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孫家集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令武一覺睡到了天黑,起來吃了一大碗張氏特意給他做的蔥花大碗麵,然後接著繼續睡。再然後就睡多了。
黑乎乎的屋子裏麵隻有趙令武的兩隻眼睛在爍爍放光。
趙令武家的房子有窗戶,窗戶外麵掛的是草簾子,因為買不起窗戶紙。
窗戶紙很奢侈,奢侈到趙令武他們整個屯子都沒有一家貼窗戶紙的。
趙令武下地穿鞋,推開門。屋子外麵倒是很亮堂,那半輪明月又長大了一些,有些圓潤了。
四周寂寂、鴉雀無聲。也不知道現在是夜裏幾點。
趙令武又退回屋子裏麵來了,在院子裏麵走動容易把趙世昌和張氏驚著。屋子裏麵的地下埋著那麽一大筆銀錢,他們倆可能都睡不踏實。
趙令武躺在炕上眯著,他餓了,不適合做什麽運動。一碗清湯寡水的蔥花麵,還滿足不了他這個正在努力生長的小身板。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又撅一撅。
趙令武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躺了多長時間,就聽到外麵傳來了雞叫聲。
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大公雞、幸運的逃脫了建奴的魔爪,殘存了下來。
趙令武家也養了兩隻老母雞,不知道是不是進狗肚子裏麵了。
趙令武下地,洗洗手、洗洗臉,然後就甩著手,到院子裏麵去晾幹。他連毛巾都沒有。趙世昌和張氏也沒有毛巾,他們倆的屋子裏麵有一塊破布。
雞叫了、天亮了,勤勞的人們都起來了。趙令長和趙令德、趙令仁以及趙令文和他們的老婆孩子都起來了。
不起來不行!張氏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把他們好一頓敲打。想在家裏待著白吃白喝,沒門兒!
兒女長大了,就應該孝敬爹娘,給家裏做貢獻,都給我出去找吃的去!
趙令長媳婦兒,把張氏放在灶台上的一小瓢雜糧,煮了一大鍋粥(沒有大鍋,是用小鍋煮的,煮了好幾回)。
趙令長他們哥四個和他們的老婆孩子,一個人喝了一碗粥,肚子裏麵暖暖的,很滿足的背著背筐走了。
趙世昌和張氏也起來了,雖然沒有什麽活幹,但是他們多年養成的習慣,還是把他們的眼皮給支棱來了。
“五子,你起來這麽早幹什麽,怎麽不多睡一會兒!”
“我睡多了,睡不著了。”
“那你等一會兒哈!娘去給你擀麵條吃。”
她們家的白麵還有一斤多,趙世昌昨天晚上就沒舍得吃麵條。
“娘,不用擀麵條,怪麻煩的,你做點疙瘩湯吧。”
“那也行!”
張氏就著鍋底的火,又添了一把柴火,不長時間,疙瘩湯就做好了。
滿滿的一大碗疙瘩湯。趙令武隻吃了半碗。
張氏有些緊張的看著兒子:“五子,娘做的疙瘩湯不好吃?”
“不是。娘,我一會兒要到鎮子上去,留著肚子是準備去吃好吃的。”他要吃肉!
趙世昌從裏屋出來了,“小五,哪來的鎮子啊?你沒聽說都燒光了嗎?”
“爹,我說的不是咱們長清縣的鎮子,我說的是孫家集鎮。”
孫家集鎮距離趙令武他們屯子不到十裏地,在他們家的東麵,不知道是歸泰州府管轄,還是歸肥成府管轄。
濟南府是建奴的最後一個戰略目標,所以,濟南府以東和濟南府的南方,都沒有受到建奴的侵襲,現在還是很太平的。
“小五,爹跟你一起去吧!你一個人去不行。咱們這裏遭了災,說不定就有人打你的壞主意!”
趙世昌這句話說的對!自己的小身板很容易受欺負,一個人自己不怕,要是兩個以上的人,自己肯定打不過。
趙世昌見兒子同意自己跟著去了,很高興的跑去拿背筐。
張氏說:“當家的,你把灶台上的半碗疙瘩湯吃了再走吧。”
趙世昌樂嗬嗬的,“我留著肚子,跟兒子去吃好吃的!”
張氏湊過來,小聲說:“當家的,用不用帶上一些銅錢?”
趙世昌瞅瞅趙令武,趙令武說:“不用,我這裏還有銀子!”
