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江采萍與來自蘇杭的10名備選秀女入了翰林院,早有宮中的教習女官在此等候。翰林院內太宗、長孫皇後、中宗、則天女皇召見翰林學士的‘’慧賢閣‘’本是皇家禁地,隻有玄宗來此與翰林學士商討事情時才開放,玄宗帶著武惠妃來過3次,武惠妃駕鶴西去後玄宗因傷感太甚再未來過,原打算是要供了太宗、長孫皇後、中宗、則天大聖皇後、武惠妃五位生前在此接見過翰林院士的帝後的塑像受長香的,但因武惠妃是駕鶴西去後才封的後,群臣意見不一致便暫緩。此次卻要做11名備選秀女的學館。對此,翰林院上下感覺意外,後宮中嬪妃更覺意外。後宮中嬪妃對皇帝的‘’奇思妙想‘’怨言頗多,議論紛紛。
“皇上不是說武落衡之後,天下女子再無資格進慧賢閣嗎?怎麽這次卻做了備選秀女的學館。”
“聽說這次備選的11名秀女都是才貌雙全者,皇上還是很愛才的。”
“後宮形同虛設,怨氣衝衝,皇上卻要在秀女身上用心,真搞不明白聖上的心思。”
“或許他是在尋找武落衡的影子吧!”
“姓武的算是值了,走了這麽久卻依然占據著皇上的心……。”
後宮的嬪妃們下午在武賢儀的蘭賢軒共修《心經》時七嘴八舌。宮中沒有皇後,按玄宗的要求,各宮主位雙日辰時、單日酉時到蘭賢軒聽武賢儀為大家講佛法,並帶大家共修《心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為國息災祈福。
“總是我等欠缺走進聖上心裏的緣份和造化,怨天尤人不如清修身心,口德是女德之首。”武賢儀淡淡的一句話,卻讓七嘴八舌的嬪妃們頓時變得鴉鵲無聲。武賢儀以閉目打坐的方式告知共修時刻的結束,嬪妃們放輕腳步悄悄地魚貫而出。一行清淚從武賢儀眼中湧出。
11名備選秀女在翰林院的稱呼是女賢士,翰林院的梅沁苑、荷逸苑建在慧賢閣的兩旁,同在慧賢大院內。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的梅沁苑、荷逸苑分別是太宗與長孫皇後、高宗與則天大聖皇後休息過的地方,也是玄宗與武惠妃小憩過的地方,是隻能遠看不能走近的聖地,如今成了女賢士們下榻的地方,大家都感到無比榮幸。
當初長孫皇後力主建兩苑,為的是皇室的子孫和後宮的嬪妃們能走出宮門,在翰林院多與天下才傑交往,後雖因種種原因心願未落成,但帝後、皇室重磅宗親及朝廷重臣與翰林院的淵源從未間斷,盛唐時許多治國理政方略都是從翰林院走出的。兩苑都極為寬敞,以荷花、梅花為主調的清新、典雅的裝飾,彌漫著佛道儒文化的厚重。江采萍住在梅沁苑的夢梅軒,與品梅軒、靜梅軒、喜梅軒、詠梅軒、盛梅軒住著的五位女賢士一樣,可以臨窗賞梅、賞荷、賞靈秀假山上靈動的水。荷逸苑的荷清軒、荷映軒、荷音軒、荷月軒、荷翠軒住著另五位女賢士,在荷逸苑還設了一個寬敞、明亮、詩情畫意的‘’荷映梅韻齋‘’,這裏是11名女賢士交流琴棋書畫的地方。
江采萍對這裏的環境特別喜歡,對荷月和嵐芝說:‘’一輩子住在這裏,每年可以見到幾次聖上,也是一種福氣”。
采萍哪裏知道,這裏的一切都是玄宗按著她的性情布置的。這種默默的厚重深情是靈魂深處最深沉的息息相通。
宮中的教習女官李石影,原名石影,是武則天為帝時期很有才華的禦前女文官,曾與上官婉兒陪武則天多次來翰林院,因顏值平平、性格孤傲,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妒忌,也不愛招惹是非,因此在皇宮中的位置很穩固。武則天退位後她侍奉前後,陪伴年老孤獨的武則天走過生命的垂暮時刻,直到武則天榮歸極樂。中宗念她忠孝秉良又有才華,便賜她李姓,封她為‘’忠萱郡主‘’,專門教習後宮禮儀及文化修養。因著她的智慧、賢良和在皇室中的地位,許多豪門旺族想攀這門親,但都被她回拒了。玄宗繼位後,她退出了宮中教習,大部分時間是在翰林院整理、編撰長孫皇後、則天大聖皇後的生平中度過的,玄宗始終尊稱她為姑姑。
