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采蘋在紫竹林拜別觀音,欲速速逃離時,與相向而來的黃蓮花撞了個滿懷。采蘋抬頭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她要避而不見的人正站在黃蓮花上,含情脈脈看著她。
我給他繡的錦囊到哪裏去了?采蘋四處翻找著,心中極為著急。
“到處找不到梅精,原來躲在這裏!快吃姑奶奶一劍。”
“楊貴妃”氣狠狠地說著,便橫執手中劍猛向采蘋刺來。
說時遲,那時快,黃蓮台上含情脈脈的人,用自己的身體將劍擋住,頓時血流如注。
“你怎會如此之傻?你怎會拿了自己的身體擋利劍呢?”采蘋失聲大哭著奔向黃蓮台,腳下卻像被什麽絆住了似的,無法挪動,使勁掙紮時聽到蕭彤在急切呼喊:“娘娘,梅娘娘……”
“這是哪裏?我在哪裏?”看著坐在身旁為自己拭汗的蕭彤,躺在炕上的采蘋急切問。
“娘娘又做夢了?這是在咱的梅沁園啊!”
“別管我了,我沒事兒,快去看看皇上!”
“荷月,去問問高公公,皇上一切可好?”
“還是煩請姑姑親自去一趟吧!要不采蘋心裏不踏實呀!”
“荷月、嵐芝,給娘娘將桂圓紅棗茶端上,加上玫瑰蜂蜜,仔細伺候著,我去去就來。”
“謹遵姑姑教導!”在兩個貼身丫鬟的應答中,蕭彤在小太監、小宮女的陪伴下,離開梅沁園向禦書房走去。
“蕭姑姑來的不巧,皇上正在召集大臣們商議事情,高公公在裏麵侍候著。”禦書房門口的小太監拱手作禮道。
“什麽事這麽緊急?”
“聽說是與安祿山有關。”
“誰在門口說話?攪了皇上議事的清淨,小心爾等的皮。”
“是蕭姑姑過來正在問話。”
“哎喲,稀客稀客,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高力士說著話,掀開門簾向蕭彤施禮問候。
娘娘從夢中醒來,放心不下皇上,讓奴婢來看看。何事如此緊急?難怪娘娘那邊有感應。”
“唉,那安祿山、史思明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要討伐楊國忠。這不添亂嗎?”
“要掐皇上的心頭肉,皇上怎能不緊張?如今楊貴妃盛寵無比,楊國忠權傾朝野,大臣們敢怒不敢言,這兩個藩將倒有點正義感。”蕭彤正氣中夾著怨氣的一番話,令高力士無言以對。
“皇上的心思始終還是在梅沁園那邊,他這樣做定有他的難處。”
“高公公留步,蕭彤告辭!”
“蕭姑姑辛苦了,等有了空閑,咱家定會過去向梅娘娘請安。”
“安祿山要以清君側為由來討伐楊國忠,皇上正在為此召集大臣議事,娘娘不必擔心。”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得操心,做皇帝真累呀!”采蘋幽幽的話語裏流露著複雜的情感……。
“高祖、太宗皆以文韜武略成就蓋世之英名,朕自幼便以曾祖父、高祖父為旗幟、為驕傲,立誌要以他們為榜樣,使我大唐江山永固昌盛。”大臣們告退後,玄宗與屏風後走出的張九齡在禦書房平坐對話。
“陛下多年來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也確實做到了行如心往,實令老臣感佩。”
“可眼下,這件事之後,朕在曆史上是有缺憾的呀!百年之後,廟堂之述,永難追太宗之英威。”
“陛下是天界的太子,三界蒼生的福星,將來三十三天的主宰,而非僅僅大唐的皇上。這樣想,不僅有違天意,更有損天之驕子玄華之格局。”
“朕肩上要扛這麽重的擔子,實怕自身德才難配,誤了救蒼生大事。在此懇請丞相啟奏上蒼,另易臻主吧!”
玄宗的話讓張九齡倒吸了一口涼氣,一陣沉默之後,張九齡一字一句說:“陛下每天都在誦《金剛經》,卻依然如此著相,真是空耗時間枉讀經了。”
“張丞相言重了。”玄宗麵有不悅道。
張九齡忽然意識到自己說話失了分寸,便立到起身揖手道:“請恕老臣不敬之過,請陛下念老臣精忠報國丹心一片,饒過老臣吧!”
