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生被人把控
我和先帝那點破事被全京城知道了 作者:逃跑的麻辣兔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墨傾池知道自己生病了,他以為自己是厭倦了勾心鬥角所以神思不定。
可原來是陶稚讓他生病的。
他迷茫望著陶稚,是他變了,還是他變了。
從前那個堅強、努力的少年去了哪裏?
“這是能讓你感到快樂的藥,”陶稚低聲道,“讓你離不開我的藥。”
墨傾池死命摳著自己喉嚨,“嘔”一口汙穢吐出。
墨傾池茫然抬起頭,眼角掛著生理性的淚水。
回想著這些年,他丟掉了自己的底線,放棄自己的原則,讓自己成為曾經最不恥的人。
可他實現了自己的野望,讓陶稚登上皇位,所以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成功了。
當初那個被人踩在腳底下被人隨意踐踏的少年,終於成為這天下最尊貴的人。
然而到頭來,他自己得到了什麽。
一身汙名,一具羸弱的身體。
一生被人把控!
那一場瘋狂的殺戮榨幹了他的潛力,摧毀他的身體,曾經武藝高強的他如今變得弱不禁風。
那一碗美味的老鴨湯讓他眷戀,卻也讓他永遠也離不開這口湯,讓他渾渾噩噩。讓曾經冷靜的他,變得暴躁,易怒。
“陶稚,為什麽呢,”墨傾池神色癲狂,歇斯底裏:“你設計我殺了素心書院幾百學子,我已經惡名昭彰,罪惡滔天,這天下再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你為什麽還是不願意放過我。”
陶稚道:“我說了我想讓你離不開我。”
墨傾池不想問為什麽,但凡陶稚正常點,做一個普通的皇帝,他們都會是一輩子的君臣與朋友。
可他非要做暴君,非要亂來……
然後他卻說想讓自己離不開他,墨傾池根本無法理解。
他拿起劍架在自己脖子上,“那你失敗了,活著很難,死卻很容易。”
他毫不留情往自己脖子抹去。
放在以前,就算他真的殺了幾百個無辜的人,他也不會想著去尋死,他會努力活著為自己贖罪。
可現在,他的身體,他的意誌都被摧毀。
若是從今往後都要被人擺布,還不如死了算了。
可惜的是,他如今身體虛弱得連給自己抹脖子都做不到。
陶稚快速踢飛了他的劍,他的脖子上隻有一道淺淺的血痕。
“阿池,你受傷了。”陶稚迅速拿來金瘡藥為他抹上。
“你別碰我!”墨傾池吼道,他雙目微紅,歇斯底裏的樣子卻讓陶稚心頭火熱。
陶稚眸子暗了暗:“阿池,你現在太激動了,你冷靜點。”
於是墨傾池安靜了:“這人世活著太累了。”
最終,慶國公殺害大儒李淵海及素心書院幾百學子一事不了了之。
群臣對當今與慶國公的感情,有了清醒的認知。
可其他人都能放下,唯獨他自己不能放下。
七日後,墨傾池來到李淵海的家裏。
李淵海是他的老師,他曾經很看好墨傾池,認為墨傾池俠肝義膽又才華橫溢,定能名留青史。
可短短幾年的時候,墨傾池就變成了大奸臣。
曾經的期望有多大,後來的失望就有多大。
同時,李淵海一直以來就不喜歡陶稚,認為他太過陰鬱,不可能成為一個明君。
所以後來墨傾池變成奸佞,李淵海認為是陶稚帶壞了他。
他始終認為墨傾池不是無可救藥的人。
他極力反對陶稚,為的也是能讓墨傾池清醒。
“你好意思來這裏,你給我滾!”喝罵之聲從耳畔傳來。
李淵海的弟子們,對這個害死他們老師的罪魁禍首,深惡痛絕。
看到墨傾池就站在眼前,恨不能生啖其肉。
但他的身邊跟著魚龍衛,他們也隻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恨。
墨傾池沒有走進靈堂,隻在門口磕了幾個頭。
李夫人從裏麵走出來,眼裏是不可抑製的憤怒。
“墨傾池,你殺了老爺,卻還假惺惺地來這裏做什麽!”
李淵海的子女,弟子們跟在她的身後,那一目了然的恨讓人心驚肉跳。
“你磕頭又怎樣?你以為老師就會原諒你嗎?”