在慧賢閣的第一堂課上,李石影首先讓大家作自我介紹,手拿11位女賢士檔案的李石影,在聽了各位各具特色的介紹後不禁對江采萍多看了幾眼,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麵對她即使後宮嬪妃們都不免敬怯的臉相,唯獨在江采萍臉上看不到。是太氣盛而不知天高地厚?還是鄉村之女欠禮數?但從她的氣質和氣場裏感受到的分明不是這些。李石影對江采萍充滿了好奇。
接著,李石影讓各位女賢士亮一下除書畫之外的技藝,江采萍拿出長笛吹奏了一曲《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石影從江采萍的神韻中看到了武惠妃的影子,一種本能的排斥從心底升起。接著,李石影為女賢士們講起了長孫皇後的《女則》,言辭中對武惠妃的影射各個心知肚明。
當初李石影請旨離開後宮教習之位到翰林院從事史料編撰之因便是玄宗對武惠妃專寵之盛引起的宮怨深深,她的教習課變成了嬪妃們的訴苦埋怨堂,而武惠妃因打理、照顧玄宗的起居生活從無時間參加。後來宮中發生的一切都讓她的心裏疊成了一本對武惠妃成見深深的厚書。她用言語、眼語、身體語言明確表達了對江采萍的不待見,江采萍感覺到了卻不卑不亢,女賢士們感覺到了心中各有盤算。最不堪的是李石影的貼身侍女蘭若罌、蘭若草感覺到了,這兩個侍女也算是一對難得的奇葩,前者心底陰毒,以算計、傷害世間才貌雙全的女子為樂,相貌醜陋;後者心底還算單純,相貌也不錯,但頭腦簡單,欺軟怕硬。兩者共同的特點是愛談是論非、捕風捉影,妒心強、嗔心重,因而兩個人都越長越怪,成了相由心生的最好版本。李石影清楚她們倆的秉性,在宮中時她倆沒少惹是非,但念及她們可憐的身世和對自己的真心相待,便諒解了她們。當初離宮到翰林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為了保全她們,否則,這兩個妒嗔深重、招是惹非的女人在宮鬥不息的後宮中定會“大顯身手”招禍喪身。
李石影沒想到,這兩個她極力想保全的人在經曆了歲月的滄桑後,招禍上身的‘’能量‘’絲毫沒有減退,她們把積聚多年的“能量”毫無保留地用在了打壓、折磨江采萍身上,上演了一出短期內迅速裝滿自身孽罐削減福報的鬧劇。
這兩個奇葩開始搜集11名女賢士的資料。除了江采萍,所有的女賢士都命貼身丫鬟為二蘭進了貢。二蘭儼然一派總管的模樣,這些女賢士的丫鬟們成了她們指揮的‘’下家‘’。她們唯獨沒有見到江采萍的丫鬟拜見,更沒等到江采萍的進貢,於是,好好收拾一番江采萍主仆的想法便在她們滋生了。
第二天早上,上課的內容是後妃之德,課從‘’周朝三太‘’講起,將周文王祖母太薑、母親太妊、夫人太姒以賢德輔佐君王,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大業,並培養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這些流芳百世聖賢的故事講得很生動也很深刻,對大家觸動很大。講完課後給大家布置了思考題:後妃之德與江山社稷。下午一般不集中上課,女賢士們可自由安排,但決不能走出慧賢大院。午休後,采萍來到荷映梅韻齋,看見幾個女賢士們在各自丫鬟的陪伴下或彈琴抒懷、或翰墨怡情、或丹青寫意、或對弈較智,大家都很有禮貌地點頭致意。采萍走到一架盆景紫梅與缸中睡蓮包圍的古琴前,彈起了《海上明月共潮生》,優美的琴音如潺潺流水流淌在空間,流淌在每個人心中,所有在場者都停下了手中的進行曲,把目光投向了采萍彈琴的音畫中。
“郡主在休息,逞什麽能?快回你屋杵著去。”
“就你能,顯擺什麽?”
