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陷入徹底的安靜。
宋沛年垂下的頭又忍不住東晃晃西看看,同時還不忘繼續吐槽。
【幹嘛呀,不快點兒討論完下朝,愣在這兒幹什麽!你們在前麵倒是有炭火烤著,我們後麵的人快要被凍成幹屍了!】
【不就是殺不殺戶部侍郎嗎?殺什麽殺!殺是最便宜他的了,要我說他反正有能力也隻是愛財但不害人命,幹脆將他給派到邊關當官,榨幹掉他最後的價值,要是官當好了,造福百姓了就留他一條命,要是不好立馬將他給解決了。】
【沒有官員想要去邊關,讓他去唄。想來頭上懸著的刀能讓這戶部侍郎兢兢業業為咱皇帝排憂解難。】
大殿依舊安安靜靜,有些人聽到這話偷偷抬眼打量著仁和帝的表情,而戶部侍郎卻十分激動,想要大喊他願意去邊關為君效勞,隻要皇帝留他一命,卻被仁和帝一個眼神給鎮壓住了。
【這戶部侍郎就是聰明,還知道從商人那兒薅銀子,商人的錢最多了。】
【這商人錢多,但是地位低,若我當了戶部侍郎,我就請求皇帝給那些商人賣官!】
宋尚書聽到這話,身子止不住往下倒,造孽啊,他這是生了一個什麽玩意兒,早知道當年就不該放任這逆子被自己親娘無條件寵著。
他原想著嫡長子過於出色,若嫡二子也是這般,皇帝不會允許一家子都在朝中擔重任,他自己也不想看到兄弟鬩牆的畫麵。
現在看來,孩子還是不要教育得太蠢,要不然一家子的命都保不住,哪還有什麽兄弟鬩牆!
大殿陷入詭異的安靜,就在眾臣在想這說話之人會如何死的時候,就聽到這人繼續說道。
【賣給那些商人無實權的什麽員外郎啊,就名字好聽,一個官收個幾萬兩!國庫不是缺錢嗎?一次隻賣十個名額,說出去就是皇帝開恩,但是要商人價高者得,能薅多少銀子就薅多少!】
【嗚嗚嗚,我就是看不慣那些有錢的商人。對!我就是嫉妒!】
【唉,要是有銀子了,我的俸祿就可以發下來了,啊啊啊啊啊,我現在在外麵吃飯都不敢點兩個菜!】
【想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兒、熏雞白肚......】1
緊接著就是長長的一串菜名,不止宋沛年一個人餓了,連著朝堂上的官員都聽餓了。
高台之上的仁和帝突然出聲道,“眾欽抬起頭來。”
隨著陸陸續續的‘臣惶恐’,不少臣子都慢慢抬起頭來,但卻都不敢直視天顏。
【抬頭幹嘛?難道要檢查臣子儀態,怎麽搞這出啊!我今天早上隻洗了臉,連臉油都沒擦,這大的風,我的臉都吹皺了,可不要給皇帝留個不好的印象啊,我可是看見我爹新買了一條鞭子......】
仁和帝在下方掃視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了縮在最後的宋沛年,他緊挨著前麵的官員,目視前方,麵無喜悲,嘴巴緊閉。
【媽耶,剛剛皇帝看我了,不愧是當皇帝的,好大的壓迫感啊!】
【我的臉沒有被風給吹皺吧,沒有吧!沒吧?】
【一定沒有,要是被皇帝點名批了我的儀態,我肯定我爹會新仇舊恨給我一通胖揍。】
【不就是去三皇子府裏吃個飯嗎!人看我儀表堂堂請我吃個飯怎麽了!我爹至於要揍我嗎,我爹這兵部尚書過得真寒磣,咱家吃的飯還沒有三皇子家下人吃的好,嗚嗚嗚,我真的好愛三皇子家的飯。】
【哎,不對,上次吃飯時三皇子說啥來著?問我爹啥事來著?算了,不管了,我爹的事我怎麽知道。】
【靠,三皇子不會和皇帝告狀了吧,說我不搭理他,所以現在皇帝看我?打算問罪我?】
【冤枉啊,誰能在這麽好吃的飯菜下回答問題啊!】
【為什麽還在看我?我現在要跪下認罪嗎?早知道就不一直吃了,聽一兩句三皇子說啥了。】
仁和帝一直看了宋沛年許久,確認剛剛的聲響是由他發出來的,但是為什麽他的嘴巴沒有張?
難道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腹語?可是這聲音無比清晰且情緒飽滿,真的是腹語嗎?
或許,還有一種最讓人不可置信的答案:剛剛的聲音是那臣子的心聲?
仁和帝又掃視了一圈下方的臣子,從他們麵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也聽到了那聲音。
尤其是兵部尚書,現在滿臉蒼白,額頭的汗珠止不住地往下滴。
不僅僅是仁和帝發現了不對勁,宋沛年身邊的人也發現了不對勁,宋待詔明明沒有張嘴,他為什麽聽到了聲音!