“墨傾池,你曾經是老師最得意的弟子,如今你卻為了那個昏君欺師滅祖,你還有沒有人性!你還有什麽顏麵站在這裏!”
“墨傾池!你親手殺了自己的老師,你會有報應的!”
“墨傾池!總有一天我會殺了你,為父親報仇!”
墨傾池跪完,站起身看著他們,將所有的恨看在眼裏。
“你們要殺我,盡管來就是。”
他聲音淡然,再次點燃了眾人的怒火。
“墨傾池,你太囂張了!你不會有好下場的!”
墨傾池離開李府又前往其他死者的家裏。
沒有任何意外,所有人都在唾罵他。
咒罵之聲充斥著他的耳朵,他隻是默默磕幾個頭便離開。
*
得知自己喝的老鴨湯是什麽後,墨傾池想要戒斷。
然而每每發作起來就痛不欲生。
陶稚也總會“貼心”地把東西送到他的嘴裏。
再然後他再也離不開老鴨湯了。
這樣,墨傾池平時的時候對陶稚冷漠至極。
可一旦藥癮發作,他便會像狗一樣去求陶稚,放棄尊嚴,放棄廉恥。
每每清醒過來,墨傾池都痛不欲生。
唯一慶幸的是陶稚一直控製著自己不敢再冒犯墨傾池。
金秋時節,不管陶稚如何不願意,他的大婚之日還是如約到來。
隻不過在新婚夜裏,他依舊召墨傾池進宮。
第二天宮門開了,墨傾池才雙腿打顫離開皇宮。
——“……”
——“元熙帝真不是人,慶國公幫他登上皇位,他卻這麽對他。”
——“大婚之夜召臣子入宮,不知道的還以為元熙帝多麽勤勉呢。”
——“元熙帝那點醜事全被抖出來了。”
——“我想知道陛下怎麽看待元熙帝。”
皇宮裏一片寂靜,事關先帝,大臣們都不敢說話。
陶濟民十分沉默,看不出喜怒。
他與元熙帝感情並不好,但元熙帝畢竟是他爹,看到他爹做這些事,他真心是五味雜陳。
更何況慶國公還是他的舅舅。
*
墨傾池馬車也不坐,就那麽茫然的走在大街上。
這一瞬間他突然決定要逃離京城。
可原來是陶稚讓他生病的。
他迷茫望著陶稚,是他變了,還是他變了。
從前那個堅強、努力的少年去了哪裏?
“這是能讓你感到快樂的藥,”陶稚低聲道,“讓你離不開我的藥。”
墨傾池死命摳著自己喉嚨,“嘔”一口汙穢吐出。
墨傾池茫然抬起頭,眼角掛著生理性的淚水。
回想著這些年,他丟掉了自己的底線,放棄自己的原則,讓自己成為曾經最不恥的人。
可他實現了自己的野望,讓陶稚登上皇位,所以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成功了。
當初那個被人踩在腳底下被人隨意踐踏的少年,終於成為這天下最尊貴的人。
然而到頭來,他自己得到了什麽。
一身汙名,一具羸弱的身體。
一生被人把控!
