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見過寄煌格格?”海蘭珠的眼裏閃動著驚喜回頭問。


    “豈止見過,她是我奶大的。敦敏福晉生下她一月後奶水不足,汗王派人四處找奶媽,我便來到了王宮中。”


    “您的孩子呢?”


    “我和他姑姑前後生孩子,我進宮後他便由姑姑帶著。”


    “您怎麽能舍下他?”


    “一個窮苦牧民家的女人能被選為王宮的奶媽,是家族的無上榮光,何況當時說的時間是一個月。家裏窮呀,看到王宮拿來的錢、糧、衣服,家裏人如獲至寶,都逼我入宮。”


    “您再也沒回去?”


    “寄煌格格小時候特別招人喜歡,是汗王的掌上明珠。一個月滿了,可格格離不開我,汗王便讓人給家裏送去了更多的錢物,我在王宮的時間又延長了一個月。”


    “當寄煌格格滿兩個月時,汗王又要讓我等到孩子滿了百天再說。可到了百天,寄煌更加離不開我。於是,汗王要我再留一年。我因太思念我的兒,便提出看看孩子再回來。汗王總是避而不見,善良的敦敏福晉體諒我的心,便求汗王答應我的請求。”


    “福晉真是個好人。”海蘭珠眼中閃動著淚光輕輕說。


    管事知道海蘭珠的淚光裏折射著思念女兒的愁腸,便望一眼嬤嬤,示意她轉移話題。


    不料海蘭珠卻對此窮追不舍,她瞪大眼請問嬤嬤:“後來呢?”


    “汗王答應了。回到家中一見到我兒便放聲大哭,看到大姑姐懷中的親骨肉對我視為陌人的躲拒,我更為傷心,便下定了再不回王宮的決心。”


    “沒有啥事能大過陪伴骨肉,我明白您的心。”海蘭珠又一次淚光閃動著說。


    “可家裏沒人體諒我,都說給孩子掙個好前程比多喂他幾口奶強百倍。都怕我惹怒了汗王不僅斷了家中吃穿用度,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您該求求福晉,把孩子帶到王宮才是兩全之策。”


    “宮規森嚴,一個牧民家的孩子怎可進宮享榮華?”


    “那你又是如何回宮的?”


    “我若執意留下,便將我遣回娘家,終生不得見孩子。”


    “您亳無退路呀!”


    “毫無退路之時,我的兒卻對我日益依戀,我心如刀絞。恰此時,敦敏福晉派人來接我,說寄煌日夜啼哭尋我,對寄煌的思念使我踏上了回王宮的路。福晉見我整日鬱鬱寡歡,知我為思兒所致。便主動提出將我全家安排在宮外帳蓬內,我每天可回家一次。”


    “真是活菩薩!”海蘭珠雙手合十向天而言。


    “好人難多啊!”嬤嬤用衣袖抹著眼淚說。


    “您的兒現在何方?”


    “因聽不慣其父動輒說蒙古人高漢人幾等,便去中原找舅舅了。”


    “您也是中原人氏?”


    “正是。那年家鄉受水災逃荒,大半人死於路上,路遇蒙古軍隊,便將年輕力壯的男女擄了去給士兵做飯、縫洗衣服,蒙軍撤回時,怕我們將軍營秘密泄露,要將我們全部活埋。多虧一位軍爺求情,才將我們帶回蒙古。大家或自願結為夫妻定居蒙古草原,或將女性賞於蒙兵做妻。”


    “人生在世都不容易呀!婆家強勢逼您原是事出有因的。孩子有音訊嗎?”


    “我兒找到舅舅後便捎信於我,我便安心留在王宮等我兒接我回中原。寄煌長大了,陰玥福晉的女兒出生了,陰玥福晉因與敦敏福晉交好,便要我幫著她照料孩子。我搬到陰玥家中後,寄煌時時嚷著要看我,敦敏福晉便每天領她來一次。這樣一來,本來就交好的兩家關係更密切了,陰玥福晉對我的信任和依賴也更重了。”


    說著話兒幹活,一會兒竹院便收拾得幹幹淨淨。海蘭珠露出了難得的微笑。當天她就搬了過來,與嬤嬤住在這裏,頓感身心舒展,十幾人住一室的擁擠、壓抑、不自在和不得不麵對的各種眼色、臉色、乖戾都消失了,她為怨增會苦的減輕而感恩。


    吃飯是統一的,住下來的首要問題便是抄經,海蘭珠仔細整理著書案,發現一幅用篆書落款的《夢中的敦煌》,畫中以月牙泉為主,泉上有船帆,泉邊有廟宇,遠處是若隱若現的九層佛塔,塔頂的“莫高窟”三字分外醒目。在一組廟宇中,醒目且標有名稱的有娘娘殿、龍王宮、菩薩殿、藥王洞、雷神台等,匾額、碑刻上有“”別有天地”、“勢接昆侖”、“掌握乾坤”等字樣。


    “寄煌在敦煌!”海蘭珠脫口而出。


    “你怎知她在敦煌?”嬤嬤忙走過來問。


    海蘭珠將畫遞給嬤嬤看。


    “若你早能看到這幅畫,敦敏福晉也就不會才想不通了!”嬤嬤說著便流下了眼淚。


    海蘭珠將嬤嬤扶到炕上坐下,然後將宣紙攤開在炕桌上,開始雙盤腿默寫《心經》,嬤嬤也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針線包,剪起寄煌喜歡的蓮花來。


    默寫完《心經》,海蘭珠便開始為女兒畫山水圖。可卻不知從何下筆,左思右量,久久難以開筆,便雙手合十念了七遍《白衣觀音靈感神咒》,然後提起筆依然無法下筆,於是搖搖頭對嬤嬤說:“今天太累了,咱們早點歇息吧!”


