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成虎左右為難不好說話,高一功陷入沉思,李錦說完後就看著二人,等著他們兩個表態,場麵一時陷入沉寂。
好一會兒,高一功才說話:“滯留西北的順軍集結起來接近十萬人,要行進數千裏,確實要妥善安排。亳侯的能力,我們大家有目共睹,希望亳侯能率領大軍平安到達荊襄,與陛下匯合。”
看來高一功看出來李錦想要大軍的指揮權了。
高一功表了態,牛成虎也不能傻愣著,隻能跟著高一功的說法,支持李錦整軍。
李錦看牛成虎好像有點不太願意,隻能再三向他二人保證,自己提出整編軍隊,沒有吞並他人麾下兵馬的意思,整編以後,大軍還是歸各將領統屬。
隻是李錦這保證多少有點蒼白無力,自從陝西起義以來,無論是在義軍還是在官軍中吞並他人壯大自己的事時有發生。
十幾年亂世,活到現在的都知道,手中的兵馬,才是自己在亂世安身立命的本錢!
不過牛成虎心想,既然隨順軍走到了這裏,萬一李錦真要兼並自己麾下的兄弟,大不了魚死網破。大順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在固原城下李錦都沒有輕易開戰,到了秦州也不一定會為了七八千人再起內訌!
三人分開後,高一功又陪著李錦去找了田虎和楊彥昌,分別向他們說明了李錦的想法。田虎是順軍老兄弟,官爵也沒有李錦高,他歸屬前營,不過現在前營主將基本都不在了,現在大軍整編自然沒什麽問題。
楊彥昌雖然不是老順軍出身,但是他原來在劉國能麾下時,義軍也是分分合合,戰事不利的時候合營作戰也是正常!
其實李錦還是要解釋清楚,整編軍隊不會收繳他們兵權,該帶兵帶兵,該打仗還是要繼續打仗,整編軍隊隻是想讓各部都提高戰鬥力。這些話還是要給他們講清楚,畢竟大順的皇帝在這方麵有過前科,曾經火拚過羅汝才和革左五營。
就在李錦和身邊眾將私下討論整編軍隊的時候,西安陝西布政使衙門,現在剛改成陝西三邊總督府,剛從陝北到西安的吳三桂,在總督府前,請見新任三邊總督孟喬芳。
吳三桂原本是想到西安麵見阿濟格,討要自己的家丁騎兵,再請求阿濟格增加派兵馬,堵住李錦的大軍。
隻是阿濟格拿下西安第二天就追擊南下的順軍主力了,此時已經不再西安城中,現在西安城中能做主的是清廷新任命的三邊總督。
三邊總督有權節製陝西境內各處人馬,潼關以西所有降清的軍隊,他都有權調動,所以吳三桂到了西安後就立即到總督府見孟喬芳。
孟喬芳聽到門子稟報吳三桂在門外,立刻命人大開中門,親自到大門外迎接吳三桂。
“哎呀!本官不知道平西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平西王恕罪!”孟喬芳剛過儀門,就拱手作揖,喊著讓吳三桂恕罪,同時快步走向大門。然後一邊走一邊嗬斥屬下:“怎麽能讓平西王在門外等候,不懂事的東西!”
到了大門口,孟喬芳向吳三桂行禮後,迅速彎腰側身,左手一擺,請吳三桂進總督府。
吳三桂也不托大,畢竟現在自己有求於人,就和孟喬芳聯袂進了大門。二人過了儀門和公生明牌坊後,在總督府大堂分主客而坐。
孟喬芳坐定後,讓下人上茶,同時開口問道:“平西王滿身征塵,到了西安還未休息就來找本官,所為何事啊?”
“當初英親王從延安南下,進攻關中後,就命本王和幾位漢軍旗的固山額真,一起在延安城下圍困賊酋一隻虎李錦。”
“後來李錦率部突圍,本王就率領部下人馬追擊,隻是本王麾下馬軍被英親王抽調追擊流寇主力,所以兵力不足。而李錦收取陝西沿邊駐軍,人馬已經接近十萬之眾,現在他正率領麾下人馬南下,可能是想要去與李自成匯合。本王到西安請孟大人調派兵馬,在必經之路上攔截李錦大軍!”