“在隆基心裏,丞相如父似兄,哪有怪罪之理?您是隆基唯一可以訴衷腸之人呀!您說我是天界太子,那天界一定還有諸多皇子,勝過隆基的天界皇子定也有之,舉賢、薦賢也應是文昌之天職呀!”
“陛下著相於萬世流芳之英名,心中又放不下江采蘋,這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呀!”
又是一陣的沉默,玄宗驚歎張九齡對自己的心事看得如此透徹,竟無言以對。
“今夜月明星稀,皓月當空,出去走走應該很不錯。”張九齡起身禮請玄宗,玄宗即刻應允,高力士忙為玄宗披上了鬥篷。
“玄華太子,你本鴻鈞老祖座前紫金蓮,投仙胎到天宮是經過老祖仔細選擇促成的因緣際合,今以天宮太子之魂魄又投胎萬丈紅塵為大唐皇帝,也是佛道至聖們的精心安排,救三界、救蒼生乃天地大事,扛起責任,上不愧天,下不負民,也為大唐李氏再增陰德。”一字一句極具穿透力的宏厚之語從天而來,幾顆流星變幻出極美的天相。玄宗抬頭仰望,看到太上老君坐在祥雲流動的青牛上,手持拂塵,撚須含笑。
太上老君即是老子,是李唐皇室敬奉的祖先,玄宗從小至今,燒香磕頭最多的就是這位紫霄殿三清之一的神仙,此時仰望,一種親切和溫暖冉冉升起在心頭,不由伏身跪拜,再抬頭時卻已不見老君蹤影。玄宗想,天地氣場息息相通,太上老君特意提到大唐李氏,不枉大唐李氏奉祖焚香叩拜之殷誠。
“佛道兩界法力無邊,劫難來時,輕施功力,便可難退瑞呈,何苦要派渺小如我者下界曆劫以備應劫呢?”
“紅塵俗世形形色色,世態人情千奇百怪,凡俗起心罪惡深深,愚癡動念業障重重,在紅塵俗世修行一天,等同在仙界修竹十年,等於在佛國修行百年,越複雜、越艱險之地,越是修心煉誌之寶地。”張九齡與玄宗並肩邊走邊說。
“此刻天宮該是什麽樣子呢?玉帝也有諸如此類的惱心事兒嗎?”玄宗停下腳步仰空而問。
夜空中閃出幾朵紫色的蓮花,在夜幕中閃著金光,殊美無比。
“《地藏經》是佛門之孝經,也是佛祖在俗世之遺囑,太子讀過此經就該知道,地藏菩薩是佛滅度以後至彌勒出世以前主宰三界、代佛化度三界眾生的佛門主事,尤其注重對因果的掌管和考量。玄華太子是地藏王菩薩親自護持的幸運者,也是替地藏菩薩處理凡間因果的代理者,威嚴、福報世無雙,救撥三界無人比,扛起重擔,也不枉地藏菩薩用心護持、栽培之大恩。”觀音坐在紫蓮花上,在眾多蓮花和祥雲的簇擁中手持淨瓶緩緩而言。
“懇請大悲觀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護持大唐千秋萬代。”玄宗忙伏身跪請。
“三界眾生皆是佛菩薩的兒女,護持保佑從未停息。放下執念,一切皆隨緣而圓。”觀音說完,轉身消失在茫茫天河中,那些美麗的蓮花和祥雲也都隨之消失……。
“三界之間遙相呼應、息息相通,神佛濟蒼生的心力,必得有合適者實施,這就是玄華太子與紫玉仙子輪回的宿命。”張九齡的語氣到最後時有點沉重。
“朕此時的宿命便是替天行道破魔軍、挫魔銳、斬魔線,也是為了傷至愛?”玄宗說最後一句話時,語氣有點顫抖,心中的悲涼穿心而過。
又是一陣沉默後,張九齡拉過玄宗的手說:“安祿山那邊元始天尊已遣天兵神將控製著,若有變故,老臣會讓王忠翤、郭子儀帶了重兵守護邊關。沒了二魔的幹擾,白狐走到陣法中的死穴時便可輕易被收伏。賢淑妃調度好後宮,姚崇、喬欣調度好三軍,陛下安排好前朝,破魔陣法便可順利開啟。”
“若藩軍對梅妃有絲毫不敬,都將是隆基心口永遠的疼痛與悔恨。”
“陛下不必多慮,梅妃娘娘吉人天相,況又有斬魔劍隨身,誰能奈何得了她?”
