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必自謙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均麵色漲紅的道:“即便是仆接受了德衡紙的名字,但又怎敢與工匠一道的兩位鼻祖相提並論呢?”
整個造紙的流程都已看了一遍,曹爽走到造紙坊的門口拍著馬均的肩膀鼓勵道:“德衡不必過於自謙,吾相信假以時日卿必能如魯班、墨翟一般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匠的!”
馬均接話道:“丞相還是過分高看仆了,仆、仆可沒有一些如魯班、墨翟的創造流傳後世。”
曹爽笑著出坊門道:“即便是現在沒有,相信日後也會有的,隻是現在還很少能有人看到卿創造的價值而已。”
當然了,魯班更大的成就還是在兵器方麵,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
《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
《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製成可以淩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
《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
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製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世本》說魯班製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製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製做了鏟。
《禮記·檀弓》記他設計出“機封”,用機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當時盛行厚葬,這種方法未被采納。
《述異記》說魯班曾在石頭上刻製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製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魯班的妻子傳說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傘是她發明的,
魯班妻子雲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紙是漢代才出現的,最早的傘麵不可能是紙的。
據曹爽的了解,魯班還造出了魯班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
據說,第一個在地下掘出水來的人是舜帝;第一個在山區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聖祖”魯班。也許人們對“堯天舜日”的渴求甚過一切吧,傳誦舜井的人多,留心魯班井的人少。
遠水不解近渴,人類對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隻好“穿地取水”。
初期的水井很不講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圓,充其量隻能算是個“臨渴掘井”的應急水坑。是魯班發明創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現了井壁以石砌壘的石井,以磚砌壘的磚井,以陶環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構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汙水流入,築井亭。
相傳拉水的滑輪也是魯班發明的。當年魯班看見鄉親們一頭挑著瓦罐,一頭挑著一團井繩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來時,
他覺得鄉親們太辛苦了,於是千思萬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呀轉呀,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魯班和墨翟兩大工匠身處同一時代,兩種互相衝突的理念自然是免不了相互碰撞的,
魯班是楚國人,專門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於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於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隻,不讓它追擊。
楚軍有了鉤、拒後,無往不勝,魯班無愧為軍工專家。
一天,魯班向墨子誇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
他於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
而後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隻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
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於人的稱為巧,無利於人的隻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魯班曾做雲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鬥,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餘,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兩大工匠之間的對決終歸是墨翟勝出,
畢竟墨翟可不僅僅是一代大匠,還能說會道,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魯班則隻是一個單純的工匠,
墨子早年多在魯國生活,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墨子在魯國學習周禮,《淮南子·要略篇》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
常與魯國儒者相辨難,還曾與魯國國君問對,建議魯君“尊天事鬼”“愛利百姓”“偏禮四鄰諸侯,驅國而以事齊”,
後來他反對煩瑣的禮製,開始選擇吸收不同於儒學的異域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說,就這樣一個人,魯班是不可能勝過他的,即便他有這麽多實用的發明,但在工匠一道的造詣之上,又豈是一兩次的輸贏能夠完全論清的。
整個造紙的流程都已看了一遍,曹爽走到造紙坊的門口拍著馬均的肩膀鼓勵道:“德衡不必過於自謙,吾相信假以時日卿必能如魯班、墨翟一般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匠的!”
馬均接話道:“丞相還是過分高看仆了,仆、仆可沒有一些如魯班、墨翟的創造流傳後世。”
曹爽笑著出坊門道:“即便是現在沒有,相信日後也會有的,隻是現在還很少能有人看到卿創造的價值而已。”
當然了,魯班更大的成就還是在兵器方麵,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
《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
《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製成可以淩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
《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
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製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世本》說魯班製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製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製做了鏟。
《禮記·檀弓》記他設計出“機封”,用機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當時盛行厚葬,這種方法未被采納。
《述異記》說魯班曾在石頭上刻製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製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魯班的妻子傳說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傘是她發明的,
魯班妻子雲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紙是漢代才出現的,最早的傘麵不可能是紙的。
據曹爽的了解,魯班還造出了魯班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
據說,第一個在地下掘出水來的人是舜帝;第一個在山區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聖祖”魯班。也許人們對“堯天舜日”的渴求甚過一切吧,傳誦舜井的人多,留心魯班井的人少。
遠水不解近渴,人類對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隻好“穿地取水”。
初期的水井很不講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圓,充其量隻能算是個“臨渴掘井”的應急水坑。是魯班發明創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現了井壁以石砌壘的石井,以磚砌壘的磚井,以陶環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構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汙水流入,築井亭。
相傳拉水的滑輪也是魯班發明的。當年魯班看見鄉親們一頭挑著瓦罐,一頭挑著一團井繩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來時,
他覺得鄉親們太辛苦了,於是千思萬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呀轉呀,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魯班和墨翟兩大工匠身處同一時代,兩種互相衝突的理念自然是免不了相互碰撞的,
魯班是楚國人,專門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於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於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隻,不讓它追擊。
楚軍有了鉤、拒後,無往不勝,魯班無愧為軍工專家。
一天,魯班向墨子誇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
他於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
而後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隻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
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於人的稱為巧,無利於人的隻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魯班曾做雲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鬥,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餘,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兩大工匠之間的對決終歸是墨翟勝出,
畢竟墨翟可不僅僅是一代大匠,還能說會道,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魯班則隻是一個單純的工匠,
墨子早年多在魯國生活,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墨子在魯國學習周禮,《淮南子·要略篇》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
常與魯國儒者相辨難,還曾與魯國國君問對,建議魯君“尊天事鬼”“愛利百姓”“偏禮四鄰諸侯,驅國而以事齊”,
後來他反對煩瑣的禮製,開始選擇吸收不同於儒學的異域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說,就這樣一個人,魯班是不可能勝過他的,即便他有這麽多實用的發明,但在工匠一道的造詣之上,又豈是一兩次的輸贏能夠完全論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