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慶功宴,喝悶酒狂飲的何晏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清回道:“大致都還是一樣的,汝真是博聞廣識啊,來,我等再飲一爵,幹了!”目光卻是還在舞姬身上流轉,
此刻洛陽的曹爽府上也舉行這一場宴會,為剛剛升任丞相府長史楊綜和主簿的傅嘏慶功,曹爽也將他們府中的女眷請了來,此刻正在另一個廳中由蒹葭、柏靈韻她們招待著。
在一月的高平陵之事後一直受到冷落的何晏也帶著妻金鄉公主來了,驃騎將軍魯芝和鄧颺、丁謐也在邀請之列,此刻皆在廳中飲著酒,欣賞著名為白紵舞的魏國歌舞,
舞姬穿著“質如輕雲,色如銀“的典雅而美麗的舞服,輕盈柔曼地舞蹈。舞蹈形態豐富多變,輕輕移動的舞步和飄柔的舞袖技巧,令人神往。
除了驃騎將軍魯芝,昔日的“台中三狗”多是拚命的往口中不停的灌著酒,哪怕是在沒有人與之對飲之時,
舞女雙手舉起,長袖飄曳生姿,形成各種輕盈的動態。舞袖的動作有“掩袖“、“拂袖“、“飛袖“、“揚袖“幾種。掩袖是在舞女傾斜著,緩緩轉身時,用雙手微掩麵部,半遮嬌態。拂袖與掩袖大致相同,都是輕輕地一拂而過。
飛袖比較迅疾,是在節奏加快以後,舞女爭揮雙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飛。
揚袖比較舒展,是在節奏較緩,輕舞慢轉時,雙袖徐徐揚起。
除了手與長袖配合而成的各種動作外,白紵舞還很講究眼睛的神態,舞女用眼神配合或急或緩的舞姿,在精神上與觀眾取得交流。
若是在今年正月之前,何晏倒是很願意與曹爽府上的舞姬做一番眼神交流,那時候的他與一旁的鄧颺、丁謐都很有權勢,便做什麽都很有興致,與年輕貌美的舞姬“眉來眼去”則更是有興致了,
可是到了今日,沒了權,便做什麽都沒多大興致了,今日來赴宴之前他連自製的五石散都沒用,便來了,沒有那興奮劑和往日的權力,也便沒了心思與那舞姬眉來眼去了,俗話說得好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宴席間賓客一般都在與一旁的人交談,臉上帶著笑容,而何晏卻是又自顧自的斟酒自飲,不一會兒便是喝得麵色漲紅,但他還是有些分寸的,他心道他的酒量還行,區區這點酒不妨事的。
上方坐著與左右交談的曹爽看他如此悶悶不樂的,知道他是因為現在自己不重用他才如此的,但曹爽知道何晏的能力,便沒有再給他過多的權力讓他為非作歹,
便笑著道:“平叔啊,在吾府中的飲酒可不需這般狂飲,非要把自己灌醉了才罷休啊,吾也不是那袁本初、劉景升、嶽父孫仲謀啊,非要讓赴宴的人都醉倒了。”
在漢末三國時期,袁紹集團的喝酒儀式最好笑。對於喝酒儀式來說,在漢末有兩種最有代表性的表現,分別稱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飲”。
我們先說劉表的“三雅之爵”。話說荊州牧的劉表割據“南土”,當地劉氏子弟和各大宗族非常驕貴,這些無所事事的大族們都很喜歡喝酒,於是就創立了三種“酒缸”。
最大的酒缸叫伯雅,中間那麽大的叫中雅,小的叫季雅。其中伯雅容積為七升,中雅六升,季雅五升。
每次聚會,大家的目標就是一起“玩遊戲”,最終所有人要把這三缸酒全都喝完,除非大家全都醉倒。
如果我怕喝多,能不能裝醉?對不起,這種喝酒儀式為了防止你裝醉,在每次遊戲時都會真被一個大針,凡是有人醉倒在地,人們會用這個大針紮一下喝醉的人,這是為了確保你醉到極致。
要是這個針生鏽了,會不會有破傷風危險呢?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很搞笑的袁紹的“避暑之飲”。
獻帝來到許都後,為了與袁紹方麵打好關係,曾經派遣一個叫劉鬆的人為使節前往袁紹處慰問。
劉鬆來到冀州後,恰好是三伏天兒,麵對袁紹集團的招待,他們從白天喝到夜裏,所有人喝到“極醉”,如此不要命的喝酒形式被他們美其名曰“避暑”。
咱們也不知道他們是為了喝涼酒避暑還是喝醉了就不知道熱了,咱也不敢問。這兩種漢末的喝酒形式,被稱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飲”。
