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你去送嫁
洞房被下絕嗣藥,渣男你喝我改嫁 作者:木木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瀾眼角餘光飛快地掠一眼黎晏州。
男人神色不變,隻有喉結輕微滾動了一下。
“瀾瀾一介女流,身無寸功,皇兄如此厚賞,她受不起。”
熙和帝臉一板,佯怒道:“又不是賞你的,你聒噪個什麽勁?
治好你,便是最大的功勞。朕說她受得起,她便受得起。”
頓了頓,揚聲道,“長安,還不謝恩?”
夏瀾連忙行大禮,高聲道:“臣女謝陛下隆恩。”
熙和帝轉怒為笑:“平身,坐吧。”
太後心下驚疑不定,但麵上卻是不動聲色,笑嗬嗬地叫宮人傳早膳。
夏瀾站在一旁侍膳,熙和帝溫和地道:“你是九弟沒過門的王妃,一家人不必客氣,你也坐下用膳吧。”
夏瀾謝了恩,在黎晏州邊上坐下。
看著滿桌子精致的早點,夏瀾莫名有種鴻門宴的感覺。
總覺得,這頓早膳不是那麽好吃的。
揣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用完早膳,夏瀾扶著太後,四人去茶室說話。
茶剛上來,熙和帝便笑道:“昨日母後同朕說起,想讓你們二人去江南封地籌備婚事,待明年開春大婚。”
夏瀾低下頭,一副羞澀不已的樣子。
黎晏州看向夏瀾,唇角揚得老高:“還是母後最疼兒臣,最知道兒臣心中所思所想。”
熙和帝大笑:“小九這是怪為兄不體諒你,不知道你心中所思所想。”
“皇兄日理萬機,偶有忽視也是在所難免。
若皇兄真覺得過意不去,那便將珍藏的前朝慧光大師的三幅真跡賜給我,我便原諒皇兄。”
熙和帝笑得愈發大聲,指著黎晏州說:“母後瞧瞧,小九這恃寵生嬌的模樣,可真是叫母後慣壞了。
一開口竟將三幅稀世珍寶全都要去,連一幅也不給朕留,未免太貪心了些。”
太後滿臉是笑,扔給兄弟倆一人一個白眼:“你們兄弟吵嘴,與哀家何幹?哀家不替你們斷官司。”
熙和帝眉眼一垮,一副無奈樣兒:“好吧!既然小九想要,朕這個做大哥的,縱然再不舍得,也隻得依了你。”
頓了頓,話鋒一轉,說道,“南楚遣使求親,朕有意讓清兒去往南楚和親。
清兒那孩子性子孤僻,強得很,前兒個悄沒聲吞了鶴頂紅。
要不是皇後及時請長安送來藥王穀的解毒靈藥,清兒早已——”
熙和帝連連歎氣,神情灰敗,不似方才眉眼飛揚。
“南楚求娶的是太子妃,必得是真正的金枝玉葉,斷不可以宗室女充數。朕也不想逼清兒,可朕膝下惟她一女待嫁。”
說到這兒,熙和帝抬眼看向黎晏州,神情莊重而懇切:“九弟,你一向與小輩們親厚,孩子們都敬你愛你。
朕有意任命你為送親使者,護送清兒去往南楚。若清兒有什麽想不開的,你及時開導,切莫讓她再做出傻事。”
熙和帝這話一說出來,太後頓時臉色大變:“不可!”
熙和帝卻沒看太後,目光灼灼地望著黎晏州,握著他的手緊了又緊。
“這些年來,南楚日益壯大,咱們大黎與西梁連年征戰,又在北境折戟,國庫空虛,實在不宜樹敵。
這親,不和也得和,清兒必須毫發無傷地嫁入南楚東宮。九弟,你要體諒為兄的苦心。”
黎晏州心頭寒意岑岑。
他不禁有些慶幸,虧得眼珠子還是湖水綠的,死氣沉沉,無法傳遞出任何情緒。
否則,他恐怕壓抑不住驚怒與悲憤的情緒。
黎晏州用力捶了一下腿,低著頭嗓音痛苦:“都怪臣弟不中用!
若臣弟能有昔年定北侯一半的英武,也不至於連年征戰拖垮國力,如今要我大黎公主背井離鄉和親!”
熙和帝歎著氣搖頭:“九弟,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北燕與我大黎國力不相上下,燕人高大魁梧,騎兵威猛無比,又與北方諸蠻族聯手,你到底年紀輕,遭了暗算也怨不得你,都是蠻人奸詐。”
熙和帝先是一番安撫,又鄭重其事地道:“九弟,你務必要將清兒穩穩當當送去南楚,南疆絕不能再起烽煙!”
