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讓人共鳴的歌才是好歌
戀綜:未來巨星,被女嘉賓狂追 作者:河西有個大掌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57章讓人共鳴的歌才是好歌
“楚辭!楚辭!”
“楚大牛逼!張歡老師牛逼!”
沐浴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楚辭和張歡對視了一眼,二人的臉上皆是露出了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
這首歌二人磨合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個星期對於一般的歌曲以及兩個頂級唱將來說已經足夠了,但對於《亡命之徒》這首歌來說卻不太夠,因此直到上台前楚辭心中也還是有一些忐忑的。
《亡命之徒》這首歌來自於楚辭前世地球上的縱貫線樂隊,也許很多年輕人人對於這支樂隊的名字會感到很陌生,甚至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也不會記得有這麽一支樂隊,原因就在於這支樂隊成立於2008年末,解散於2010年年初,一共隻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
但盡管這支樂隊隻存在的時間極短,但它的出現依舊給華語樂壇的曆史畫上了十分重彩的一筆,原因就在於組成這支樂隊的四位成員分別是——張震嶽、周華健、李宗盛以及羅大佑。
是的,縱貫線樂隊幾乎集齊了華語樂壇的半數真神,這支樂隊陣容的重量級程度甚至於張震嶽這樣一個中生代實力派歌手在這支樂隊中已經不夠看了。(有傳言縱貫線樂隊組建之初其實曾想邀請伍佰加入,但因為檔期的原因伍佰並沒有來,所以最終由張震嶽加入。)
一支如此豪華的陣容組成的樂隊,其作品到底有多強其實已經完全沒必要去詳細的描述了。
縱貫線樂隊的第一支專輯叫做《北上列車》,《亡命之徒》正是該張專輯的主打歌之一,同時也是縱貫線樂隊創作的第一首歌曲。《亡命之徒》一共有兩個版本,一個名為《亡命之徒》,另一個名叫《出發》,兩個版本在旋律上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在幾句歌詞上有差異,比如《亡命之徒》版本最後高潮部分的最後一句歌詞是“路的終點是迷宮”,而《出發》的版本則是“路的終點是晴空”,雖然隻有兩字之差,但所表達出來的情緒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對於未來的迷茫,一個是對於未來的堅定,楚辭便是結合了這兩個版本最終拿出了今天在舞台上所演唱的這首《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這首歌之所以說一個星期的時間對於楚辭和張歡二人來說略顯窘迫,是因為這首歌真的很難。
首先是這是一首四人演唱的歌曲,歌詞共分成了四部分,在原版中羅大佑那一部分因為其本人的演唱風格以及嗓子的原因最終交由了李宗盛來演唱,而楚辭更甚,直接將四人濃縮成了兩人演唱,演唱難度直接翻了一番。其次就是這首歌比起唱,倒更不如說是說出來的,整首歌曲除了副歌部分,幾乎全程都是對話都是講述,對於在一些公共場合進行過朗誦和唱歌的人來說,很容易就能明白朗誦往往要比演唱更難,原因就在於情感表達。
演唱中,歌唱者隻需要按照樂曲的旋律進行演唱,哪怕其本身的情感並不怎麽飽滿,但憑借著樂曲的旋律也依舊不會偏離太多,因為大部分歌曲都是以旋律為主的,絕大部分情感都隱藏在旋律之中,而朗誦卻剛好相反,音樂為輔,情感表達全部都在朗誦人的言語之中。
《亡命之徒》的主歌部分雖然還不至於到朗誦那種需要將所有的情感表達都灌注在言語中的地步,但相比一般的歌曲依舊需要歌手對於歌詞的表達有著強大的控製力,再加上歌詞的節奏很快,這就進一步放大了難度,如果掌握不好節奏的話就會有一種越唱越趕的感覺。
盡管這首歌很難,但楚辭還是堅持將這首歌搬到了《歌手》歌王之夜總決賽的舞台之上,原因就在於這首歌所表達的現狀正是現如今很多普通人的寫照,歌曲借年輕人和年長者的對話表達了歌曲的主旨,年輕人代表了普羅大眾對於未來的迷茫、對於命運的不解,而年長者則代表了這些問題的答案與開解,歌曲總體的基調輕鬆詼諧,卻又不乏嚴肅與認真,幾乎每一個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人都會在該曲中窺見到一絲自我與人生的影子。
當一首歌能夠使得絕大多數人共鳴的時候,那麽這首歌就已經是成功了。
很顯然,此刻舞台下傳來的潮水般的歡呼聲已經說明了一切。
“讓我們將掌聲再次送給楚辭和張歡!”
