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何進意外之餘,連忙上前將其扶起。


    他實在沒有想到,來人居然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於禁。


    雖然後世對於五子良將之首的爭議頗大,討論最多的就是張遼和於禁。


    若僅以能力而言,張遼也有資格進入這樣的討論。


    但事實就是,於禁才是五子良將中唯一的假節鉞之人,即可以無需向皇帝請示,手握生殺大權的意思。


    關鍵時刻,甚至可以憑此斬殺其他四人。


    由此可見,於禁才是真正的五子良將之首,其治軍嚴謹,威嚴毅重,曹操評價他“勝過古之名將。”


    雖有晚年戰敗投降的汙點,卻依舊不能否認其軍事才能。


    尤其是現在的於禁,正是壯年氣盛的時候,不可與其晚年的狀態相比較。


    何進好奇這樣一員良將,怎麽就突然到了鮑信軍中,並被其帶來引薦給自己。


    鮑信不知道何進心裏所想,見何進看著於禁沉思的模樣,還以為是懷疑其能力,便連忙向何進介紹,並將於禁來投靠的始末告知。


    原來,中平年間的黃巾之亂時,於禁就曾被鮑信招募,參與了討伐黃巾的戰爭。


    後來戰亂平息,鮑信等人回去洛陽,而一些民兵組織也被解散,於禁便也回到泰山老家。


    今聽聞朝廷討逆大軍途經泰山,而老上司鮑信也在其中並自領一軍,於禁便又前來相投。


    想著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在軍中謀一職位,也不白費了自己一身才華。


    而鮑信深知於禁知兵善戰,考慮到現在大將軍正是用人之際,便帶著他前來引薦,這便有了剛才的一幕。


    於禁看著何進,臉上微微有一絲緊張的神色。


    現在對於他來說,就像是麵試一樣,能不能踏入仕途,甚至從此平步青雲,就全憑大將軍一句話了。


    好在,或許是有了鮑信的舉薦,何進欣賞的說道“允誠說你知兵善戰,他的話我自是相信的。目前,我大軍即將進入青州討賊,正是需要文則這樣的良將輔佐。隻是文則初來,並無戰功,我欲先拜文則為軍侯,領兵三百,待立下軍功,再行封賞,如何?”


    何進自然不僅是因為鮑信的舉薦,而是開了天眼的他完全知道於禁的才能。


    雖然軍侯隻是一名低級軍官,但好歹算是入了大將軍麾下不是?


    何況現在是戰時,於禁相信憑借自己的才能,立功也絕非難事。


    便抱拳答道“末將於禁,謝過大將軍!”


    如此,何進麾下,又迎來一位大將。


    算上麵前的於禁,以及自己的中軍大將張遼,還有在曹操麾下的樂進,何進才猛然發現,“五子良將”自己居然已經得其三,隻剩下徐晃、張合還不知道現在何處。


    巧得是,五虎將現在亦有三人在自己麾下效力(黃忠,關、張)。


    雖然何進沒有猛將收集的癖好,但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亂世當中,名臣良將無疑是可以提升一個勢力上限的稀缺資源,誰又能不喜歡呢?


    何進也不得不感慨,擁有了大將軍這樣尊貴的身份和背景真是太爽了,仿佛自帶虹吸效應一般,將無數的人才源源不斷的送到自己身邊。


    隻這一點,就已經是穿越者的天花板了啊……


    何進這邊收人才收到手軟,南陽這邊,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由於距離較近,自洛陽南下,數日便可抵達宛城。


    即便袁術為了保持士兵體力,行軍速度並不快,可其進入南陽地界,亦不過是花了六日時間,遠比何進的主力大軍入青州更早。


    而南陽黃巾,之前在南陽地區四處劫掠,雖攻破了一些小縣城,可其中存糧卻遠不夠大軍消耗。


    於是在劉辟、黃邵、何儀、何曼四位頭領的率領下,黃巾軍開始向宛城地界合圍。


    四人各自領兵數千,合兵近兩萬人,加上一萬多婦孺老弱,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所過縣城,無不緊閉城門,各城守軍無一人敢出城剿賊,隻在城頭目送黃巾往宛城而去。


    其實這也實屬無奈,南陽地處中原腹地,又鄰近帝都洛陽,駐軍本就不算多。


    除去郡治宛城有五千守軍外,各縣城也隻有數百或千人左右的守衛,加上軍備廢弛,才讓如同匪軍般的黃巾得以攻破數個城鎮。


    有了前車之鑒,各縣城的縣令、縣尉自知不敵,便也不再有與黃巾交戰的想法,隻求能保住縣城不失就好。


    而南陽黃巾雖攻破數個城鎮,掠奪卻十分有效,也就失去了對縣城的攻占欲,覺得完全是空耗兵力。


    這樣的背景下,雙方維持了一種另類的和平,這便造成了黃巾軍在南陽地區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麵對黃巾的大兵壓境,南陽太守灌洵禁不住在太守府內破口大罵,怒斥南陽各縣令毫不作為,也不管他們遠在縣城聽不聽的見。


    發泄了一通後,灌洵心中又是一陣害怕,想他灌洵,不過是一介清流,德行尚且還過得去,舞文弄墨亦有幾分才氣。


    仗著袁氏門生的身份,成為了朝中各方勢力角逐的幸運兒,這才坐上了南陽太守的位置。


    本想著南陽乃中原腹地,又四通八達,頗為富庶,自己這是得了個肥差,加上他本人也還算兢兢業業,更加維持了南陽的繁榮。


    卻沒想到,這樣的繁榮沒有換來仕途的升遷,卻招來了汝南黃巾(當然現在已經是南陽黃巾了)這樣的賊人。


    “賊勢浩大,南陽諸城無人敢戰,如今宛城被圍,諸君有何策可以解眼下宛城之危啊?”軍事方麵不是灌洵所長,他隻得求助自己的幕僚。


    “太守大人勿憂,我宛城城高牆厚,城內又有五千精兵駐守,黃巾賊軍多是一些農民,刀槍武器尚不齊備,更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即便能臨時搭建一些雲梯,短時間內絕對無法破城。我們隻需守上一些時日,想必就有援軍來了。”說話的是南陽郡丞郭海。


    郭海雖也不懂軍務,但其已是知天命的年紀。


    在南陽地區搭當了幾任太守,亦經曆了光和七年的黃巾之亂,膽色倒是比灌洵強上許多,於是出言安撫起後者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小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小笙並收藏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