除了“狂飲”不要命的喝酒之外,也有明主曾經頒布禁酒令來節約糧食。
釀酒費糧食,這是眾所周知的。在麵對漢末三國農業退步的大環境下,很多君主都采用禁酒令的形式維持糧食平衡。其中不乏曹操和劉備二人。
曹操曾經以製度形式禁酒,這在當時頗受抵觸,其中孔融還因此嘲笑曹操。
原本嗜酒成性的人,突然之間不讓喝酒怎能立刻戒斷?最終,嗜酒之人紛紛偷偷私自釀酒或從“黑市”買酒喝。
當時的人為了逃避檢查,給濁酒起名為“賢者”,給清酒起名為“聖人”,也算是一種“黑話”了。曹操麵對這種情況,甚至派出校事順便監察大臣們喝酒的情況。
根據《徐邈傳》記載,魏國建立的時候,徐邈擔任尚書郎,當時曹操要求禁酒,徐邈卻熟視無睹,私自釀酒大醉後被校事發現。
這個校事很夠意思,還提點一下徐邈,並不想立刻告知曹操。但徐邈喝多了對校事表示自己是“中聖人”,也就是明目張膽地告訴校事自己就是喝醉了。
校事無奈下跟曹操打小報告後,曹操非常生氣,最後還是在鮮於輔的勸諫下,徐邈才被特赦。
劉備入成都後曾經實行了非常嚴格的禁酒令,最終也被簡雍智慧的讓劉備解除禁酒令。
孫權時期,很多大臣為反對和孫權一起喝的酩酊大醉而做的事情也總讓人啼笑皆非。
孫權曾經在武昌時,在釣台這個地方宴會大臣。
孫權喝的大醉並讓人向各位重臣的身上灑水讓大家清醒,孫權表示,今天大家不醉不歸,喝醉的標準是要醉倒在這釣台上才算完事!
孫權嗜酒大家都知道,但孫權經常讓大臣們和他一起不要命地喝,這就引起了大臣們的反抗。東吳重臣虞翻曾參加孫權稱王的宴會。
酒過三巡後,孫權起身來到虞翻麵前想要和他一起喝,但虞翻突然裝醉倒地不起,孫權無奈打算轉移目標。
孫權剛轉身找別人,虞翻立刻就坐起來了。
虞翻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無聲的抵抗,孫權看到後火冒三丈抽出劍打算殺死虞翻。
不過還好,孫權最後終於知道自省並下令,自己酒後說殺人的話,全不算數。
這些喝酒的奇怪規矩,和君主醉酒以後的殘忍作為,都是群臣慣的。甚至是為了借機酒席討君主歡心,或者是借酒席排除異己。正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此刻洛陽的曹爽府上也舉行這一場宴會,為剛剛升任丞相府長史楊綜和主簿的傅嘏慶功,曹爽也將他們府中的女眷請了來,此刻正在另一個廳中由蒹葭、柏靈韻她們招待著。
在一月的高平陵之事後一直受到冷落的何晏也帶著妻金鄉公主來了,驃騎將軍魯芝和鄧颺、丁謐也在邀請之列,此刻皆在廳中飲著酒,欣賞著名為白紵舞的魏國歌舞,
舞姬穿著“質如輕雲,色如銀“的典雅而美麗的舞服,輕盈柔曼地舞蹈。舞蹈形態豐富多變,輕輕移動的舞步和飄柔的舞袖技巧,令人神往。
除了驃騎將軍魯芝,昔日的“台中三狗”多是拚命的往口中不停的灌著酒,哪怕是在沒有人與之對飲之時,
舞女雙手舉起,長袖飄曳生姿,形成各種輕盈的動態。舞袖的動作有“掩袖“、“拂袖“、“飛袖“、“揚袖“幾種。掩袖是在舞女傾斜著,緩緩轉身時,用雙手微掩麵部,半遮嬌態。拂袖與掩袖大致相同,都是輕輕地一拂而過。
飛袖比較迅疾,是在節奏加快以後,舞女爭揮雙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飛。
揚袖比較舒展,是在節奏較緩,輕舞慢轉時,雙袖徐徐揚起。
除了手與長袖配合而成的各種動作外,白紵舞還很講究眼睛的神態,舞女用眼神配合或急或緩的舞姿,在精神上與觀眾取得交流。
若是在今年正月之前,何晏倒是很願意與曹爽府上的舞姬做一番眼神交流,那時候的他與一旁的鄧颺、丁謐都很有權勢,便做什麽都很有興致,與年輕貌美的舞姬“眉來眼去”則更是有興致了,
可是到了今日,沒了權,便做什麽都沒多大興致了,今日來赴宴之前他連自製的五石散都沒用,便來了,沒有那興奮劑和往日的權力,也便沒了心思與那舞姬眉來眼去了,俗話說得好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宴席間賓客一般都在與一旁的人交談,臉上帶著笑容,而何晏卻是又自顧自的斟酒自飲,不一會兒便是喝得麵色漲紅,但他還是有些分寸的,他心道他的酒量還行,區區這點酒不妨事的。