在此美好的意境中,蘭若罌、蘭若草兩個奇葩的忽然造訪和口中的話語如同讓人在吃佳肴時冷不丁看到蒼蠅一樣大倒胃口。所有的人都流露出緊張的神色,唯有江采萍麵不改色心不跳地沉浸在彈琴中。
“真是沒教養的村野丫頭”。
“不知天高地厚的賤人”。
江采萍在兩個奇葩的輪流嗬斥聲中彈完了曲子,若無其事。荷月、嵐芝早已氣得淚流滿麵。
“荷月、嵐芝,咱們回梅沁苑,免得攪了清淨心。”說完,微笑著向各位點頭致意後徑直離去。
“你不就仗著你表哥是張丞相的幹女婿嗎?這裏比你來頭大的人多的是”。
“看我怎麽收拾你,不磨平你的棱角,你怎知姑奶奶的厲害”。
兩個奇葩沒有原則、充滿了市井潑味的戾叫聲提到高八度送江采萍離開荷映梅韻齋。
翌日上午,慧賢閣的課堂上就布置的思考題進行討論。采萍對此做了認真準備,但李石影所點6名發言的女賢士中沒有江采萍。臨下課時,李石影要求沒發言的賢士把發言稿交上。采萍將認真書寫的發言提綱恭敬遞給李石影,李石影示意交給蘭若罌,當采萍將提綱遞向蘭若罌時,蘭若罌當即撕了摔在地下說:“你是什麽貨色?有何資格談論後妃之德?”
“你別欺人太甚,我家小姐是奉聖旨來此,你做得過了就不怕聖上過問?”在門口拿著鬥蓬等采萍的荷月箭步上前理論。
“真是太沒規矩了,就你這孬樣也配說''聖上''二字?”蘭若草陰聲怪氣地說。
自始至終李石影竟似不見不聞般不予理會,爾後起身揚頭而去,兩個奇葩緊跟其後,這一切給所有在場的人一種強烈的信號。
采萍明白,本就不怎麽待見她的李石影,在二蘭惡人先告狀後對她的成見更大了。
無需解釋,也無需強辯,任雨打風吹,無愧天地良心做好自己是采萍唯一智慧的選擇。
采萍再也沒有去過荷映梅韻齋,每天堅持早晚課,上午在慧賢閣靜靜上課,下午和晚上的時光她都在夢梅軒認真讀佛經、讀史典,在佛經的智慧裏,她的心量更加寬廣;在讀史的體悟中她的境界更加高遠。為了保全自身,女賢士們都有意識地與采萍拉開距離,采萍因內心的豐殷和充實從未感到過寂寞與孤單,在與聖賢們穿越時空的書中對話中,她靈魂的厚重度在不斷增強。在慧賢閣的課堂上,人們看到的永遠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淡定從容的江采萍。
女賢士們進駐翰林院的第21天,宰相張九齡奉旨來到慧賢閣的課堂,與他同來的還有武賢儀。在類似座談會的慧賢閣,李石影將女賢士們學習、生活的情況作了介紹,采萍沒想到她兩次被劃在第三類,而且綜合排名均是倒數第一。按照當初規定的淘汰製,11名女賢士中,一類3名,二類4名,三類3名,10天排一次,連續排名均在三類的人是沒有資格進宮的。最為難堪的是,李石影竟然拿江采萍做後進例子,列舉了許多莫須有之事。張九齡在意料之中卻也很意外。武賢儀端詳了采萍好久,又看了看李石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禁自言自語式地點了點頭。正是武賢儀的端詳與點頭,提醒了張九齡,他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不禁對采萍充滿了同情。但令所有人吃驚的是,麵對如此大辱,江采萍始終淡定從容,仿佛這裏發生的事與她毫無關係。
其實,她的內心是有震動的。老天給她的逆境太多,她承受了太多常人難以承受的東西。晚上她合淚讀完了《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淚光瑩瑩中入夢。夢中,觀世音菩薩邊為她拭淚邊柔聲說:“初心不移,方得正果。要在忍辱中度人,每個走進你生命的人都是成就你的菩薩,應作如是觀”。
“對惡人存善心,是否愚癡?《普門品》中關於對不同人群化不同身度化的經義,弟子還沒有完全懂,祈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開示‘’。
“到終南山下羅漢洞村來找貧僧,貧僧自會為你解答”。
