兩銀子啊!
趙世昌和張氏兩口子胡亂激動,並且在風中淩亂了好一陣子。
他的任務是在這個世界活下去,而不是去給滿清送人頭。
就他這樣的,人家要不要還兩說著呐。
不過這小體格、這小身板,雖然骨瘦如柴,還沒有多少肌肉,但是他跑的挺快。
趙令武一上午就把縣城的另外一條大街,從頭跑到了尾。
因為主攻方向是值錢的東西,所以收獲不多,隻有一百多個銅錢,其他值錢的東西也沒看著,明麵上的東西都被建奴給搶走了。
趙令武大搖大擺的走進一家酒樓,沒有店小二,也沒有掌櫃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廚房裏麵大的東西沒有什麽了,邊邊角角、犄角旮旯裏麵還是可以劃拉出來一些糧食的。
灶台上麵的大鍋沒有了,小鍋也沒有了,不過這難不住趙令武,那不是還有裝鹹菜的壇子嘛!
趙令武給自己煮了半壇子粥,喝掉了一半,還吃了點鹹菜。剩下的留著晚上再過來吃。
白天生火煮飯沒關係,城外的人看不見。晚上生火煮飯,就容易被別人發現並且抓走,曆城縣離濟南府不是很遠!
下午的時候,趙令武就轉移了目標。奔著胡同裏麵的那些高門大宅去了。
他就不信建奴能搶的那麽幹淨。
大門關著的,他不進去,那樣的人家裏麵說不定還有人!
哪個豪門大宅能沒有個地窖、暗室什麽的。
萬一人家藏在那裏,自己去了容易被抓住滅口。
反正像曆城縣這樣曆史悠久的老城,富戶多的是。
趙令武進了第一個大宅子,就遇到了驚喜。在地主老財的臥室裏麵,地上散落著不少小花花紙。
趙令武撿起來一看,臥槽!銀票!
他就是奔著這個東西來的。建奴搶東西,能搶糧食、衣服布料,還能搶金銀財寶,但是肯定不會搶這個玩意兒。
反正據趙令武知道的曆史,沒聽說過建奴搶銀票。
趙令武彎下腰,一頓猛劃拉。大麵額的沒看著,一兩、二兩、五兩、十兩的可真不少。
趙令武就像是在夢裏撿錢那樣,撿了一張又一張,劃拉劃拉一小遝。
坐下來,“呸、呸!”往手指頭上塗點唾沫,數一數。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一百八十二兩!
臥槽尼瑪的,老子現在是有錢人!
趙令武開始四處搜索,功夫不負有心人。
趙令武在拔步床的暗格、抽屜裏麵,撿了好幾個金首飾。
趙令武心滿意足,決定再換一家。
趙令武走東家竄西戶,忙活到了天黑,就又回到了那個煮粥的酒樓,把那半壇子粥喝掉。
然後找了一個隱蔽的角落,把背筐裏麵的被褥拿出來鋪上(被褥是撿來的),眯一會兒。
趙令武睡了一小覺,估摸著大概是到了半夜了。估摸得不一定準,瞎估摸。
趙令武把被褥疊起來,裝進背筐裏麵,然後就背著背筐悄無聲息的出了城。
“嘿咻、嘿咻!”
趙令武順著官道跑的挺快,天亮的時候,估計已經跑出去二三十裏地了。已經超出建奴哨馬的巡邏範圍了。
趙令武這回找了一個遠離官道的小河溝,坐在枯草地上休息休息。
背筐裏麵有點心、有水囊(都是在城裏撿的)。
吃飽喝足躺一會兒,不著急走,急個雞毛。
不著急是不著急,但是你也不能睡著了啊!
趙令武就睡著了。睡了大約一個時辰。
醒了,起來到小河溝洗洗臉,精神精神。然後背起背筐往家跑。
“小五,小五!”
大道邊的草叢裏麵有人喊他。是趙世昌。
“爹,你怎麽來了!”
這裏離他們屯子能有十多裏地呢!趙世昌膽子大了啊!
趙世昌說:“我和你娘看你一宿沒回來,擔心你唄。”
所以他就想出來迎一迎趙令武,結果沒想到越走越遠。
趙令武有些小感動,“爹,走吧,回家!”
“小五,背筐給我吧,我幫你背著。”
背著就背著,挺幾把沉的,自己都背了一宿了。
趙世昌背著背筐,背筐沉甸甸的,他的心裏也沉甸甸的。這都是小五拚著性命弄回來的啊!
“小五,背筐裏麵都是什麽啊?這麽沉。”
說到這個趙令武就高興了,“都是好東西!有銅錢、有被褥,還有綢緞。”
綢緞是可以當錢用的。至於銀票和金銀首飾,趙令武沒說,這個等到家以後再慢慢說。而且趙令武並沒有打算把銀票都交給趙世昌。
在亂世要想活下去,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比較好。
爺倆撒開腳丫子猛跑,終於看見屯子東頭那棵大楊樹了。
“爹,你站住!”
