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放鬆了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娘,我先回屋睡覺去了哈!”
趙令武本來還想要給趙世昌和張氏兩口子再來一點驚喜,看目前這個狀況,還是算了吧。
萬一這兩口子高興大發勁了,再瘋魔了,就完蛋了。
他們倆還在,自己好賴不濟的還算是有個家,他們倆要是瘋了,自己都不知道往哪裏去。
張氏說:“去吧,去吧,把這個棉被褥拿過去,好好睡一覺!等你睡醒了,娘還給你擀麵條吃!”
趙令武抱著棉被回了自己的屋子,把褥子往炕上一鋪,被子先當枕頭,躺下就睡著了。
趙令武這回是徹底放鬆了,他們家最起碼十年之內,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趙令武的小呼嚕打的勻淨而悠長,“呼~呼~呼……”
趙世昌和張氏開始在屋子裏麵藏東西,除了綢緞麵的被褥和那些散碎的點心,其餘的東西都得藏起來。
一千五百多個銅錢,十幾斤重,好大的一堆呢!還有綢緞麵料和細棉布都快有兩匹了。最最重要的是那二十兩銀票。
趙世昌順手拿了幾塊碎點心,到了門口,給趙小六和趙小七分了,然後出去拿了一把鐵鍬回來了。
告訴趙小六和趙小七:“看好門!誰也不許進來!”
趙小六和趙小七狂點頭,她們的爹還從來沒有對她們這麽好過。
以前別說給她們點心吃,就是屁都不給她們吃。
趙世昌拿鐵鍬把屋地上的泥土挖開,把木頭板子掀起來。把坑裏麵的糧食口袋給拿出來了。有了這麽多銀錢和綢緞布料,這些雜糧就不這麽藏著了。
張氏坐在炕上,把銅錢用麻繩,十個一串、十個一串的給串好,然後裝進麻袋裏麵,放到坑裏麵。
串了一百五十多串銅錢,把她累夠嗆。
綢緞布料用麻袋一層層包好,放進去。
銀票就裝在一個小壇子裏麵,也放進去,埋好,再踩實秤。
兩口子忙活了一身汗,累並快樂著!
“大妮兒、二妮兒,好了,進屋吧。”
趙小六和趙小七進屋就看見了炕上的綢緞被褥,原因無他,太顯眼了!
即使是屋子裏麵有些昏暗,它依然是金光閃閃!
“娘,這是什麽呀?”
張氏得意洋洋:“這是緞子麵的被子,上麵的大花是用金線繡出來的!”
“娘,我能摸一下嗎?”
張氏很大方:“摸吧,不過不行使勁摸哈!”
趙小六和趙小七小心翼翼的伸手摸摸,哎呀!滑溜溜的!絲般柔滑,它就是蠶絲織就的。
太好了,自己家現在不但有糧食吃,還有點心吃,現在還有綢緞被褥了!自己家現在是富戶啦!
趙小六說:“娘,你耳朵上是什麽?”
張氏抬手一摸,臥槽,金耳環忘了藏坑裏麵了。
張氏把金耳環摘下來,“這是金子做的,給你們倆看看,長長見識,不許說出去!”
“不說,不說,保證不說!”
趙小六和趙小七頭點的如同小雞啄米一般。她們才不會說出去呢!
她們可是見著過鎮上的衙役來收遼餉銀子的時候,把屯子裏老太太的耳環都拽下來了,耳朵都拽豁豁了!
兩個小姑娘欣賞了一番她們娘的金耳環,心滿意足。那個老太太的耳環是銀子做的,她們娘的耳環是金子做的呢!
“行了,別看了。”
張氏把金耳環收起來了。把那包布料頭子拿過來了。
“大妮兒、二妮兒,咱們把這些布料擺一擺。”
就是按照一床被子的大小,把布料擺好,看看可以做幾個被子,然後交給幾個兒媳婦去做被子。
主要是為了防止兒媳婦們偷藏布料。這些布料雖然都是一尺、二尺長的,但是在她們家那也絕對是買不起的好東西。
擺來擺去的,加上那些被燒的胡焦亂啃的破布頭子,終於擺出了四個被子的料。
一個兒子家分一個,自己拿家縫去,至於被子裏麵是楦幹草還是塞什麽東西,她就不管了。
張氏自己有了一套綢緞被褥,她和趙世昌一起蓋,趙令武自己也有棉被褥了,剩下的一套棉被褥,給大妮兒和二妮兒蓋,自己的閨女還是比兒媳婦受重視的。
趙令長和趙令德、趙令仁、趙令文他們四家的房子已經修好了,他們都領著媳婦、孩子出去找吃的去了。
不僅是他們屯子裏麵的人出去找吃的,附近還有好幾個屯子裏麵的人也都在外麵找吃的。至於能找著什麽吃的,那就看個人的運氣了。
傍下午的時候,趙令長他們都拖家帶口的回來了。
背筐裏麵的野果子、幹蘑菇,劃拉到一起,就那麽可憐的一小堆。
張氏嫌棄的瞅了一眼,說:“明天早上早點出去,走遠點,就在屯子眼前轉悠,能找著什麽好吃的?哼!”
