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收據
一腳悲催穿越古代,努力搞錢 作者:宮古島好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允月向著張行風的方向揮手:“小風,小風,這兒,這兒。”
張行風正和今天新認識的同窗說話,就聽見張允月的聲音,抬頭四處張望,看見張允月在私塾門口揮手,便和同窗告別,撒腿往張允月的方向跑去。
“阿姐,你這會怎麽來啦?你一個人來接我的嗎?”張行風高興的問道。
張允月牽著張行風的手往外走:“沒有,我和阿爹一起來的,阿爹在外麵看著牛車,讓我來接你。”
張行風聽見阿姐說阿爹也來了,忙著四處看自家的牛車在哪,結果看一周都沒有看見。
“阿姐,我怎麽還是沒有看見阿爹啊。”
“阿爹在巷子外麵等我們呢,巷子進來不好停牛車。”剛說完,姐弟二人就到巷子口了。
張行風便看見張父的牛車就在巷子口的邊上等著,斜挎著的書包嗒嗒嗒的隨著張行風跑動的步伐搖起來。
“阿爹。”
“小風,來啦。快上牛車。”剛說完,張行風和張允月便爬上牛車坐上。
張父看倆人都坐好了,便駕著牛車往西街尾的鐵匠鋪去。
看著駛向西街的牛車,張行風疑惑道:“阿爹,我們不回家嗎?”
張父搖搖頭:“不回,你阿姐要去鐵匠鋪買點東西,買完了我們再回去,今天上學怎麽樣?”
“上學好玩,夫子今天教我們念了三字經,我還認識了朋友,他們都和我玩耍。”
“那就好,和同窗之間一定要友好相處啊,不能打架。”
張行風鄭重地點點頭,還高興地說道:“阿爹,你放心吧,我同窗他們人都很好,而且今天夫子也說了,在私塾不能打架,同窗之間要像朋友一樣相處。”
“嗯,是的,你們夫子說得對,以後要好好聽夫子的話。”
牛車到了鐵匠鋪門口,三人都跳下牛車,張父將牛繩拴在樹上,然後三人走進鐵匠鋪。
鐵匠鋪老板看見進來的三人,放下手裏的打鐵工具,走到三人麵前:“三位客人,需要點兒什麽?”
張允月:“老板,我想看看有沒有那種不是菜刀卻能一樣切碎東西的鐵器,也不是砍柴刀,最好能插個木棍。”張允月在現代也隻是在菜市場看見過,但不知道叫什麽。隻能形容出來。
鐵匠鋪老板也沒聽懂張允月說的,隻能建議道:“這位客人,你要不在店裏看看有沒有你說的那種,或者你說出來,隻要不是特別繁雜,我都能給你打出來。”
張允月聽完鐵匠鋪老板的話,就按著鐵匠鋪老板說的,在鋪裏逛起來,看有沒有和現代類似的宰糟辣椒的刀。
但仔細在店鋪裏搜尋了一遍,張允月依然沒有發現,隻能和掌櫃的描述了一遍現代專門切碎辣椒的刀的形狀。
等描述完,鐵匠鋪掌櫃:“這個簡單,我今日就能給你打,你要打幾個。”
張允月想了想,自己還有個糟辣椒的計劃,便道:“我要打10個,請問老板需要多久才能全部打好?”
鐵匠鋪老板思索了一下:“需要兩天,你後天午時來取就行,另外價錢我先說一下,你這個倒是不難,一個90文,10個正好900文。”
“行,這個沒有問題,但是老板,明天中午能不能先來拿5個,我這邊有急用。”
“這樣啊,那可以,我今天就開始打,晚上再多做會兒,明天午時就能有一半,你午時之後來就可以了。”
張允月拿出一兩銀子給鐵匠鋪老板,鐵匠鋪老板退回100文,又給了張允月一張收據,示意來取貨時將收據拿出來就行。
等定好需要的刀,張允月和張父帶著張行風坐著牛車離開鐵匠鋪,往城門口去。
結果走到雜貨鋪門口,張允月想起來最好還得買幾個大盆,到時候方便切辣椒。
張允月立馬喊住張父:“阿爹,在雜貨鋪門口停一下,還得買幾個大盆,再買幾個菜板。”
張父聽著張允月的聲音,急忙拉住牛繩將牛車停下,“月月,買大盆和菜板是用來幹什麽?還要買幾個。”
“阿爹,我們做糟辣椒不能用沾過油的盆弄,而且主要是等後天全部刀到齊,如果盆少了,到時候就做不了多少了,菜板則是為了放在盆底,保護盆的,正好這會牛車是空的,剛好可以一起拉回去。”
“那行,下車吧,去雜貨鋪看看。”
張允月和張行風跳下馬車,張父將牛車拴在一旁的柱子上,三人走進雜貨鋪,雜貨鋪謝大叔正在櫃台那閉著眼睛養神。
“謝大叔,謝大叔。”
謝大叔被張允月的聲音給嚇醒,揉了揉還處在模糊中的眼睛,清醒了:“喲,月月來啦,好久沒見你了,今天是準備要買什麽?”