趙令武身上不但有很多銀票,還有一些散碎的銀子。原本是想給張氏一些的,但是他們倆昨天太激動了。不敢給。
趙世昌對兒子身上還有銀子這個事情不以為然。他昨天晚上就猜出來了,不然怎麽會好巧不巧的就撿到了二十兩銀票?為什麽不是一十九兩?為什麽不是二十一兩?
不過他真的不在意,兒子長大了,能耐也大了。
就憑兒子的這份膽量,他就不可能留在鄉下種地。他以後是要走出去的。
自己手裏不留些銀子,難道和爹娘要嗎?那些在外麵做官的、經商的,哪個不是自己做主?
所以趙世昌真的想得開。他的那幾個兒子,連跟著去都不敢,他還能指望著他們嗎?他們家的未來都要看五兒子。
想得開的趙世昌和兒子,一個人背了一個背筐,背筐裏麵放著一把紮槍,腰裏別著一把砍柴刀,高高興興的向孫家集鎮出發。
大明朝的山東還是很發達的。府與府之間、縣與縣之間,都是有官道的,而這些集鎮都是座落在官道附近的。
趙令武和趙世昌爺倆,大路朝天、一馬平川,都沒用上半個時辰就走到了孫家集鎮。
孫家集鎮有上千戶人家,七八千人口,繁華的很。三條東西走向的大街,店鋪林立。
趙世昌和趙令武爺倆站在大街上,“小五,咱爺倆先幹什麽?”
“先吃飯!”
趙世昌樂了,爺倆想到一塊去了。
街裏的飯館子還沒開門迎客,路邊的早餐鋪子和早餐攤子倒是有不少。
那大肉包子的香味兒,趙令武離得老遠就聞著了。饞毀了個幾把的!他覺得自己上次吃肉,好像是在一萬年以前。
“老板!先來六個肉包子,兩碗湯!”
趙令武和他爹坐在包子鋪的座位上,大馬金刀!
然而,沒有老板!人家不叫這個。夥計、東家、掌櫃的、老哥、小哥都行,就是老板不行!
趙世昌對兒子發出的怪異的稱呼,不當回事兒,因為他兒子長這麽大,還從來都沒有下過館子。
趙世昌下過館子,他到縣城和鎮上打零工的時候,在館子裏麵吃過飯。
“夥計,給我們爺倆來六個肉包子,再來兩碗蛋花湯!”
很有範!
黑乎乎的屋子裏麵隻有趙令武的兩隻眼睛在爍爍放光。
趙令武家的房子有窗戶,窗戶外麵掛的是草簾子,因為買不起窗戶紙。
窗戶紙很奢侈,奢侈到趙令武他們整個屯子都沒有一家貼窗戶紙的。
趙令武下地穿鞋,推開門。屋子外麵倒是很亮堂,那半輪明月又長大了一些,有些圓潤了。
四周寂寂、鴉雀無聲。也不知道現在是夜裏幾點。
趙令武又退回屋子裏麵來了,在院子裏麵走動容易把趙世昌和張氏驚著。屋子裏麵的地下埋著那麽一大筆銀錢,他們倆可能都睡不踏實。
趙令武躺在炕上眯著,他餓了,不適合做什麽運動。一碗清湯寡水的蔥花麵,還滿足不了他這個正在努力生長的小身板。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又撅一撅。
趙令武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躺了多長時間,就聽到外麵傳來了雞叫聲。
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大公雞、幸運的逃脫了建奴的魔爪,殘存了下來。
趙令武家也養了兩隻老母雞,不知道是不是進狗肚子裏麵了。
趙令武下地,洗洗手、洗洗臉,然後就甩著手,到院子裏麵去晾幹。他連毛巾都沒有。趙世昌和張氏也沒有毛巾,他們倆的屋子裏麵有一塊破布。
雞叫了、天亮了,勤勞的人們都起來了。趙令長和趙令德、趙令仁以及趙令文和他們的老婆孩子都起來了。
不起來不行!張氏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把他們好一頓敲打。想在家裏待著白吃白喝,沒門兒!
兒女長大了,就應該孝敬爹娘,給家裏做貢獻,都給我出去找吃的去!
趙令長媳婦兒,把張氏放在灶台上的一小瓢雜糧,煮了一大鍋粥(沒有大鍋,是用小鍋煮的,煮了好幾回)。
趙令長他們哥四個和他們的老婆孩子,一個人喝了一碗粥,肚子裏麵暖暖的,很滿足的背著背筐走了。
趙世昌和張氏也起來了,雖然沒有什麽活幹,但是他們多年養成的習慣,還是把他們的眼皮給支棱來了。
“五子,你起來這麽早幹什麽,怎麽不多睡一會兒!”
