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賜婚也賜死
洞房被下絕嗣藥,渣男你喝我改嫁 作者:木木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晏州深知太後對禮法極度重視,如今認可夏瀾,是因為他命不久矣。
一旦他眼不瞎了,腿不瘸了,小命穩了,保不準太後就會反悔,硬給他配個出身尊貴、名聲清白的世家女。
他必須趁如今半死不活的樣子,讓太後下懿旨昭告天下賜婚,到時候等他恢複如初,太後就是想反悔也晚了。
太後聽著黎晏州這番交代遺言的話語,不禁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小九兒,你怎可如此捅哀家的心窩子?哀家豈能眼睜睜看著你冒險?”
“母後若是舍不得,就遂了兒子的心願吧!不論輸贏,兒子總歸沒有遺憾了。”
太後後槽牙都快咬斷了,心尖滴血,摟著黎晏州哭得上不來氣。
夏瀾拉拉袁無疾的衣袖,兩人默默行禮告退。
屋裏哭聲悲愴,許久才漸漸平息。
平嬤嬤抹著眼淚走出來,對在廊下等候的夏瀾說:“縣主,太後要見您。”
夏瀾走進內室,就見太後眼睛腫的厲害,嗓音嘶啞,臉上淚痕斑駁。
“瀾兒,你老實告訴哀家,究竟有幾分勝算?”
夏瀾低著頭,嗓音帶著細細的哽咽:“回太後,爹爹說有三分勝算。”
太後心中最後一點幻想如同肥皂泡般,噗的一下破滅。
她靠在床頭,眼神發直的盯著虛空,半晌才問:“小九兒求哀家為你二人賜婚,你意下如何?”
夏瀾抬眼看向黎晏州,一字一頓的道:“夏瀾此生,惟願與秦王殿下執手偕老,同生共死,碧落黃泉,不離不棄。”
小姑娘麵容稚嫩,一雙眸子卻仿佛蘊藏著星辰大海,深不見底。
黎晏州心頭驟然一陣緊縮,仿佛被一張看不見的網捕獲,牢牢捆住,倏忽之間淪陷了無數遍。
他忽然無比慶幸。
慶幸認出她之前,他沒有傷害她,始終謹守禮法,對她敬重有加。
慶幸認出她之時,他已經學會如何愛一個人,而不是如上輩子那般,明明心裏愛的要死要活,一張賤嘴將仇恨值拉到爆。
太後閉上眼睛,沉沉的歎了口氣:“傳哀家懿旨,長安縣主溫良敦厚,端莊賢淑,賜與秦王為正妃,即刻曉諭六宮,昭告天下。
望其夫婦一體同心,生死與共,切不可辜負哀家厚望。”
黎晏州心頭一顫:“母後!”
有瀾瀾在,便是半分勝算沒有,她也能逆天改命。
可這道聖旨,無異於昭告天下一旦他死,她必須陪葬。
他如何舍得?
太後霍的睜開眼睛,眸光犀利的凝住夏瀾。
夏瀾溫婉含笑,提裙屈膝行大禮:“多謝太後成全,臣女所求如願,無怨無悔。”
黎晏州薄唇顫抖,眼圈熱乎乎的。
夏瀾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袖,乖巧的道:“若太後恩準,臣女想明日便為殿下治療。”
太後深吸一口氣,緊緊攥著手心,喉頭艱難擠出一道氣音:“哀家準了,但願你們父女不會令哀家失望。”
“多謝太後,臣女告退。”
夏瀾神態波瀾不驚,端莊得體的行了禮,推著黎晏州走出瑞安堂。
“瀾瀾,母後也是愛子心切,她老人家太害怕失去我了,你別怪她。”
夏瀾搖頭,笑容不減:“是我自己說要和你同生共死,太後可沒逼我,我怪什麽?”
黎晏州還想再說什麽,夏瀾俯身在他耳邊低笑:“太後親口說要讓咱倆生死與共,等你好了,她老人家就算想反悔也晚了。”
這道口諭不但斷了她的退路,也斷了皇家的退路。
太後或陛下要是敢悔婚,必定逃不開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
黎晏州鬆了一口氣,這道口諭雖說隱含惡意,但對他來說,沒有退路反而是最好的。
鎖死一輩子,他求之不得。
平嬤嬤親自入宮,將太後的懿旨曉諭六宮。
熙和帝驚疑不定:“母後怎麽突然為九弟賜婚?”