上方坐著與左右交談的曹爽看他如此悶悶不樂的,知道他是因為現在自己不重用他才如此的,但曹爽知道何晏的能力,便沒有再給他過多的權力讓他為非作歹,
便笑著道:“平叔啊,在吾府中的飲酒可不需這般狂飲,非要把自己灌醉了才罷休啊,吾也不是那袁本初、劉景升、嶽父孫仲謀啊,非要讓赴宴的人都醉倒了。”
在漢末三國時期,袁紹集團的喝酒儀式最好笑。對於喝酒儀式來說,在漢末有兩種最有代表性的表現,分別稱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飲”。
我們先說劉表的“三雅之爵”。話說荊州牧的劉表割據“南土”,當地劉氏子弟和各大宗族非常驕貴,這些無所事事的大族們都很喜歡喝酒,於是就創立了三種“酒缸”。
最大的酒缸叫伯雅,中間那麽大的叫中雅,小的叫季雅。其中伯雅容積為七升,中雅六升,季雅五升。
每次聚會,大家的目標就是一起“玩遊戲”,最終所有人要把這三缸酒全都喝完,除非大家全都醉倒。
如果我怕喝多,能不能裝醉?對不起,這種喝酒儀式為了防止你裝醉,在每次遊戲時都會真被一個大針,凡是有人醉倒在地,人們會用這個大針紮一下喝醉的人,這是為了確保你醉到極致。
要是這個針生鏽了,會不會有破傷風危險呢?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很搞笑的袁紹的“避暑之飲”。
獻帝來到許都後,為了與袁紹方麵打好關係,曾經派遣一個叫劉鬆的人為使節前往袁紹處慰問。
劉鬆來到冀州後,恰好是三伏天兒,麵對袁紹集團的招待,他們從白天喝到夜裏,所有人喝到“極醉”,如此不要命的喝酒形式被他們美其名曰“避暑”。
咱們也不知道他們是為了喝涼酒避暑還是喝醉了就不知道熱了,咱也不敢問。這兩種漢末的喝酒形式,被稱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飲”。
除了“狂飲”不要命的喝酒之外,也有明主曾經頒布禁酒令來節約糧食。
釀酒費糧食,這是眾所周知的。在麵對漢末三國農業退步的大環境下,很多君主都采用禁酒令的形式維持糧食平衡。其中不乏曹操和劉備二人。
曹操曾經以製度形式禁酒,這在當時頗受抵觸,其中孔融還因此嘲笑曹操。
原本嗜酒成性的人,突然之間不讓喝酒怎能立刻戒斷?最終,嗜酒之人紛紛偷偷私自釀酒或從“黑市”買酒喝。
當時的人為了逃避檢查,給濁酒起名為“賢者”,給清酒起名為“聖人”,也算是一種“黑話”了。曹操麵對這種情況,甚至派出校事順便監察大臣們喝酒的情況。
根據《徐邈傳》記載,魏國建立的時候,徐邈擔任尚書郎,當時曹操要求禁酒,徐邈卻熟視無睹,私自釀酒大醉後被校事發現。
這個校事很夠意思,還提點一下徐邈,並不想立刻告知曹操。但徐邈喝多了對校事表示自己是“中聖人”,也就是明目張膽地告訴校事自己就是喝醉了。
校事無奈下跟曹操打小報告後,曹操非常生氣,最後還是在鮮於輔的勸諫下,徐邈才被特赦。
劉備入成都後曾經實行了非常嚴格的禁酒令,最終也被簡雍智慧的讓劉備解除禁酒令。
孫權時期,很多大臣為反對和孫權一起喝的酩酊大醉而做的事情也總讓人啼笑皆非。
孫權曾經在武昌時,在釣台這個地方宴會大臣。
孫權喝的大醉並讓人向各位重臣的身上灑水讓大家清醒,孫權表示,今天大家不醉不歸,喝醉的標準是要醉倒在這釣台上才算完事!
孫權嗜酒大家都知道,但孫權經常讓大臣們和他一起不要命地喝,這就引起了大臣們的反抗。東吳重臣虞翻曾參加孫權稱王的宴會。
酒過三巡後,孫權起身來到虞翻麵前想要和他一起喝,但虞翻突然裝醉倒地不起,孫權無奈打算轉移目標。
孫權剛轉身找別人,虞翻立刻就坐起來了。
虞翻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無聲的抵抗,孫權看到後火冒三丈抽出劍打算殺死虞翻。
不過還好,孫權最後終於知道自省並下令,自己酒後說殺人的話,全不算數。
這些喝酒的奇怪規矩,和君主醉酒以後的殘忍作為,都是群臣慣的。甚至是為了借機酒席討君主歡心,或者是借酒席排除異己。正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