黎晏州一臉黯然,沉默許久才啞聲道:“臣弟遵旨!定不辜負皇兄厚望!”
熙和帝拍拍他的手背,歎道:“你腿腳尚未便利,朕就不讓你去接待南楚使臣了。
你用心養著吧,十天半個月的,清兒就該啟程南下了。”
“是。”
太後眉頭緊蹙,眼神中泄露出幾分掩飾不住的震驚與憤怒。
她原以為,熙和帝即便容不下黎晏州,也會徐徐圖之,暗中謀劃。
沒成想,當著她的麵,他竟敢光明正大派黎晏州前往南楚送嫁。
偏偏這理由無比正當,她這個太後,連半個不字都說不出來。
熙和帝定下送嫁之事便走了,太後沒心情應付黎晏州和夏瀾,借口乏了,打發兩人離開。
兩人前腳走,太後後腳去了禦書房。
熙和帝正在看史書,見太後怒氣衝衝而來,淡定地起身行禮。
“哀家不準小九兒去南疆送嫁!還請皇帝收回成命!”
熙和帝眉頭一蹙,一副明君聖主的鐵麵無私模樣:“後宮不得幹政,母後,您僭越了。”
太後氣得呼哧帶喘:“皇帝,你連哀家的話也不聽了麽?”
熙和帝譏誚地勾了勾唇:“母後又要拿先帝遺詔來逼迫兒子了?”
太後一噎:“你!”
熙和帝負在身後的雙手攥得死緊,一雙犀利的眸子直勾勾盯著太後,眼神寫滿不甘與憤怒。
“朕不明白,同樣是母後十月懷胎所生的嫡親兒子,母後為何如此偏心?
在母後心裏,兒子與六個孫子、八個孫女,十四個重孫子女,您都渾不在意麽?”
太後心裏刀割似的疼,身子晃了晃,打了個趔趄。
平嬤嬤連忙扶住太後,沉著臉道:“陛下這話委實是往太後心口捅刀子,太後是您的生母,對您的疼愛還能作假不成?”
熙和帝自嘲地笑了:“嬤嬤,你摸著自己的良心告訴朕,你待朕,與待秦王便是一樣的親厚疼愛麽?”
男人神色不變,隻有喉結輕微滾動了一下。
“瀾瀾一介女流,身無寸功,皇兄如此厚賞,她受不起。”
熙和帝臉一板,佯怒道:“又不是賞你的,你聒噪個什麽勁?
治好你,便是最大的功勞。朕說她受得起,她便受得起。”
頓了頓,揚聲道,“長安,還不謝恩?”
夏瀾連忙行大禮,高聲道:“臣女謝陛下隆恩。”
熙和帝轉怒為笑:“平身,坐吧。”
太後心下驚疑不定,但麵上卻是不動聲色,笑嗬嗬地叫宮人傳早膳。
夏瀾站在一旁侍膳,熙和帝溫和地道:“你是九弟沒過門的王妃,一家人不必客氣,你也坐下用膳吧。”
夏瀾謝了恩,在黎晏州邊上坐下。
看著滿桌子精致的早點,夏瀾莫名有種鴻門宴的感覺。
總覺得,這頓早膳不是那麽好吃的。
揣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用完早膳,夏瀾扶著太後,四人去茶室說話。
茶剛上來,熙和帝便笑道:“昨日母後同朕說起,想讓你們二人去江南封地籌備婚事,待明年開春大婚。”
夏瀾低下頭,一副羞澀不已的樣子。
黎晏州看向夏瀾,唇角揚得老高:“還是母後最疼兒臣,最知道兒臣心中所思所想。”
熙和帝大笑:“小九這是怪為兄不體諒你,不知道你心中所思所想。”
“皇兄日理萬機,偶有忽視也是在所難免。
若皇兄真覺得過意不去,那便將珍藏的前朝慧光大師的三幅真跡賜給我,我便原諒皇兄。”
熙和帝笑得愈發大聲,指著黎晏州說:“母後瞧瞧,小九這恃寵生嬌的模樣,可真是叫母後慣壞了。
一開口竟將三幅稀世珍寶全都要去,連一幅也不給朕留,未免太貪心了些。”
太後滿臉是笑,扔給兄弟倆一人一個白眼:“你們兄弟吵嘴,與哀家何幹?哀家不替你們斷官司。”
熙和帝眉眼一垮,一副無奈樣兒:“好吧!既然小九想要,朕這個做大哥的,縱然再不舍得,也隻得依了你。”
頓了頓,話鋒一轉,說道,“南楚遣使求親,朕有意讓清兒去往南楚和親。
清兒那孩子性子孤僻,強得很,前兒個悄沒聲吞了鶴頂紅。
要不是皇後及時請長安送來藥王穀的解毒靈藥,清兒早已——”
熙和帝連連歎氣,神情灰敗,不似方才眉眼飛揚。
“南楚求娶的是太子妃,必得是真正的金枝玉葉,斷不可以宗室女充數。朕也不想逼清兒,可朕膝下惟她一女待嫁。”
說到這兒,熙和帝抬眼看向黎晏州,神情莊重而懇切:“九弟,你一向與小輩們親厚,孩子們都敬你愛你。
朕有意任命你為送親使者,護送清兒去往南楚。若清兒有什麽想不開的,你及時開導,切莫讓她再做出傻事。”
熙和帝這話一說出來,太後頓時臉色大變:“不可!”