平嬤嬤眼睛通紅:“回陛下,是秦王殿下苦苦央求,太後架不住纏磨,不得不鬆口答應。”
熙和帝敏銳的察覺到異樣,牢牢鎖住平嬤嬤的眸子,問道:“可是九弟的病情有所反複?”
平嬤嬤歎了口長氣,忍不住哽咽:“老奴不敢欺瞞陛下,秦王殿下的眼睛……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如何了?”熙和帝心懸到嗓子眼。
平嬤嬤撲簌簌掉淚:“秦王的眸色愈發深了,如同一潭積年死水,渾濁不透光。”
熙和帝腦中嗡——的一陣蜂鳴:“他……難道是……大限將至?”
平嬤嬤緊緊咬著嘴唇,強忍悲泣點頭:“陛下保重龍體,老奴告退。”
熙和帝恍恍惚惚的,轉身慢吞吞走向寶座。
平嬤嬤行了禮,低頭退出大殿,捂住嘴壓抑的低泣不止。
良久,熙和帝才醒過神來,揚聲道:“平嬤嬤!”
王福全上前道:“回陛下,平嬤嬤已經出宮了,可要老奴追她回來?”
熙和帝欲言又止。
少頃,擺了擺手示意不必。
他其實想提醒平嬤嬤,或許可以讓秦王也像方蘭竹那樣,賭一把試試。
冷靜下來又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賭輸了,母後定要怪罪於他。
小九是太後老來得子,親自撫養長大,母子情分堅不可摧。
他一個先帝潛龍時期五品承徽所生,養在原配正妃膝下的庶長子,比不得。
——
翌日清晨,黎晏州與夏瀾一同去瑞雲堂請安。
“母後,今日袁神醫便會開始為兒臣治療,為免驚擾到母後,兒臣會下令封鎖醉雲軒,任何人不得進出。
也請母後耐心等幾日,莫為一時安危而傷懷。若是損及鳳體,兒臣實難安心。”
太後聽夏瀾說過,方蘭竹在治療期間好幾次幾乎斷氣,熬了整整三天才清醒過來。
她心提到嗓子眼,臉色煞白的道:“不行!哀家要去醉雲軒,親自看著你治療!”
“母後!”
黎晏州皺眉,他今日沒蒙白綢,綠汪汪的眸子顯得格外妖異,太後竟有幾分不敢直視。
一旦他眼不瞎了,腿不瘸了,小命穩了,保不準太後就會反悔,硬給他配個出身尊貴、名聲清白的世家女。
他必須趁如今半死不活的樣子,讓太後下懿旨昭告天下賜婚,到時候等他恢複如初,太後就是想反悔也晚了。
太後聽著黎晏州這番交代遺言的話語,不禁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小九兒,你怎可如此捅哀家的心窩子?哀家豈能眼睜睜看著你冒險?”
“母後若是舍不得,就遂了兒子的心願吧!不論輸贏,兒子總歸沒有遺憾了。”
太後後槽牙都快咬斷了,心尖滴血,摟著黎晏州哭得上不來氣。
夏瀾拉拉袁無疾的衣袖,兩人默默行禮告退。
屋裏哭聲悲愴,許久才漸漸平息。
平嬤嬤抹著眼淚走出來,對在廊下等候的夏瀾說:“縣主,太後要見您。”
夏瀾走進內室,就見太後眼睛腫的厲害,嗓音嘶啞,臉上淚痕斑駁。
“瀾兒,你老實告訴哀家,究竟有幾分勝算?”
夏瀾低著頭,嗓音帶著細細的哽咽:“回太後,爹爹說有三分勝算。”
太後心中最後一點幻想如同肥皂泡般,噗的一下破滅。
她靠在床頭,眼神發直的盯著虛空,半晌才問:“小九兒求哀家為你二人賜婚,你意下如何?”
夏瀾抬眼看向黎晏州,一字一頓的道:“夏瀾此生,惟願與秦王殿下執手偕老,同生共死,碧落黃泉,不離不棄。”
小姑娘麵容稚嫩,一雙眸子卻仿佛蘊藏著星辰大海,深不見底。
黎晏州心頭驟然一陣緊縮,仿佛被一張看不見的網捕獲,牢牢捆住,倏忽之間淪陷了無數遍。
他忽然無比慶幸。
慶幸認出她之前,他沒有傷害她,始終謹守禮法,對她敬重有加。
慶幸認出她之時,他已經學會如何愛一個人,而不是如上輩子那般,明明心裏愛的要死要活,一張賤嘴將仇恨值拉到爆。
太後閉上眼睛,沉沉的歎了口氣:“傳哀家懿旨,長安縣主溫良敦厚,端莊賢淑,賜與秦王為正妃,即刻曉諭六宮,昭告天下。
望其夫婦一體同心,生死與共,切不可辜負哀家厚望。”
黎晏州心頭一顫:“母後!”
