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就夠馮敬忙的了。李公子隻坐在堂上,不動如山;他帶來的人各自去各自的城門,接收士卒;真正辦理交接的隻有馮敬一人。
長史屬於長官自己聘用的官吏,並不在正式官員序列中,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能拿多少,全憑長官高興。馮敬原來還是趙國的正式官員,拿著趙國的俸祿,雖然不多,但誰也不能克扣。現在成了長史,能拿多少沒了定例;自己又不是長期在李府當差的人,算不得李家的心腹,隻能盡心服務,以求長官歡心了。他安慰自己,李大夫不是一個促狹的人,一定不會虧待自己。
尉使的地位雖然比邯鄲尉要低,還住在邯鄲城內,但也是一名遠房的趙公子;被免除了尉使的職位,失去了好大一筆收入,心裏正自不滿,現在還要和一名隻有士爵的官師將打交道,心裏也有些不平衡。他對李公子不敢表現出什麽不滿來,但對馮敬卻一點也不客氣,馮敬但凡多問一句,也要招致尉使的冷嘲熱諷。馮敬不敢馬虎,隻能忍著屈辱,低聲下氣向尉使打聽,爭取把相關事宜接收得明明白白,但似乎效果並不好。最後,馮敬問尉使道:“府內其有能得其力而未便遷者乎?”
尉使沒想到馮敬能問這麽一句,馬上改了麵孔,對馮敬恭敬起來。他馬上提了三個人的名氏,說他們如何如何得力。馮敬記下來,表示將向李公子推薦。這句話改變了接收的氣氛。尉使從過去的冷嘲熱諷變成熱情解答,馮敬依然如以前一樣恭敬小心,事情變得順利多了。但就算如此,等接收完畢也已經到了晚上。其他人都按時接收完畢,李公子也等得不耐煩,讓馮敬將接收工作先停下來,領著大家到城內一家酒肆裏歡飲一頓,各自散去,自己趕在王城沒有關城之前回了家。馮敬則賠個小心,繼續和尉使一起辦理移交。先前還自掏腰包,送了尉使百文辛苦錢!
不幾天就到了臘月十五,一年的俸祿、賞賜和薪水都在這一天發放。頭幾天,各官司均派人前往田部,領取各官司職員的俸祿、薪水;賞賜則由各官司的大夫申報功曹批準,到司工府領取。
李府果然沒有虧待馮敬,除了補發給他官師將一年所得外,按五百石的標準給他發了俸祿。尉使的俸祿也不過千石,馮敬的水平相當於尉使的一半,算是格外施恩。馮敬的心理底線隻有二百石,能有三百石就算謝天謝地了!
發下俸祿,各官司就開始停止辦公,隻留一兩人當值,其他人都回家準備過年。馮敬的俸祿一下子漲了數倍,全家幸福感爆棚,買了不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年貨過年。
新年那天,馮敬帶著自己的兒子,攜帶著精心挑選的禮物,前往李府向自己的長官李公子拜年!
李府一家沒有人,他們全都出門相互拜年去了。不過留守的家臣還是很禮貌地道了謝,將馮敬的拜劄和禮品打包好,放在架子上——那裏已經有很多禮品了——並將準備好的一份標準回禮回贈給馮敬。顯然,大年初一拜年而見不到正主,在李府是一項常規操作。
從大年初二開始,馮敬就住進了尉使府。尉使府是邯鄲城內最大官司,在城南占了很大一片地,比馮家的小宅院要威風多了。馮敬是尉使長史,尉使住在王城,尉使長史就是這裏的主人,他要住這裏,誰也擋不住。
入住後,馮敬讓兩個兒子守住門房,不許旁人進入打擾,自己則一卷又一卷地翻閱著尉府裏收藏的各種公文,從旦至暮,不稍休息。每天兩餐都由夫人做好,年幼的馮劫來回奔波,將餐食送到尉使府來。如此過了十天。馮劫送飯回來時,報告馮敬,凡聞李府通報,明天秦公子府來訪!
