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王瓊替寧陽縣百姓暢想未來的好日子,楊少峰也不禁笑了起來:“那就借王兄吉言了,希望咱們寧陽縣的百姓,能在明年過上好日子。”


    等兩人來到太子渠的石碑之前,王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石碑:“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卻好像過了三四年那麽長,可是楊兄當時心憂幹旱的模樣,卻又宛若昨日。”


    楊少峰也忍不住歎了一聲:“當時每天晚上一閉眼就在心裏盼著老天爺趕緊下雨,每天清晨一睜眼就盼著水渠能早日完工,真真是度日如年啊。”


    說到這兒,楊少峰又不禁笑了笑,說道:“當時多虧了王兄,若是王兄再晚來幾天,隻怕大汶河跟洸河就要斷流,大明湖也無法完成蓄水。”


    王瓊連連謙虛幾句,忽然間卻咦了一聲,伸手指著大明湖的方向問道:“楊兄,那些人是?”


    楊少峰順著王瓊手指的方向看去,卻見二十幾個青壯正沿著大明湖南邊的大路往西邊而去。


    “應該是去起窯的,”楊少峰笑著說道:“我之前不是跟王兄說過嗎,咱們寧陽縣要起一個磚窯,燒出來的磚要拿去修建一些房屋,用來臨時安置遷移到寧陽縣的百姓。”


    王瓊傻傻的看了楊少峰一眼,又看了看那二十多個青壯,忍不住問道:“起窯這個事兒……應該是在下官來寧陽縣的時候剛剛定下的吧?”


    楊少峰點了點頭,說道:“就是一兩個時辰之前定下來的。”


    瞧著楊少峰臉上滿是理所當然的表情,王瓊頓時破了大防,伸手指著那些青壯說道:“一兩個時辰前定下來修窯,他們現在就去修?”


    楊少峰再次點頭,反問道:“對啊,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麽?”


    不對的地方大了!


    那踏馬是修窯啊混蛋!


    是力氣活!


    你楊大知縣說要修窯燒磚,寧陽縣的百姓就能在一兩個時辰當中拉起一個二十多人的隊伍,然後說說笑笑的去修窯?


    王瓊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楊兄是給他們開工錢了?”


    楊少峰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瞥了王瓊一眼,說道:“修窯是我這個知縣大老爺的決定,又不是朝廷征發的徭役,怎麽可能不給錢?”


    聽到楊少峰這般說法,王瓊才算是長舒一口氣。


    給錢啊,給錢那就正常了。


    要是你楊知縣不給錢,他們還能這麽說說笑笑的去修磚窯,那你楊知縣在寧陽縣百姓心裏的地位得有多高?


    正當王瓊暗自吐槽時,楊少峰又接著說道:“而且不光是給錢,我還得管飯呢——就是這些個混賬東西一個個都吃的牙根子黃,竟然開始嫌棄包子了!”


    其實楊少峰的心裏也清楚,寧陽縣的青壯們早就開始嫌棄包子了。


    沒辦法,寧陽縣的青壯們從二、三月份春耕開始的時候吃包子,一直吃到秋收秋播結束,包子餡翻來覆去的又隻有那幾種野菜,許多人早就已經吃的夠夠的了,哪怕包子鋪的小寡婦們再怎麽盡心盡力的去調整包子餡的味道也沒用。


    隻是嫌棄歸嫌棄,吃還是要吃的,畢竟包子鋪的小寡婦們也沒辦法搞出來更多的花樣,隻能偶爾給他們蒸些饅頭再搭配些白菜、蘿卜之類的蔬菜。


    除非養雞場裏專門給楊大知縣留的那些大公雞忽然有想不開的,這些青壯們才能撈到一點兒雞肉雞湯嚐嚐鮮。


    為此,包子鋪的小寡婦們還跟著楊大知縣學會了一道新菜——把黃花菜和鮮蘑一塊兒炒香,然後把楊大知縣嫌棄的雞胸肉撕成細絲放進去一塊兒炒勻,然後添水燉煮,加點兒醬油、醋和鹽調味,出鍋的時候再淋上一滴香油,一道簡易版的雞絲扣碗就熱乎出鍋。


    雞肉的鮮味兒,鮮蘑的鮮味兒,黃花菜那股特殊的香氣,再加上香油的味道,隻是聞一聞都會有一種渾身舒坦的感覺。


    這麽說吧,這道菜唯一的缺陷就是雞肉少了點兒,畢竟一隻雞也就隻有那麽點兒雞胸肉,可能一碗雞絲黃花菜裏都挑不出幾根肉絲。


    當然,最受青壯們歡迎的,還是正兒八經的豬肉燉白菜——像城西大明湖和太子渠竣工的那次,城東光明湖和明光渠竣工的那次,還有就是秋收正式開始前,知縣大老爺可都是讓人殺了豬的,幾乎每個人的碗裏都能分到一兩片肉,再加上一大碗吸滿了油脂的白菜,那個香味兒簡直能讓人回味一整年。


    至於楊大知縣……楊大知縣是不稀罕跟青壯們搶豬肉的,基本上每次殺豬都隻要豬頭和兩根沒什麽肉的肋排,再就是每頭豬都隻有那麽三四兩的油邊肉,剩下的是一點兒不要。


    整個寧陽縣的百姓都知道,殺豬的時候其他方麵可以糊弄,但是豬頭上的毛一定要刮幹淨,豬肋排當中帶著脆骨的那兩根誰都不能搶,油邊肉更是連想都不能想。


    因為楊大知縣喜歡吃豬耳朵和豬拱嘴,喜歡啃排骨上的那點兒脆骨,喜歡把油邊肉烤來吃。


    正當楊少峰回憶著烤油邊的味道時,剛剛已經破防一次又一次的王瓊卻忽然說道:“楊兄,正所謂千磚萬瓦,這一窯應該也隻能燒千把塊磚?”


    “按照你之前說的那種房子的蓋法,一座房子差不多得三萬塊左右的磚,要是再算上損耗,怕不是一座房子得要三萬一千塊左右的磚胚?”


    四下打量了一眼,王瓊都有些替楊少峰犯愁:“就寧陽縣這點兒青壯,一天能弄出多少磚胚來?”


    楊少峰微微一怔,問道:“王兄還懂得製磚?”


    王瓊微微搖頭,“下官可不懂得如何製磚,但是在京城的時候曾聽人說過,兩個青壯一天隻能做出三四百塊磚胚,按照一窯燒千磚的說法來算,一窯怕不是得六個青壯才能供上所需的磚胚。”


    楊少峰當即就傻眼了。


    不是,製作磚胚那破玩意兒有那麽難嗎?


    想了好大一會兒所沒想出個所以然來,楊少峰幹脆對王瓊說道:“王兄若是無事,不如陪我去磚窯那裏走走?正好我有幾個問題想要問問起窯的王老歪。”


    王瓊本身就想看看寧陽縣的磚窯是怎麽起的,聞言自然是一口應下。


    等兩人趕到起窯的工地後,楊少峰便直接喊來王老歪,問道:“本官問你,這磚胚是怎麽製成的?一個人一天能弄出多少塊磚胚?一窯又能燒多少磚?一天能燒幾窯?”


    隨著楊大知縣的話音落下,王老歪整個人都傻了,直到過了好一會兒才拱手答道:“回大老爺,要想製磚胚,首先就得選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