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定數,此番魔界帶給三界的劫難,佛道大德早有預知,撥派玄華、紫玉、文昌下凡,是應自身之劫,更是應三界之劫。”
元始天尊解了大唐邊疆之難,沒有回昆侖虛,徑直跨上長寂光隧道拜見鴻鈞老祖,原隻想碰碰運氣,不曾想拜見如此順利。剛稽首,鴻鈞老祖便說話了,而且說的正是他想問的話。
“三界安危為重,解決白狐之事要緊,旁的可以暫擱一下,此事萬不可被耽擱了。”老祖語重心長道。
“白玉鳳成為魔界擾亂三界的首枚棋子,可見魔界在選棋子時也是頗費心思啊!”元始天尊若有所思道。
“心中有執念、私欲、邪念者,是魔界的頭號棋子選擇。正心、公心、正念可抵魔攔妖,正心之力就是上乘之道法,可惜三界能悟知此理者甚少。”老祖搖頭微微歎息。
“紫玉仙子雖根源在道家,但佛緣深厚,一落凡間,便與佛法結緣,如今更是在佛法修行中精進非常,對道家了解甚少,如何能讓她在佛道共融的陣法中救護三界呀!”
“世間本無二法,佛道本一家,念佛、修佛虔誠精進者,對道法亦是觸類旁通,一點即明,北鬥劍法已通過夢境授之於她,又有文昌帝君在凡間的護持、引導,她定會在此次佛道匡扶天地正義的正行中發揮巨大潛力。”
元始天尊從懷中拿出降妖陣法冊子,一頁頁翻動,一一請教老祖,老祖皆做了回答。回答完,從身旁取出一紫磨金冊子隔空遞於天尊說:“與藥師佛、文殊大士剛議過此陣法。”
元始天尊細細翻看了一遍,正欲上前呈上,卻見冊子已飛向老祖,老祖將冊子揣於懷中,將左手龍杖輕擊觸地,便化作一條金光隱去,身左的青龍、身右的白虎皆化作雲煙隱去……。
從未練過武功的采蘋,自那日夢醒後,對道家的劍法到了癡迷的地步,將宮中所藏劍譜全部借來潛心琢磨。每晨早課後,便會將張九齡捎來的戎裝和寶劍取出,全副武裝默誦口訣練劍,不時還會飛鴿傳書向張九齡請教。忽一日功力大增,練了半個時辰劍法,一陣風來吹得宮內樹葉紛落,采蘋停下手中劍,頓時風和日麗。再一日,采蘋練劍時整個宮中“地動山搖”,大家都極為惶恐,遂查找原因,當白玉鳳知道葉落宮搖是因梅妃舞劍時,便趁此大做文章,口口聲聲說梅妃興妖作怪,災難將至。
“楊貴妃”在玄宗、賢淑妃麵前告了幾次狀,均無回音。無人過問也就罷了,梅妃舞劍的時間更長了、樣式更多了,令她更為氣惱的是,皇上和賢淑妃竟專門到梅妃宮中賜戎裝、劍套。
“費盡心思,最終武妃和江采蘋還是一路人,而他的心中還是江采蘋最重,這貴妃隻是給世人看的虛名浮華,他的疑心一日不除,我便一日得不到他的心。”白玉鳳約摩登漆在玄都觀後的樹林裏相見,哭訴著討教能得到玄宗真心的方法。
“不必傷心,按我說的去做,你一定會殺了江采蘋,得到他的心。不過,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魔女用手拍了拍白玉鳳的肩膀說。
“隻要能得到他的心,什麽苦不能吃?請賜教!”白玉風急切地說著,眼中閃出一道喜悅之光。
“明晚此時還是在這裏,我將寶劍、簡譜和舞劍服給你,你要不吃不喝不睡,晝夜苦練七天,然後找江采蘋比劍。”
“我好害怕,我沒有把握,我不一定勝了她。”
“真是沒用,還沒有比試怎麽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到時我會暗中相助,保你如願。”
夜幕沉沉,天地一片漆黑,怒號的夜風將樹林中的落葉、雜草卷起,將魔女和白玉鳳隔開,白玉鳳還原成狐身遁地向宮中趕去。
“楊貴妃為練劍已不吃不喝不睡七天七夜了,吃了五穀想六穀,這後宮怎麽就興起了練劍之風呢?”
“楊貴妃爭強好勝,看著梅妃舞劍得聖嘉,便也要以此爭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的心思在梅妃上,並非沒命似地舞劍就能爭寵。”
“梅妃的性情、為人與楊妃截然不同,就是我們這些人都心有選擇,何況皇上呢?”
