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鬥粟可當萬鍾之報;利物者,計己之施,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


    鬥粟:鬥是量器名,十升為一鬥。粟是古時五穀的總稱,凡未去殼的糧食叫粟。


    萬鍾:鍾是古時量器名。萬鍾形容多。


    百鎰:古時重量名,二十四兩為一鎰。


    施舍恩惠給別人的人,不可老把這種恩惠記在心頭,不應有讓別人讚美和回報的念頭,這樣即使是一鬥米也可收到萬鍾的回報;一個用財物幫助別人的人,不但計較自己對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報答,這樣即使是付出一百鎰,也難收到一文錢的功效。


    “施而無求”,可以孫思邈為楷模。


    孫思邈是唐代名醫。在他的行醫生涯中,“滌盡渣滓,斬絕萌芽”,獻身醫道,為大眾解除疾苦,不受名利之誘。凡病家請求出診,他從不瞻前顧後,不考慮自己的吉凶安危,也不懼怕路途遙遠艱險,無論晝夜寒暑,饑渴疲勞,都要“一心赴救”,而且從不問病家地位高低、貴賤貧富,也不念恩怨親疏,一視同仁。


    他不僅畢生救死扶傷,而且在古稀之年開始寫《千金要方》,直至百歲高齡,仍然思路敏捷。


    普渡眾生,首重布施,然而,布施應不圖回報;布施應是給人利益,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南北朝時期梁國的天子武帝是一位熱心的佛教信徒,傳說他曾身披袈裟,宣講過《放光般若經》。世人尊稱他為“佛心天子”。這等虔誠的信徒,聽說大聖達摩從印度已到中國,自然是立即宣詔下旨,派人把達摩接進京城,一見麵,武帝就開口問道:“孤家建立了眾多寺院,供養了許多僧眾,抄了很多佛經,肯定有功德吧!”不料大師的回答與武帝的期待正好相反:“無功德。”思求功德謀現世利益的人,與真正的宗教是無緣的,因為隻要有絲毫念己之心,便不是真正的善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菜根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應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應明並收藏菜根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