待采萍要問羅漢洞村在哪裏時,觀音已消失了,采萍也從夢中醒來了。
做了這個夢的第三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武賢儀帶了三名修行好的嬪妃要去終南山下觀音禪寺為國祈福,按聖上旨意,翰林院的11名女賢士同往。祈福人群寅時卯刻出發,到得觀音禪寺已是巳時,由長孫皇後發心修建的觀音禪寺莊嚴祥瑞,很有皇家寺院的氣派和風範。在按儀軌供燈、供香、供花、供果、供齋、跪拜、上書後,所有祈福者在齋堂內用齋飯,采萍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處,心中默念著《白衣觀音靈感神咒》。來寺裏的善男信女們對宮裏來的女眷們充滿了好奇,都擠在齋堂門外隔窗瞅著。因為規定了集合回去的時間,采萍簡單吃完飯便第一個悄悄走出來,見了孩子便把備了的糖果塞到手中。
“她的身上有七彩光!”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大家才注意到采萍頭頂有七彩的光圈,當齋堂內的幾人隨聲奔出時,光圈便消失了。
觀音禪寺香火極旺,每個殿內都擠滿了人,供滿了華香、纓絡、燈果、齋飯、點心。采萍來到後院,走向一個極為僻靜的傍山之處,發現這裏有一片紫竹林,她便順著紫竹林中的一道坡路上行,走了200米左右,便看見路左邊有一個滴水洞,石洞門上鑿出‘’滴水觀音‘’四個大字,如不細看,很難發現。采萍感覺這裏氣場特別溫暖,便踩著水簾後的石塊進了洞。洞裏的氣一一一溫較低,在炎熱的天氣裏,這裏顯得很舒服。原來這裏是石窟,壁上鑿了很多洞、塑了很多佛菩薩。走到洞的最裏麵,采萍看到了高大的觀音塑像和觀音像下麵蒲團上打坐的一位僧人,在熱鬧非凡的觀音禪寺,這裏顯得有點清冷,燈華香果的供養也極少,采萍口中忽然冒出了‘’真修行人‘’四個字。采萍將身上所帶準備各個殿供養的20兩紋銀全部放在這裏,並將手上的玉鐲也摘下來供上,然後虔誠禮拜。
“福德俱足者,方可進此窟。施主是長孫賢後、則天大聖皇後之後來此窟的第三位信女,也是配享大富大貴之人,貧僧提前恭賀施主了。銀供太多,請拿走十兩。”
江采萍想想所經所曆,想想目前的境遇,對恭賀之辭反應平平,雙手合什道:“弟子江采萍是經曆了九死一生的坎坷之人,對世間榮華富貴早已看淡,隻求佛菩薩保佑弟子平安。”
僧人睜開眼,對斜對著自己跪在觀音麵前的采萍說:“你使命非凡,經曆大劫是必然。切記要在忍辱中度人,對那些傷害你的人要心存感恩。你已修得六度波羅蜜,金剛護法時時相隨,你所做的就是避免讓人對你出惡言、動惡念、做惡事,金剛護法對所有傷害你的人都一本帳在心。因此,你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晚上回向功課時要請求金剛護法原諒傷害你的人。”
長久的沉默。僧人又說:“盡量避免可以做到,請求金剛護法原諒傷害你的人很難做到,是嗎?”
“忍子心上一把刀,恕字婦長舌刺心,讓你的心在傷痕累累的痊愈中強大吧!”
采萍暗想,這僧人的話象從心裏走過一樣,他為何對自己了如指掌?太厲害了。
正想著,又聽僧人道:“你的命格是“君子欽佩,小人妒恨”,這個命格會相伴你三世,這是對你的考驗,也是你鑒別君子與小人的尺杆。保持你的初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采萍對僧人欲行三拜九叩禮,僧人忙站起連聲道:“不可!不可!貧僧受不起。浴火鳳凰,即將高翔,人天福報,忍辱中來。”
然後給了采萍幾本經書和一串檀木佛珠,並將十兩紋銀放到采萍手中。因為掂記著集中的時間,采萍拜謝僧人後走出了石窟。走出紫竹林,碰到幾個賣鮮花的農婦,采萍便買了轉身回石窟準備供觀音,卻怎麽也找不到水簾洞。
回到翰林院的第二天,李石影在慧賢閣的課堂上宣布:聖上將於八月初一來慧賢閣。
玄宗來慧賢閣之前,還會發生什麽?玄宗來慧賢閣後將會發生什麽?請敬關注下章《榮登紫宸》!