馮敬心裏一鬆,看來秦公子府教師的職位並沒有旁落。按馮敬的想法,他對到秦公子府任職是十分向往的,秦公子的地位相比李崇,甚至李璣都要高出幾個等級:那是秦王的嫡親公子,豈是遠親別氏的公子所能匹敵!加上自幼就在趙國為質,回國後,輕輕鬆鬆就是一個君侯,甚至很有可能成為太子、秦王!李崇再怎麽得勢,能升到上大夫也就到頭了。他果斷地封好各卷公文,鎖好門,留馮忇在府中看守,自己和馮劫回到自己的家中,準備迎接貴客。
次日近午時,秦公子府一行四人來到位於狹窄閭巷馮家小院。引導他們過來的,不是李崇,也不是馮敬的直係上司李公子,而是李牧。秦府四人中,為首的身著秦國官服,乃是隨同子楚來趙國的儐相;身後一人身著綈袍,手裏拎著一個匣子,正是呂不韋;旁邊的一人趙國士子裝束,衣冠楚楚,卻是樓氏族人;最後一人,也著秦國官服,腰中佩劍,乃是王翦。
這五人個個裝束不凡,從北城秦公子府,驅車來到一個幾乎是平民居住的閭巷,在閭巷裏引起一陣騷動。儐相居左,李牧駕車,樓氏居右,這三人乘車。呂不韋和王翦跟在車旁。他們到了坊門,下了車,李牧牽馬在坊道上緩行,秦府四人分列在車的兩側,皆執手而行。這五個人,兩個趙人,兩個秦人,一個家臣,這種組合讓人嘖嘖稱奇。雖然沒人跟著,但大家的眼光自然追隨著這群人移動。
這五人一車到了馮家門前停下了!
馮家雖然在官場上算不得什麽,但在坊內也算顯赫了,畢竟是吃俸祿的人,地位不一般。見這群人來到馮家門前,大家眼中的羨慕和嫉妒幾乎不加掩飾。
李牧將車交給王翦,自己上前叩門。開門的是馮劫,他手執一把掃帚,為眾人掃地,將大家迎入。院內並沒有停車的地方,大車就拴在門外,由王翦看守。馮敬則立於庭院中,躬身迎候。
李牧一一引薦了秦公子府諸人。儐相從呂不韋手中接過食匣,奉過頭頂,道:“王與太子聞馮卿賢,乃命公子正,嚴具修束,拜為師,謹奉教,不敢違!公子正少,夫人乃命公乘臣、太子少傅臣,及母眷樓氏,謹拜!”言訖,三人就地伏拜。
長史屬於長官自己聘用的官吏,並不在正式官員序列中,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能拿多少,全憑長官高興。馮敬原來還是趙國的正式官員,拿著趙國的俸祿,雖然不多,但誰也不能克扣。現在成了長史,能拿多少沒了定例;自己又不是長期在李府當差的人,算不得李家的心腹,隻能盡心服務,以求長官歡心了。他安慰自己,李大夫不是一個促狹的人,一定不會虧待自己。
尉使的地位雖然比邯鄲尉要低,還住在邯鄲城內,但也是一名遠房的趙公子;被免除了尉使的職位,失去了好大一筆收入,心裏正自不滿,現在還要和一名隻有士爵的官師將打交道,心裏也有些不平衡。他對李公子不敢表現出什麽不滿來,但對馮敬卻一點也不客氣,馮敬但凡多問一句,也要招致尉使的冷嘲熱諷。馮敬不敢馬虎,隻能忍著屈辱,低聲下氣向尉使打聽,爭取把相關事宜接收得明明白白,但似乎效果並不好。最後,馮敬問尉使道:“府內其有能得其力而未便遷者乎?”
尉使沒想到馮敬能問這麽一句,馬上改了麵孔,對馮敬恭敬起來。他馬上提了三個人的名氏,說他們如何如何得力。馮敬記下來,表示將向李公子推薦。這句話改變了接收的氣氛。尉使從過去的冷嘲熱諷變成熱情解答,馮敬依然如以前一樣恭敬小心,事情變得順利多了。但就算如此,等接收完畢也已經到了晚上。其他人都按時接收完畢,李公子也等得不耐煩,讓馮敬將接收工作先停下來,領著大家到城內一家酒肆裏歡飲一頓,各自散去,自己趕在王城沒有關城之前回了家。馮敬則賠個小心,繼續和尉使一起辦理移交。先前還自掏腰包,送了尉使百文辛苦錢!