看看小五,一個人就敢走夜路,跑到幾十裏地外的地方去,把好東西拿回家!
趙令長他們哥幾個和媳婦兒都低著頭不敢言語,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走的很遠了。
他們是和他們的堂兄弟們結伴走的,都快要走到老林子了。
老林子的意思就是指純粹的原始森林,那裏的狼蟲虎豹多得很,沒有人敢進去。就是獵戶也隻是敢在老林子外圍轉悠。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還有你們兩個,都過來,進屋!”
四個兒媳婦像四隻小耗子,出溜出溜的跟在張氏的屁股後麵進屋了。
張氏說:“看著沒!這是做被子的布料,一個人拿一堆,送回去。完了就過來幹活!”
四個小耗子出溜回去,又出溜回來了。
張氏指著地上的麻袋,說:“把麻袋抬到炕上來,把裏頭的石頭子都挑出來!”
張氏覺得自己家已經不用吃石頭子頂餓了,所以雜糧裏麵的石頭子可以挑出來了。
四個兒媳婦把麻袋抬到炕上,打開一看,娘哎!都是糧食!這兩麻袋怕不得有七、八十斤!
四個兒媳婦把兩麻袋雜糧都挑了一遍,挑出來的石頭子有一大碗。
張氏在她們挑糧食的過程中,不停的碎碎念,她們完全不當回事兒,家裏有這麽多糧食,別說張氏隻是痛快痛快嘴兒,就是張氏打她們一頓,她們都不會往心裏去。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你們倆做飯,老三媳婦和老四媳婦兒回去吧!”
當老婆婆的就是這麽牛逼,敢想三想四的,腦瓜子打放屁都不算完。
趙令武本來還想要給趙世昌和張氏兩口子再來一點驚喜,看目前這個狀況,還是算了吧。
萬一這兩口子高興大發勁了,再瘋魔了,就完蛋了。
他們倆還在,自己好賴不濟的還算是有個家,他們倆要是瘋了,自己都不知道往哪裏去。
張氏說:“去吧,去吧,把這個棉被褥拿過去,好好睡一覺!等你睡醒了,娘還給你擀麵條吃!”
趙令武抱著棉被回了自己的屋子,把褥子往炕上一鋪,被子先當枕頭,躺下就睡著了。
趙令武這回是徹底放鬆了,他們家最起碼十年之內,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趙令武的小呼嚕打的勻淨而悠長,“呼~呼~呼……”
趙世昌和張氏開始在屋子裏麵藏東西,除了綢緞麵的被褥和那些散碎的點心,其餘的東西都得藏起來。
一千五百多個銅錢,十幾斤重,好大的一堆呢!還有綢緞麵料和細棉布都快有兩匹了。最最重要的是那二十兩銀票。
趙世昌順手拿了幾塊碎點心,到了門口,給趙小六和趙小七分了,然後出去拿了一把鐵鍬回來了。
告訴趙小六和趙小七:“看好門!誰也不許進來!”
趙小六和趙小七狂點頭,她們的爹還從來沒有對她們這麽好過。
以前別說給她們點心吃,就是屁都不給她們吃。
趙世昌拿鐵鍬把屋地上的泥土挖開,把木頭板子掀起來。把坑裏麵的糧食口袋給拿出來了。有了這麽多銀錢和綢緞布料,這些雜糧就不這麽藏著了。
張氏坐在炕上,把銅錢用麻繩,十個一串、十個一串的給串好,然後裝進麻袋裏麵,放到坑裏麵。
串了一百五十多串銅錢,把她累夠嗆。
綢緞布料用麻袋一層層包好,放進去。
銀票就裝在一個小壇子裏麵,也放進去,埋好,再踩實秤。
兩口子忙活了一身汗,累並快樂著!
“大妮兒、二妮兒,好了,進屋吧。”
趙小六和趙小七進屋就看見了炕上的綢緞被褥,原因無他,太顯眼了!