“皇上不是說武落衡之後,天下女子再無資格進慧賢閣嗎?怎麽這次卻做了備選秀女的學館。”
“聽說這次備選的11名秀女都是才貌雙全者,皇上還是很愛才的。”
“後宮形同虛設,怨氣衝衝,皇上卻要在秀女身上用心,真搞不明白聖上的心思。”
“或許他是在尋找武落衡的影子吧!”
“姓武的算是值了,走了這麽久卻依然占據著皇上的心……。”
後宮的嬪妃們下午在武賢儀的蘭賢軒共修《心經》時七嘴八舌。宮中沒有皇後,按玄宗的要求,各宮主位雙日辰時、單日酉時到蘭賢軒聽武賢儀為大家講佛法,並帶大家共修《心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為國息災祈福。
“總是我等欠缺走進聖上心裏的緣份和造化,怨天尤人不如清修身心,口德是女德之首。”武賢儀淡淡的一句話,卻讓七嘴八舌的嬪妃們頓時變得鴉鵲無聲。武賢儀以閉目打坐的方式告知共修時刻的結束,嬪妃們放輕腳步悄悄地魚貫而出。一行清淚從武賢儀眼中湧出。
11名備選秀女在翰林院的稱呼是女賢士,翰林院的梅沁苑、荷逸苑建在慧賢閣的兩旁,同在慧賢大院內。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的梅沁苑、荷逸苑分別是太宗與長孫皇後、高宗與則天大聖皇後休息過的地方,也是玄宗與武惠妃小憩過的地方,是隻能遠看不能走近的聖地,如今成了女賢士們下榻的地方,大家都感到無比榮幸。
當初長孫皇後力主建兩苑,為的是皇室的子孫和後宮的嬪妃們能走出宮門,在翰林院多與天下才傑交往,後雖因種種原因心願未落成,但帝後、皇室重磅宗親及朝廷重臣與翰林院的淵源從未間斷,盛唐時許多治國理政方略都是從翰林院走出的。兩苑都極為寬敞,以荷花、梅花為主調的清新、典雅的裝飾,彌漫著佛道儒文化的厚重。江采萍住在梅沁苑的夢梅軒,與品梅軒、靜梅軒、喜梅軒、詠梅軒、盛梅軒住著的五位女賢士一樣,可以臨窗賞梅、賞荷、賞靈秀假山上靈動的水。荷逸苑的荷清軒、荷映軒、荷音軒、荷月軒、荷翠軒住著另五位女賢士,在荷逸苑還設了一個寬敞、明亮、詩情畫意的‘’荷映梅韻齋‘’,這裏是11名女賢士交流琴棋書畫的地方。
江采萍對這裏的環境特別喜歡,對荷月和嵐芝說:‘’一輩子住在這裏,每年可以見到幾次聖上,也是一種福氣”。
采萍哪裏知道,這裏的一切都是玄宗按著她的性情布置的。這種默默的厚重深情是靈魂深處最深沉的息息相通。
宮中的教習女官李石影,原名石影,是武則天為帝時期很有才華的禦前女文官,曾與上官婉兒陪武則天多次來翰林院,因顏值平平、性格孤傲,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妒忌,也不愛招惹是非,因此在皇宮中的位置很穩固。武則天退位後她侍奉前後,陪伴年老孤獨的武則天走過生命的垂暮時刻,直到武則天榮歸極樂。中宗念她忠孝秉良又有才華,便賜她李姓,封她為‘’忠萱郡主‘’,專門教習後宮禮儀及文化修養。因著她的智慧、賢良和在皇室中的地位,許多豪門旺族想攀這門親,但都被她回拒了。玄宗繼位後,她退出了宮中教習,大部分時間是在翰林院整理、編撰長孫皇後、則天大聖皇後的生平中度過的,玄宗始終尊稱她為姑姑。
在慧賢閣的第一堂課上,李石影首先讓大家作自我介紹,手拿11位女賢士檔案的李石影,在聽了各位各具特色的介紹後不禁對江采萍多看了幾眼,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麵對她即使後宮嬪妃們都不免敬怯的臉相,唯獨在江采萍臉上看不到。是太氣盛而不知天高地厚?還是鄉村之女欠禮數?但從她的氣質和氣場裏感受到的分明不是這些。李石影對江采萍充滿了好奇。