“世事無常,情形多變,率真善良的她怎能應付得了狡詐無比的魔軍?”
“經曆了那麽多事,陛下應很清楚,關鍵時刻總會有觀音、地藏、媧皇應聲救難,況梅妃身邊還有觀音派來的長隨護法。”
“長隨護法?朕還是第一次聽到,怎麽從沒有人說起過?”
“一切皆屬天機,不可隨意說起。”
“這幾日丞相不回曲江了吧?”
“臣正想對陛下請求住在翰林院,暫不回去了。”
“就住在禦書房吧!有丞相在身旁,隆基心裏踏實些。”
“很久沒有去翰林院了,對那裏很懷念,近在咫尺,隨叫隨到,九齡的穿牆飛簷功夫還是能躲過所有人目光的。”
“喬欣,陪丞相到翰林院去,安排好一切。”
“臣遵旨!”
張九齡和喬欣走了,玄宗竟然踱步到了梅沁園。高力士跟在身後,一言不發。玄宗站在門口,看著伸出牆來的梅樹在月光下溫婉的儀態,心中百感交集,淚水奪睚而出,灑滿了衣襟。
“舍情愛成大愛,此情長存!為蒼生,放情執,心無旁騖。”玄宗聽到了來自浩瀚夜空中的聲音。
“誰知我痛?”玄宗仰望星空破口而出。
天空掠過地藏戴毗盧冠、左手持金錫、右手托如意珠跏趺坐於坐騎上的身影。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采蘋我妻!”轉身離開的玄宗,一句“采蘋我妻”出口後,淚如泉湧,又一次回轉身,伏在門環上咽泣不止。
“皇上如此傷心,梅娘娘知道定會心痛死的。回去吧!那麽多大事等皇上定奪,高祖、太宗在天上看著陛下哩。”
“蕭姑姑,皇上來了,快開門迎駕,夜深了,別讓皇上著涼。荷月,快把我縫的夾襖拿了隨蕭姑姑一同去迎駕。快!”
剛入夢的采蘋忽然從夢中醒來喊道。
“娘娘近來常做夢,要注意身體,做夢對身體的耗損太大了。”蕭彤忙走過來扶起采蘋說。
“不是夢,不是夢,姑姑,皇上就在門口,你快去,要不我這心困著痛著不安神。”
門被小太監打開了,剛剛下了台階的玄宗和高力士忙隱在了宮門前的竹林裏。
“哪有什麽皇上的影子,娘娘真是思慮過度了。”
“癡心女子負心漢,娘娘天天牽腸掛肚的茶飯不思,皇上不照舊夜夜逍遙在楊貴妃的溫柔鄉嗎?”
“娘娘還讓我拿了給他縫的夾襖,皇上哪有心思穿這個,真是辜負了咱娘娘一片至純真心啊!”
“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麽對娘娘說,沒有見到他,沒有把夾襖給他穿上,娘娘定又是一夜無眠。”
玄宗下意識要走出竹林,被高力士緊緊拽住了。
人進去了,門被栓上了,玄宗的心灑滿了失落,與月光中的淚點融為一曲孤寂的相思心曲。
“朕成了名副其實的負心漢,真成了名副其實的負心漢。”玄宗重複著這句話,竟自嘲般的笑了一聲。
“皇上是不是負心漢天知道!”
“天知地知不重要,令她傷心剜朕心呀!”