宮中幾個年紀大的掌事姑姑悄悄議論……。
“楊貴妃三番五次來找臣妾,一定要與梅妃比劍論伯仲,還要皇上與臣妾做裁定。臣妾愚鈍,不知如何應對她的死磨爛纏,隻好來請皇上賜教!”賢淑妃來到玄尊的禦書房奏告。
“這有何難?明天正好是農曆廿八,準備好嘉獎之禮,明天就讓她們在梓潼的宮中一比高下吧!朕定會在現場做公正裁決!”
賢淑妃原隻是向玄宗這邊討個解決方法,不想玄宗答應得如此痛快,不禁好奇地直視著玄宗。
玄宗微笑點頭道:“快回去做準備吧!”
賢淑妃看到玄宗如此淡定,便知他做此決定必有理由……。
翌日黃昏,賢淑妃的慧賢宮裏一場精彩而驚心動魄的比劍拉開了陣式。
梅妃穿著張九齡捎來的深紫色的劍服,英姿颯爽中不失溫婉的書卷氣,舞動寶劍,神定氣淡,把天地間剛柔相濟的絕倫畫麵美好呈現,在場者皆以敬羨之目光追逐她的一招一式,玄宗的目光鎖定在紫色的身影裏,眼裏滿是欣喜。
穿著黑白相間劍服的白玉鳳,起初還傲氣十足,眼光和嘴角寫滿了必勝的把握,當餘光掃到所有人聚焦梅妃的目光時,臉上頓布滿陰雲。她感覺自己費盡心思爭取了好久的比劍,竟成了自己襯托梅妃大放光彩的場麵。怨恨不由從心裏生發,渾身的戾氣和怨氣將自身氣場化成一種灰蒙蒙的怪圈,尤其看到玄宗專注於紫色的目光時,心中更添了一種妒恨,促使她的劍法在莫名中變幻莫測,她感到自己的功力在不斷增大。
“將劍插入她的喉嚨,她不死,你永遠得不到他的心。”白玉鳳聽到摩登漆一遍遍對她說。
“該如何插入?”白玉鳳心中琢磨著。
“玉碎玄魄滅,花落紫煙飛。意守下丹田,默念這兩句,將劍直插過去。”魔女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白玉鳳心裏默念著這兩句,將劍直接插過去,後麵似有一股強大的風力,推著她將劍插入了采蘋的咽喉處。
以比試心態舞劍的采蘋在毫不設防中被擊中,鮮血滲出劍服,流淌在劍鞘上。采蘋臉上一片茫然,玄宗手中的扇子墜落在地,賢淑妃手中轉動的佛珠跌落在地。
“快護梅妃!”賢淑妃站起失聲大喊。
“若梅妃有個三長兩短,朕決不善罷甘休!”玄宗邊說邊起身疾步走向比劍台。
“速快救駕!”賢淑妃又一次大聲喊道。喬欣率禦林軍將玄宗團團護住。
“快誦六字大明咒!”
“將滅定業真言加上!”采蘋聽到洪厚溫暖的聲音從天外傳來,眼前閃過觀音、地藏二位菩薩,頓感心中陽光燦爛。
“唵嘛呢叭咪吽!”采蘋意守下丹田默念三遍後,傷口立刻愈合。“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河!”采蘋默念三遍後,受傷處閃出七色祥光。
“雪魄劍下無冤魂,為護三界斬厲魔。”
“為一殺萬者為魔,為萬殺一者為佛。紫玉,舉起匡扶正義之劍,為三界除害。”
心印之語從天而降,除了采蘋,在場的旁人看不見、聽不到,個個被眼前發生的奇跡所征服,更為采蘋的淡定所折服,嘖嘖之讚聲不斷。
采蘋仰望頭頂祥雲繚繞處,看到坐陣指揮的元始天尊和媧皇,心中更有了底氣和力量。
“七步生蓮駐足處,揮劍向空,上前一步半,淩空旋轉劍持平,直向魔處擊。”采蘋跟著元始天尊的話語穩行劍法,淩空躍起時,忽有無數金光匯聚而來,推動她的身子持平劍飛行向前,以不可思議之力將白玉鳳擊出很遠,白玉鳳跟著自己劍落的方向跌倒在地,兩股黑旋風從白玉風身上速逃離。
采蘋穩穩地站在了地上,劍自行飛回到了身後鞘中。頓時掌聲四起,歡呼雀躍。玄宗忙奔過去,拉著采蘋的手熱淚盈眶道:“上蒼垂憐朕真心,賜福梅妃常相伴!”說著,便將梅妃攬入懷中,緊緊抱住,低聲在采蘋耳邊說:“朕好擔心,朕真怕此時一鬆手就會失去你。”
采蘋感到自己此刻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將頭貼在隆基胸口說:“擁有心心相印的真愛是最大的幸福,即使失去生命也不負陛下知己之愛。”
清風徐來,慧賢宮裏的花紛紛飄落,與飛天仙子散下的花融在一起,落滿兩個生死戀人的頭發和衣服。
“劍鞘上抹的是魔界的劇毒之王,無論神鬼還是凡人,隻要觸在傷口處,必灰飛煙滅。但這次那傻子依然逃過一死,還將我魔界兩名最得力大將斬殺,當初為讓他們的魂魄與白狐合為一體,魔界精英費盡心血、耗盡功力,卻讓那個傻子輕易消滅。她簡直就是我魔界的克星。我一定要親手幹掉她。”魔女在魔王的宮殿裏邊說邊放聲大哭。
魔王陰沉著臉說:“哭叫有什麽用?野心要與你的腦子成正比,你以為你拿出了魔界最厲害的劍、最毒的藥就能置她於死地?你想過沒有,從不沾劍的紫玉仙子,突然嗜舞劍如命,並能在刺破喉嚨的瞬間傷口愈合,除了她的能量,難道就沒有幕後的厲害推手?還有,能輕易斬了二魔將的劍,難道是普通之劍嗎?”
