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並非昏庸,確實無道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事兒啊。。。”
房俊撓著頭看著李世民。
國庫裏那仨瓜倆棗的,一個開倉放糧就消耗了一小半,回頭還要借給東突厥一筆,國庫估計是要見底兒了,要不李世民也不可能想到問自己這種事兒。
“增加國庫收入的辦法我倒是有,就是容易讓陛下為難。”
“容易讓朕為難?”聽到房俊說有辦法,李世民的表情也舒緩了很多,“你且說來聽聽。”
房俊沉吟了一會,轉而詢問李世民,“陛下以為,前朝隋煬帝如何?”
李世民皺了下眉,“為何讓朕評價隋煬帝?”
“因為我大唐的稅收製度,是以前朝的製度為基礎做了細微的調整而形成的。”房俊頓了頓說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唐的國庫,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前朝的國庫區別不大。”
沒等李世民說話,長孫衝率先開口。
“房俊,你莫不是想拿那昏庸無道,殘暴不仁的隋煬帝,與陛下做比較?”
長孫衝心裏憋氣啊。
他跟李世民啥關係?李世民可是他親姑父啊!
他都沒資格坐在李世民的麵前,房俊憑什麽啊?
所以長孫衝故意拿話擠兌房俊,故意把話題往偏了帶。
“隋煬帝無道,但卻未必昏庸!”房俊頓了頓繼續說道,“開鑿大運河,雖說勞民傷財,但卻不得不說,大運河乃是隋煬帝的功績之一!”
坊間傳聞,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為的是方便自己下江南遊玩,所以才鬧黎民百姓怨聲載道。
可實際上,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並不是為了遊玩。
從魏晉之時一直到南北朝,整個天下都是四分五裂,持續了三百多年的時間。
楊堅北遷周鼎南滅殘陳,總算是結束了華夏大地三百多年的分裂,完成了華夏一統。
但這個天下一統,隻是疆域上的一統,並非天下民心一統,這就像是一道傷疤,雖然愈合了,可疤痕還在。
南北兩地的民眾,由於對立多年,還是相互仇視,看似一統,可實際上南北兩地也都是貌合神離。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南北兩地緊緊的聯係在一起。
(南北兩地相隔萬裏,南下的陸路,路途遙遠,很多地方崎嶇難行,水路也是疏於管理,多處堵塞無法通行,最終,隋煬帝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開鑿水路。。。因為水路如果可以通行,路程的行進速度上要比陸路快太多了。。。當時南方還多有叛亂,就是因為交通不便,隋朝廷很難第一時間前往平亂,弄的南方百姓,嚴重懷疑大隋朝廷的能力,致使朝廷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大運河的開鑿,為的是貫通南北,是隋朝政治、軍事統治的需要。)
同時,通過大運河來運輸物資,無論是速度還是運輸成本,都要比陸路更快,更便宜!
這一點,大唐人是最清楚的。
長孫衝冷笑,“房俊,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你知道那昏君楊廣為了修建大運河征發了多少徭役?你知道為了修建大運河,有多少人無辜枉死?大運河修建了六年,你知道這六年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
“如此的昏君,以萬千百姓血肉鑄就的大運河,在你的口中竟然成了不世的功績?”
“房俊,你究竟居心何在?”
當著李世民的麵,說隋煬帝楊廣的功績,這事,估計也就房俊能幹的出來。
哪有人敢當著當朝皇帝的麵,說前朝的好啊?
這不等於是在說,李唐的江山是謀朝篡位而來的嗎?這跟說老李家的人是亂臣賊子有啥區別啊?
房俊看著長孫衝反問,“我大唐,無論是派兵南下,又或者是貨物的運輸,走的是陸路還是水路?這不是功績?隋煬帝開創科舉,我大唐依舊沿襲,讓天下有識之士盡可報效朝廷,這不是功績?”
“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為什麽弄的百姓怨聲載道,你想過嗎?”
“那是因為國庫裏沒錢!”
“國庫裏若是有錢,有必要征發徭役嗎?”
“全國招募勞工,每人每天工作四個時辰,每天三餐管飽,每人每天可領50文錢,如果是這樣,你覺得天下百姓還會怨聲載道嗎?”
勞工幹活,三餐管飽,還能拿到工錢,那老百姓不都得樂死?還怨聲載道個屁啊?
可問題是,朝廷沒錢,隋煬帝還想幹這件事,那咋整?