“夜深了,先回去吧,等明兒我過來給娘娘請安,順便取了夾襖,便可使你們兩下裏心安穩些。”
起風了,後宮裏的樹葉刷刷刷往下掉,玄宗的淚水簌簌拋灑在夜風裏,心如刀絞。
采蘋淚濕衣枕在風起的長夜裏,思緒萬千……。
“癡情是她們的軟肋,借白玉鳳之手殺了紫玉,兩全其美。此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魔王波旬在魔殿裏對魔女摩登漆下了死令。
魔女欣然領命仰天長笑直奔長安。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我給他繡的錦囊到哪裏去了?采蘋四處翻找著,心中極為著急。
“到處找不到梅精,原來躲在這裏!快吃姑奶奶一劍。”
“楊貴妃”氣狠狠地說著,便橫執手中劍猛向采蘋刺來。
說時遲,那時快,黃蓮台上含情脈脈的人,用自己的身體將劍擋住,頓時血流如注。
“你怎會如此之傻?你怎會拿了自己的身體擋利劍呢?”采蘋失聲大哭著奔向黃蓮台,腳下卻像被什麽絆住了似的,無法挪動,使勁掙紮時聽到蕭彤在急切呼喊:“娘娘,梅娘娘……”
“這是哪裏?我在哪裏?”看著坐在身旁為自己拭汗的蕭彤,躺在炕上的采蘋急切問。
“娘娘又做夢了?這是在咱的梅沁園啊!”
“別管我了,我沒事兒,快去看看皇上!”
“荷月,去問問高公公,皇上一切可好?”
“還是煩請姑姑親自去一趟吧!要不采蘋心裏不踏實呀!”
“荷月、嵐芝,給娘娘將桂圓紅棗茶端上,加上玫瑰蜂蜜,仔細伺候著,我去去就來。”
“謹遵姑姑教導!”在兩個貼身丫鬟的應答中,蕭彤在小太監、小宮女的陪伴下,離開梅沁園向禦書房走去。
“蕭姑姑來的不巧,皇上正在召集大臣們商議事情,高公公在裏麵侍候著。”禦書房門口的小太監拱手作禮道。
“什麽事這麽緊急?”
“聽說是與安祿山有關。”
“誰在門口說話?攪了皇上議事的清淨,小心爾等的皮。”
“是蕭姑姑過來正在問話。”
“哎喲,稀客稀客,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高力士說著話,掀開門簾向蕭彤施禮問候。
娘娘從夢中醒來,放心不下皇上,讓奴婢來看看。何事如此緊急?難怪娘娘那邊有感應。”
“唉,那安祿山、史思明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要討伐楊國忠。這不添亂嗎?”
“要掐皇上的心頭肉,皇上怎能不緊張?如今楊貴妃盛寵無比,楊國忠權傾朝野,大臣們敢怒不敢言,這兩個藩將倒有點正義感。”蕭彤正氣中夾著怨氣的一番話,令高力士無言以對。
“皇上的心思始終還是在梅沁園那邊,他這樣做定有他的難處。”
“高公公留步,蕭彤告辭!”
“蕭姑姑辛苦了,等有了空閑,咱家定會過去向梅娘娘請安。”
“安祿山要以清君側為由來討伐楊國忠,皇上正在為此召集大臣議事,娘娘不必擔心。”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得操心,做皇帝真累呀!”采蘋幽幽的話語裏流露著複雜的情感……。
“高祖、太宗皆以文韜武略成就蓋世之英名,朕自幼便以曾祖父、高祖父為旗幟、為驕傲,立誌要以他們為榜樣,使我大唐江山永固昌盛。”大臣們告退後,玄宗與屏風後走出的張九齡在禦書房平坐對話。
“陛下多年來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也確實做到了行如心往,實令老臣感佩。”
“可眼下,這件事之後,朕在曆史上是有缺憾的呀!百年之後,廟堂之述,永難追太宗之英威。”
“陛下是天界的太子,三界蒼生的福星,將來三十三天的主宰,而非僅僅大唐的皇上。這樣想,不僅有違天意,更有損天之驕子玄華之格局。”
“朕肩上要扛這麽重的擔子,實怕自身德才難配,誤了救蒼生大事。在此懇請丞相啟奏上蒼,另易臻主吧!”
玄宗的話讓張九齡倒吸了一口涼氣,一陣沉默之後,張九齡一字一句說:“陛下每天都在誦《金剛經》,卻依然如此著相,真是空耗時間枉讀經了。”
“張丞相言重了。”玄宗麵有不悅道。
張九齡忽然意識到自己說話失了分寸,便立到起身揖手道:“請恕老臣不敬之過,請陛下念老臣精忠報國丹心一片,饒過老臣吧!”
