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壓,布農族部落歸義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等了片刻,便見一群人從部落中迎了出來,那是來迎接他們的布農族的兩位家族長老、布農族的三位負責族中具體事物的領導人物等一些布農族中的重要人物,
隨後眾人便跟著他們一同進了部落,往部落的深處而去,去族中平日議事的地方,畢竟那地方要寬敞些,比布農族普通族人的家中能容納下更多的人,
眾人一路往部落深處而去,路旁的石屋都是稀稀疏疏的,有的還隔得很遠,像有的石屋便是在山穀中、有的則是在山腰、山頂之上,
果真像張櫻所說的布農族族人之間相互傳遞消息隻能靠吼,確實是沒有什麽更好的方法了,如此能在野獸或是外敵入侵部落時能迅速、有效的集結起更多的青壯作戰才怪了,
難怪他們會越遷越遠,逐漸“被迫”遠離了豐饒的夷洲(台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區,畢竟在夷洲(台灣)各山夷族部落中,打仗就是要靠這些青壯,這點倒是和他們吳國沒有什麽區別,
所不同的便是山夷人的大多數青壯在平時還要負責參與捕獵、生產,不像他們吳國有那麽多兵士平時也要操練、駐守關隘城池之類的,兵士則由國中百姓繳上來的賦稅來供養,不像魏、蜀兩國除了賦稅之外,還有那麽多的軍屯,
畢竟若是真想族中一定的戰力,還是需要有很大一部分專職負責作戰的青壯的,這在夷洲(台灣)山夷人的部落中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隻有讓部落的族人聚居的更密一些、至少得像阿美族的部落那般戶與戶相鄰,方能讓部落更有戰鬥了一些,
“張姑娘,不知在他們部落中那三位負責具體事物的領導人物具體是負責什麽的?”顧裕好奇的道,
張櫻耐心的解釋道:“完整的布農部落裏,就像今天我們所來的這個部落便是有著三位領導人物:
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秩序、協調糾紛。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血族複仇。是勇士,也是對外作戰的指揮者。
但別看他們三位負責具體事物的執行領導,但是部落中大小事物的決策還是要靠走在前麵的那兩位家族長老。”
“多謝張櫻姑娘,原來如此,吾今日又受教了。”顧裕一本正經的抱拳道,
“顧將軍,你我之間還客氣什麽,再過些日子你便要娶我了,到時候我們便是夫妻了。”張櫻笑著道,笑容很是迷人好看,
眾人在部落中行走之時還偶爾能遇到一些黥麵、缺齒的青壯,還有刺墨的女子,但是很少,畢竟他們部落的屋與屋之間實在是間隔的有些遠,
布農人有黥麵(身體刺黑)和缺齒的風俗,這些行為都是布農族各部落的一些標記,也是成年過程的-種符號。
女子從十餘歲月經初來之日開始刺墨(有些像紋身),以為結婚做準備。
男子除了將花紋刺在臉部外,也有的在胸部和骼臂黥刺,當做-種護身符。
缺齒是拔去左右兩顆門齒,也有的拔去側門齒各一枚或犬齒各兩枚,張櫻給他們解釋道這是布農族中的一種特殊風俗,
一路走來,眾人還在各家的住房入口上方的牆上或屋簷下還有屋邊的獸骨架上還掛著或多或少的獸骨,在微風中左右搖晃,在各家石屋的前麵或者是旁邊還有個首棚(頭骨架)或多或少的掛著人的頭骨,
不用張櫻說,他們來夷洲(台灣)也去過好幾個部落,也或多或少的知道這是代表著石屋主人的英勇,戰果輝煌。
部落中不時還有杵音、口簧琴、四弦琴、弓琴等布農族傳統樂器發出悅耳的聲音,畢竟這布農族可是很喜歡音樂的,在他們部落中能聽到這些也不足為奇,張櫻給他們做著科普,
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借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也有族人用它來傳達訊息。
口簧琴是夷洲(台灣)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宣泄情感的工具。
