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玥吩咐女管事將海蘭珠帶到一間雅致的客房中,吩咐左右退下後說:“你對來這兒似乎不滿意?”
海蘭珠望著陰玥拒人千裏的表情,心中有點懊悔,但還是不違心地點點頭。
“別怨天尤人,怨氣是會傳染的賤氣,傳染給別人也就罷了,傳染給你的女兒可就麻煩了。”
海蘭珠聽到她說自己的女兒,心中一陣難過,不由淚流滿麵。
“命比紙薄、心比天高是最可怕的,你連個庸碌丈夫的心都抓不住,還妄想著要做皇太極心中的月亮。或許你曾經引起過他的注意,可今非昔比,他是什麽人物?你又是哪根蔥?若讓人知道你自不量力的自欺,真會成為流傳千古的笑料,增添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也就罷了,若笑掉貴族們的大牙,便是你闖禍了。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裏,誰能攔擋住人們的嘴?越攔擋,你的癡心妄想將越引起人們的好奇,你就會將人丟得越大。”
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的海蘭珠更加懊悔自己之前的衝動,她直視著陰玥,眼裏閃動著對中傷之語的反抗。
“你太沒規矩、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連我都敢這樣吹胡子瞪眼,這裏還有誰能治得了你?回頭我讓管事再給你加點差使,活不夠累你才會癡心妄想,環境不夠苦才會讓你咄咄逼人!”
即便到了此時,海蘭珠心中依然對陰玥充滿幻想,她斷定是陰玥聽了閑言怒自己不爭才會說這些,便低頭說:“我會在自省中慎行。”
“這就對了,心落下來日子就好過了。皇太極在忙他的千秋霸業,早將你拋之腦後。即使記憶猶存,看到你現在這般模樣也會將所有的記憶清除。”
“現在的模樣?”海蘭珠喃喃而語。
“且不說你穿著這上不了台麵的衣服和蒼白的臉,像你這樣見人不分高低貴賤亂喊亂叫的瘋顛樣子,不讓他惡心才怪。他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天下比你強百倍千倍的女子多的事,想成為皇太極紅顏知己的妙齡女子成千上萬,昨日黃花就不要做癩蛤蟆吃天鵝肉的癡夢!”
陰玥說完冷笑一聲起身離去,海蘭珠站在原地腦中一片空白。
送走陰玥,管事忙走進來說:“以後安分點,不要再惹福滿福晉生氣,她一生氣,大家夥兒都會跟著受累。快去幹活吧!”
海蘭珠坐在高大的紡車旁紡地毯,赫圖阿拉城裏哲哲的話與陰玥的話交叉疊加在心頭,屈辱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下定了不再對皇太極有絲毫留戀的決心。
此刻,在遙遠的盛京,正在與範文程議事的皇太極忽然心如刀割般難受。
“丞相可有蘭兒的消息?她一定遭遇了什麽不測,朕的心知道,朕的右眼也忽然狂跳不止。範卿快想辦法打聽到蘭兒的近況吧!”皇太極忽然瞪大正在專注看奏章的眼睛,抬頭望著對麵的範文成急切地說。
“之前臣想辦法給她捎過一封信,一直沒有回音,便知她境況堪憂。”
“朕明知她在火炕裏掙紮,卻不能救她脫離,真是苦悶至極。”
“臣這就派人去打探。”
“烏斯藏各地活佛紛紛來信,要歸屬大清,這是大事,丞相一定想方設法將此事辦妥。”
“選一個忠君有蒼生緣,又對烏斯藏宗教曆史和漢地儒釋道十分熟知者,真不容易!”
“若不是朝中大事纏著,範卿便是最佳人選。”
“若海蘭珠是個男兒身,也是最佳人選。可惜了!”
“她至今杳無音信,生死未卜,範卿何來此言?難道沒有一絲音訊嗎?”
“那邊消息封鎖很緊,隱身在客棧和商販中的探子們,已一個多月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想盡一切辦法打探到她的消息。”
“遵旨!”