趙世昌這次很聽話的站住了。
“爹,背筐給我,我背著,你在前頭走。”
“不用,我能背動,不累!”
“我是怕你遇到我那幾個大伯、叔叔,被他們纏住,他們要是說看看你背的是什麽,你能不讓看嘛?”
那倒也是。
趙世昌把背筐交給了趙令武,自己在前麵給兒子開路。
趙令武背著背筐,他準備到了村口就撒丫子蹽,趙世昌的那幾個哥兄弟,就是管他叫爹,他都不會停下來。
到了村口,果不其然,趙世昌遇到了他眾兄弟當中的某兩個,趙世昌特意把那哥倆拉到了路邊說話。
趙令武趁機施展飛毛腿,蹽了個幾把的。
那哥倆光顧著和趙世昌說話了,也沒理乎一個小崽子背著背筐跑。
這幾天上山的、下河的、到荒郊野外找吃食的,有的是,幾乎是全體出動了,他們倆就是結伴出去尋摸吃的東西去。
趙世昌和他的兩個兄弟說完話,就背著手往家裏溜達。他家小五真是厲害!這樣的事情都能提前想到。
趙世昌到家的時候,趙令武正和他娘坐在炕上,清點戰利品。
趙小六和趙小七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看門。
張氏看見趙世昌回來了,就忍不住心裏的歡喜:“他爹,快過來!”
趙世昌過去了,“他爹,你看我今天好不好看?”
好看個基德,沒看出來。
“這裏,這裏!”
張氏把自己的頭發往後撩一撩,把她的黑耳朵露出來一個。
臥槽!耳環!金的!
“你拿下來,我瞅瞅!”
張氏美不唧的把金耳環放在了趙世昌的手裏,“當家的,是金的!我剛才還咬了一下呢!”
趙世昌笑了,很開心,就這麽一個小玩意兒,夠他們家吃一年的飯!
趙世昌把金耳環還給了張氏,“給你吧!你兒子孝敬你的,你就留著吧!小心點,別被外人看到。”
張氏美滋滋的把耳環戴上了:“我就在家裏戴給你看。”
趙世昌笑了,戴上金耳環是挺好看,就是耳朵黑了點。
趙令武沒好意思笑。老兩口子秀恩愛,張氏還撒嬌。自己的眼睛睜不開了好像。
趙世昌也脫鞋上炕了,這麽多金貴的東西,他得好好看看。
一套被褥,還是綢緞麵料的,這得給小五,就是他們家的老土炕,鋪這麽金貴的東西,有點不般配。
還有不少布料,有綢緞的、有細棉布的。再就是一些散碎的點心和一個水囊。
不過背筐下麵有一層銅錢。
倒出來數一數,一千五百六十八個。非常好!他們家一年都不用發愁了。
“小五,這麽東西你打算怎麽安排。”
趙世昌是一家之主,這樣的事情其實是不需要征求兒子的意見的。但是他家的小五明顯不一般了。往後家裏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幫著自己拿主意的。
趙令武說:“這些東西都交給我娘保管吧,這套被褥也給我娘,把那個棉被褥給我就行了。”
綢緞麵的被褥他不喜歡,不得勁,太滑溜了。
張氏樂得不得了了,“五子,這綢緞麵的被褥娘可蓋不了,娘這粗手大腳的,糟踐這好東西了。留著給你娶媳婦兒的時候用!”
五子娶個新媳婦兒,兩個人擱裏麵滴流滑,多好!她都沒撈著滴流滑!
“娘,你留著吧,等我娶媳婦兒的時候,咱們家就不缺這個東西了。”
哈哈哈哈!張氏美呀!
“那娘可就留著了!”
“爹、娘,還有東西呐!不過這些東西可不能露出去。”
趙世昌說:“什麽都不會露出去的,就是這些東西,我都不會讓別人知道。”
趙令武從懷裏掏出來幾張銀票,“爹,你認識這個東西嗎?”
“認識!這是銀票啊!”
趙世昌到鎮上打零工的時候,見過銀票。
“爹,你數數,然後也交給我娘,藏起來。”
趙世昌很激動,手都哆嗦了。
一五一十,二五一十,三五一十。
數了好幾遍,一共是二十兩銀票。
趙世昌狠狠地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估計能掐出來一個大紫包。發財了!真的發財了!
二十兩銀子能買四畝旱地,種麥子,一年兩季,加上家裏原來的二畝地,他們家就不用給人家做佃戶了!
“小五,爹得說謝謝你!你給爹爭光了!”
張氏聽得一頭霧水,她也不認識銀票。
“當家的,這是什麽?能和我說說嗎?”
“孩子他娘,這是二十兩銀子啊!”
啊?哎呀我的那個娘哎!這東西是二十兩銀子啊!
趙世昌和張氏兩口子胡亂激動,並且在風中淩亂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