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西湖夜宴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到深情處,如懿水汪汪的眼中明眸含淚,恭敬的蹲身福禮,“萬民以皇上為尊,臣妾亦以夫君為榮。”
雖身在行宮,不過每日的折子皇上還是得批閱,官員們也得接見,最清閑的日子已然過去了。
這一日,福珈來報,說是太後有請。如懿雖然心中有惑,但還是順從的去了。
許是有了皇上從中斡旋,太後並未指責如懿陪同皇上耽於享樂之舉。
隻是兜兜轉轉的,說起了江南的好風光,以及柔婉的美人們。
如懿笑而不語,心中有數。
太後身旁的三顆棋子,兩個沒了,一個有孕留在了京城,現下怕是冥頑不化,又要繼續安插第四個或者第五個了。
若是前世,如懿癡情於皇上,定不會情願與旁的女子分享夫君。可如今,如懿早就不在乎這些虛浮之事了。
這樣的場麵事兒,如懿向來做的滴水不漏。
她溫順的頷首,說道,“皇上夙興夜寐,終日操勞於國事,事事繁忙不得歇。
就算皇額娘不提點,臣妾也是要想著法兒的幫皇上鬆一鬆精神的。”
如懿的賢惠溫婉有些超乎了太後的預料。
太後本以後會有一番唇槍舌戰,卻沒想到如懿居然主動繼續道,“臣妾預備著,幾日後臨水西湖,舉辦一場夜宴。
還請皇額娘千萬要賞臉前來啊。”
見如懿這般懂事,太後不由得笑道,“難得你有孝心,哀家自然會來。”
說罷,還讓福珈端來了一個精致的檀香木托盤。
紅布掀開,一支華麗耀眼的珠釵赫然展現在眼前。
太後和藹的笑著,隨手拿起珠釵,往如懿的旗頭上比劃著。
“這八寶纘珠鳳尾釵子是哀家特命內務府製的。
如今你做皇後也有些時日了,恭敬賢良,行事無錯,就當哀家疼你的吧。”
如懿恭順的蹲身福禮,太後端坐著,將鳳釵插入了如懿的發髻間。
皇家婆媳和順,也算是一段佳話。
如懿知道太後要給皇上進獻女子,自己並未阻攔,所以太後的嘉獎她也受得起。
夜間,西湖臨岸邊緣亮起了一盞盞明燈,映著湖水,如星點嵌入天幕般,別有一番情致。
太後坐在中央,身披華服,尊貴端莊。皇上和如懿則分坐兩側,底下的嬪妃們亦是彩服華裳,打扮的豔麗多姿。
各地官員們近些時日,進獻了不少正值芳齡的姑娘,個個嬌豔如花,柔媚可人。
如今在宴會上來往侍奉,姑娘們時不時羞澀的看向皇上,送著盈盈秋波。
高曦月倒是不在意這些,她對著桌上的西湖蓴菜夾個不停,似是在抓緊時間品味著特色佳肴。
平答應和揆答應向來恩寵平平,對著皇上敬了幾杯酒後,也安心觀賞起了歌舞,並無多言。
倒是誠嬪,一直暗暗觀察著上麵人的一舉一動。
很快,樂聲變幻,湖麵上相對駛來了兩艘遍布荷花的小船,船沿上掛著大大小小的花燈,極為引人注目。
“這如今還不到曲院風荷的盛夏時節,哪兒來的如此多荷花?真是稀奇。”
皇上頗有興味的拿著酒杯,輕抿一口,眼神卻始終不曾離開小船半眼。
太後笑吟吟道,“江南風光好,哀家與皇上都難得出宮,如今陡然能見著如此多嬌豔粉嫩的荷花,也算是底下人有心了。”
話音未落,兩艘船上最大的那兩朵荷花兀自對稱盛放,霎是驚豔。
兩位身著鵝黃裙裾,梳著漢女常見的單螺髻的女子。正垂著眼眸,薄紗覆麵,扭著身姿坐在其中。
似是在比擬荷花那嬌柔婉約的花蕊般,點點而立。
樂聲奏響,聲調緩緩攀升。兩位女子足尖立起,站在了荷花中央的台子上,翩翩起舞。
纖腰翹臀包裹在緊貼身軀的衣裳間,隨著女子的舞動,搖晃出動人的曲線。
該說不說,這江南女子特有的柔媚溫婉,比之宮中女子的循規蹈矩而言,還是勝在了新意之上。
就連皇上的眼神也漸漸露出沉淪之色,和迷醉之意。
太後狀似不經意的夾起了一塊兒菱粉糖糕,笑著說道,“皇帝,哀家承你孝心,才能一睹這優美閑適的杭州景色。
隻是這風景雖好,卻總是不如美人半遮麵來的令人心醉。
皇後賢德,後宮的子嗣雖然不少,可嬪妃的位置大多還是空空落落的,甚是不好看。
既然巡幸江南,怎麽也要讓幾個江南美人陪你四處遊覽一番,如此才算不辜負啊。”
太後的語氣輕緩,如懿靜默的瞥了一眼皇上,隻見著他唇邊原本鬆快的笑顏,在聽到太後之話後驀然冷住。
皇上原先就懷疑過齊汝是太後的人,進而對太後的用心也是抱有戒心的。
而現在,太後居然明目張膽的開始往皇上身邊塞人了。
可太後沒有考慮到的是,皇上已不是剛登基那會兒時時聽從太後的乖兒子了。
太後此舉,怕是非但無法順遂的探聽聖心,反而會招禍引疑,得不償失啊。
身為帝王,就連養母也得日日防著,如懿都替皇上感到心累。
收回了眼神,如懿隻覺得筷子下的糖藕,更加軟糯香甜了。
不過一瞬,皇上重又複了笑意,對著太後舉杯相敬。
“皇額娘這是為兒子準備了新人嗎?兒子感念皇額娘慈心,必不辜負。”
太後笑而不語,隻是招手示意那兩位女子下了船,齊齊上前拜見。
“民女拜見太後,皇上,皇後娘娘。”
兩位女子聲線柔和,帶著江南女子特有的軟糯口音,盈盈下拜。
薄紗取下,兩位女子含羞抬頭,就見二人一個生的溫婉大氣,眉彎如月。另一個生的媚骨天成,粉腮如霞。
高曦月饒有興致的喝著小酒兒,打趣道,“這兩位妹妹氣質差別頗大,可這眉宇間看著好像有幾分相似。
難不成,這江南美人們都是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嗎?”