光陰荏苒,不覺又一個秋天如期而至,察哈爾的傍晚有點冷。陰玥帶了長隨嬤嬤去找竇土門,兩人悄悄話說了一個時辰才罷休。
在回來的路上,陰玥被一陣悠揚的馬頭琴聲吸引,便問長隨嬤嬤:“難得聽到這麽悠揚的馬頭琴聲,相比之下,往日所聽琴聲有點硬了。快打聽一下彈琴者是誰,我想引薦給太後聽聽。”
“福晉以後當著外人不要稱老福晉為太後,否則汗王追究下來可就麻煩了。彈琴的是徹辰王府的小格格,也就是海蘭珠福晉的女兒。”
陰玥猛然停下步,轉身怒視著嬤嬤說:“哪裏來的徹辰王府?哪裏來的海蘭珠福晉?誰是小格格?你這個老糊塗,汗王怎會追究怪罪我?你這沒規沒矩的胡稱亂叫才會惹來殺身之禍!”
嬤嬤一臉茫然地望著性情日益乖戾的主子,心中滿是委屈,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麽。
“賤根即使埋在高貴花叢中,長出的永遠是賤花。在貴族群裏生活了這麽多年,賤民的賤想法竟沒有絲毫改變。今天正式告知你,永遠別提徹辰二字,汗王心慈,改稱隱遠,該叫晦遠才對。你既這麽在乎海蘭珠,明天就去與她同甘共苦吧!”
過了兩天,陰玥帶著長隨嬤嬤來到悔簾洞,一到這裏便讓管事帶她到海蘭珠幹活的地方看看。海蘭珠在悔簾洞的裁縫房裏剪裁、縫製著貴族們過冬的衣服,心中思念著自來此就沒有見過的女兒,不由長歎一聲。
站在窗外的陰玥,看著衣著簡樸,卻容顏脫俗、目光炯炯的海蘭珠,悄聲對跟隨的人們說:“本以為她即使死不了,也會得病,沒想到這個拋夫棄女的狠心女人竟活得這麽自在,難道她幹的活太少了?”
“她的活最多,而且還要在夜間為大家講法。許多人受她的影響,都變得心態平和、與人為善了。”
“她都講些啥?”
“昨晚正好講到皇太極的仁政,說治家與治國一樣,仁義禮智信是以德治國治家之寶。”
“以後別再讓她講了,命她把汗王親主編的《女真人發跡史》每天抄寫3萬字,讓她知道女真人的凶殘和薄情寡義。”
女管事和長隨嬤嬤瞪大眼望著陰玥無言以對,她們不明白,為何陰玥突然間對女真人充滿了深仇大恨。
嬤嬤一緊張手中的包袱掉在地上散了,海蘭珠送陰玥的鬥篷冒了出來。
“你還真打算與海蘭珠同甘共苦?留你在這裏,是為操心海蘭珠的言行,每隔五天就會有人來找你問話,若有欺瞞,後果自負!”
陰玥說完便轉身走了,女管事不知該如何勸慰這個曾多次幫過她的嬤嬤,便拉她坐在炕頭說:“我不會讓您受一絲委屈。”
嬤嬤執意要見海蘭珠,女管事便帶她前往。
看見嬤嬤,海蘭珠很是欣喜,施一禮便拉起她的手淚光閃動。
“我見到丹吉小格格了,她的琴彈得越發好了。她將您給她畫的山水圖珍藏著,時常拿出來翻看。”
海蘭珠的淚水奪眶而出,她想起女兒丹吉小時候每到陰曆初一、十五的申酉時便啼哭不止,任她怎麽哄都無濟於世,每次都是哭累睡著了才肯罷休。
丹吉兩歲那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海蘭珠一大早便祈求觀音、地藏治女兒哭啼之症。
申時過了一半,丹吉還在熟睡中,心中充滿感恩的海蘭珠,便攤開紙筆,開始默書篆書《心經》。酉時剛到,丹吉便開始啼哭。海蘭珠抱起女兒念童謠、唱曲兒都無濟於世,便順手提起毛筆在紙上畫起來,先畫小貓小狗小兔子,再畫花鳥魚蟲大老虎,可這些隻能起暫緩作用,根治不了啼哭之本。情急之下,海蘭珠回憶起梅隱園的山山水水,便認真畫起來,誰知丹吉的哭聲戛然而止,瞪大眼認真看起來。
海蘭珠心情十分暢快,便用花汁葉汁染了山水圖,丹吉看到圖便會笑。
以後每逢初一、十五,海蘭珠便會畫山水畫哄丹吉,丹吉初一、十五的哭聲再也沒有過。
“陰玥福晉好嗎?”