魔女停住哭喊,定定望著魔王,像是明白了什麽。
“把我剛說的問題想清楚、了解清楚,然後再上殿哭鬧。”
魔王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魔女站在魔殿上魔心洶湧……。
“從現在開始,聖上要做的事就是疏遠梅妃,親近白狐,以使計劃順利推進。”張九齡在禦書房對玄宗說
“朕做不到!”
“為了三界安寧,必須做到。聖上是天界的太子,地界的君王,而非江采蘋的夫君!”
“真羨慕那些琴瑟相和、閑雲野鶴的神仙眷屬啊!”
“三界安寧、蒼生安康的大任,必須要有慧根深長的厚德者扛起啊!”
“無論天上人間,朕都不能與自己心愛的知己長相廝守,天上的殷勤仙娥、人間的美妍佳麗,對朕而言,不過是糞士而已。”
“有情懷就不能太重情愛,有擔當就不能講缺憾。若繼續纏綿於情愛之中,恐以後連見麵的機會也沒有了。”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為何世人皆可擁有的幸福,朕連想都不敢想呀!”
玄宗凝望張九林的目光中彌散著淡淡的憂傷,張九齡從玄宗的眼神中讀到了一種揪心之痛,不忍再說什麽。
“當初是丞相牽線,才有了朕與梅妃在人間的相見相知相愛。若早知有今日錐心之痛,當初不見便好。”
“一切的因緣皆是定數!為三界、為眾生,必須讓小我之愛升華成對蒼生的大愛。”
長久的沉默相對之後,張九齡用低沉的聲音說:“佛道兩家大德謀劃了這麽久的事,不能因為情愛化作了烏有。能揮動雪魄劍者,天地之間唯有紫玉,這劍等主人等了近萬年,為的就是除妖魔,為三界海晏河清掃清障礙。當初鴻鈞老祖多次對劍愁歎,怕的是天地間找不出雪魄的主人……。為臣已將話說清楚了,皇上對何去何從定會給出最佳答案。”
張九齡說完,告辭出門,玄宗依依不舍走到門口送行。
“傳喬尚書護送丞相!”玄宗話音還未落,張九齡已躍身騰空消失在蒼茫的夜幕中。
又到了一天的黃昏時分,夕陽灑在梅沁宮的窗欞上,讓室內的人和物都沐浴在金色的陽光裏,逆光裏盤腿坐在炕桌旁刺刺繡繡的梅妃有一種朦朧的詩情畫意之美。
“蕭姑姑,看看我做的小人人的衣服。”盡管比劍風波後采蘋再沒見過玄宗,但她卻做起了當娘的夢,悄悄用各種布料縫製著小嬰兒的花衣服。
準備晚膳水果的蕭彤放下手中的盤子,走到炕沿旁笑著說“娘娘心靈手巧,這些衣服如同是天上織女之佳作。不知是哪個宮中的娘娘有喜了?娘娘還是再縫一兩件男寶寶的衣服吧!宮中哪個娘娘不希望自己生皇子呀,若把這些衣服送上,可能她不僅不高興,還會怨恨娘娘的。”
采蘋臉上飛過兩朵紅雲,將小衣服貼在臉上,一言不發坐在炕桌旁,眼裏滿是柔和幸福的光。
蕭彤聽不到采蘋的回音,看到她的神情,心中頓明白過來,坐在采蘋身旁將小衣服接過來疊好說:“皇上忙於國事,下朝後從未離開過禦書房,若抽出時間到後宮走走,咱這裏定是首選。”
采蘋點點頭,遂下炕到佛堂準備上晚課。
“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您千處祈請千處應,就請應了弟子的祈求吧!采蘋隻想做個普通的人,與心愛的人長相守,若無緣長相守,請賜弟子一個與他真心相愛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女孩,餘生讓她的陪伴慰思念之孤苦。自那日慧賢宮一見之後,再也沒有見到他……。”采蘋跪在佛堂虔誠祈請。
“她已無數次跪求這件事了,真不知如何答複她。”
“正應了凡人常說的那句:有牙的沒幹糧,有幹糧的沒牙。不知有多少仙子想成為雪魄神劍的主人,佛道兩界想登上七星座者更是多如星辰。她卻在愛情至上中對此盡隨緣!”