“謝大叔,我想買幾個大盆,還要買幾塊大菜板。”
“行,跟我來,喏,都在這,你自己看看要哪種盆,菜板也在這兒,你挑挑。”
最終張允月選了七個直徑一米的大盆,然後又選了每個大盆能放進去三個的菜板,一共買了21塊菜板。
“謝大叔,我就要這些,總共多少錢?”
“大盆一個40文,菜板一塊15文,一共595文,你給590文就行。”
“行,謝謝大叔,給。”張允月給了謝大叔六錢銀子,又找回10文。
謝大叔收了銀子,便和張父一起將張允月選要的大盆和菜板全部都搬到牛車上,和謝大叔告別之後,一行人才終於走向回家的路。
到家後,張父負責將牛車卸下來,張行風進屋將書包放下,然後便牽著牛往家後邊的山上去,平時牛都是張行風帶著小夥伴一起牽著去放,偶爾張允雪也會跟著。
張允月走進院子坐下。“阿奶,今天辣椒先放在堂屋,明天等工具回來了再開始做,不然今天那麽多辣椒要是全用菜刀切,到時候大家的手估計就得被辣著了。”
和張奶奶說完話,張允月想起來,今天賣肉老板還送了兩根豬腳,豬腳還在水井裏放著。
張允月將豬腳從水井裏拿出來,拿進廚房,這會兒張母和朱氏在廚房準備蒸饅頭了。
張行風正和今天新認識的同窗說話,就聽見張允月的聲音,抬頭四處張望,看見張允月在私塾門口揮手,便和同窗告別,撒腿往張允月的方向跑去。
“阿姐,你這會怎麽來啦?你一個人來接我的嗎?”張行風高興的問道。
張允月牽著張行風的手往外走:“沒有,我和阿爹一起來的,阿爹在外麵看著牛車,讓我來接你。”
張行風聽見阿姐說阿爹也來了,忙著四處看自家的牛車在哪,結果看一周都沒有看見。
“阿姐,我怎麽還是沒有看見阿爹啊。”
“阿爹在巷子外麵等我們呢,巷子進來不好停牛車。”剛說完,姐弟二人就到巷子口了。
張行風便看見張父的牛車就在巷子口的邊上等著,斜挎著的書包嗒嗒嗒的隨著張行風跑動的步伐搖起來。
“阿爹。”
“小風,來啦。快上牛車。”剛說完,張行風和張允月便爬上牛車坐上。
張父看倆人都坐好了,便駕著牛車往西街尾的鐵匠鋪去。
看著駛向西街的牛車,張行風疑惑道:“阿爹,我們不回家嗎?”
張父搖搖頭:“不回,你阿姐要去鐵匠鋪買點東西,買完了我們再回去,今天上學怎麽樣?”
“上學好玩,夫子今天教我們念了三字經,我還認識了朋友,他們都和我玩耍。”
“那就好,和同窗之間一定要友好相處啊,不能打架。”
張行風鄭重地點點頭,還高興地說道:“阿爹,你放心吧,我同窗他們人都很好,而且今天夫子也說了,在私塾不能打架,同窗之間要像朋友一樣相處。”
“嗯,是的,你們夫子說得對,以後要好好聽夫子的話。”
牛車到了鐵匠鋪門口,三人都跳下牛車,張父將牛繩拴在樹上,然後三人走進鐵匠鋪。
鐵匠鋪老板看見進來的三人,放下手裏的打鐵工具,走到三人麵前:“三位客人,需要點兒什麽?”
