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麵條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令武在他爹和他娘的旁邊坐下來,趙小六和趙小七就走過來行禮。
“五哥辛苦!”
“五哥辛苦!”
嗯,是挺辛苦的,又是上南京又是到四川的,還騎馬、還坐船,走了好幾個月。雖然說是瀏覽了大好河山,但是,也挺遭罪的。
趙令武說:“把頭抬起來,我看看。”
兩個小姑娘很聽話,把頭抬起來了。
趙小六有些羞羞答答的,不好意思。
趙小七笑嘻嘻的,就好意思。
挺好!兩個小姑娘眼神清明,沒有受了委屈的樣子。
“你們倆說說,有沒有誰不聽話,怠慢你們、欺負你們的?”
趙令武可是聽說過大明朝的公主受欺負的事情。
公主在宮裏的時候還好一些,招了駙馬以後,出宮居住,兩口子想幹一下,還得經過女官同意,不給女官送點禮,女官就不讓她們兩口子幹。還造謠、說一些難聽的話。
趙小六和趙小七搖頭,說:“沒有。”
趙令武點點頭,沒有就行。
趙令武說:“我這次從南京帶回來不少小太監和小宮女,你們倆去看看,我讓小李子幫你們挑一挑,把原來的那些太監和宮女們都換了吧。”
大明朝的後宮像一個篩子一樣,四處漏風,宮女和太監們都是成幫結夥的,壞事兒他們也沒少幹。
而且經過李自成進宮鬧了那麽一場,剩下的沒有多少了不說,還都受過強烈的刺激。繼續留著沒有什麽好處。
趙令武準備趁著登基大典,大赦天下的時候,把她們都放回家去。
趙令武說:“我從南京和四川帶回來不少好東西,一會兒讓咱娘領你們去挑幾樣,算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留著以後當嫁妝。”
兩個小姑娘:“謝謝五哥。”
趙小七說:“五哥,你什麽時候當皇帝?”
嗯?
“幹什麽?”
趙小七笑嘻嘻的說:“五哥,你當了皇帝,我姐就不用嫁人了!”
對!不用嫁人了,是招駙馬,所以,是不用給嫁妝的意思?
張氏說:“行了!怎麽那麽不害臊呢!嫁不嫁人那是你一個小姑娘能隨便說的嘛!”
趙小七吐了一下小舌頭,她不是關心她姐嘛,她姐過完年都十八歲了,再過兩年就成了老姑娘了。
張氏說:“五子,娘問你,你是不是真的要當皇上了?”
“是啊!”
他不當皇帝也不行了,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他不當皇帝,絕對沒有好下場。
張氏說:“那你當皇上了,你妹妹是不是就是公主了?”
“是啊!”
“那你妹妹是不是得招駙馬?”
趙令武說:“是啊!娘,你想說什麽?”
“唉!”
張氏歎口氣,“娘想說的是,大妮兒過完年就十八歲了,你要當皇帝就快點當。”
趙令武說:“那沒問題,過完年,我就挑一個日子,宣布一下就完事兒。”
“那哪行!當皇帝都得舉行儀式。”
“那就舉行唄!也不用咱們忙活。到時候我往那裏一站就得了唄。”
張氏說:“當皇帝得有皇後娘娘呢!”
趙令武說:“誰說的?當皇帝就不行是光棍啊?”
張氏說:“別胡說!你就是不當皇帝,你也應該娶媳婦兒了。你都多大了,你知不知道?”
我多大了?我不知道啊!
趙令武扒拉手指頭算了一下,他今年過完年可能是二十一歲,好像。
二十一歲娶什麽媳婦兒呢?
“娘,我過完年好像是二十一歲是不是?”
“你還知道你都二十一歲了啊?”
二十一歲很大嗎?還都!
“娘,我等到二十五歲再娶媳婦兒。”
張氏說:“那完了,你妹妹成老姑娘了。”
再過四年,大妮兒也才二十二歲,不算老姑娘吧?
不過,考慮大明朝的風俗習慣,二十二歲確實是不算小了。
“娘,那就先給大妮兒招駙馬。”
“胡說!”
這下連坐在邊上看熱鬧的趙世昌都急眼了。
“自古以來,哪有當哥哥的還沒娶媳婦兒,妹妹就出嫁的!”
沒有嗎?那當哥的娶不上媳婦兒怎麽辦?哥哥是一目了然、一枝獨秀怎麽辦?