“我睡多了,睡不著了。”
“那你等一會兒哈!娘去給你擀麵條吃。”
她們家的白麵還有一斤多,趙世昌昨天晚上就沒舍得吃麵條。
“娘,不用擀麵條,怪麻煩的,你做點疙瘩湯吧。”
“那也行!”
張氏就著鍋底的火,又添了一把柴火,不長時間,疙瘩湯就做好了。
滿滿的一大碗疙瘩湯。趙令武隻吃了半碗。
張氏有些緊張的看著兒子:“五子,娘做的疙瘩湯不好吃?”
“不是。娘,我一會兒要到鎮子上去,留著肚子是準備去吃好吃的。”他要吃肉!
趙世昌從裏屋出來了,“小五,哪來的鎮子啊?你沒聽說都燒光了嗎?”
“爹,我說的不是咱們長清縣的鎮子,我說的是孫家集鎮。”
孫家集鎮距離趙令武他們屯子不到十裏地,在他們家的東麵,不知道是歸泰州府管轄,還是歸肥成府管轄。
濟南府是建奴的最後一個戰略目標,所以,濟南府以東和濟南府的南方,都沒有受到建奴的侵襲,現在還是很太平的。
“小五,爹跟你一起去吧!你一個人去不行。咱們這裏遭了災,說不定就有人打你的壞主意!”
趙世昌這句話說的對!自己的小身板很容易受欺負,一個人自己不怕,要是兩個以上的人,自己肯定打不過。
趙世昌見兒子同意自己跟著去了,很高興的跑去拿背筐。
張氏說:“當家的,你把灶台上的半碗疙瘩湯吃了再走吧。”
趙世昌樂嗬嗬的,“我留著肚子,跟兒子去吃好吃的!”
張氏湊過來,小聲說:“當家的,用不用帶上一些銅錢?”
趙世昌瞅瞅趙令武,趙令武說:“不用,我這裏還有銀子!”
趙令武身上不但有很多銀票,還有一些散碎的銀子。原本是想給張氏一些的,但是他們倆昨天太激動了。不敢給。
趙世昌對兒子身上還有銀子這個事情不以為然。他昨天晚上就猜出來了,不然怎麽會好巧不巧的就撿到了二十兩銀票?為什麽不是一十九兩?為什麽不是二十一兩?
不過他真的不在意,兒子長大了,能耐也大了。
就憑兒子的這份膽量,他就不可能留在鄉下種地。他以後是要走出去的。
自己手裏不留些銀子,難道和爹娘要嗎?那些在外麵做官的、經商的,哪個不是自己做主?
所以趙世昌真的想得開。他的那幾個兒子,連跟著去都不敢,他還能指望著他們嗎?他們家的未來都要看五兒子。
想得開的趙世昌和兒子,一個人背了一個背筐,背筐裏麵放著一把紮槍,腰裏別著一把砍柴刀,高高興興的向孫家集鎮出發。
大明朝的山東還是很發達的。府與府之間、縣與縣之間,都是有官道的,而這些集鎮都是座落在官道附近的。
趙令武和趙世昌爺倆,大路朝天、一馬平川,都沒用上半個時辰就走到了孫家集鎮。
孫家集鎮有上千戶人家,七八千人口,繁華的很。三條東西走向的大街,店鋪林立。
趙世昌和趙令武爺倆站在大街上,“小五,咱爺倆先幹什麽?”
“先吃飯!”
趙世昌樂了,爺倆想到一塊去了。
街裏的飯館子還沒開門迎客,路邊的早餐鋪子和早餐攤子倒是有不少。
那大肉包子的香味兒,趙令武離得老遠就聞著了。饞毀了個幾把的!他覺得自己上次吃肉,好像是在一萬年以前。
“老板!先來六個肉包子,兩碗湯!”
趙令武和他爹坐在包子鋪的座位上,大馬金刀!
然而,沒有老板!人家不叫這個。夥計、東家、掌櫃的、老哥、小哥都行,就是老板不行!
趙世昌對兒子發出的怪異的稱呼,不當回事兒,因為他兒子長這麽大,還從來都沒有下過館子。
趙世昌下過館子,他到縣城和鎮上打零工的時候,在館子裏麵吃過飯。
“夥計,給我們爺倆來六個肉包子,再來兩碗蛋花湯!”
很有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