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誇逞:誇是自我吹噓,言過其實,逞是強行顯露。


    瑩然:瑩是指玉的顏色,潔白純淨。


    誇張自己的功勞業績,炫耀自己的文章美妙,這都是靠外物來增加自身光彩博取他人讚美。卻不知人人內心都有一塊潔白晶瑩的美玉,所以一個人隻要不喪失人類原有的純樸善良的本性,即使在一生之中沒留下半點功勳偉業,也沒留下片紙隻字的著作文章,也算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孔子表揚學生子路說:穿一身破舊的棉袍子,和穿著華貴的裘皮的人站在一起,而絲毫不自慚形穢的,恐怕隻有子路一個人吧!與此相反,那些立誌很高而又為自己吃穿害羞的人,就不值一談了。孟子說:“說大人則藐之。”曹植說:“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君子之誌哉!”而左思的詩說得更好:“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塵埃;賤者不自賤,重之若千鈞。”這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麽人麵前,要有禮,但不要自卑、膽怯。要對自己有信心,自己尊重自己,重視自己與別人平等的人格。這樣,不僅能不自賤自羞,而且能對人不嫉妒、不巴求,堂堂正正地立於天地人群之間。


    據說子路是“卞之野人”,從小在鄉間長大。鄉人隻要不饑不寒,就有不會因非份之想而弄出種種醜態來的淳樸性格,加上在孔門所受的教育陶養,使他形成了自重自強的人格,這一點,對今天的我們,仍然具有很大的啟示。


    享有臨濟宗中興之祖美譽的禪師東山法祖曾說過:“釋迦牟尼和彌勒佛都是他的奴婢,你說這個‘他’是什麽?”自然這個他指的就是本心、無位的真人、禪心。佛教信徒在行出家剃度禮時,首先要辭別國王、雙親,以切斷君臣、親子之緣。如果自稱是臣僧某某,便是失去了佛徒本色。“他是誰”這一公案便顯示了相反的立場,體現了禪者特有的矜持,不僅如此,本則公案中值得參究的字眼不在於“他”字,而是“奴”字。奴就是指奴婢,落身為奴,誠心至意地為了眾人律己勵行,真正地具體地展現了自他不二的功用。古人曾說過:“意踏毗盧頭頂,行拜童子足下。”既要懷有把佛祖的頭踩在腳下的高昂氣概,又同時具備跪拜於幼童腳下的謙虛操行,這才是禪者的生存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菜根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應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應明並收藏菜根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