    海蘭珠熄燈躺下,卻看見窗外的月光慢慢移向屋內,很快便把屋內照得亮亮堂堂。一會兒,射在炕上的月光成了一艘小船的樣子,海蘭珠好奇地用手去摸,卻被月亮船牽起穿窗而出、騰空而起。


    月亮船落到了一片紫竹林中,海蘭珠看見廳堂書畫案前牆上的觀音像竟活生生站在紫蓮台上,隻是旁邊多了善財和龍女。


    “善財、龍女,將畫交於紫玉仙子,讓她去臨摹!”


    善財、龍女將一幅山水畫和紙筆交於海蘭珠。


    “我正愁無法落筆畫一幅山水畫,不料菩薩如此慈憫,真是千處祈求千處應呀!”


    “這是一幅中土華夏興盛圖,畫中對名山大川均有涉及。中土名山大川皆為佛道在人間修行勝地,山嶽上、江河旁的古樸廟觀是上接天線、下濟蒼生的連接點,戰爭和世人的貪嗔癡卻總在破損著聖勝之地護蒼生的氣場。昨兒持國天王說,在聖地守護中土的神仙們都被擾鬧得不願待下去,如此以來,魔界便會乘虛而入,天災和瘟疫就會肆虐人間。”


    “何謂世人的擾鬧?”


    “伽藍內肆心淫欲者有之;惡貫滿盈卻用沾滿鮮血、汙垢的錢許願建聖像修廟觀者有之;將廟觀作為搖錢樹者有之;燒山林木者有之;在聖地上開酒肆肉店者有之。曾經教化世人的聖潔道場充斥著紅塵的汙濁之氣,守護的佛神如同身處濁泥,不得清快。”


    “這圖真可謂山清水秀,青色的山上滿是樹木叢林,山下皆是綠水長流,連黃河也是這麽清澈。”海蘭珠打開山水圖邊觀邊說。


    “此圖非同小可,乃媧皇《山河社稷圖》中的中土部分,每隔一千年媧皇便會將圖拿出到昆侖山頂曬一曬,然後重新描畫,使受損山河恢複原貌,使人間國泰民安。”


    “弟子隻是想畫一個簡單的、能讓我的丹吉喜歡的山水圖,這個臨摹起來太費勁,我從未畫過什麽正規圖畫,恐難完成。”


    “為了三界安寧、蒼生安康你必須畫,一切都是因緣集合,也是你必須擔起的使命!”


    “哎!如今我命比紙薄、近乎婢使下賤,有什麽資格擔此重任?此任應由世間大富大貴者擔當才對!”


    “鸞鳳翔毛雨淋漓,當時卻被雀兒欺。終教一日雲開達,依舊還君整羽衣。”觀音菩薩笑盈盈地說。


    聽著這似曾相識的偈語,海蘭珠想起了賢聚鎮和皇太極,心中灑滿久違的溫暖,笑容滿麵說:“有菩薩加持護佑,行善終有好報。”


    “這會臨摹,貧僧還能指點一二,過會兒還得去靈山趕法會。”觀音菩薩再次笑盈盈地說。


    “敬請菩薩賜教!”海蘭珠忙攤開紙仰望著菩薩說。


    “善財、龍女,把菩提桌和仙花仙草汁拿過來。”


    海蘭珠將紙攤在中間畫著紫蓮花、周圍寫著“唵嗎呢叭咪吽”的桌麵上,看著善財、龍女攤開兩頭舉著的畫開始臨摹,此刻她竟下筆如有神助,在觀音的點撥下,一幅臨摹畫很快完成。按照菩薩的點撥,她又將仙花仙草汁調和成相應的各種顏色塗到畫麵的每一處。一幅與原畫一模一樣的臨摹畫呈現眼前,海蘭珠心悅無比地磕頭感恩說:“感恩觀音菩薩!”


    連拜三下抬頭時卻不見了菩薩和兩個侍者,桌子、紙筆、顏料也消失不見,手中的畫竟不翼而飛。


    “這畫貧僧拿了去見媧皇,回去再憑回憶畫一幅吧!”


    海蘭珠聽到觀音菩薩的聲音遍虛空。


    “讓我再看一眼原圖!”海蘭珠用盡渾身的力氣大聲重複高喊。


    “福晉醒醒!快醒醒!”


    海蘭珠睜開眼,看到嬤嬤滿臉焦急地在搖她。


    “明天王宮裏要來人,說此番是為與大清聯好而來,很有可能是皇太極要到察哈爾。”


    海蘭珠的心狂跳不止。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世修得花月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慧心融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慧心融明並收藏三世修得花月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