有瀾瀾在,便是半分勝算沒有,她也能逆天改命。
可這道聖旨,無異於昭告天下一旦他死,她必須陪葬。
他如何舍得?
太後霍的睜開眼睛,眸光犀利的凝住夏瀾。
夏瀾溫婉含笑,提裙屈膝行大禮:“多謝太後成全,臣女所求如願,無怨無悔。”
黎晏州薄唇顫抖,眼圈熱乎乎的。
夏瀾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袖,乖巧的道:“若太後恩準,臣女想明日便為殿下治療。”
太後深吸一口氣,緊緊攥著手心,喉頭艱難擠出一道氣音:“哀家準了,但願你們父女不會令哀家失望。”
“多謝太後,臣女告退。”
夏瀾神態波瀾不驚,端莊得體的行了禮,推著黎晏州走出瑞安堂。
“瀾瀾,母後也是愛子心切,她老人家太害怕失去我了,你別怪她。”
夏瀾搖頭,笑容不減:“是我自己說要和你同生共死,太後可沒逼我,我怪什麽?”
黎晏州還想再說什麽,夏瀾俯身在他耳邊低笑:“太後親口說要讓咱倆生死與共,等你好了,她老人家就算想反悔也晚了。”
這道口諭不但斷了她的退路,也斷了皇家的退路。
太後或陛下要是敢悔婚,必定逃不開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
黎晏州鬆了一口氣,這道口諭雖說隱含惡意,但對他來說,沒有退路反而是最好的。
鎖死一輩子,他求之不得。
平嬤嬤親自入宮,將太後的懿旨曉諭六宮。
熙和帝驚疑不定:“母後怎麽突然為九弟賜婚?”
平嬤嬤眼睛通紅:“回陛下,是秦王殿下苦苦央求,太後架不住纏磨,不得不鬆口答應。”
熙和帝敏銳的察覺到異樣,牢牢鎖住平嬤嬤的眸子,問道:“可是九弟的病情有所反複?”
平嬤嬤歎了口長氣,忍不住哽咽:“老奴不敢欺瞞陛下,秦王殿下的眼睛……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如何了?”熙和帝心懸到嗓子眼。
平嬤嬤撲簌簌掉淚:“秦王的眸色愈發深了,如同一潭積年死水,渾濁不透光。”
熙和帝腦中嗡——的一陣蜂鳴:“他……難道是……大限將至?”
平嬤嬤緊緊咬著嘴唇,強忍悲泣點頭:“陛下保重龍體,老奴告退。”
熙和帝恍恍惚惚的,轉身慢吞吞走向寶座。
平嬤嬤行了禮,低頭退出大殿,捂住嘴壓抑的低泣不止。
良久,熙和帝才醒過神來,揚聲道:“平嬤嬤!”
王福全上前道:“回陛下,平嬤嬤已經出宮了,可要老奴追她回來?”
熙和帝欲言又止。
少頃,擺了擺手示意不必。
他其實想提醒平嬤嬤,或許可以讓秦王也像方蘭竹那樣,賭一把試試。
冷靜下來又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賭輸了,母後定要怪罪於他。
小九是太後老來得子,親自撫養長大,母子情分堅不可摧。
他一個先帝潛龍時期五品承徽所生,養在原配正妃膝下的庶長子,比不得。
——
翌日清晨,黎晏州與夏瀾一同去瑞雲堂請安。
“母後,今日袁神醫便會開始為兒臣治療,為免驚擾到母後,兒臣會下令封鎖醉雲軒,任何人不得進出。
也請母後耐心等幾日,莫為一時安危而傷懷。若是損及鳳體,兒臣實難安心。”
太後聽夏瀾說過,方蘭竹在治療期間好幾次幾乎斷氣,熬了整整三天才清醒過來。
她心提到嗓子眼,臉色煞白的道:“不行!哀家要去醉雲軒,親自看著你治療!”
“母後!”
黎晏州皺眉,他今日沒蒙白綢,綠汪汪的眸子顯得格外妖異,太後竟有幾分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