“因為心地善良、純淨,才會至真至純,這樣的心地因稀缺而貴重。但為了三界康寧,必須要讓她斬斷情絲。”
“有點太殘忍了吧?這樣真這樣純的兩情相悅也很稀缺,就不能在變通中給予成全嗎?”
“不能。且不說將來應對五星匯聚東方前的三界大劫時她須修行到六根清淨,就是眼前這場災難的應對,也隻進行了一半,在此關鍵時刻,她的心又死灰複燃在情愛的漩渦裏,必會影響了大局。”
“這孩子心意至直,讓她死心除非要了她的命。萬事滄桑,唯有真愛感天動地,她已曆劫受了一次大罪,眼下的請求並不過分,能如了她的願,也不枉她帶著前世今生的緣在紅塵走一遭。”
聽到采蘋晚課時的焚香祈求,觀音與應邀一同前往昆侖虛的女媧駕著祥雲交流著。
“心碎了就自然會死。”觀音悠悠地說。
女媧的心像被什麽揪了一把,她感到紫玉又要經曆一次錐心之痛。
“已將皇菊雪梨紅豆粥熬好,待將芍藥花蜜調上後,煩請姑姑與這玫瑰花餅一起帶了,走趟禦書房。”采蘋臉上滿是喜悅地說。
“皇上吃到娘娘親自做的夜宵,不知該有多高興!奴婢祈願每晚都有夜宵送。”
“姑姑取笑了!”采蘋因羞澀而低垂的眼簾裏依然滿溢幸福……。
“姑姑怎麽才回來?”
“皇上不在禦書房,奴婢一直在等。”
蕭彤沉悶的話語與神情,與離開時的喜悅判若兩人,采蘋的心頓時慌了起來,她努力用手按住了欲從身中跳出的心,努力問自己:為何心跳不止?難道……?
“皇上已從貴妃宮中用過夜宵,梅沁宮今後不必往禦書房送夜宵了!”禦書房的小太監將蕭彤帶去的宵夜原封退回,並口傳了這樣一道旨意。
“人生真是無常啊!原來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假的,可憐我將一片至誠真心付於了東流。”采蘋跌坐在炕上目光呆滯,兩行清淚奪眶而出,撲簌簌打濕了衣衫。
任憑別人怎麽勸說,采蘋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呆坐在炕上成了個無聲的淚人兒。
“好歹哭出聲來好受些,別憋壞了自己。”蕭彤哽咽著說話,扭過頭去擦眼淚。
采蘋的淚濕透了蕭彤和兩個貼身丫鬟遞上的七條錦帕。淚流夠了,便下床慢慢走向佛堂,跪下來稽首道:“大慈大悲大智大覺佛菩薩在上,采蘋真傻,每天祈求的事隻是自己一響情願的夢。如今,夢已破滅,才知辜負了佛菩薩的深恩洪德。曆盡滄桑,塵緣已斷,才明白唯有將心放在利蒼生的慈航中,才會斬斷煩惱。”
燈花冒著焰火跳高了好多,並放出奇彩異光。采蘋至誠叩拜後走出佛堂躺在炕上沉沉睡去。
紫竹林裏蓮花池內,梵音妙韻與上下翻飛的蓮花、紛紛落下被流雲托起的花雨,將佛國的奇美靜靜綻放,采蘋坐在紫色的蓮花上聽觀音開示。
觀音也結跏趺坐在一朵大如車輪的紫蓮花上,眼裏滿是慈愛地看著采蘋說:“紫玉仙子,你所使的雪魄劍是正法永駐、正義長存的斬魔劍,唯佛道緣深、慧根深長者能使,切記,一定要讓你的心在利蓋蒼生的無私中與之更融合。”
“弟子隻是突然覺得舞劍有益身心康寧,並沒想著要斬妖魔。這兩日想著要劍歸其主。”
“劍尋主人幾千年,你才是其真正的主人。”
“可我現在連一點點舞劍的心情都沒有。”
“魔還未除,怎可放下正義之劍。拿起劍來,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弟子遵命!”