隨著何炯以及撒寧登台,鋪天蓋地的掌聲歡呼聲再次籠罩了整個紅場體育館,內場最前排南晚屏等人也已經激動的快跳起來了,整個現場恐怕就屬幾人的歡呼聲最大了。在觀眾的喝彩聲中,楚辭與張歡向觀眾們揮手道別返回了後台,此時現場仍舊有許多人臉上掛著若有所思、意猶未盡的表情。
“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像是看完了一場老電影。”
“上半年的時候經曆了失戀和失業的雙重打擊,這首歌真的是唱到我心坎裏去了。”
“楚大的歌永遠都能給人帶來感悟與力量。”
“這場表演絕對是天作之合,真希望楚大和歡哥能夠長期合作啊…...”
聽著周圍傳來的議論聲,尤其是那句希望楚辭和張歡長期合作的話,坐在內場中間的譚林等眾歌手明星的臉上不免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
楚辭和張歡長期合作…...他們這些其他的歌手怕是徹底沒活路了,還是祈禱這種事情不要發生吧……與此同時的另一邊,在看完楚辭的表演後,科勒的表情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說句實話,楚辭的這場表演對於唱功的要求並不算高,隻要肯練習科勒自詡也能對照著漢語的發音唱下來,真正讓他產生思索的是歌曲的內容。
寫一首歌不難,寫一首好歌很難,寫一首能夠得到大眾共鳴的好歌更是難上加難。
盡管科勒曾經對於楚辭有著諸多的不服,但在寫歌這一點上科勒卻從來沒有輕視過楚辭。
比唱功,他自認與楚辭旗鼓相當,但比創作,他卻永遠落於楚辭下風,這也是當初常規賽時他屢次敗於楚辭之手的原因。
這首歌的水準已經十分之高了,但這才不過第一輪而已,後麵還有兩輪的比賽,你後麵還能繼續保持這麽高的水準嗎?
科勒眯起了懷疑的眼睛。
“楚辭!楚辭!”
“楚大牛逼!張歡老師牛逼!”
沐浴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楚辭和張歡對視了一眼,二人的臉上皆是露出了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
這首歌二人磨合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個星期對於一般的歌曲以及兩個頂級唱將來說已經足夠了,但對於《亡命之徒》這首歌來說卻不太夠,因此直到上台前楚辭心中也還是有一些忐忑的。
《亡命之徒》這首歌來自於楚辭前世地球上的縱貫線樂隊,也許很多年輕人人對於這支樂隊的名字會感到很陌生,甚至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也不會記得有這麽一支樂隊,原因就在於這支樂隊成立於2008年末,解散於2010年年初,一共隻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
但盡管這支樂隊隻存在的時間極短,但它的出現依舊給華語樂壇的曆史畫上了十分重彩的一筆,原因就在於組成這支樂隊的四位成員分別是——張震嶽、周華健、李宗盛以及羅大佑。
是的,縱貫線樂隊幾乎集齊了華語樂壇的半數真神,這支樂隊陣容的重量級程度甚至於張震嶽這樣一個中生代實力派歌手在這支樂隊中已經不夠看了。(有傳言縱貫線樂隊組建之初其實曾想邀請伍佰加入,但因為檔期的原因伍佰並沒有來,所以最終由張震嶽加入。)
一支如此豪華的陣容組成的樂隊,其作品到底有多強其實已經完全沒必要去詳細的描述了。
縱貫線樂隊的第一支專輯叫做《北上列車》,《亡命之徒》正是該張專輯的主打歌之一,同時也是縱貫線樂隊創作的第一首歌曲。《亡命之徒》一共有兩個版本,一個名為《亡命之徒》,另一個名叫《出發》,兩個版本在旋律上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在幾句歌詞上有差異,比如《亡命之徒》版本最後高潮部分的最後一句歌詞是“路的終點是迷宮”,而《出發》的版本則是“路的終點是晴空”,雖然隻有兩字之差,但所表達出來的情緒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對於未來的迷茫,一個是對於未來的堅定,楚辭便是結合了這兩個版本最終拿出了今天在舞台上所演唱的這首《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這首歌之所以說一個星期的時間對於楚辭和張歡二人來說略顯窘迫,是因為這首歌真的很難。