“在隆基心裏,丞相如父似兄,哪有怪罪之理?您是隆基唯一可以訴衷腸之人呀!您說我是天界太子,那天界一定還有諸多皇子,勝過隆基的天界皇子定也有之,舉賢、薦賢也應是文昌之天職呀!”
“陛下著相於萬世流芳之英名,心中又放不下江采蘋,這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呀!”
又是一陣的沉默,玄宗驚歎張九齡對自己的心事看得如此透徹,竟無言以對。
“今夜月明星稀,皓月當空,出去走走應該很不錯。”張九齡起身禮請玄宗,玄宗即刻應允,高力士忙為玄宗披上了鬥篷。
“玄華太子,你本鴻鈞老祖座前紫金蓮,投仙胎到天宮是經過老祖仔細選擇促成的因緣際合,今以天宮太子之魂魄又投胎萬丈紅塵為大唐皇帝,也是佛道至聖們的精心安排,救三界、救蒼生乃天地大事,扛起責任,上不愧天,下不負民,也為大唐李氏再增陰德。”一字一句極具穿透力的宏厚之語從天而來,幾顆流星變幻出極美的天相。玄宗抬頭仰望,看到太上老君坐在祥雲流動的青牛上,手持拂塵,撚須含笑。
太上老君即是老子,是李唐皇室敬奉的祖先,玄宗從小至今,燒香磕頭最多的就是這位紫霄殿三清之一的神仙,此時仰望,一種親切和溫暖冉冉升起在心頭,不由伏身跪拜,再抬頭時卻已不見老君蹤影。玄宗想,天地氣場息息相通,太上老君特意提到大唐李氏,不枉大唐李氏奉祖焚香叩拜之殷誠。
“佛道兩界法力無邊,劫難來時,輕施功力,便可難退瑞呈,何苦要派渺小如我者下界曆劫以備應劫呢?”
“紅塵俗世形形色色,世態人情千奇百怪,凡俗起心罪惡深深,愚癡動念業障重重,在紅塵俗世修行一天,等同在仙界修竹十年,等於在佛國修行百年,越複雜、越艱險之地,越是修心煉誌之寶地。”張九齡與玄宗並肩邊走邊說。
“此刻天宮該是什麽樣子呢?玉帝也有諸如此類的惱心事兒嗎?”玄宗停下腳步仰空而問。
夜空中閃出幾朵紫色的蓮花,在夜幕中閃著金光,殊美無比。
“《地藏經》是佛門之孝經,也是佛祖在俗世之遺囑,太子讀過此經就該知道,地藏菩薩是佛滅度以後至彌勒出世以前主宰三界、代佛化度三界眾生的佛門主事,尤其注重對因果的掌管和考量。玄華太子是地藏王菩薩親自護持的幸運者,也是替地藏菩薩處理凡間因果的代理者,威嚴、福報世無雙,救撥三界無人比,扛起重擔,也不枉地藏菩薩用心護持、栽培之大恩。”觀音坐在紫蓮花上,在眾多蓮花和祥雲的簇擁中手持淨瓶緩緩而言。
“懇請大悲觀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護持大唐千秋萬代。”玄宗忙伏身跪請。
“三界眾生皆是佛菩薩的兒女,護持保佑從未停息。放下執念,一切皆隨緣而圓。”觀音說完,轉身消失在茫茫天河中,那些美麗的蓮花和祥雲也都隨之消失……。
“三界之間遙相呼應、息息相通,神佛濟蒼生的心力,必得有合適者實施,這就是玄華太子與紫玉仙子輪回的宿命。”張九齡的語氣到最後時有點沉重。
“朕此時的宿命便是替天行道破魔軍、挫魔銳、斬魔線,也是為了傷至愛?”玄宗說最後一句話時,語氣有點顫抖,心中的悲涼穿心而過。
又是一陣沉默後,張九齡拉過玄宗的手說:“安祿山那邊元始天尊已遣天兵神將控製著,若有變故,老臣會讓王忠翤、郭子儀帶了重兵守護邊關。沒了二魔的幹擾,白狐走到陣法中的死穴時便可輕易被收伏。賢淑妃調度好後宮,姚崇、喬欣調度好三軍,陛下安排好前朝,破魔陣法便可順利開啟。”
“若藩軍對梅妃有絲毫不敬,都將是隆基心口永遠的疼痛與悔恨。”
“陛下不必多慮,梅妃娘娘吉人天相,況又有斬魔劍隨身,誰能奈何得了她?”