接著,李石影讓各位女賢士亮一下除書畫之外的技藝,江采萍拿出長笛吹奏了一曲《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石影從江采萍的神韻中看到了武惠妃的影子,一種本能的排斥從心底升起。接著,李石影為女賢士們講起了長孫皇後的《女則》,言辭中對武惠妃的影射各個心知肚明。
當初李石影請旨離開後宮教習之位到翰林院從事史料編撰之因便是玄宗對武惠妃專寵之盛引起的宮怨深深,她的教習課變成了嬪妃們的訴苦埋怨堂,而武惠妃因打理、照顧玄宗的起居生活從無時間參加。後來宮中發生的一切都讓她的心裏疊成了一本對武惠妃成見深深的厚書。她用言語、眼語、身體語言明確表達了對江采萍的不待見,江采萍感覺到了卻不卑不亢,女賢士們感覺到了心中各有盤算。最不堪的是李石影的貼身侍女蘭若罌、蘭若草感覺到了,這兩個侍女也算是一對難得的奇葩,前者心底陰毒,以算計、傷害世間才貌雙全的女子為樂,相貌醜陋;後者心底還算單純,相貌也不錯,但頭腦簡單,欺軟怕硬。兩者共同的特點是愛談是論非、捕風捉影,妒心強、嗔心重,因而兩個人都越長越怪,成了相由心生的最好版本。李石影清楚她們倆的秉性,在宮中時她倆沒少惹是非,但念及她們可憐的身世和對自己的真心相待,便諒解了她們。當初離宮到翰林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為了保全她們,否則,這兩個妒嗔深重、招是惹非的女人在宮鬥不息的後宮中定會“大顯身手”招禍喪身。
李石影沒想到,這兩個她極力想保全的人在經曆了歲月的滄桑後,招禍上身的‘’能量‘’絲毫沒有減退,她們把積聚多年的“能量”毫無保留地用在了打壓、折磨江采萍身上,上演了一出短期內迅速裝滿自身孽罐削減福報的鬧劇。
這兩個奇葩開始搜集11名女賢士的資料。除了江采萍,所有的女賢士都命貼身丫鬟為二蘭進了貢。二蘭儼然一派總管的模樣,這些女賢士的丫鬟們成了她們指揮的‘’下家‘’。她們唯獨沒有見到江采萍的丫鬟拜見,更沒等到江采萍的進貢,於是,好好收拾一番江采萍主仆的想法便在她們滋生了。
第二天早上,上課的內容是後妃之德,課從‘’周朝三太‘’講起,將周文王祖母太薑、母親太妊、夫人太姒以賢德輔佐君王,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大業,並培養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這些流芳百世聖賢的故事講得很生動也很深刻,對大家觸動很大。講完課後給大家布置了思考題:後妃之德與江山社稷。下午一般不集中上課,女賢士們可自由安排,但決不能走出慧賢大院。午休後,采萍來到荷映梅韻齋,看見幾個女賢士們在各自丫鬟的陪伴下或彈琴抒懷、或翰墨怡情、或丹青寫意、或對弈較智,大家都很有禮貌地點頭致意。采萍走到一架盆景紫梅與缸中睡蓮包圍的古琴前,彈起了《海上明月共潮生》,優美的琴音如潺潺流水流淌在空間,流淌在每個人心中,所有在場者都停下了手中的進行曲,把目光投向了采萍彈琴的音畫中。
“郡主在休息,逞什麽能?快回你屋杵著去。”
“就你能,顯擺什麽?”