“等正義與邪魔在長安較量這一劫過後,你便去敦煌梅隱園,那裏有新的使命等著你。切記,要潛修《妙法蓮華經》,《地藏經》《金剛經》一日也不能丟,你的精進將使三界眾生受大利益,你的懈怠就是對苦難眾生的放棄。”
“弟子謹記菩薩教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到了敦煌之後萬不可與人交心,有事念本座之名號,你要的答案都會呈現在睡夢裏、祥雲裏。”
“玄華太子求見!”善財的稟報聲響起,采蘋忙跪拜後火速逃離,忙中出亂,重重碰在了一座相向而來的蓮座上。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元始天尊解了大唐邊疆之難,沒有回昆侖虛,徑直跨上長寂光隧道拜見鴻鈞老祖,原隻想碰碰運氣,不曾想拜見如此順利。剛稽首,鴻鈞老祖便說話了,而且說的正是他想問的話。
“三界安危為重,解決白狐之事要緊,旁的可以暫擱一下,此事萬不可被耽擱了。”老祖語重心長道。
“白玉鳳成為魔界擾亂三界的首枚棋子,可見魔界在選棋子時也是頗費心思啊!”元始天尊若有所思道。
“心中有執念、私欲、邪念者,是魔界的頭號棋子選擇。正心、公心、正念可抵魔攔妖,正心之力就是上乘之道法,可惜三界能悟知此理者甚少。”老祖搖頭微微歎息。
“紫玉仙子雖根源在道家,但佛緣深厚,一落凡間,便與佛法結緣,如今更是在佛法修行中精進非常,對道家了解甚少,如何能讓她在佛道共融的陣法中救護三界呀!”
“世間本無二法,佛道本一家,念佛、修佛虔誠精進者,對道法亦是觸類旁通,一點即明,北鬥劍法已通過夢境授之於她,又有文昌帝君在凡間的護持、引導,她定會在此次佛道匡扶天地正義的正行中發揮巨大潛力。”
元始天尊從懷中拿出降妖陣法冊子,一頁頁翻動,一一請教老祖,老祖皆做了回答。回答完,從身旁取出一紫磨金冊子隔空遞於天尊說:“與藥師佛、文殊大士剛議過此陣法。”
元始天尊細細翻看了一遍,正欲上前呈上,卻見冊子已飛向老祖,老祖將冊子揣於懷中,將左手龍杖輕擊觸地,便化作一條金光隱去,身左的青龍、身右的白虎皆化作雲煙隱去……。
從未練過武功的采蘋,自那日夢醒後,對道家的劍法到了癡迷的地步,將宮中所藏劍譜全部借來潛心琢磨。每晨早課後,便會將張九齡捎來的戎裝和寶劍取出,全副武裝默誦口訣練劍,不時還會飛鴿傳書向張九齡請教。忽一日功力大增,練了半個時辰劍法,一陣風來吹得宮內樹葉紛落,采蘋停下手中劍,頓時風和日麗。再一日,采蘋練劍時整個宮中“地動山搖”,大家都極為惶恐,遂查找原因,當白玉鳳知道葉落宮搖是因梅妃舞劍時,便趁此大做文章,口口聲聲說梅妃興妖作怪,災難將至。
“楊貴妃”在玄宗、賢淑妃麵前告了幾次狀,均無回音。無人過問也就罷了,梅妃舞劍的時間更長了、樣式更多了,令她更為氣惱的是,皇上和賢淑妃竟專門到梅妃宮中賜戎裝、劍套。
“費盡心思,最終武妃和江采蘋還是一路人,而他的心中還是江采蘋最重,這貴妃隻是給世人看的虛名浮華,他的疑心一日不除,我便一日得不到他的心。”白玉鳳約摩登漆在玄都觀後的樹林裏相見,哭訴著討教能得到玄宗真心的方法。
“不必傷心,按我說的去做,你一定會殺了江采蘋,得到他的心。不過,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魔女用手拍了拍白玉鳳的肩膀說。
“隻要能得到他的心,什麽苦不能吃?請賜教!”白玉風急切地說著,眼中閃出一道喜悅之光。
“明晚此時還是在這裏,我將寶劍、簡譜和舞劍服給你,你要不吃不喝不睡,晝夜苦練七天,然後找江采蘋比劍。”
“我好害怕,我沒有把握,我不一定勝了她。”
“真是沒用,還沒有比試怎麽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到時我會暗中相助,保你如願。”
夜幕沉沉,天地一片漆黑,怒號的夜風將樹林中的落葉、雜草卷起,將魔女和白玉鳳隔開,白玉鳳還原成狐身遁地向宮中趕去。
“楊貴妃為練劍已不吃不喝不睡七天七夜了,吃了五穀想六穀,這後宮怎麽就興起了練劍之風呢?”
“楊貴妃爭強好勝,看著梅妃舞劍得聖嘉,便也要以此爭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的心思在梅妃上,並非沒命似地舞劍就能爭寵。”
“梅妃的性情、為人與楊妃截然不同,就是我們這些人都心有選擇,何況皇上呢?”
宮中幾個年紀大的掌事姑姑悄悄議論……。
“楊貴妃三番五次來找臣妾,一定要與梅妃比劍論伯仲,還要皇上與臣妾做裁定。臣妾愚鈍,不知如何應對她的死磨爛纏,隻好來請皇上賜教!”賢淑妃來到玄尊的禦書房奏告。
“這有何難?明天正好是農曆廿八,準備好嘉獎之禮,明天就讓她們在梓潼的宮中一比高下吧!朕定會在現場做公正裁決!”