“她剛來過,已經走了。”
“她來過?竟沒有想起見我。”
嬤嬤與管事極速地對望了一下,她們為海蘭珠的善良的幻想而難過。嬤嬤更加想不通陰玥為何要對心地善良的海蘭珠咬牙切齒。
“我要畫一幅給女兒的山水圖,可這裏啥也沒有。”
“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
海蘭珠挽著嬤嬤隨管事來到一個長滿竹子的幽靜小院,一見這裏的布置海蘭珠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沒想到此處竟有如此雅靜之地,為何不做講堂呢?”海蘭珠眼中閃動著驚喜的亮光。
“看過了屋裏再說吧!”管事搖搖頭說。
走進屋子,滿炕滿地的塵土和滿牆的灰網告訴來者此處已久無人涉足。但在寫字作畫的案上和案前掛著觀音、女媧的牆上卻一塵不染,海蘭珠下意識地望了一下地,沒有一絲足印,再次確信此處確實沒人來過。
“這裏曾經的主人是誰?去了哪裏?”
“這裏的主人是寄煌格格,兩年前去了烏斯藏和親,聽說入藏後在逃往漢地敦煌外婆家的途中下落不明。她的母親是汗王從敦煌娶來的福晉,聽說女兒的事後一病不起,這裏便再也無人問津了。”
“沒有人想過要來這裏住嗎?”
“因為人和事都很特殊,怕惹麻煩,無人提及。”
“寄煌格格來這裏,是因為她不願前往烏斯藏和親嗎?”
“正是。汗王本就惱火她的叛逆,從烏斯藏逃走使汗王更為惱怒,她母親的日子真不好過。”
“我搬到這裏住可以嗎?”
“當然可以,隻有你身上的氣場可以重煥這裏,此處若荒蕪了,怪可惜的。”
“我陪福晉住這裏,昨晚夢到寄煌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嬤嬤忽然冒出一句話。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海蘭珠望著陰玥拒人千裏的表情,心中有點懊悔,但還是不違心地點點頭。
“別怨天尤人,怨氣是會傳染的賤氣,傳染給別人也就罷了,傳染給你的女兒可就麻煩了。”
海蘭珠聽到她說自己的女兒,心中一陣難過,不由淚流滿麵。
“命比紙薄、心比天高是最可怕的,你連個庸碌丈夫的心都抓不住,還妄想著要做皇太極心中的月亮。或許你曾經引起過他的注意,可今非昔比,他是什麽人物?你又是哪根蔥?若讓人知道你自不量力的自欺,真會成為流傳千古的笑料,增添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也就罷了,若笑掉貴族們的大牙,便是你闖禍了。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裏,誰能攔擋住人們的嘴?越攔擋,你的癡心妄想將越引起人們的好奇,你就會將人丟得越大。”
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的海蘭珠更加懊悔自己之前的衝動,她直視著陰玥,眼裏閃動著對中傷之語的反抗。
“你太沒規矩、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連我都敢這樣吹胡子瞪眼,這裏還有誰能治得了你?回頭我讓管事再給你加點差使,活不夠累你才會癡心妄想,環境不夠苦才會讓你咄咄逼人!”
即便到了此時,海蘭珠心中依然對陰玥充滿幻想,她斷定是陰玥聽了閑言怒自己不爭才會說這些,便低頭說:“我會在自省中慎行。”
“這就對了,心落下來日子就好過了。皇太極在忙他的千秋霸業,早將你拋之腦後。即使記憶猶存,看到你現在這般模樣也會將所有的記憶清除。”
“現在的模樣?”海蘭珠喃喃而語。
“且不說你穿著這上不了台麵的衣服和蒼白的臉,像你這樣見人不分高低貴賤亂喊亂叫的瘋顛樣子,不讓他惡心才怪。他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天下比你強百倍千倍的女子多的事,想成為皇太極紅顏知己的妙齡女子成千上萬,昨日黃花就不要做癩蛤蟆吃天鵝肉的癡夢!”