文臣列有一禦史出列準備彈劾宋沛年大殿喧嘩,藐視聖上,卻被仁和帝一個眼神製止。
【幹嘛呀,怎麽都不說話?發生了什麽?我剛剛沒有出神打瞌睡吧,我錯過了什麽?】
【怎麽皇帝又看了我一眼?難道真的要幫他家老三找回場子嗎?嗚嗚嗚,我該現在跪下認罪嗎,我應該說什麽?說我不是有意一直吃飯不聽三皇子講話的?要怪就怪三皇子府上的廚子做飯太好吃了!】
宋沛年猶猶豫豫晃動著身子想要出列,就聽到仁和帝的聲音傳來,“宋待詔?”
宋沛年立馬出列行禮,“臣在。”
【來了,來了,要來為他兒子找場子了!靠,三皇子命真好,人去北疆的路上,親爹都還記得給他出氣,可憐我這出氣筒,小白菜啊,地裏黃啊~】
仁和帝嘴角不受控製輕輕抽動,前兩日他是怎麽相信這蠢蛋會當三皇子眼線和謀士啊。
他親爹和親哥一個賽一個老狐狸,養的兒子怎麽這麽蠢?宋尚書回家應該驗驗親。
【叫了我怎麽不說話?要殺要剮你給個痛快啊!】
仁和帝聽到這催促聲,嘴角再次抽動,出聲道,“宋待詔,聽聞你前些日子去三皇子府上了?”
【來了,來了,果然來了。三皇子怎麽這麽小心眼,不就是吃飯的時候沒有搭理他嗎?這都要告狀,怪不得皇帝不選他當太子。太子就不小心眼,上次不小心撞到他,人都說沒事兒。】
一直站在前方吃瓜的太子聽到這話,忍不住咳嗽出聲,怎麽殃及到他了?
心裏吐槽八百遍,但還是要老老實實回答皇帝的話,“啟稟皇上,那日三皇子邀臣到府上一聚,臣身子不適,對三皇子多有得罪,請皇上恕罪。”
【靠,我總不能說我太貪嘴了吧。】
這話一出,不僅僅是仁和帝的麵色變了,殿內的臣子也都咬著唇憋住笑,這宋尚書的二兒子,也算是個‘人物’。
宋尚書的心已經完全死了,他現在覺得自己的腦袋隻是暫時待在自己的肩膀上。
笑過之後,也有許多臣子回過神來,他們剛剛聽的好像不是從宋待詔嘴裏吐出來的話,而是他的心聲?
眾臣子再次眼觀鼻鼻觀心,呼吸也不免加深,他們可以聽到人的心聲?
話本子上說的都是真的?
可是為什麽這個人是宋待詔?
為什麽?
1相聲《報菜名》
宋沛年垂下的頭又忍不住東晃晃西看看,同時還不忘繼續吐槽。
【幹嘛呀,不快點兒討論完下朝,愣在這兒幹什麽!你們在前麵倒是有炭火烤著,我們後麵的人快要被凍成幹屍了!】
【不就是殺不殺戶部侍郎嗎?殺什麽殺!殺是最便宜他的了,要我說他反正有能力也隻是愛財但不害人命,幹脆將他給派到邊關當官,榨幹掉他最後的價值,要是官當好了,造福百姓了就留他一條命,要是不好立馬將他給解決了。】
【沒有官員想要去邊關,讓他去唄。想來頭上懸著的刀能讓這戶部侍郎兢兢業業為咱皇帝排憂解難。】
大殿依舊安安靜靜,有些人聽到這話偷偷抬眼打量著仁和帝的表情,而戶部侍郎卻十分激動,想要大喊他願意去邊關為君效勞,隻要皇帝留他一命,卻被仁和帝一個眼神給鎮壓住了。
【這戶部侍郎就是聰明,還知道從商人那兒薅銀子,商人的錢最多了。】
【這商人錢多,但是地位低,若我當了戶部侍郎,我就請求皇帝給那些商人賣官!】
宋尚書聽到這話,身子止不住往下倒,造孽啊,他這是生了一個什麽玩意兒,早知道當年就不該放任這逆子被自己親娘無條件寵著。
他原想著嫡長子過於出色,若嫡二子也是這般,皇帝不會允許一家子都在朝中擔重任,他自己也不想看到兄弟鬩牆的畫麵。
現在看來,孩子還是不要教育得太蠢,要不然一家子的命都保不住,哪還有什麽兄弟鬩牆!