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以絲為弦(一般以“月桃”葉曬幹卷毛製成的植物弦),一端銜在嘴裏,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眾人在布農族人的帶領下,行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到得部落深處一位家族長老的住處,也是跟其他的族人住的一樣的石屋,隻是更大一些,
石屋門口除了獸骨架、首棚(頭骨架)之外還多了很多條隨風搖擺的藤繩,上麵還係了很多繩結,張櫻說那是他們布農族用來記日子的,
布農族人采用太陽曆法,他們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一個月分三十日。
以結繩記日,一結代表一日,結滿三十結為一個月,以一根小木頭插於第三十結中,部落中的獵人到山中獰獵,亦結繩記日。
從遠處看去布農族的住房頗有特色,平麵配製多為矩形或狹長短形。
入口開在橫向長邊的中間,進入屋中之後,室中前麵三分之一部分,也就是入口兩側都是床鋪,中間為走道,內麵三分之-狹長部分為穀倉。
若家中人口太多,穀倉的兩側或單側再加床鋪。在穀倉與床鋪之間的走道末端,各沒有一處爐火。
在海拔較高或板岩建造的住房,室內高度比室外稍低。屋外有一處前庭,也叫“內廳”,是生活飲食和家人去世後埋葬的地方,兩位家族長老便招呼眾人在前庭落座,
顧裕便開門見山的道:“我等今天來便是想讓你們部落歸附我國的,畢竟附近的南王普悠瑪和阿美族部落都已歸附,
若是你們部落不歸附,那日後可是在此地難以立足啊,歸附我國的話,阿美、南王普悠瑪部落有的好處自然也是少不了你們部落的。”張櫻隨即做著翻譯,
隨後一旁的張櫻、阿美族部落之人也用南島語言表達著她們部落的意思,多半也是施壓“要求”他們部落歸附吧,
隨後布農族的幾位幾位頭頭便交頭接耳的商議著,過了好一會兒,布農族的兩位家族長老艱難的做出了“自願”歸義吳國的決定,顧裕便讓左右拿出批量生產的“吳歸義夷長印”,簽訂布農族歸義書,如南王普悠瑪、阿美族部落一般…………………………………
隨後眾人便跟著他們一同進了部落,往部落的深處而去,去族中平日議事的地方,畢竟那地方要寬敞些,比布農族普通族人的家中能容納下更多的人,
眾人一路往部落深處而去,路旁的石屋都是稀稀疏疏的,有的還隔得很遠,像有的石屋便是在山穀中、有的則是在山腰、山頂之上,
果真像張櫻所說的布農族族人之間相互傳遞消息隻能靠吼,確實是沒有什麽更好的方法了,如此能在野獸或是外敵入侵部落時能迅速、有效的集結起更多的青壯作戰才怪了,
難怪他們會越遷越遠,逐漸“被迫”遠離了豐饒的夷洲(台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區,畢竟在夷洲(台灣)各山夷族部落中,打仗就是要靠這些青壯,這點倒是和他們吳國沒有什麽區別,
所不同的便是山夷人的大多數青壯在平時還要負責參與捕獵、生產,不像他們吳國有那麽多兵士平時也要操練、駐守關隘城池之類的,兵士則由國中百姓繳上來的賦稅來供養,不像魏、蜀兩國除了賦稅之外,還有那麽多的軍屯,
畢竟若是真想族中一定的戰力,還是需要有很大一部分專職負責作戰的青壯的,這在夷洲(台灣)山夷人的部落中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隻有讓部落的族人聚居的更密一些、至少得像阿美族的部落那般戶與戶相鄰,方能讓部落更有戰鬥了一些,
“張姑娘,不知在他們部落中那三位負責具體事物的領導人物具體是負責什麽的?”顧裕好奇的道,
張櫻耐心的解釋道:“完整的布農部落裏,就像今天我們所來的這個部落便是有著三位領導人物:
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秩序、協調糾紛。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血族複仇。是勇士,也是對外作戰的指揮者。