陰玥說完冷笑一聲起身離去,海蘭珠站在原地腦中一片空白。
送走陰玥,管事忙走進來說:“以後安分點,不要再惹福滿福晉生氣,她一生氣,大家夥兒都會跟著受累。快去幹活吧!”
海蘭珠坐在高大的紡車旁紡地毯,赫圖阿拉城裏哲哲的話與陰玥的話交叉疊加在心頭,屈辱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下定了不再對皇太極有絲毫留戀的決心。
此刻,在遙遠的盛京,正在與範文程議事的皇太極忽然心如刀割般難受。
“丞相可有蘭兒的消息?她一定遭遇了什麽不測,朕的心知道,朕的右眼也忽然狂跳不止。範卿快想辦法打聽到蘭兒的近況吧!”皇太極忽然瞪大正在專注看奏章的眼睛,抬頭望著對麵的範文成急切地說。
“之前臣想辦法給她捎過一封信,一直沒有回音,便知她境況堪憂。”
“朕明知她在火炕裏掙紮,卻不能救她脫離,真是苦悶至極。”
“臣這就派人去打探。”
“烏斯藏各地活佛紛紛來信,要歸屬大清,這是大事,丞相一定想方設法將此事辦妥。”
“選一個忠君有蒼生緣,又對烏斯藏宗教曆史和漢地儒釋道十分熟知者,真不容易!”
“若不是朝中大事纏著,範卿便是最佳人選。”
“若海蘭珠是個男兒身,也是最佳人選。可惜了!”
“她至今杳無音信,生死未卜,範卿何來此言?難道沒有一絲音訊嗎?”
“那邊消息封鎖很緊,隱身在客棧和商販中的探子們,已一個多月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想盡一切辦法打探到她的消息。”
“遵旨!”
光陰荏苒,不覺又一個秋天如期而至,察哈爾的傍晚有點冷。陰玥帶了長隨嬤嬤去找竇土門,兩人悄悄話說了一個時辰才罷休。
在回來的路上,陰玥被一陣悠揚的馬頭琴聲吸引,便問長隨嬤嬤:“難得聽到這麽悠揚的馬頭琴聲,相比之下,往日所聽琴聲有點硬了。快打聽一下彈琴者是誰,我想引薦給太後聽聽。”
“福晉以後當著外人不要稱老福晉為太後,否則汗王追究下來可就麻煩了。彈琴的是徹辰王府的小格格,也就是海蘭珠福晉的女兒。”
陰玥猛然停下步,轉身怒視著嬤嬤說:“哪裏來的徹辰王府?哪裏來的海蘭珠福晉?誰是小格格?你這個老糊塗,汗王怎會追究怪罪我?你這沒規沒矩的胡稱亂叫才會惹來殺身之禍!”
嬤嬤一臉茫然地望著性情日益乖戾的主子,心中滿是委屈,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麽。
“賤根即使埋在高貴花叢中,長出的永遠是賤花。在貴族群裏生活了這麽多年,賤民的賤想法竟沒有絲毫改變。今天正式告知你,永遠別提徹辰二字,汗王心慈,改稱隱遠,該叫晦遠才對。你既這麽在乎海蘭珠,明天就去與她同甘共苦吧!”
過了兩天,陰玥帶著長隨嬤嬤來到悔簾洞,一到這裏便讓管事帶她到海蘭珠幹活的地方看看。海蘭珠在悔簾洞的裁縫房裏剪裁、縫製著貴族們過冬的衣服,心中思念著自來此就沒有見過的女兒,不由長歎一聲。
站在窗外的陰玥,看著衣著簡樸,卻容顏脫俗、目光炯炯的海蘭珠,悄聲對跟隨的人們說:“本以為她即使死不了,也會得病,沒想到這個拋夫棄女的狠心女人竟活得這麽自在,難道她幹的活太少了?”
“她的活最多,而且還要在夜間為大家講法。許多人受她的影響,都變得心態平和、與人為善了。”
“她都講些啥?”