吳三桂簡單的說完了事情的緣由和自己的要求,然後看著孟喬芳。孟喬芳聽了吳三桂的話,皺起了眉頭。
他不久前才上任,剛著手招降陝西的府縣,手上還沒有兵,就算有心幫吳三桂,也擠不出來兵馬。
孟喬芳拈著胡子,考慮了許久,才開口說道:“平西王見諒,本官剛到西安上任,麾下並無兵馬。本官離京之前,兵部還行文要求榆林的薑鑲、唐通等人返回汛地。”
“那石廷柱,祖澤清他們呢?”吳三桂追問道。
“拿下延安城後,一部分漢軍守衛西安,大部分隨英親王南下追擊李自成,實在點不出兵!”
孟喬芳說完後,兩人一起陷入沉默。
許久之後,孟喬芳又開口說道:“本官前日派往西寧,蘭州,漢中的人回來了,西北左勷、鄭嘉棟、高汝礪等人都願意歸順大清,他們麾下加起來還有兩三萬兵馬,可以調動。漢中賀錦也願意歸順,他麾下萬餘兵馬在漢中,也可以阻擋李錦。”
吳三桂聽了孟喬芳的話,眼神瞬間明亮了許多,不過馬上又黯淡下去。
其實吳三桂知道,隻要這些人能全心全意的配合他圍堵李錦,就能借助隴西地勢,把順軍困死在綿綿群山之中,不過他還想更穩妥一些,多要點兵馬。
緊接著吳三桂歎了口氣,說道:“偽順在西北也還有十萬大軍,這些人馬還是不夠!”
“孟大人能否調遣薑鑲、唐通所部,會同陝西其餘兵馬,防堵李錦大軍?”
孟喬芳有權調陝西兵馬,但是薑鑲、唐通他們是山西的總兵,三邊總督無權節製。再說私自調動兵馬可是重罪,孟喬芳可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幫吳三桂調兵。
想了許久,孟喬芳才開口說道:“這樣吧,先讓薑鑲他們就地駐紮休整,本官明天寫一道折子,上奏朝廷,請求薑鑲唐通所部,剿滅西北順軍以後,再撤回山西!也請平西王一起具名上奏,等朝廷旨意一到,就可將陝北大軍調往漢中。”
“那本王就多謝孟大人了!”
好一會兒,高一功才說話:“滯留西北的順軍集結起來接近十萬人,要行進數千裏,確實要妥善安排。亳侯的能力,我們大家有目共睹,希望亳侯能率領大軍平安到達荊襄,與陛下匯合。”
看來高一功看出來李錦想要大軍的指揮權了。
高一功表了態,牛成虎也不能傻愣著,隻能跟著高一功的說法,支持李錦整軍。
李錦看牛成虎好像有點不太願意,隻能再三向他二人保證,自己提出整編軍隊,沒有吞並他人麾下兵馬的意思,整編以後,大軍還是歸各將領統屬。
隻是李錦這保證多少有點蒼白無力,自從陝西起義以來,無論是在義軍還是在官軍中吞並他人壯大自己的事時有發生。
十幾年亂世,活到現在的都知道,手中的兵馬,才是自己在亂世安身立命的本錢!
不過牛成虎心想,既然隨順軍走到了這裏,萬一李錦真要兼並自己麾下的兄弟,大不了魚死網破。大順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在固原城下李錦都沒有輕易開戰,到了秦州也不一定會為了七八千人再起內訌!
三人分開後,高一功又陪著李錦去找了田虎和楊彥昌,分別向他們說明了李錦的想法。田虎是順軍老兄弟,官爵也沒有李錦高,他歸屬前營,不過現在前營主將基本都不在了,現在大軍整編自然沒什麽問題。
楊彥昌雖然不是老順軍出身,但是他原來在劉國能麾下時,義軍也是分分合合,戰事不利的時候合營作戰也是正常!
