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難挨的等待中,期盼已久的號角聲吹響,表明祭祀活動正式開始。祭棚裏的人都站起身來,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奉常親自來到棚口,指揮著眾人依次而出。
秦王自然在最前麵,太子走在他的後麵。在他倆走出約十步時,太子的諸公子走了出來。他們列成兩列,執手而行。然後是秦國公卿以及諸侯使臣,他們各執玉帛,走在後麵。在三撥人都走出祭棚後,在後麵觀禮的人從祭棚兩側向祭壇前進。觀禮的人不多,由於有齋戒三天的規定,多數人隻能止步,隻有少數人有資格齋戒。
三層台階,每上一層都要跪拜行禮。但隻有秦王和太子有資格上到最上層,諸公子隻能留在第二層,而公卿和使臣隻能在祭壇最下一層停下。
秦王和太子一前一後上了台階,登臨最高層。九階台階大約有一人來高,在一個空曠的原野裏,矗立起一座三人高的高台,讓人頓生天高地闊的感覺;而一處麵積不小的祭台上又隻有兩人,仿佛自己就是天地之間惟一的存在。
除了最高層,其他兩層祭台上都布置了執戟衛士。他們身材高大,如泥塑木雕巍然屹立。上到第二層的秦公子們在奉常府兄史官們的引導下依序而立,他們要承擔將祭品送到最高層的任務,所以有史官在旁邊加以指導。
第三層站立著公卿和使臣,他們其實也隻能算是觀禮,與祭天的關係已經不大的。但他們站在祭壇上,代表有資格直接獲得上天的賜福!
在秦王登上祭台的那一瞬間,秦太史將珍藏的火種投到柴堆中。柴堆按嚴格的形狀排列,內層是易燃的木屑竹頭,灌好油,保證一點即燃。然後小小的火焰要迅速引燃外圍粗大的木柴,要讓秦王在升至頂層時,形成衝天的火光。
周太史十分有經驗,他引導著秦王登臨的速度,讓秦王在登上頂層的時候,大火衝天而起。壇下的群臣伏拜於地,高呼三聲“萬歲!”
東邊,一縷陽光出現在山的後麵。三隻幼小的豬、牛、羊被束縛著,依次由秦公子抬上祭台。秦王拔劍,一一割斷了它們的喉嚨,鮮血汩汩而出,染紅了大片土地。三牲被投入火中,一瞬間,大火包裹了它們的身體,烤肉的香味彌漫出來。各種祭品:玉、帛、酒、肉被魚貫送到祭台上,太子接過,遞給秦王,秦王一一將其投入火中。火焰得到這些肉食的加持,燃燒得越來越旺。
奉常捧出一卷簡冊,在祭壇的最下層高聲朗誦。誦畢,升壇,由太子遞給秦王。秦王接過後,投入火中。再行三拜。
秦公子子楚也取出一卷簡冊,高聲誦讀後,交給上層,也由秦王投入火中。子楚於二層三拜。
各國使臣依次誦讀了自己祭文,他們沒有簡冊,隻將自己的玉帛奉上,層層轉交給秦王,投入火中。
隨著太陽越升越高,火也越燒越小。等到太陽從山頂露出頭來,照得整個祭壇一片光明,奉常高聲唱道:“禮畢!”太子扶著秦王步下祭壇。全體成員再次伏拜,跪起,目送秦王登上車,駛回章台宮。諸公子先起,下祭壇後,太子登車,在諸公子的擁護下離開。隨後是秦國公卿和各國使臣,相互揖讓著上車離開。觀禮的群臣最後離開。
這一天沒有上朝,但太子車行數步後,即命跟隨在班次中的子楚立即前往章台宮侍候秦王。
整個祭道不過百步,而祭壇距離章台宮也隻有百步左右。祭壇下群臣正在相互敘禮,相互告別。子楚在這一片混亂中拐進了章台宮。
子楚一進入章台宮,立即發現宮內情況不對:宮內汙水橫流,散發著濃濃的肉香。擺放在宮內的九鼎還在往外滲露著湯汁。子楚大驚,忙問道:“何以故?秦王何在?”
門衛小聲道:“九鼎皆裂,王在殿內問周太史!”