首先是這是一首四人演唱的歌曲,歌詞共分成了四部分,在原版中羅大佑那一部分因為其本人的演唱風格以及嗓子的原因最終交由了李宗盛來演唱,而楚辭更甚,直接將四人濃縮成了兩人演唱,演唱難度直接翻了一番。其次就是這首歌比起唱,倒更不如說是說出來的,整首歌曲除了副歌部分,幾乎全程都是對話都是講述,對於在一些公共場合進行過朗誦和唱歌的人來說,很容易就能明白朗誦往往要比演唱更難,原因就在於情感表達。
演唱中,歌唱者隻需要按照樂曲的旋律進行演唱,哪怕其本身的情感並不怎麽飽滿,但憑借著樂曲的旋律也依舊不會偏離太多,因為大部分歌曲都是以旋律為主的,絕大部分情感都隱藏在旋律之中,而朗誦卻剛好相反,音樂為輔,情感表達全部都在朗誦人的言語之中。
《亡命之徒》的主歌部分雖然還不至於到朗誦那種需要將所有的情感表達都灌注在言語中的地步,但相比一般的歌曲依舊需要歌手對於歌詞的表達有著強大的控製力,再加上歌詞的節奏很快,這就進一步放大了難度,如果掌握不好節奏的話就會有一種越唱越趕的感覺。
盡管這首歌很難,但楚辭還是堅持將這首歌搬到了《歌手》歌王之夜總決賽的舞台之上,原因就在於這首歌所表達的現狀正是現如今很多普通人的寫照,歌曲借年輕人和年長者的對話表達了歌曲的主旨,年輕人代表了普羅大眾對於未來的迷茫、對於命運的不解,而年長者則代表了這些問題的答案與開解,歌曲總體的基調輕鬆詼諧,卻又不乏嚴肅與認真,幾乎每一個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人都會在該曲中窺見到一絲自我與人生的影子。
當一首歌能夠使得絕大多數人共鳴的時候,那麽這首歌就已經是成功了。
很顯然,此刻舞台下傳來的潮水般的歡呼聲已經說明了一切。
“讓我們將掌聲再次送給楚辭和張歡!”
隨著何炯以及撒寧登台,鋪天蓋地的掌聲歡呼聲再次籠罩了整個紅場體育館,內場最前排南晚屏等人也已經激動的快跳起來了,整個現場恐怕就屬幾人的歡呼聲最大了。在觀眾的喝彩聲中,楚辭與張歡向觀眾們揮手道別返回了後台,此時現場仍舊有許多人臉上掛著若有所思、意猶未盡的表情。
“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像是看完了一場老電影。”
“上半年的時候經曆了失戀和失業的雙重打擊,這首歌真的是唱到我心坎裏去了。”
“楚大的歌永遠都能給人帶來感悟與力量。”
“這場表演絕對是天作之合,真希望楚大和歡哥能夠長期合作啊…...”
聽著周圍傳來的議論聲,尤其是那句希望楚辭和張歡長期合作的話,坐在內場中間的譚林等眾歌手明星的臉上不免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
楚辭和張歡長期合作…...他們這些其他的歌手怕是徹底沒活路了,還是祈禱這種事情不要發生吧……與此同時的另一邊,在看完楚辭的表演後,科勒的表情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說句實話,楚辭的這場表演對於唱功的要求並不算高,隻要肯練習科勒自詡也能對照著漢語的發音唱下來,真正讓他產生思索的是歌曲的內容。
寫一首歌不難,寫一首好歌很難,寫一首能夠得到大眾共鳴的好歌更是難上加難。
盡管科勒曾經對於楚辭有著諸多的不服,但在寫歌這一點上科勒卻從來沒有輕視過楚辭。
比唱功,他自認與楚辭旗鼓相當,但比創作,他卻永遠落於楚辭下風,這也是當初常規賽時他屢次敗於楚辭之手的原因。
這首歌的水準已經十分之高了,但這才不過第一輪而已,後麵還有兩輪的比賽,你後麵還能繼續保持這麽高的水準嗎?
科勒眯起了懷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