大殿陷入詭異的安靜,就在眾臣在想這說話之人會如何死的時候,就聽到這人繼續說道。
【賣給那些商人無實權的什麽員外郎啊,就名字好聽,一個官收個幾萬兩!國庫不是缺錢嗎?一次隻賣十個名額,說出去就是皇帝開恩,但是要商人價高者得,能薅多少銀子就薅多少!】
【嗚嗚嗚,我就是看不慣那些有錢的商人。對!我就是嫉妒!】
【唉,要是有銀子了,我的俸祿就可以發下來了,啊啊啊啊啊,我現在在外麵吃飯都不敢點兩個菜!】
【想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兒、熏雞白肚......】1
緊接著就是長長的一串菜名,不止宋沛年一個人餓了,連著朝堂上的官員都聽餓了。
高台之上的仁和帝突然出聲道,“眾欽抬起頭來。”
隨著陸陸續續的‘臣惶恐’,不少臣子都慢慢抬起頭來,但卻都不敢直視天顏。
【抬頭幹嘛?難道要檢查臣子儀態,怎麽搞這出啊!我今天早上隻洗了臉,連臉油都沒擦,這大的風,我的臉都吹皺了,可不要給皇帝留個不好的印象啊,我可是看見我爹新買了一條鞭子......】
仁和帝在下方掃視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了縮在最後的宋沛年,他緊挨著前麵的官員,目視前方,麵無喜悲,嘴巴緊閉。
【媽耶,剛剛皇帝看我了,不愧是當皇帝的,好大的壓迫感啊!】
【我的臉沒有被風給吹皺吧,沒有吧!沒吧?】
【一定沒有,要是被皇帝點名批了我的儀態,我肯定我爹會新仇舊恨給我一通胖揍。】
【不就是去三皇子府裏吃個飯嗎!人看我儀表堂堂請我吃個飯怎麽了!我爹至於要揍我嗎,我爹這兵部尚書過得真寒磣,咱家吃的飯還沒有三皇子家下人吃的好,嗚嗚嗚,我真的好愛三皇子家的飯。】
【哎,不對,上次吃飯時三皇子說啥來著?問我爹啥事來著?算了,不管了,我爹的事我怎麽知道。】
【靠,三皇子不會和皇帝告狀了吧,說我不搭理他,所以現在皇帝看我?打算問罪我?】
【冤枉啊,誰能在這麽好吃的飯菜下回答問題啊!】
【為什麽還在看我?我現在要跪下認罪嗎?早知道就不一直吃了,聽一兩句三皇子說啥了。】
仁和帝一直看了宋沛年許久,確認剛剛的聲響是由他發出來的,但是為什麽他的嘴巴沒有張?
難道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腹語?可是這聲音無比清晰且情緒飽滿,真的是腹語嗎?
或許,還有一種最讓人不可置信的答案:剛剛的聲音是那臣子的心聲?
仁和帝又掃視了一圈下方的臣子,從他們麵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也聽到了那聲音。
尤其是兵部尚書,現在滿臉蒼白,額頭的汗珠止不住地往下滴。
不僅僅是仁和帝發現了不對勁,宋沛年身邊的人也發現了不對勁,宋待詔明明沒有張嘴,他為什麽聽到了聲音!
文臣列有一禦史出列準備彈劾宋沛年大殿喧嘩,藐視聖上,卻被仁和帝一個眼神製止。
【幹嘛呀,怎麽都不說話?發生了什麽?我剛剛沒有出神打瞌睡吧,我錯過了什麽?】
【怎麽皇帝又看了我一眼?難道真的要幫他家老三找回場子嗎?嗚嗚嗚,我該現在跪下認罪嗎,我應該說什麽?說我不是有意一直吃飯不聽三皇子講話的?要怪就怪三皇子府上的廚子做飯太好吃了!】
宋沛年猶猶豫豫晃動著身子想要出列,就聽到仁和帝的聲音傳來,“宋待詔?”
宋沛年立馬出列行禮,“臣在。”
【來了,來了,要來為他兒子找場子了!靠,三皇子命真好,人去北疆的路上,親爹都還記得給他出氣,可憐我這出氣筒,小白菜啊,地裏黃啊~】
仁和帝嘴角不受控製輕輕抽動,前兩日他是怎麽相信這蠢蛋會當三皇子眼線和謀士啊。
他親爹和親哥一個賽一個老狐狸,養的兒子怎麽這麽蠢?宋尚書回家應該驗驗親。
【叫了我怎麽不說話?要殺要剮你給個痛快啊!】
仁和帝聽到這催促聲,嘴角再次抽動,出聲道,“宋待詔,聽聞你前些日子去三皇子府上了?”
【來了,來了,果然來了。三皇子怎麽這麽小心眼,不就是吃飯的時候沒有搭理他嗎?這都要告狀,怪不得皇帝不選他當太子。太子就不小心眼,上次不小心撞到他,人都說沒事兒。】
一直站在前方吃瓜的太子聽到這話,忍不住咳嗽出聲,怎麽殃及到他了?
心裏吐槽八百遍,但還是要老老實實回答皇帝的話,“啟稟皇上,那日三皇子邀臣到府上一聚,臣身子不適,對三皇子多有得罪,請皇上恕罪。”
【靠,我總不能說我太貪嘴了吧。】
這話一出,不僅僅是仁和帝的麵色變了,殿內的臣子也都咬著唇憋住笑,這宋尚書的二兒子,也算是個‘人物’。
宋尚書的心已經完全死了,他現在覺得自己的腦袋隻是暫時待在自己的肩膀上。
笑過之後,也有許多臣子回過神來,他們剛剛聽的好像不是從宋待詔嘴裏吐出來的話,而是他的心聲?
眾臣子再次眼觀鼻鼻觀心,呼吸也不免加深,他們可以聽到人的心聲?
話本子上說的都是真的?
可是為什麽這個人是宋待詔?
為什麽?
1相聲《報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