賢淑妃原隻是向玄宗這邊討個解決方法,不想玄宗答應得如此痛快,不禁好奇地直視著玄宗。
玄宗微笑點頭道:“快回去做準備吧!”
賢淑妃看到玄宗如此淡定,便知他做此決定必有理由……。
翌日黃昏,賢淑妃的慧賢宮裏一場精彩而驚心動魄的比劍拉開了陣式。
梅妃穿著張九齡捎來的深紫色的劍服,英姿颯爽中不失溫婉的書卷氣,舞動寶劍,神定氣淡,把天地間剛柔相濟的絕倫畫麵美好呈現,在場者皆以敬羨之目光追逐她的一招一式,玄宗的目光鎖定在紫色的身影裏,眼裏滿是欣喜。
穿著黑白相間劍服的白玉鳳,起初還傲氣十足,眼光和嘴角寫滿了必勝的把握,當餘光掃到所有人聚焦梅妃的目光時,臉上頓布滿陰雲。她感覺自己費盡心思爭取了好久的比劍,竟成了自己襯托梅妃大放光彩的場麵。怨恨不由從心裏生發,渾身的戾氣和怨氣將自身氣場化成一種灰蒙蒙的怪圈,尤其看到玄宗專注於紫色的目光時,心中更添了一種妒恨,促使她的劍法在莫名中變幻莫測,她感到自己的功力在不斷增大。
“將劍插入她的喉嚨,她不死,你永遠得不到他的心。”白玉鳳聽到摩登漆一遍遍對她說。
“該如何插入?”白玉鳳心中琢磨著。
“玉碎玄魄滅,花落紫煙飛。意守下丹田,默念這兩句,將劍直插過去。”魔女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白玉鳳心裏默念著這兩句,將劍直接插過去,後麵似有一股強大的風力,推著她將劍插入了采蘋的咽喉處。
以比試心態舞劍的采蘋在毫不設防中被擊中,鮮血滲出劍服,流淌在劍鞘上。采蘋臉上一片茫然,玄宗手中的扇子墜落在地,賢淑妃手中轉動的佛珠跌落在地。
“快護梅妃!”賢淑妃站起失聲大喊。
“若梅妃有個三長兩短,朕決不善罷甘休!”玄宗邊說邊起身疾步走向比劍台。
“速快救駕!”賢淑妃又一次大聲喊道。喬欣率禦林軍將玄宗團團護住。
“快誦六字大明咒!”
“將滅定業真言加上!”采蘋聽到洪厚溫暖的聲音從天外傳來,眼前閃過觀音、地藏二位菩薩,頓感心中陽光燦爛。
“唵嘛呢叭咪吽!”采蘋意守下丹田默念三遍後,傷口立刻愈合。“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河!”采蘋默念三遍後,受傷處閃出七色祥光。
“雪魄劍下無冤魂,為護三界斬厲魔。”
“為一殺萬者為魔,為萬殺一者為佛。紫玉,舉起匡扶正義之劍,為三界除害。”
心印之語從天而降,除了采蘋,在場的旁人看不見、聽不到,個個被眼前發生的奇跡所征服,更為采蘋的淡定所折服,嘖嘖之讚聲不斷。
采蘋仰望頭頂祥雲繚繞處,看到坐陣指揮的元始天尊和媧皇,心中更有了底氣和力量。
“七步生蓮駐足處,揮劍向空,上前一步半,淩空旋轉劍持平,直向魔處擊。”采蘋跟著元始天尊的話語穩行劍法,淩空躍起時,忽有無數金光匯聚而來,推動她的身子持平劍飛行向前,以不可思議之力將白玉鳳擊出很遠,白玉鳳跟著自己劍落的方向跌倒在地,兩股黑旋風從白玉風身上速逃離。
采蘋穩穩地站在了地上,劍自行飛回到了身後鞘中。頓時掌聲四起,歡呼雀躍。玄宗忙奔過去,拉著采蘋的手熱淚盈眶道:“上蒼垂憐朕真心,賜福梅妃常相伴!”說著,便將梅妃攬入懷中,緊緊抱住,低聲在采蘋耳邊說:“朕好擔心,朕真怕此時一鬆手就會失去你。”
采蘋感到自己此刻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將頭貼在隆基胸口說:“擁有心心相印的真愛是最大的幸福,即使失去生命也不負陛下知己之愛。”
清風徐來,慧賢宮裏的花紛紛飄落,與飛天仙子散下的花融在一起,落滿兩個生死戀人的頭發和衣服。
“劍鞘上抹的是魔界的劇毒之王,無論神鬼還是凡人,隻要觸在傷口處,必灰飛煙滅。但這次那傻子依然逃過一死,還將我魔界兩名最得力大將斬殺,當初為讓他們的魂魄與白狐合為一體,魔界精英費盡心血、耗盡功力,卻讓那個傻子輕易消滅。她簡直就是我魔界的克星。我一定要親手幹掉她。”魔女在魔王的宮殿裏邊說邊放聲大哭。
魔王陰沉著臉說:“哭叫有什麽用?野心要與你的腦子成正比,你以為你拿出了魔界最厲害的劍、最毒的藥就能置她於死地?你想過沒有,從不沾劍的紫玉仙子,突然嗜舞劍如命,並能在刺破喉嚨的瞬間傷口愈合,除了她的能量,難道就沒有幕後的厲害推手?還有,能輕易斬了二魔將的劍,難道是普通之劍嗎?”