不幾天就到了臘月十五,一年的俸祿、賞賜和薪水都在這一天發放。頭幾天,各官司均派人前往田部,領取各官司職員的俸祿、薪水;賞賜則由各官司的大夫申報功曹批準,到司工府領取。
李府果然沒有虧待馮敬,除了補發給他官師將一年所得外,按五百石的標準給他發了俸祿。尉使的俸祿也不過千石,馮敬的水平相當於尉使的一半,算是格外施恩。馮敬的心理底線隻有二百石,能有三百石就算謝天謝地了!
發下俸祿,各官司就開始停止辦公,隻留一兩人當值,其他人都回家準備過年。馮敬的俸祿一下子漲了數倍,全家幸福感爆棚,買了不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年貨過年。
新年那天,馮敬帶著自己的兒子,攜帶著精心挑選的禮物,前往李府向自己的長官李公子拜年!
李府一家沒有人,他們全都出門相互拜年去了。不過留守的家臣還是很禮貌地道了謝,將馮敬的拜劄和禮品打包好,放在架子上——那裏已經有很多禮品了——並將準備好的一份標準回禮回贈給馮敬。顯然,大年初一拜年而見不到正主,在李府是一項常規操作。
從大年初二開始,馮敬就住進了尉使府。尉使府是邯鄲城內最大官司,在城南占了很大一片地,比馮家的小宅院要威風多了。馮敬是尉使長史,尉使住在王城,尉使長史就是這裏的主人,他要住這裏,誰也擋不住。
入住後,馮敬讓兩個兒子守住門房,不許旁人進入打擾,自己則一卷又一卷地翻閱著尉府裏收藏的各種公文,從旦至暮,不稍休息。每天兩餐都由夫人做好,年幼的馮劫來回奔波,將餐食送到尉使府來。如此過了十天。馮劫送飯回來時,報告馮敬,凡聞李府通報,明天秦公子府來訪!
馮敬心裏一鬆,看來秦公子府教師的職位並沒有旁落。按馮敬的想法,他對到秦公子府任職是十分向往的,秦公子的地位相比李崇,甚至李璣都要高出幾個等級:那是秦王的嫡親公子,豈是遠親別氏的公子所能匹敵!加上自幼就在趙國為質,回國後,輕輕鬆鬆就是一個君侯,甚至很有可能成為太子、秦王!李崇再怎麽得勢,能升到上大夫也就到頭了。他果斷地封好各卷公文,鎖好門,留馮忇在府中看守,自己和馮劫回到自己的家中,準備迎接貴客。
次日近午時,秦公子府一行四人來到位於狹窄閭巷馮家小院。引導他們過來的,不是李崇,也不是馮敬的直係上司李公子,而是李牧。秦府四人中,為首的身著秦國官服,乃是隨同子楚來趙國的儐相;身後一人身著綈袍,手裏拎著一個匣子,正是呂不韋;旁邊的一人趙國士子裝束,衣冠楚楚,卻是樓氏族人;最後一人,也著秦國官服,腰中佩劍,乃是王翦。
這五人個個裝束不凡,從北城秦公子府,驅車來到一個幾乎是平民居住的閭巷,在閭巷裏引起一陣騷動。儐相居左,李牧駕車,樓氏居右,這三人乘車。呂不韋和王翦跟在車旁。他們到了坊門,下了車,李牧牽馬在坊道上緩行,秦府四人分列在車的兩側,皆執手而行。這五個人,兩個趙人,兩個秦人,一個家臣,這種組合讓人嘖嘖稱奇。雖然沒人跟著,但大家的眼光自然追隨著這群人移動。
這五人一車到了馮家門前停下了!
馮家雖然在官場上算不得什麽,但在坊內也算顯赫了,畢竟是吃俸祿的人,地位不一般。見這群人來到馮家門前,大家眼中的羨慕和嫉妒幾乎不加掩飾。
李牧將車交給王翦,自己上前叩門。開門的是馮劫,他手執一把掃帚,為眾人掃地,將大家迎入。院內並沒有停車的地方,大車就拴在門外,由王翦看守。馮敬則立於庭院中,躬身迎候。
李牧一一引薦了秦公子府諸人。儐相從呂不韋手中接過食匣,奉過頭頂,道:“王與太子聞馮卿賢,乃命公子正,嚴具修束,拜為師,謹奉教,不敢違!公子正少,夫人乃命公乘臣、太子少傅臣,及母眷樓氏,謹拜!”言訖,三人就地伏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