在此美好的意境中,蘭若罌、蘭若草兩個奇葩的忽然造訪和口中的話語如同讓人在吃佳肴時冷不丁看到蒼蠅一樣大倒胃口。所有的人都流露出緊張的神色,唯有江采萍麵不改色心不跳地沉浸在彈琴中。
“真是沒教養的村野丫頭”。
“不知天高地厚的賤人”。
江采萍在兩個奇葩的輪流嗬斥聲中彈完了曲子,若無其事。荷月、嵐芝早已氣得淚流滿麵。
“荷月、嵐芝,咱們回梅沁苑,免得攪了清淨心。”說完,微笑著向各位點頭致意後徑直離去。
“你不就仗著你表哥是張丞相的幹女婿嗎?這裏比你來頭大的人多的是”。
“看我怎麽收拾你,不磨平你的棱角,你怎知姑奶奶的厲害”。
兩個奇葩沒有原則、充滿了市井潑味的戾叫聲提到高八度送江采萍離開荷映梅韻齋。
翌日上午,慧賢閣的課堂上就布置的思考題進行討論。采萍對此做了認真準備,但李石影所點6名發言的女賢士中沒有江采萍。臨下課時,李石影要求沒發言的賢士把發言稿交上。采萍將認真書寫的發言提綱恭敬遞給李石影,李石影示意交給蘭若罌,當采萍將提綱遞向蘭若罌時,蘭若罌當即撕了摔在地下說:“你是什麽貨色?有何資格談論後妃之德?”
“你別欺人太甚,我家小姐是奉聖旨來此,你做得過了就不怕聖上過問?”在門口拿著鬥蓬等采萍的荷月箭步上前理論。
“真是太沒規矩了,就你這孬樣也配說''聖上''二字?”蘭若草陰聲怪氣地說。
自始至終李石影竟似不見不聞般不予理會,爾後起身揚頭而去,兩個奇葩緊跟其後,這一切給所有在場的人一種強烈的信號。
采萍明白,本就不怎麽待見她的李石影,在二蘭惡人先告狀後對她的成見更大了。
無需解釋,也無需強辯,任雨打風吹,無愧天地良心做好自己是采萍唯一智慧的選擇。
采萍再也沒有去過荷映梅韻齋,每天堅持早晚課,上午在慧賢閣靜靜上課,下午和晚上的時光她都在夢梅軒認真讀佛經、讀史典,在佛經的智慧裏,她的心量更加寬廣;在讀史的體悟中她的境界更加高遠。為了保全自身,女賢士們都有意識地與采萍拉開距離,采萍因內心的豐殷和充實從未感到過寂寞與孤單,在與聖賢們穿越時空的書中對話中,她靈魂的厚重度在不斷增強。在慧賢閣的課堂上,人們看到的永遠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淡定從容的江采萍。
女賢士們進駐翰林院的第21天,宰相張九齡奉旨來到慧賢閣的課堂,與他同來的還有武賢儀。在類似座談會的慧賢閣,李石影將女賢士們學習、生活的情況作了介紹,采萍沒想到她兩次被劃在第三類,而且綜合排名均是倒數第一。按照當初規定的淘汰製,11名女賢士中,一類3名,二類4名,三類3名,10天排一次,連續排名均在三類的人是沒有資格進宮的。最為難堪的是,李石影竟然拿江采萍做後進例子,列舉了許多莫須有之事。張九齡在意料之中卻也很意外。武賢儀端詳了采萍好久,又看了看李石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禁自言自語式地點了點頭。正是武賢儀的端詳與點頭,提醒了張九齡,他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不禁對采萍充滿了同情。但令所有人吃驚的是,麵對如此大辱,江采萍始終淡定從容,仿佛這裏發生的事與她毫無關係。
其實,她的內心是有震動的。老天給她的逆境太多,她承受了太多常人難以承受的東西。晚上她合淚讀完了《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淚光瑩瑩中入夢。夢中,觀世音菩薩邊為她拭淚邊柔聲說:“初心不移,方得正果。要在忍辱中度人,每個走進你生命的人都是成就你的菩薩,應作如是觀”。
“對惡人存善心,是否愚癡?《普門品》中關於對不同人群化不同身度化的經義,弟子還沒有完全懂,祈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開示‘’。
“到終南山下羅漢洞村來找貧僧,貧僧自會為你解答”。
待采萍要問羅漢洞村在哪裏時,觀音已消失了,采萍也從夢中醒來了。