魔女停住哭喊,定定望著魔王,像是明白了什麽。
“把我剛說的問題想清楚、了解清楚,然後再上殿哭鬧。”
魔王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魔女站在魔殿上魔心洶湧……。
“從現在開始,聖上要做的事就是疏遠梅妃,親近白狐,以使計劃順利推進。”張九齡在禦書房對玄宗說
“朕做不到!”
“為了三界安寧,必須做到。聖上是天界的太子,地界的君王,而非江采蘋的夫君!”
“真羨慕那些琴瑟相和、閑雲野鶴的神仙眷屬啊!”
“三界安寧、蒼生安康的大任,必須要有慧根深長的厚德者扛起啊!”
“無論天上人間,朕都不能與自己心愛的知己長相廝守,天上的殷勤仙娥、人間的美妍佳麗,對朕而言,不過是糞士而已。”
“有情懷就不能太重情愛,有擔當就不能講缺憾。若繼續纏綿於情愛之中,恐以後連見麵的機會也沒有了。”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為何世人皆可擁有的幸福,朕連想都不敢想呀!”
玄宗凝望張九林的目光中彌散著淡淡的憂傷,張九齡從玄宗的眼神中讀到了一種揪心之痛,不忍再說什麽。
“當初是丞相牽線,才有了朕與梅妃在人間的相見相知相愛。若早知有今日錐心之痛,當初不見便好。”
“一切的因緣皆是定數!為三界、為眾生,必須讓小我之愛升華成對蒼生的大愛。”
長久的沉默相對之後,張九齡用低沉的聲音說:“佛道兩家大德謀劃了這麽久的事,不能因為情愛化作了烏有。能揮動雪魄劍者,天地之間唯有紫玉,這劍等主人等了近萬年,為的就是除妖魔,為三界海晏河清掃清障礙。當初鴻鈞老祖多次對劍愁歎,怕的是天地間找不出雪魄的主人……。為臣已將話說清楚了,皇上對何去何從定會給出最佳答案。”
張九齡說完,告辭出門,玄宗依依不舍走到門口送行。
“傳喬尚書護送丞相!”玄宗話音還未落,張九齡已躍身騰空消失在蒼茫的夜幕中。
又到了一天的黃昏時分,夕陽灑在梅沁宮的窗欞上,讓室內的人和物都沐浴在金色的陽光裏,逆光裏盤腿坐在炕桌旁刺刺繡繡的梅妃有一種朦朧的詩情畫意之美。
“蕭姑姑,看看我做的小人人的衣服。”盡管比劍風波後采蘋再沒見過玄宗,但她卻做起了當娘的夢,悄悄用各種布料縫製著小嬰兒的花衣服。
準備晚膳水果的蕭彤放下手中的盤子,走到炕沿旁笑著說“娘娘心靈手巧,這些衣服如同是天上織女之佳作。不知是哪個宮中的娘娘有喜了?娘娘還是再縫一兩件男寶寶的衣服吧!宮中哪個娘娘不希望自己生皇子呀,若把這些衣服送上,可能她不僅不高興,還會怨恨娘娘的。”
采蘋臉上飛過兩朵紅雲,將小衣服貼在臉上,一言不發坐在炕桌旁,眼裏滿是柔和幸福的光。
蕭彤聽不到采蘋的回音,看到她的神情,心中頓明白過來,坐在采蘋身旁將小衣服接過來疊好說:“皇上忙於國事,下朝後從未離開過禦書房,若抽出時間到後宮走走,咱這裏定是首選。”
采蘋點點頭,遂下炕到佛堂準備上晚課。
“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您千處祈請千處應,就請應了弟子的祈求吧!采蘋隻想做個普通的人,與心愛的人長相守,若無緣長相守,請賜弟子一個與他真心相愛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女孩,餘生讓她的陪伴慰思念之孤苦。自那日慧賢宮一見之後,再也沒有見到他……。”采蘋跪在佛堂虔誠祈請。
“她已無數次跪求這件事了,真不知如何答複她。”
“正應了凡人常說的那句:有牙的沒幹糧,有幹糧的沒牙。不知有多少仙子想成為雪魄神劍的主人,佛道兩界想登上七星座者更是多如星辰。她卻在愛情至上中對此盡隨緣!”