即使是屋子裏麵有些昏暗,它依然是金光閃閃!
“娘,這是什麽呀?”
張氏得意洋洋:“這是緞子麵的被子,上麵的大花是用金線繡出來的!”
“娘,我能摸一下嗎?”
張氏很大方:“摸吧,不過不行使勁摸哈!”
趙小六和趙小七小心翼翼的伸手摸摸,哎呀!滑溜溜的!絲般柔滑,它就是蠶絲織就的。
太好了,自己家現在不但有糧食吃,還有點心吃,現在還有綢緞被褥了!自己家現在是富戶啦!
趙小六說:“娘,你耳朵上是什麽?”
張氏抬手一摸,臥槽,金耳環忘了藏坑裏麵了。
張氏把金耳環摘下來,“這是金子做的,給你們倆看看,長長見識,不許說出去!”
“不說,不說,保證不說!”
趙小六和趙小七頭點的如同小雞啄米一般。她們才不會說出去呢!
她們可是見著過鎮上的衙役來收遼餉銀子的時候,把屯子裏老太太的耳環都拽下來了,耳朵都拽豁豁了!
兩個小姑娘欣賞了一番她們娘的金耳環,心滿意足。那個老太太的耳環是銀子做的,她們娘的耳環是金子做的呢!
“行了,別看了。”
張氏把金耳環收起來了。把那包布料頭子拿過來了。
“大妮兒、二妮兒,咱們把這些布料擺一擺。”
就是按照一床被子的大小,把布料擺好,看看可以做幾個被子,然後交給幾個兒媳婦去做被子。
主要是為了防止兒媳婦們偷藏布料。這些布料雖然都是一尺、二尺長的,但是在她們家那也絕對是買不起的好東西。
擺來擺去的,加上那些被燒的胡焦亂啃的破布頭子,終於擺出了四個被子的料。
一個兒子家分一個,自己拿家縫去,至於被子裏麵是楦幹草還是塞什麽東西,她就不管了。
張氏自己有了一套綢緞被褥,她和趙世昌一起蓋,趙令武自己也有棉被褥了,剩下的一套棉被褥,給大妮兒和二妮兒蓋,自己的閨女還是比兒媳婦受重視的。
趙令長和趙令德、趙令仁、趙令文他們四家的房子已經修好了,他們都領著媳婦、孩子出去找吃的去了。
不僅是他們屯子裏麵的人出去找吃的,附近還有好幾個屯子裏麵的人也都在外麵找吃的。至於能找著什麽吃的,那就看個人的運氣了。
傍下午的時候,趙令長他們都拖家帶口的回來了。
背筐裏麵的野果子、幹蘑菇,劃拉到一起,就那麽可憐的一小堆。
張氏嫌棄的瞅了一眼,說:“明天早上早點出去,走遠點,就在屯子眼前轉悠,能找著什麽好吃的?哼!”
看看小五,一個人就敢走夜路,跑到幾十裏地外的地方去,把好東西拿回家!
趙令長他們哥幾個和媳婦兒都低著頭不敢言語,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走的很遠了。
他們是和他們的堂兄弟們結伴走的,都快要走到老林子了。
老林子的意思就是指純粹的原始森林,那裏的狼蟲虎豹多得很,沒有人敢進去。就是獵戶也隻是敢在老林子外圍轉悠。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還有你們兩個,都過來,進屋!”
四個兒媳婦像四隻小耗子,出溜出溜的跟在張氏的屁股後麵進屋了。
張氏說:“看著沒!這是做被子的布料,一個人拿一堆,送回去。完了就過來幹活!”
四個小耗子出溜回去,又出溜回來了。
張氏指著地上的麻袋,說:“把麻袋抬到炕上來,把裏頭的石頭子都挑出來!”
張氏覺得自己家已經不用吃石頭子頂餓了,所以雜糧裏麵的石頭子可以挑出來了。
四個兒媳婦把麻袋抬到炕上,打開一看,娘哎!都是糧食!這兩麻袋怕不得有七、八十斤!
四個兒媳婦把兩麻袋雜糧都挑了一遍,挑出來的石頭子有一大碗。
張氏在她們挑糧食的過程中,不停的碎碎念,她們完全不當回事兒,家裏有這麽多糧食,別說張氏隻是痛快痛快嘴兒,就是張氏打她們一頓,她們都不會往心裏去。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你們倆做飯,老三媳婦和老四媳婦兒回去吧!”
當老婆婆的就是這麽牛逼,敢想三想四的,腦瓜子打放屁都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