“世事無常,情形多變,率真善良的她怎能應付得了狡詐無比的魔軍?”
“經曆了那麽多事,陛下應很清楚,關鍵時刻總會有觀音、地藏、媧皇應聲救難,況梅妃身邊還有觀音派來的長隨護法。”
“長隨護法?朕還是第一次聽到,怎麽從沒有人說起過?”
“一切皆屬天機,不可隨意說起。”
“這幾日丞相不回曲江了吧?”
“臣正想對陛下請求住在翰林院,暫不回去了。”
“就住在禦書房吧!有丞相在身旁,隆基心裏踏實些。”
“很久沒有去翰林院了,對那裏很懷念,近在咫尺,隨叫隨到,九齡的穿牆飛簷功夫還是能躲過所有人目光的。”
“喬欣,陪丞相到翰林院去,安排好一切。”
“臣遵旨!”
張九齡和喬欣走了,玄宗竟然踱步到了梅沁園。高力士跟在身後,一言不發。玄宗站在門口,看著伸出牆來的梅樹在月光下溫婉的儀態,心中百感交集,淚水奪睚而出,灑滿了衣襟。
“舍情愛成大愛,此情長存!為蒼生,放情執,心無旁騖。”玄宗聽到了來自浩瀚夜空中的聲音。
“誰知我痛?”玄宗仰望星空破口而出。
天空掠過地藏戴毗盧冠、左手持金錫、右手托如意珠跏趺坐於坐騎上的身影。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采蘋我妻!”轉身離開的玄宗,一句“采蘋我妻”出口後,淚如泉湧,又一次回轉身,伏在門環上咽泣不止。
“皇上如此傷心,梅娘娘知道定會心痛死的。回去吧!那麽多大事等皇上定奪,高祖、太宗在天上看著陛下哩。”
“蕭姑姑,皇上來了,快開門迎駕,夜深了,別讓皇上著涼。荷月,快把我縫的夾襖拿了隨蕭姑姑一同去迎駕。快!”
剛入夢的采蘋忽然從夢中醒來喊道。
“娘娘近來常做夢,要注意身體,做夢對身體的耗損太大了。”蕭彤忙走過來扶起采蘋說。
“不是夢,不是夢,姑姑,皇上就在門口,你快去,要不我這心困著痛著不安神。”
門被小太監打開了,剛剛下了台階的玄宗和高力士忙隱在了宮門前的竹林裏。
“哪有什麽皇上的影子,娘娘真是思慮過度了。”
“癡心女子負心漢,娘娘天天牽腸掛肚的茶飯不思,皇上不照舊夜夜逍遙在楊貴妃的溫柔鄉嗎?”
“娘娘還讓我拿了給他縫的夾襖,皇上哪有心思穿這個,真是辜負了咱娘娘一片至純真心啊!”
“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麽對娘娘說,沒有見到他,沒有把夾襖給他穿上,娘娘定又是一夜無眠。”
玄宗下意識要走出竹林,被高力士緊緊拽住了。
人進去了,門被栓上了,玄宗的心灑滿了失落,與月光中的淚點融為一曲孤寂的相思心曲。
“朕成了名副其實的負心漢,真成了名副其實的負心漢。”玄宗重複著這句話,竟自嘲般的笑了一聲。
“皇上是不是負心漢天知道!”
“天知地知不重要,令她傷心剜朕心呀!”
“夜深了,先回去吧,等明兒我過來給娘娘請安,順便取了夾襖,便可使你們兩下裏心安穩些。”
起風了,後宮裏的樹葉刷刷刷往下掉,玄宗的淚水簌簌拋灑在夜風裏,心如刀絞。
采蘋淚濕衣枕在風起的長夜裏,思緒萬千……。
“癡情是她們的軟肋,借白玉鳳之手殺了紫玉,兩全其美。此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魔王波旬在魔殿裏對魔女摩登漆下了死令。
魔女欣然領命仰天長笑直奔長安。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