“因為心地善良、純淨,才會至真至純,這樣的心地因稀缺而貴重。但為了三界康寧,必須要讓她斬斷情絲。”
“有點太殘忍了吧?這樣真這樣純的兩情相悅也很稀缺,就不能在變通中給予成全嗎?”
“不能。且不說將來應對五星匯聚東方前的三界大劫時她須修行到六根清淨,就是眼前這場災難的應對,也隻進行了一半,在此關鍵時刻,她的心又死灰複燃在情愛的漩渦裏,必會影響了大局。”
“這孩子心意至直,讓她死心除非要了她的命。萬事滄桑,唯有真愛感天動地,她已曆劫受了一次大罪,眼下的請求並不過分,能如了她的願,也不枉她帶著前世今生的緣在紅塵走一遭。”
聽到采蘋晚課時的焚香祈求,觀音與應邀一同前往昆侖虛的女媧駕著祥雲交流著。
“心碎了就自然會死。”觀音悠悠地說。
女媧的心像被什麽揪了一把,她感到紫玉又要經曆一次錐心之痛。
“已將皇菊雪梨紅豆粥熬好,待將芍藥花蜜調上後,煩請姑姑與這玫瑰花餅一起帶了,走趟禦書房。”采蘋臉上滿是喜悅地說。
“皇上吃到娘娘親自做的夜宵,不知該有多高興!奴婢祈願每晚都有夜宵送。”
“姑姑取笑了!”采蘋因羞澀而低垂的眼簾裏依然滿溢幸福……。
“姑姑怎麽才回來?”
“皇上不在禦書房,奴婢一直在等。”
蕭彤沉悶的話語與神情,與離開時的喜悅判若兩人,采蘋的心頓時慌了起來,她努力用手按住了欲從身中跳出的心,努力問自己:為何心跳不止?難道……?
“皇上已從貴妃宮中用過夜宵,梅沁宮今後不必往禦書房送夜宵了!”禦書房的小太監將蕭彤帶去的宵夜原封退回,並口傳了這樣一道旨意。
“人生真是無常啊!原來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假的,可憐我將一片至誠真心付於了東流。”采蘋跌坐在炕上目光呆滯,兩行清淚奪眶而出,撲簌簌打濕了衣衫。
任憑別人怎麽勸說,采蘋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呆坐在炕上成了個無聲的淚人兒。
“好歹哭出聲來好受些,別憋壞了自己。”蕭彤哽咽著說話,扭過頭去擦眼淚。
采蘋的淚濕透了蕭彤和兩個貼身丫鬟遞上的七條錦帕。淚流夠了,便下床慢慢走向佛堂,跪下來稽首道:“大慈大悲大智大覺佛菩薩在上,采蘋真傻,每天祈求的事隻是自己一響情願的夢。如今,夢已破滅,才知辜負了佛菩薩的深恩洪德。曆盡滄桑,塵緣已斷,才明白唯有將心放在利蒼生的慈航中,才會斬斷煩惱。”
燈花冒著焰火跳高了好多,並放出奇彩異光。采蘋至誠叩拜後走出佛堂躺在炕上沉沉睡去。
紫竹林裏蓮花池內,梵音妙韻與上下翻飛的蓮花、紛紛落下被流雲托起的花雨,將佛國的奇美靜靜綻放,采蘋坐在紫色的蓮花上聽觀音開示。
觀音也結跏趺坐在一朵大如車輪的紫蓮花上,眼裏滿是慈愛地看著采蘋說:“紫玉仙子,你所使的雪魄劍是正法永駐、正義長存的斬魔劍,唯佛道緣深、慧根深長者能使,切記,一定要讓你的心在利蓋蒼生的無私中與之更融合。”
“弟子隻是突然覺得舞劍有益身心康寧,並沒想著要斬妖魔。這兩日想著要劍歸其主。”
“劍尋主人幾千年,你才是其真正的主人。”
“可我現在連一點點舞劍的心情都沒有。”
“魔還未除,怎可放下正義之劍。拿起劍來,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弟子遵命!”
“等正義與邪魔在長安較量這一劫過後,你便去敦煌梅隱園,那裏有新的使命等著你。切記,要潛修《妙法蓮華經》,《地藏經》《金剛經》一日也不能丟,你的精進將使三界眾生受大利益,你的懈怠就是對苦難眾生的放棄。”
“弟子謹記菩薩教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到了敦煌之後萬不可與人交心,有事念本座之名號,你要的答案都會呈現在睡夢裏、祥雲裏。”
“玄華太子求見!”善財的稟報聲響起,采蘋忙跪拜後火速逃離,忙中出亂,重重碰在了一座相向而來的蓮座上。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