換親!拿妹妹去換。這是陋習。
趙令武瞅瞅大妮兒,小姑娘已經跑了!二妮兒去攆她去了。
趙令武說:“行!當皇帝娶媳婦兒!
爹、娘,你們倆看著給我挑一個就行。”
趙世昌氣的站起來走了個,哪有當爹的去給兒子挑媳婦兒的!那老公公得多不正經。
張氏說:“娘都打聽好了,你不是娶一個媳婦兒,你一下子就得娶三個!”
嗨?還有這好事兒呢?一個躺在中間,兩個躺在旁邊。
躺在中間的是皇後娘娘,躺在兩邊的是貴妃娘娘。是不是不太好啊?
張氏說:“這個事情就這麽說定了,你快點當皇帝,娘好給你挑媳婦兒。”
趙令武說:“行!”
他對娶媳婦兒這個事情沒有什麽要求,隻要是長得好看就行。至於是三個、還是五個,他都行。
張氏說:“五子,你先去洗個澡,休息一會兒。娘去給你擀麵條去。”
這個習慣好!
自己在外麵跑了好幾個月,回家總不能吃外賣是不是?
小李子已經把趙令武的洗澡水給燒好了。
“哥,你洗澡吧,我給你把門。”
小李子頭一陣改口,自稱奴婢,趙令武沒允許,用不著。小李子也算是自己的貧賤之交了,而且以前對自己幫助不小。
小李子以前就是一口一個“哥”的叫自己,自己也拿他當個小兄弟,現在改口了,不太好。
用得著人家了,就是兄弟,用不著人家了,就是奴婢。差了點意思。
當然了,小李子在公開場合還是不能管他叫哥的。這一點,小李子把握的很好。
趙令武洗完澡了,換了一身新衣服。
他娘張氏已經把麵條做好了。
挺老大的一碗麵條,裏麵還有四個荷包蛋,他爹趙世昌還給他準備了兩根大蔥。
“五子,快嚐嚐!看看娘的手藝有沒有進步!”
這樣的手藝,用不著進步,還是原來的味道就很好。
趙令武端起大碗,“呼嚕、呼嚕”的先來幾口麵條,好!
再“嘎吱、嘎吱”的咬兩口大蔥,完美!
他娘的手藝,一點都沒進步。
“五哥辛苦!”
“五哥辛苦!”
嗯,是挺辛苦的,又是上南京又是到四川的,還騎馬、還坐船,走了好幾個月。雖然說是瀏覽了大好河山,但是,也挺遭罪的。
趙令武說:“把頭抬起來,我看看。”
兩個小姑娘很聽話,把頭抬起來了。
趙小六有些羞羞答答的,不好意思。
趙小七笑嘻嘻的,就好意思。
挺好!兩個小姑娘眼神清明,沒有受了委屈的樣子。
“你們倆說說,有沒有誰不聽話,怠慢你們、欺負你們的?”
趙令武可是聽說過大明朝的公主受欺負的事情。
公主在宮裏的時候還好一些,招了駙馬以後,出宮居住,兩口子想幹一下,還得經過女官同意,不給女官送點禮,女官就不讓她們兩口子幹。還造謠、說一些難聽的話。
趙小六和趙小七搖頭,說:“沒有。”
趙令武點點頭,沒有就行。
趙令武說:“我這次從南京帶回來不少小太監和小宮女,你們倆去看看,我讓小李子幫你們挑一挑,把原來的那些太監和宮女們都換了吧。”
大明朝的後宮像一個篩子一樣,四處漏風,宮女和太監們都是成幫結夥的,壞事兒他們也沒少幹。
而且經過李自成進宮鬧了那麽一場,剩下的沒有多少了不說,還都受過強烈的刺激。繼續留著沒有什麽好處。
趙令武準備趁著登基大典,大赦天下的時候,把她們都放回家去。
趙令武說:“我從南京和四川帶回來不少好東西,一會兒讓咱娘領你們去挑幾樣,算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留著以後當嫁妝。”
兩個小姑娘:“謝謝五哥。”
趙小七說:“五哥,你什麽時候當皇帝?”
嗯?
“幹什麽?”
趙小七笑嘻嘻的說:“五哥,你當了皇帝,我姐就不用嫁人了!”
對!不用嫁人了,是招駙馬,所以,是不用給嫁妝的意思?
張氏說:“行了!怎麽那麽不害臊呢!嫁不嫁人那是你一個小姑娘能隨便說的嘛!”