“昨晚正好講到皇太極的仁政,說治家與治國一樣,仁義禮智信是以德治國治家之寶。”
“以後別再讓她講了,命她把汗王親主編的《女真人發跡史》每天抄寫3萬字,讓她知道女真人的凶殘和薄情寡義。”
女管事和長隨嬤嬤瞪大眼望著陰玥無言以對,她們不明白,為何陰玥突然間對女真人充滿了深仇大恨。
嬤嬤一緊張手中的包袱掉在地上散了,海蘭珠送陰玥的鬥篷冒了出來。
“你還真打算與海蘭珠同甘共苦?留你在這裏,是為操心海蘭珠的言行,每隔五天就會有人來找你問話,若有欺瞞,後果自負!”
陰玥說完便轉身走了,女管事不知該如何勸慰這個曾多次幫過她的嬤嬤,便拉她坐在炕頭說:“我不會讓您受一絲委屈。”
嬤嬤執意要見海蘭珠,女管事便帶她前往。
看見嬤嬤,海蘭珠很是欣喜,施一禮便拉起她的手淚光閃動。
“我見到丹吉小格格了,她的琴彈得越發好了。她將您給她畫的山水圖珍藏著,時常拿出來翻看。”
海蘭珠的淚水奪眶而出,她想起女兒丹吉小時候每到陰曆初一、十五的申酉時便啼哭不止,任她怎麽哄都無濟於世,每次都是哭累睡著了才肯罷休。
丹吉兩歲那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海蘭珠一大早便祈求觀音、地藏治女兒哭啼之症。
申時過了一半,丹吉還在熟睡中,心中充滿感恩的海蘭珠,便攤開紙筆,開始默書篆書《心經》。酉時剛到,丹吉便開始啼哭。海蘭珠抱起女兒念童謠、唱曲兒都無濟於世,便順手提起毛筆在紙上畫起來,先畫小貓小狗小兔子,再畫花鳥魚蟲大老虎,可這些隻能起暫緩作用,根治不了啼哭之本。情急之下,海蘭珠回憶起梅隱園的山山水水,便認真畫起來,誰知丹吉的哭聲戛然而止,瞪大眼認真看起來。
海蘭珠心情十分暢快,便用花汁葉汁染了山水圖,丹吉看到圖便會笑。
以後每逢初一、十五,海蘭珠便會畫山水畫哄丹吉,丹吉初一、十五的哭聲再也沒有過。
“陰玥福晉好嗎?”
“她剛來過,已經走了。”
“她來過?竟沒有想起見我。”
嬤嬤與管事極速地對望了一下,她們為海蘭珠的善良的幻想而難過。嬤嬤更加想不通陰玥為何要對心地善良的海蘭珠咬牙切齒。
“我要畫一幅給女兒的山水圖,可這裏啥也沒有。”
“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
海蘭珠挽著嬤嬤隨管事來到一個長滿竹子的幽靜小院,一見這裏的布置海蘭珠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沒想到此處竟有如此雅靜之地,為何不做講堂呢?”海蘭珠眼中閃動著驚喜的亮光。
“看過了屋裏再說吧!”管事搖搖頭說。
走進屋子,滿炕滿地的塵土和滿牆的灰網告訴來者此處已久無人涉足。但在寫字作畫的案上和案前掛著觀音、女媧的牆上卻一塵不染,海蘭珠下意識地望了一下地,沒有一絲足印,再次確信此處確實沒人來過。
“這裏曾經的主人是誰?去了哪裏?”
“這裏的主人是寄煌格格,兩年前去了烏斯藏和親,聽說入藏後在逃往漢地敦煌外婆家的途中下落不明。她的母親是汗王從敦煌娶來的福晉,聽說女兒的事後一病不起,這裏便再也無人問津了。”
“沒有人想過要來這裏住嗎?”
“因為人和事都很特殊,怕惹麻煩,無人提及。”
“寄煌格格來這裏,是因為她不願前往烏斯藏和親嗎?”
“正是。汗王本就惱火她的叛逆,從烏斯藏逃走使汗王更為惱怒,她母親的日子真不好過。”
“我搬到這裏住可以嗎?”
“當然可以,隻有你身上的氣場可以重煥這裏,此處若荒蕪了,怪可惜的。”
“我陪福晉住這裏,昨晚夢到寄煌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嬤嬤忽然冒出一句話。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