但別看他們三位負責具體事物的執行領導,但是部落中大小事物的決策還是要靠走在前麵的那兩位家族長老。”
“多謝張櫻姑娘,原來如此,吾今日又受教了。”顧裕一本正經的抱拳道,
“顧將軍,你我之間還客氣什麽,再過些日子你便要娶我了,到時候我們便是夫妻了。”張櫻笑著道,笑容很是迷人好看,
眾人在部落中行走之時還偶爾能遇到一些黥麵、缺齒的青壯,還有刺墨的女子,但是很少,畢竟他們部落的屋與屋之間實在是間隔的有些遠,
布農人有黥麵(身體刺黑)和缺齒的風俗,這些行為都是布農族各部落的一些標記,也是成年過程的-種符號。
女子從十餘歲月經初來之日開始刺墨(有些像紋身),以為結婚做準備。
男子除了將花紋刺在臉部外,也有的在胸部和骼臂黥刺,當做-種護身符。
缺齒是拔去左右兩顆門齒,也有的拔去側門齒各一枚或犬齒各兩枚,張櫻給他們解釋道這是布農族中的一種特殊風俗,
一路走來,眾人還在各家的住房入口上方的牆上或屋簷下還有屋邊的獸骨架上還掛著或多或少的獸骨,在微風中左右搖晃,在各家石屋的前麵或者是旁邊還有個首棚(頭骨架)或多或少的掛著人的頭骨,
不用張櫻說,他們來夷洲(台灣)也去過好幾個部落,也或多或少的知道這是代表著石屋主人的英勇,戰果輝煌。
部落中不時還有杵音、口簧琴、四弦琴、弓琴等布農族傳統樂器發出悅耳的聲音,畢竟這布農族可是很喜歡音樂的,在他們部落中能聽到這些也不足為奇,張櫻給他們做著科普,
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借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也有族人用它來傳達訊息。
口簧琴是夷洲(台灣)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宣泄情感的工具。
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以絲為弦(一般以“月桃”葉曬幹卷毛製成的植物弦),一端銜在嘴裏,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眾人在布農族人的帶領下,行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到得部落深處一位家族長老的住處,也是跟其他的族人住的一樣的石屋,隻是更大一些,
石屋門口除了獸骨架、首棚(頭骨架)之外還多了很多條隨風搖擺的藤繩,上麵還係了很多繩結,張櫻說那是他們布農族用來記日子的,
布農族人采用太陽曆法,他們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一個月分三十日。
以結繩記日,一結代表一日,結滿三十結為一個月,以一根小木頭插於第三十結中,部落中的獵人到山中獰獵,亦結繩記日。
從遠處看去布農族的住房頗有特色,平麵配製多為矩形或狹長短形。
入口開在橫向長邊的中間,進入屋中之後,室中前麵三分之一部分,也就是入口兩側都是床鋪,中間為走道,內麵三分之-狹長部分為穀倉。
若家中人口太多,穀倉的兩側或單側再加床鋪。在穀倉與床鋪之間的走道末端,各沒有一處爐火。
在海拔較高或板岩建造的住房,室內高度比室外稍低。屋外有一處前庭,也叫“內廳”,是生活飲食和家人去世後埋葬的地方,兩位家族長老便招呼眾人在前庭落座,
顧裕便開門見山的道:“我等今天來便是想讓你們部落歸附我國的,畢竟附近的南王普悠瑪和阿美族部落都已歸附,
若是你們部落不歸附,那日後可是在此地難以立足啊,歸附我國的話,阿美、南王普悠瑪部落有的好處自然也是少不了你們部落的。”張櫻隨即做著翻譯,
隨後一旁的張櫻、阿美族部落之人也用南島語言表達著她們部落的意思,多半也是施壓“要求”他們部落歸附吧,
隨後布農族的幾位幾位頭頭便交頭接耳的商議著,過了好一會兒,布農族的兩位家族長老艱難的做出了“自願”歸義吳國的決定,顧裕便讓左右拿出批量生產的“吳歸義夷長印”,簽訂布農族歸義書,如南王普悠瑪、阿美族部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