趙小七吐了一下小舌頭,她不是關心她姐嘛,她姐過完年都十八歲了,再過兩年就成了老姑娘了。
張氏說:“五子,娘問你,你是不是真的要當皇上了?”
“是啊!”
他不當皇帝也不行了,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他不當皇帝,絕對沒有好下場。
張氏說:“那你當皇上了,你妹妹是不是就是公主了?”
“是啊!”
“那你妹妹是不是得招駙馬?”
趙令武說:“是啊!娘,你想說什麽?”
“唉!”
張氏歎口氣,“娘想說的是,大妮兒過完年就十八歲了,你要當皇帝就快點當。”
趙令武說:“那沒問題,過完年,我就挑一個日子,宣布一下就完事兒。”
“那哪行!當皇帝都得舉行儀式。”
“那就舉行唄!也不用咱們忙活。到時候我往那裏一站就得了唄。”
張氏說:“當皇帝得有皇後娘娘呢!”
趙令武說:“誰說的?當皇帝就不行是光棍啊?”
張氏說:“別胡說!你就是不當皇帝,你也應該娶媳婦兒了。你都多大了,你知不知道?”
我多大了?我不知道啊!
趙令武扒拉手指頭算了一下,他今年過完年可能是二十一歲,好像。
二十一歲娶什麽媳婦兒呢?
“娘,我過完年好像是二十一歲是不是?”
“你還知道你都二十一歲了啊?”
二十一歲很大嗎?還都!
“娘,我等到二十五歲再娶媳婦兒。”
張氏說:“那完了,你妹妹成老姑娘了。”
再過四年,大妮兒也才二十二歲,不算老姑娘吧?
不過,考慮大明朝的風俗習慣,二十二歲確實是不算小了。
“娘,那就先給大妮兒招駙馬。”
“胡說!”
這下連坐在邊上看熱鬧的趙世昌都急眼了。
“自古以來,哪有當哥哥的還沒娶媳婦兒,妹妹就出嫁的!”
沒有嗎?那當哥的娶不上媳婦兒怎麽辦?哥哥是一目了然、一枝獨秀怎麽辦?
換親!拿妹妹去換。這是陋習。
趙令武瞅瞅大妮兒,小姑娘已經跑了!二妮兒去攆她去了。
趙令武說:“行!當皇帝娶媳婦兒!
爹、娘,你們倆看著給我挑一個就行。”
趙世昌氣的站起來走了個,哪有當爹的去給兒子挑媳婦兒的!那老公公得多不正經。
張氏說:“娘都打聽好了,你不是娶一個媳婦兒,你一下子就得娶三個!”
嗨?還有這好事兒呢?一個躺在中間,兩個躺在旁邊。
躺在中間的是皇後娘娘,躺在兩邊的是貴妃娘娘。是不是不太好啊?
張氏說:“這個事情就這麽說定了,你快點當皇帝,娘好給你挑媳婦兒。”
趙令武說:“行!”
他對娶媳婦兒這個事情沒有什麽要求,隻要是長得好看就行。至於是三個、還是五個,他都行。
張氏說:“五子,你先去洗個澡,休息一會兒。娘去給你擀麵條去。”
這個習慣好!
自己在外麵跑了好幾個月,回家總不能吃外賣是不是?
小李子已經把趙令武的洗澡水給燒好了。
“哥,你洗澡吧,我給你把門。”
小李子頭一陣改口,自稱奴婢,趙令武沒允許,用不著。小李子也算是自己的貧賤之交了,而且以前對自己幫助不小。
小李子以前就是一口一個“哥”的叫自己,自己也拿他當個小兄弟,現在改口了,不太好。
用得著人家了,就是兄弟,用不著人家了,就是奴婢。差了點意思。
當然了,小李子在公開場合還是不能管他叫哥的。這一點,小李子把握的很好。
趙令武洗完澡了,換了一身新衣服。
他娘張氏已經把麵條做好了。
挺老大的一碗麵條,裏麵還有四個荷包蛋,他爹趙世昌還給他準備了兩根大蔥。
“五子,快嚐嚐!看看娘的手藝有沒有進步!”
這樣的手藝,用不著進步,還是原來的味道就很好。
趙令武端起大碗,“呼嚕、呼嚕”的先來幾口麵條,好!
再“嘎吱、嘎吱”的咬兩口大蔥,完美!
他娘的手藝,一點都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