熙和帝卻沒看太後,目光灼灼地望著黎晏州,握著他的手緊了又緊。
“這些年來,南楚日益壯大,咱們大黎與西梁連年征戰,又在北境折戟,國庫空虛,實在不宜樹敵。
這親,不和也得和,清兒必須毫發無傷地嫁入南楚東宮。九弟,你要體諒為兄的苦心。”
黎晏州心頭寒意岑岑。
他不禁有些慶幸,虧得眼珠子還是湖水綠的,死氣沉沉,無法傳遞出任何情緒。
否則,他恐怕壓抑不住驚怒與悲憤的情緒。
黎晏州用力捶了一下腿,低著頭嗓音痛苦:“都怪臣弟不中用!
若臣弟能有昔年定北侯一半的英武,也不至於連年征戰拖垮國力,如今要我大黎公主背井離鄉和親!”
熙和帝歎著氣搖頭:“九弟,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北燕與我大黎國力不相上下,燕人高大魁梧,騎兵威猛無比,又與北方諸蠻族聯手,你到底年紀輕,遭了暗算也怨不得你,都是蠻人奸詐。”
熙和帝先是一番安撫,又鄭重其事地道:“九弟,你務必要將清兒穩穩當當送去南楚,南疆絕不能再起烽煙!”
黎晏州一臉黯然,沉默許久才啞聲道:“臣弟遵旨!定不辜負皇兄厚望!”
熙和帝拍拍他的手背,歎道:“你腿腳尚未便利,朕就不讓你去接待南楚使臣了。
你用心養著吧,十天半個月的,清兒就該啟程南下了。”
“是。”
太後眉頭緊蹙,眼神中泄露出幾分掩飾不住的震驚與憤怒。
她原以為,熙和帝即便容不下黎晏州,也會徐徐圖之,暗中謀劃。
沒成想,當著她的麵,他竟敢光明正大派黎晏州前往南楚送嫁。
偏偏這理由無比正當,她這個太後,連半個不字都說不出來。
熙和帝定下送嫁之事便走了,太後沒心情應付黎晏州和夏瀾,借口乏了,打發兩人離開。
兩人前腳走,太後後腳去了禦書房。
熙和帝正在看史書,見太後怒氣衝衝而來,淡定地起身行禮。
“哀家不準小九兒去南疆送嫁!還請皇帝收回成命!”
熙和帝眉頭一蹙,一副明君聖主的鐵麵無私模樣:“後宮不得幹政,母後,您僭越了。”
太後氣得呼哧帶喘:“皇帝,你連哀家的話也不聽了麽?”
熙和帝譏誚地勾了勾唇:“母後又要拿先帝遺詔來逼迫兒子了?”
太後一噎:“你!”
熙和帝負在身後的雙手攥得死緊,一雙犀利的眸子直勾勾盯著太後,眼神寫滿不甘與憤怒。
“朕不明白,同樣是母後十月懷胎所生的嫡親兒子,母後為何如此偏心?
在母後心裏,兒子與六個孫子、八個孫女,十四個重孫子女,您都渾不在意麽?”
太後心裏刀割似的疼,身子晃了晃,打了個趔趄。
平嬤嬤連忙扶住太後,沉著臉道:“陛下這話委實是往太後心口捅刀子,太後是您的生母,對您的疼愛還能作假不成?”
熙和帝自嘲地笑了:“嬤嬤,你摸著自己的良心告訴朕,你待朕,與待秦王便是一樣的親厚疼愛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