張允月:“老板,我想看看有沒有那種不是菜刀卻能一樣切碎東西的鐵器,也不是砍柴刀,最好能插個木棍。”張允月在現代也隻是在菜市場看見過,但不知道叫什麽。隻能形容出來。
鐵匠鋪老板也沒聽懂張允月說的,隻能建議道:“這位客人,你要不在店裏看看有沒有你說的那種,或者你說出來,隻要不是特別繁雜,我都能給你打出來。”
張允月聽完鐵匠鋪老板的話,就按著鐵匠鋪老板說的,在鋪裏逛起來,看有沒有和現代類似的宰糟辣椒的刀。
但仔細在店鋪裏搜尋了一遍,張允月依然沒有發現,隻能和掌櫃的描述了一遍現代專門切碎辣椒的刀的形狀。
等描述完,鐵匠鋪掌櫃:“這個簡單,我今日就能給你打,你要打幾個。”
張允月想了想,自己還有個糟辣椒的計劃,便道:“我要打10個,請問老板需要多久才能全部打好?”
鐵匠鋪老板思索了一下:“需要兩天,你後天午時來取就行,另外價錢我先說一下,你這個倒是不難,一個90文,10個正好900文。”
“行,這個沒有問題,但是老板,明天中午能不能先來拿5個,我這邊有急用。”
“這樣啊,那可以,我今天就開始打,晚上再多做會兒,明天午時就能有一半,你午時之後來就可以了。”
張允月拿出一兩銀子給鐵匠鋪老板,鐵匠鋪老板退回100文,又給了張允月一張收據,示意來取貨時將收據拿出來就行。
等定好需要的刀,張允月和張父帶著張行風坐著牛車離開鐵匠鋪,往城門口去。
結果走到雜貨鋪門口,張允月想起來最好還得買幾個大盆,到時候方便切辣椒。
張允月立馬喊住張父:“阿爹,在雜貨鋪門口停一下,還得買幾個大盆,再買幾個菜板。”
張父聽著張允月的聲音,急忙拉住牛繩將牛車停下,“月月,買大盆和菜板是用來幹什麽?還要買幾個。”
“阿爹,我們做糟辣椒不能用沾過油的盆弄,而且主要是等後天全部刀到齊,如果盆少了,到時候就做不了多少了,菜板則是為了放在盆底,保護盆的,正好這會牛車是空的,剛好可以一起拉回去。”
“那行,下車吧,去雜貨鋪看看。”
張允月和張行風跳下馬車,張父將牛車拴在一旁的柱子上,三人走進雜貨鋪,雜貨鋪謝大叔正在櫃台那閉著眼睛養神。
“謝大叔,謝大叔。”
謝大叔被張允月的聲音給嚇醒,揉了揉還處在模糊中的眼睛,清醒了:“喲,月月來啦,好久沒見你了,今天是準備要買什麽?”
“謝大叔,我想買幾個大盆,還要買幾塊大菜板。”
“行,跟我來,喏,都在這,你自己看看要哪種盆,菜板也在這兒,你挑挑。”
最終張允月選了七個直徑一米的大盆,然後又選了每個大盆能放進去三個的菜板,一共買了21塊菜板。
“謝大叔,我就要這些,總共多少錢?”
“大盆一個40文,菜板一塊15文,一共595文,你給590文就行。”
“行,謝謝大叔,給。”張允月給了謝大叔六錢銀子,又找回10文。
謝大叔收了銀子,便和張父一起將張允月選要的大盆和菜板全部都搬到牛車上,和謝大叔告別之後,一行人才終於走向回家的路。
到家後,張父負責將牛車卸下來,張行風進屋將書包放下,然後便牽著牛往家後邊的山上去,平時牛都是張行風帶著小夥伴一起牽著去放,偶爾張允雪也會跟著。
張允月走進院子坐下。“阿奶,今天辣椒先放在堂屋,明天等工具回來了再開始做,不然今天那麽多辣椒要是全用菜刀切,到時候大家的手估計就得被辣著了。”
和張奶奶說完話,張允月想起來,今天賣肉老板還送了兩根豬腳,豬腳還在水井裏放著。
張允月將豬腳從水井裏拿出來,拿進廚房,這會兒張母和朱氏在廚房準備蒸饅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