硬來唄!
最後不也就是硬來弄出了事兒,弄的自己名聲越來越臭。
“所以我說,隋煬帝並非昏庸,但確實無道,如果隋煬帝能在解決了錢財的問題之後再去開鑿大運河,也就不會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未必就會失了民心。”
“眾觀曆史,我們要做的是取彼之長,補己之短,而非是一味的詆毀!”
“若是連正視曆史的胸懷都沒有,又有什麽資格妄論國事?”
房俊弄白糖,已經碰了長孫家的利益,所以吧,房俊也沒必要給長孫衝留什麽臉麵。
長孫衝那臉青一陣白一陣的,本來還想開口跟房俊爭辯幾句,結果李世民開口了。
“高明,你帶著兄妹們去桃花園那邊吧,今日是長樂慶生,皇家不能失了禮數。”
李世民找的這個理由,那是相當的充分。
那麽多勳貴之子來為長樂慶生,這些皇子公主都跟著李世民在牡丹亭,一個在桃花源的都沒有,這會顯得皇家桀驁,也有失禮數。
可實際上,李世民是嫌長孫衝總跟著打岔,他想聽的是房俊的辦法,可不是長孫衝的吹捧和爭辯。
“長樂,你也去吧。”
“是,父皇。”
一眾皇子公主們紛紛躬身。
“房俊,你先留下,朕還有話跟你說。”
“哦。。。”
“長樂。”李麗質經過房俊身邊的時候,房俊叫住了李麗質。
“水晶糖分你三成的利潤,全當我孝敬陛下了。”這句話,房俊是刻意說給李世民聽的。
說著,房俊又從衣袖之中取出了一方半尺多長,三指寬的木盒。
“呐,送你的禮物,我親手做的!”
“算你有良心~!”李麗質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木盒,木盒之中,排列著五支小玉瓶。
“房俊,你送我的是什麽呀?”李麗質打開玉瓶看了下,玉瓶裏裝著的是紅色的東西,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花香。
“唇彩,化唇妝用的。”
聽到房俊的話,李麗質的臉一下就紅了。
“謝。。。謝謝你。。。”
李麗質跟隻被驚了的兔子一樣,一溜小跑的離開了牡丹亭。
房俊撓著頭看著李世民。
國庫裏那仨瓜倆棗的,一個開倉放糧就消耗了一小半,回頭還要借給東突厥一筆,國庫估計是要見底兒了,要不李世民也不可能想到問自己這種事兒。
“增加國庫收入的辦法我倒是有,就是容易讓陛下為難。”
“容易讓朕為難?”聽到房俊說有辦法,李世民的表情也舒緩了很多,“你且說來聽聽。”
房俊沉吟了一會,轉而詢問李世民,“陛下以為,前朝隋煬帝如何?”
李世民皺了下眉,“為何讓朕評價隋煬帝?”
“因為我大唐的稅收製度,是以前朝的製度為基礎做了細微的調整而形成的。”房俊頓了頓說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唐的國庫,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前朝的國庫區別不大。”
沒等李世民說話,長孫衝率先開口。
“房俊,你莫不是想拿那昏庸無道,殘暴不仁的隋煬帝,與陛下做比較?”
長孫衝心裏憋氣啊。
他跟李世民啥關係?李世民可是他親姑父啊!
他都沒資格坐在李世民的麵前,房俊憑什麽啊?
所以長孫衝故意拿話擠兌房俊,故意把話題往偏了帶。
“隋煬帝無道,但卻未必昏庸!”房俊頓了頓繼續說道,“開鑿大運河,雖說勞民傷財,但卻不得不說,大運河乃是隋煬帝的功績之一!”
坊間傳聞,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為的是方便自己下江南遊玩,所以才鬧黎民百姓怨聲載道。
可實際上,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並不是為了遊玩。
從魏晉之時一直到南北朝,整個天下都是四分五裂,持續了三百多年的時間。
楊堅北遷周鼎南滅殘陳,總算是結束了華夏大地三百多年的分裂,完成了華夏一統。
但這個天下一統,隻是疆域上的一統,並非天下民心一統,這就像是一道傷疤,雖然愈合了,可疤痕還在。
南北兩地的民眾,由於對立多年,還是相互仇視,看似一統,可實際上南北兩地也都是貌合神離。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南北兩地緊緊的聯係在一起。
(南北兩地相隔萬裏,南下的陸路,路途遙遠,很多地方崎嶇難行,水路也是疏於管理,多處堵塞無法通行,最終,隋煬帝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開鑿水路。。。因為水路如果可以通行,路程的行進速度上要比陸路快太多了。。。當時南方還多有叛亂,就是因為交通不便,隋朝廷很難第一時間前往平亂,弄的南方百姓,嚴重懷疑大隋朝廷的能力,致使朝廷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大運河的開鑿,為的是貫通南北,是隋朝政治、軍事統治的需要。)
同時,通過大運河來運輸物資,無論是速度還是運輸成本,都要比陸路更快,更便宜!