做了這個夢的第三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武賢儀帶了三名修行好的嬪妃要去終南山下觀音禪寺為國祈福,按聖上旨意,翰林院的11名女賢士同往。祈福人群寅時卯刻出發,到得觀音禪寺已是巳時,由長孫皇後發心修建的觀音禪寺莊嚴祥瑞,很有皇家寺院的氣派和風範。在按儀軌供燈、供香、供花、供果、供齋、跪拜、上書後,所有祈福者在齋堂內用齋飯,采萍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處,心中默念著《白衣觀音靈感神咒》。來寺裏的善男信女們對宮裏來的女眷們充滿了好奇,都擠在齋堂門外隔窗瞅著。因為規定了集合回去的時間,采萍簡單吃完飯便第一個悄悄走出來,見了孩子便把備了的糖果塞到手中。
“她的身上有七彩光!”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大家才注意到采萍頭頂有七彩的光圈,當齋堂內的幾人隨聲奔出時,光圈便消失了。
觀音禪寺香火極旺,每個殿內都擠滿了人,供滿了華香、纓絡、燈果、齋飯、點心。采萍來到後院,走向一個極為僻靜的傍山之處,發現這裏有一片紫竹林,她便順著紫竹林中的一道坡路上行,走了200米左右,便看見路左邊有一個滴水洞,石洞門上鑿出‘’滴水觀音‘’四個大字,如不細看,很難發現。采萍感覺這裏氣場特別溫暖,便踩著水簾後的石塊進了洞。洞裏的氣一一一溫較低,在炎熱的天氣裏,這裏顯得很舒服。原來這裏是石窟,壁上鑿了很多洞、塑了很多佛菩薩。走到洞的最裏麵,采萍看到了高大的觀音塑像和觀音像下麵蒲團上打坐的一位僧人,在熱鬧非凡的觀音禪寺,這裏顯得有點清冷,燈華香果的供養也極少,采萍口中忽然冒出了‘’真修行人‘’四個字。采萍將身上所帶準備各個殿供養的20兩紋銀全部放在這裏,並將手上的玉鐲也摘下來供上,然後虔誠禮拜。
“福德俱足者,方可進此窟。施主是長孫賢後、則天大聖皇後之後來此窟的第三位信女,也是配享大富大貴之人,貧僧提前恭賀施主了。銀供太多,請拿走十兩。”
江采萍想想所經所曆,想想目前的境遇,對恭賀之辭反應平平,雙手合什道:“弟子江采萍是經曆了九死一生的坎坷之人,對世間榮華富貴早已看淡,隻求佛菩薩保佑弟子平安。”
僧人睜開眼,對斜對著自己跪在觀音麵前的采萍說:“你使命非凡,經曆大劫是必然。切記要在忍辱中度人,對那些傷害你的人要心存感恩。你已修得六度波羅蜜,金剛護法時時相隨,你所做的就是避免讓人對你出惡言、動惡念、做惡事,金剛護法對所有傷害你的人都一本帳在心。因此,你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晚上回向功課時要請求金剛護法原諒傷害你的人。”
長久的沉默。僧人又說:“盡量避免可以做到,請求金剛護法原諒傷害你的人很難做到,是嗎?”
“忍子心上一把刀,恕字婦長舌刺心,讓你的心在傷痕累累的痊愈中強大吧!”
采萍暗想,這僧人的話象從心裏走過一樣,他為何對自己了如指掌?太厲害了。
正想著,又聽僧人道:“你的命格是“君子欽佩,小人妒恨”,這個命格會相伴你三世,這是對你的考驗,也是你鑒別君子與小人的尺杆。保持你的初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采萍對僧人欲行三拜九叩禮,僧人忙站起連聲道:“不可!不可!貧僧受不起。浴火鳳凰,即將高翔,人天福報,忍辱中來。”
然後給了采萍幾本經書和一串檀木佛珠,並將十兩紋銀放到采萍手中。因為掂記著集中的時間,采萍拜謝僧人後走出了石窟。走出紫竹林,碰到幾個賣鮮花的農婦,采萍便買了轉身回石窟準備供觀音,卻怎麽也找不到水簾洞。
回到翰林院的第二天,李石影在慧賢閣的課堂上宣布:聖上將於八月初一來慧賢閣。
玄宗來慧賢閣之前,還會發生什麽?玄宗來慧賢閣後將會發生什麽?請敬關注下章《榮登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