其實李錦還是要解釋清楚,整編軍隊不會收繳他們兵權,該帶兵帶兵,該打仗還是要繼續打仗,整編軍隊隻是想讓各部都提高戰鬥力。這些話還是要給他們講清楚,畢竟大順的皇帝在這方麵有過前科,曾經火拚過羅汝才和革左五營。
就在李錦和身邊眾將私下討論整編軍隊的時候,西安陝西布政使衙門,現在剛改成陝西三邊總督府,剛從陝北到西安的吳三桂,在總督府前,請見新任三邊總督孟喬芳。
吳三桂原本是想到西安麵見阿濟格,討要自己的家丁騎兵,再請求阿濟格增加派兵馬,堵住李錦的大軍。
隻是阿濟格拿下西安第二天就追擊南下的順軍主力了,此時已經不再西安城中,現在西安城中能做主的是清廷新任命的三邊總督。
三邊總督有權節製陝西境內各處人馬,潼關以西所有降清的軍隊,他都有權調動,所以吳三桂到了西安後就立即到總督府見孟喬芳。
孟喬芳聽到門子稟報吳三桂在門外,立刻命人大開中門,親自到大門外迎接吳三桂。
“哎呀!本官不知道平西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平西王恕罪!”孟喬芳剛過儀門,就拱手作揖,喊著讓吳三桂恕罪,同時快步走向大門。然後一邊走一邊嗬斥屬下:“怎麽能讓平西王在門外等候,不懂事的東西!”
到了大門口,孟喬芳向吳三桂行禮後,迅速彎腰側身,左手一擺,請吳三桂進總督府。
吳三桂也不托大,畢竟現在自己有求於人,就和孟喬芳聯袂進了大門。二人過了儀門和公生明牌坊後,在總督府大堂分主客而坐。
孟喬芳坐定後,讓下人上茶,同時開口問道:“平西王滿身征塵,到了西安還未休息就來找本官,所為何事啊?”
“當初英親王從延安南下,進攻關中後,就命本王和幾位漢軍旗的固山額真,一起在延安城下圍困賊酋一隻虎李錦。”
“後來李錦率部突圍,本王就率領部下人馬追擊,隻是本王麾下馬軍被英親王抽調追擊流寇主力,所以兵力不足。而李錦收取陝西沿邊駐軍,人馬已經接近十萬之眾,現在他正率領麾下人馬南下,可能是想要去與李自成匯合。本王到西安請孟大人調派兵馬,在必經之路上攔截李錦大軍!”
吳三桂簡單的說完了事情的緣由和自己的要求,然後看著孟喬芳。孟喬芳聽了吳三桂的話,皺起了眉頭。
他不久前才上任,剛著手招降陝西的府縣,手上還沒有兵,就算有心幫吳三桂,也擠不出來兵馬。
孟喬芳拈著胡子,考慮了許久,才開口說道:“平西王見諒,本官剛到西安上任,麾下並無兵馬。本官離京之前,兵部還行文要求榆林的薑鑲、唐通等人返回汛地。”
“那石廷柱,祖澤清他們呢?”吳三桂追問道。
“拿下延安城後,一部分漢軍守衛西安,大部分隨英親王南下追擊李自成,實在點不出兵!”
孟喬芳說完後,兩人一起陷入沉默。
許久之後,孟喬芳又開口說道:“本官前日派往西寧,蘭州,漢中的人回來了,西北左勷、鄭嘉棟、高汝礪等人都願意歸順大清,他們麾下加起來還有兩三萬兵馬,可以調動。漢中賀錦也願意歸順,他麾下萬餘兵馬在漢中,也可以阻擋李錦。”
吳三桂聽了孟喬芳的話,眼神瞬間明亮了許多,不過馬上又黯淡下去。
其實吳三桂知道,隻要這些人能全心全意的配合他圍堵李錦,就能借助隴西地勢,把順軍困死在綿綿群山之中,不過他還想更穩妥一些,多要點兵馬。
緊接著吳三桂歎了口氣,說道:“偽順在西北也還有十萬大軍,這些人馬還是不夠!”
“孟大人能否調遣薑鑲、唐通所部,會同陝西其餘兵馬,防堵李錦大軍?”
孟喬芳有權調陝西兵馬,但是薑鑲、唐通他們是山西的總兵,三邊總督無權節製。再說私自調動兵馬可是重罪,孟喬芳可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幫吳三桂調兵。
想了許久,孟喬芳才開口說道:“這樣吧,先讓薑鑲他們就地駐紮休整,本官明天寫一道折子,上奏朝廷,請求薑鑲唐通所部,剿滅西北順軍以後,再撤回山西!也請平西王一起具名上奏,等朝廷旨意一到,就可將陝北大軍調往漢中。”
“那本王就多謝孟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