這一點,大唐人是最清楚的。
長孫衝冷笑,“房俊,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你知道那昏君楊廣為了修建大運河征發了多少徭役?你知道為了修建大運河,有多少人無辜枉死?大運河修建了六年,你知道這六年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
“如此的昏君,以萬千百姓血肉鑄就的大運河,在你的口中竟然成了不世的功績?”
“房俊,你究竟居心何在?”
當著李世民的麵,說隋煬帝楊廣的功績,這事,估計也就房俊能幹的出來。
哪有人敢當著當朝皇帝的麵,說前朝的好啊?
這不等於是在說,李唐的江山是謀朝篡位而來的嗎?這跟說老李家的人是亂臣賊子有啥區別啊?
房俊看著長孫衝反問,“我大唐,無論是派兵南下,又或者是貨物的運輸,走的是陸路還是水路?這不是功績?隋煬帝開創科舉,我大唐依舊沿襲,讓天下有識之士盡可報效朝廷,這不是功績?”
“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為什麽弄的百姓怨聲載道,你想過嗎?”
“那是因為國庫裏沒錢!”
“國庫裏若是有錢,有必要征發徭役嗎?”
“全國招募勞工,每人每天工作四個時辰,每天三餐管飽,每人每天可領50文錢,如果是這樣,你覺得天下百姓還會怨聲載道嗎?”
勞工幹活,三餐管飽,還能拿到工錢,那老百姓不都得樂死?還怨聲載道個屁啊?
可問題是,朝廷沒錢,隋煬帝還想幹這件事,那咋整?
硬來唄!
最後不也就是硬來弄出了事兒,弄的自己名聲越來越臭。
“所以我說,隋煬帝並非昏庸,但確實無道,如果隋煬帝能在解決了錢財的問題之後再去開鑿大運河,也就不會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未必就會失了民心。”
“眾觀曆史,我們要做的是取彼之長,補己之短,而非是一味的詆毀!”
“若是連正視曆史的胸懷都沒有,又有什麽資格妄論國事?”
房俊弄白糖,已經碰了長孫家的利益,所以吧,房俊也沒必要給長孫衝留什麽臉麵。
長孫衝那臉青一陣白一陣的,本來還想開口跟房俊爭辯幾句,結果李世民開口了。
“高明,你帶著兄妹們去桃花園那邊吧,今日是長樂慶生,皇家不能失了禮數。”
李世民找的這個理由,那是相當的充分。
那麽多勳貴之子來為長樂慶生,這些皇子公主都跟著李世民在牡丹亭,一個在桃花源的都沒有,這會顯得皇家桀驁,也有失禮數。
可實際上,李世民是嫌長孫衝總跟著打岔,他想聽的是房俊的辦法,可不是長孫衝的吹捧和爭辯。
“長樂,你也去吧。”
“是,父皇。”
一眾皇子公主們紛紛躬身。
“房俊,你先留下,朕還有話跟你說。”
“哦。。。”
“長樂。”李麗質經過房俊身邊的時候,房俊叫住了李麗質。
“水晶糖分你三成的利潤,全當我孝敬陛下了。”這句話,房俊是刻意說給李世民聽的。
說著,房俊又從衣袖之中取出了一方半尺多長,三指寬的木盒。
“呐,送你的禮物,我親手做的!”
“算你有良心~!”李麗質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木盒,木盒之中,排列著五支小玉瓶。
“房俊,你送我的是什麽呀?”李麗質打開玉瓶看了下,玉瓶裏裝著的是紅色的東西,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花香。
“唇彩,化唇妝用的。”
聽到房俊的話,李麗質的臉一下就紅了。
“謝。。。謝謝你。。。”
李麗質跟隻被驚了的兔子一樣,一溜小跑的離開了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