那一場瘋狂的殺戮榨幹了他的潛力,摧毀他的身體,曾經武藝高強的他如今變得弱不禁風。
那一碗美味的老鴨湯讓他眷戀,卻也讓他永遠也離不開這口湯,讓他渾渾噩噩。讓曾經冷靜的他,變得暴躁,易怒。
“陶稚,為什麽呢,”墨傾池神色癲狂,歇斯底裏:“你設計我殺了素心書院幾百學子,我已經惡名昭彰,罪惡滔天,這天下再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你為什麽還是不願意放過我。”
陶稚道:“我說了我想讓你離不開我。”
墨傾池不想問為什麽,但凡陶稚正常點,做一個普通的皇帝,他們都會是一輩子的君臣與朋友。
可他非要做暴君,非要亂來……
然後他卻說想讓自己離不開他,墨傾池根本無法理解。
他拿起劍架在自己脖子上,“那你失敗了,活著很難,死卻很容易。”
他毫不留情往自己脖子抹去。
放在以前,就算他真的殺了幾百個無辜的人,他也不會想著去尋死,他會努力活著為自己贖罪。
可現在,他的身體,他的意誌都被摧毀。
若是從今往後都要被人擺布,還不如死了算了。
可惜的是,他如今身體虛弱得連給自己抹脖子都做不到。
陶稚快速踢飛了他的劍,他的脖子上隻有一道淺淺的血痕。
“阿池,你受傷了。”陶稚迅速拿來金瘡藥為他抹上。
“你別碰我!”墨傾池吼道,他雙目微紅,歇斯底裏的樣子卻讓陶稚心頭火熱。
陶稚眸子暗了暗:“阿池,你現在太激動了,你冷靜點。”
於是墨傾池安靜了:“這人世活著太累了。”
最終,慶國公殺害大儒李淵海及素心書院幾百學子一事不了了之。
群臣對當今與慶國公的感情,有了清醒的認知。
可其他人都能放下,唯獨他自己不能放下。
七日後,墨傾池來到李淵海的家裏。
李淵海是他的老師,他曾經很看好墨傾池,認為墨傾池俠肝義膽又才華橫溢,定能名留青史。
可短短幾年的時候,墨傾池就變成了大奸臣。
曾經的期望有多大,後來的失望就有多大。
同時,李淵海一直以來就不喜歡陶稚,認為他太過陰鬱,不可能成為一個明君。
所以後來墨傾池變成奸佞,李淵海認為是陶稚帶壞了他。
他始終認為墨傾池不是無可救藥的人。
他極力反對陶稚,為的也是能讓墨傾池清醒。
“你好意思來這裏,你給我滾!”喝罵之聲從耳畔傳來。
李淵海的弟子們,對這個害死他們老師的罪魁禍首,深惡痛絕。
看到墨傾池就站在眼前,恨不能生啖其肉。
但他的身邊跟著魚龍衛,他們也隻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恨。
墨傾池沒有走進靈堂,隻在門口磕了幾個頭。
李夫人從裏麵走出來,眼裏是不可抑製的憤怒。
“墨傾池,你殺了老爺,卻還假惺惺地來這裏做什麽!”
李淵海的子女,弟子們跟在她的身後,那一目了然的恨讓人心驚肉跳。
“你磕頭又怎樣?你以為老師就會原諒你嗎?”
“墨傾池,你曾經是老師最得意的弟子,如今你卻為了那個昏君欺師滅祖,你還有沒有人性!你還有什麽顏麵站在這裏!”
“墨傾池!你親手殺了自己的老師,你會有報應的!”
“墨傾池!總有一天我會殺了你,為父親報仇!”
墨傾池跪完,站起身看著他們,將所有的恨看在眼裏。
“你們要殺我,盡管來就是。”
他聲音淡然,再次點燃了眾人的怒火。
“墨傾池,你太囂張了!你不會有好下場的!”
墨傾池離開李府又前往其他死者的家裏。
沒有任何意外,所有人都在唾罵他。
咒罵之聲充斥著他的耳朵,他隻是默默磕幾個頭便離開。
*
得知自己喝的老鴨湯是什麽後,墨傾池想要戒斷。
然而每每發作起來就痛不欲生。
陶稚也總會“貼心”地把東西送到他的嘴裏。
再然後他再也離不開老鴨湯了。
這樣,墨傾池平時的時候對陶稚冷漠至極。
可一旦藥癮發作,他便會像狗一樣去求陶稚,放棄尊嚴,放棄廉恥。
每每清醒過來,墨傾池都痛不欲生。
唯一慶幸的是陶稚一直控製著自己不敢再冒犯墨傾池。
金秋時節,不管陶稚如何不願意,他的大婚之日還是如約到來。
隻不過在新婚夜裏,他依舊召墨傾池進宮。
第二天宮門開了,墨傾池才雙腿打顫離開皇宮。
——“……”
——“元熙帝真不是人,慶國公幫他登上皇位,他卻這麽對他。”
——“大婚之夜召臣子入宮,不知道的還以為元熙帝多麽勤勉呢。”
——“元熙帝那點醜事全被抖出來了。”
——“我想知道陛下怎麽看待元熙帝。”
皇宮裏一片寂靜,事關先帝,大臣們都不敢說話。
陶濟民十分沉默,看不出喜怒。
他與元熙帝感情並不好,但元熙帝畢竟是他爹,看到他爹做這些事,他真心是五味雜陳。
更何況慶國公還是他的舅舅。
*
墨傾池馬車也不坐,就那麽茫然的走在大街上。
這一瞬間他突然決定要逃離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