子楚急急忙忙進入殿內,見秦王就立在階前,周太史在一旁恭敬侍立。子楚趕緊在殿門前停下,道:“臣楚覲見!”
秦王抬眼,招手讓子楚進來。子楚與秦王見禮後,問周太史道:“何以故?”
周太史道:“九鼎皆古物,久已殘破,烹祭之時,時有湯出,自臣參祭,未見不泄者。”
子楚道:“當速出祭肉,分胙群臣,而以空鼎。”
秦王道:“此事以汝處之,務必穩妥。”
子楚立即出殿,命人傳來奉常,共同處理;同時嚴令此事不許外泄。命人將鼎的肉食撈出,奉常趕到後,立即切割成均勻的小份,用食匣裝好,由奉常府的史官分送給各部諸臣,以及參祭的各國使臣。肉撈出後,便令將鼎傾倒,將剩餘的湯汁倒出來,借以掩飾九鼎泄露的真相。待湯汁慢慢滲入地下後,又在上麵鋪上一層新土,重新夯築。整整忙了一天,才算把這事給了結了。
這天中,秦王一直坐於殿中,沒有離開。子楚、奉常多次入殿請秦王安,秦王神情嚴肅,顯然這事對他的打擊很大。每次子楚進來請安,他也沒有什麽多的話說,隻問問處理的進展,就揮手讓子楚出去辦事。
太陽落到西山後,子楚再次進殿,向秦王報告事情已經辦完了,請秦王查驗。秦王乃在子楚的攙扶下,步出殿門,看了看整頓幹淨的章台宮地麵,以及已經重新擺放整齊的九鼎。周太史一直在現場指揮清理工作。工作完畢後,他和奉常也不敢離開,等子楚進殿請秦王出來驗看。
秦王在庭院中走了走,對陪在身後的周太史道:“寡人願重鑄九鼎,可乎?”
周太史道:“鑄鼎非難事。然九鼎之金出九州,通九州氣運,神器也。若重鑄,恐氣運隔絕,非複九鼎之義。”
秦王道:“寡人但以其金鑄之,氣運乃通。”
周太史道:“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楚王問鼎,曰‘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王孫滿義責之。鑄鼎之法,司工能為之。鑄九鼎之道,非臣所敢知也!”
秦王自然在最前麵,太子走在他的後麵。在他倆走出約十步時,太子的諸公子走了出來。他們列成兩列,執手而行。然後是秦國公卿以及諸侯使臣,他們各執玉帛,走在後麵。在三撥人都走出祭棚後,在後麵觀禮的人從祭棚兩側向祭壇前進。觀禮的人不多,由於有齋戒三天的規定,多數人隻能止步,隻有少數人有資格齋戒。
三層台階,每上一層都要跪拜行禮。但隻有秦王和太子有資格上到最上層,諸公子隻能留在第二層,而公卿和使臣隻能在祭壇最下一層停下。
秦王和太子一前一後上了台階,登臨最高層。九階台階大約有一人來高,在一個空曠的原野裏,矗立起一座三人高的高台,讓人頓生天高地闊的感覺;而一處麵積不小的祭台上又隻有兩人,仿佛自己就是天地之間惟一的存在。
除了最高層,其他兩層祭台上都布置了執戟衛士。他們身材高大,如泥塑木雕巍然屹立。上到第二層的秦公子們在奉常府兄史官們的引導下依序而立,他們要承擔將祭品送到最高層的任務,所以有史官在旁邊加以指導。
第三層站立著公卿和使臣,他們其實也隻能算是觀禮,與祭天的關係已經不大的。但他們站在祭壇上,代表有資格直接獲得上天的賜福!
在秦王登上祭台的那一瞬間,秦太史將珍藏的火種投到柴堆中。柴堆按嚴格的形狀排列,內層是易燃的木屑竹頭,灌好油,保證一點即燃。然後小小的火焰要迅速引燃外圍粗大的木柴,要讓秦王在升至頂層時,形成衝天的火光。
周太史十分有經驗,他引導著秦王登臨的速度,讓秦王在登上頂層的時候,大火衝天而起。壇下的群臣伏拜於地,高呼三聲“萬歲!”
東邊,一縷陽光出現在山的後麵。三隻幼小的豬、牛、羊被束縛著,依次由秦公子抬上祭台。秦王拔劍,一一割斷了它們的喉嚨,鮮血汩汩而出,染紅了大片土地。三牲被投入火中,一瞬間,大火包裹了它們的身體,烤肉的香味彌漫出來。各種祭品:玉、帛、酒、肉被魚貫送到祭台上,太子接過,遞給秦王,秦王一一將其投入火中。火焰得到這些肉食的加持,燃燒得越來越旺。
奉常捧出一卷簡冊,在祭壇的最下層高聲朗誦。誦畢,升壇,由太子遞給秦王。秦王接過後,投入火中。再行三拜。
秦公子子楚也取出一卷簡冊,高聲誦讀後,交給上層,也由秦王投入火中。子楚於二層三拜。
各國使臣依次誦讀了自己祭文,他們沒有簡冊,隻將自己的玉帛奉上,層層轉交給秦王,投入火中。
隨著太陽越升越高,火也越燒越小。等到太陽從山頂露出頭來,照得整個祭壇一片光明,奉常高聲唱道:“禮畢!”太子扶著秦王步下祭壇。全體成員再次伏拜,跪起,目送秦王登上車,駛回章台宮。諸公子先起,下祭壇後,太子登車,在諸公子的擁護下離開。隨後是秦國公卿和各國使臣,相互揖讓著上車離開。觀禮的群臣最後離開。
這一天沒有上朝,但太子車行數步後,即命跟隨在班次中的子楚立即前往章台宮侍候秦王。
整個祭道不過百步,而祭壇距離章台宮也隻有百步左右。祭壇下群臣正在相互敘禮,相互告別。子楚在這一片混亂中拐進了章台宮。
子楚一進入章台宮,立即發現宮內情況不對:宮內汙水橫流,散發著濃濃的肉香。擺放在宮內的九鼎還在往外滲露著湯汁。子楚大驚,忙問道:“何以故?秦王何在?”
門衛小聲道:“九鼎皆裂,王在殿內問周太史!”
子楚急急忙忙進入殿內,見秦王就立在階前,周太史在一旁恭敬侍立。子楚趕緊在殿門前停下,道:“臣楚覲見!”
秦王抬眼,招手讓子楚進來。子楚與秦王見禮後,問周太史道:“何以故?”
周太史道:“九鼎皆古物,久已殘破,烹祭之時,時有湯出,自臣參祭,未見不泄者。”
子楚道:“當速出祭肉,分胙群臣,而以空鼎。”
秦王道:“此事以汝處之,務必穩妥。”
子楚立即出殿,命人傳來奉常,共同處理;同時嚴令此事不許外泄。命人將鼎的肉食撈出,奉常趕到後,立即切割成均勻的小份,用食匣裝好,由奉常府的史官分送給各部諸臣,以及參祭的各國使臣。肉撈出後,便令將鼎傾倒,將剩餘的湯汁倒出來,借以掩飾九鼎泄露的真相。待湯汁慢慢滲入地下後,又在上麵鋪上一層新土,重新夯築。整整忙了一天,才算把這事給了結了。
這天中,秦王一直坐於殿中,沒有離開。子楚、奉常多次入殿請秦王安,秦王神情嚴肅,顯然這事對他的打擊很大。每次子楚進來請安,他也沒有什麽多的話說,隻問問處理的進展,就揮手讓子楚出去辦事。
太陽落到西山後,子楚再次進殿,向秦王報告事情已經辦完了,請秦王查驗。秦王乃在子楚的攙扶下,步出殿門,看了看整頓幹淨的章台宮地麵,以及已經重新擺放整齊的九鼎。周太史一直在現場指揮清理工作。工作完畢後,他和奉常也不敢離開,等子楚進殿請秦王出來驗看。
秦王在庭院中走了走,對陪在身後的周太史道:“寡人願重鑄九鼎,可乎?”
周太史道:“鑄鼎非難事。然九鼎之金出九州,通九州氣運,神器也。若重鑄,恐氣運隔絕,非複九鼎之義。”
秦王道:“寡人但以其金鑄之,氣運乃通。”
周太史道:“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楚王問鼎,曰‘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王孫滿義責之。鑄鼎之法,司工能為之。鑄九鼎之道,非臣所敢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