那生的溫婉的女子蹲身福禮,柔聲道,“回慧妃娘娘的話,民女二人的父親乃是杭州知州,從屬在浙江總督之下。
因著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所以眉宇間才生的有幾分相似。”
“姐妹?”
高曦月坐直了身子,眼中調侃氣息更濃了些,“姐妹二人同侍君上,那豈不是就如話本裏麵的娥皇女英一般嗎?”
雖身在行宮,不過每日的折子皇上還是得批閱,官員們也得接見,最清閑的日子已然過去了。
這一日,福珈來報,說是太後有請。如懿雖然心中有惑,但還是順從的去了。
許是有了皇上從中斡旋,太後並未指責如懿陪同皇上耽於享樂之舉。
隻是兜兜轉轉的,說起了江南的好風光,以及柔婉的美人們。
如懿笑而不語,心中有數。
太後身旁的三顆棋子,兩個沒了,一個有孕留在了京城,現下怕是冥頑不化,又要繼續安插第四個或者第五個了。
若是前世,如懿癡情於皇上,定不會情願與旁的女子分享夫君。可如今,如懿早就不在乎這些虛浮之事了。
這樣的場麵事兒,如懿向來做的滴水不漏。
她溫順的頷首,說道,“皇上夙興夜寐,終日操勞於國事,事事繁忙不得歇。
就算皇額娘不提點,臣妾也是要想著法兒的幫皇上鬆一鬆精神的。”
如懿的賢惠溫婉有些超乎了太後的預料。
太後本以後會有一番唇槍舌戰,卻沒想到如懿居然主動繼續道,“臣妾預備著,幾日後臨水西湖,舉辦一場夜宴。
還請皇額娘千萬要賞臉前來啊。”
見如懿這般懂事,太後不由得笑道,“難得你有孝心,哀家自然會來。”
說罷,還讓福珈端來了一個精致的檀香木托盤。
紅布掀開,一支華麗耀眼的珠釵赫然展現在眼前。
太後和藹的笑著,隨手拿起珠釵,往如懿的旗頭上比劃著。
“這八寶纘珠鳳尾釵子是哀家特命內務府製的。
如今你做皇後也有些時日了,恭敬賢良,行事無錯,就當哀家疼你的吧。”
如懿恭順的蹲身福禮,太後端坐著,將鳳釵插入了如懿的發髻間。
皇家婆媳和順,也算是一段佳話。
如懿知道太後要給皇上進獻女子,自己並未阻攔,所以太後的嘉獎她也受得起。
夜間,西湖臨岸邊緣亮起了一盞盞明燈,映著湖水,如星點嵌入天幕般,別有一番情致。
太後坐在中央,身披華服,尊貴端莊。皇上和如懿則分坐兩側,底下的嬪妃們亦是彩服華裳,打扮的豔麗多姿。
各地官員們近些時日,進獻了不少正值芳齡的姑娘,個個嬌豔如花,柔媚可人。
如今在宴會上來往侍奉,姑娘們時不時羞澀的看向皇上,送著盈盈秋波。
高曦月倒是不在意這些,她對著桌上的西湖蓴菜夾個不停,似是在抓緊時間品味著特色佳肴。
平答應和揆答應向來恩寵平平,對著皇上敬了幾杯酒後,也安心觀賞起了歌舞,並無多言。
倒是誠嬪,一直暗暗觀察著上麵人的一舉一動。
很快,樂聲變幻,湖麵上相對駛來了兩艘遍布荷花的小船,船沿上掛著大大小小的花燈,極為引人注目。
“這如今還不到曲院風荷的盛夏時節,哪兒來的如此多荷花?真是稀奇。”
皇上頗有興味的拿著酒杯,輕抿一口,眼神卻始終不曾離開小船半眼。
太後笑吟吟道,“江南風光好,哀家與皇上都難得出宮,如今陡然能見著如此多嬌豔粉嫩的荷花,也算是底下人有心了。”
話音未落,兩艘船上最大的那兩朵荷花兀自對稱盛放,霎是驚豔。
兩位身著鵝黃裙裾,梳著漢女常見的單螺髻的女子。正垂著眼眸,薄紗覆麵,扭著身姿坐在其中。
似是在比擬荷花那嬌柔婉約的花蕊般,點點而立。
樂聲奏響,聲調緩緩攀升。兩位女子足尖立起,站在了荷花中央的台子上,翩翩起舞。
纖腰翹臀包裹在緊貼身軀的衣裳間,隨著女子的舞動,搖晃出動人的曲線。
該說不說,這江南女子特有的柔媚溫婉,比之宮中女子的循規蹈矩而言,還是勝在了新意之上。
就連皇上的眼神也漸漸露出沉淪之色,和迷醉之意。
太後狀似不經意的夾起了一塊兒菱粉糖糕,笑著說道,“皇帝,哀家承你孝心,才能一睹這優美閑適的杭州景色。
隻是這風景雖好,卻總是不如美人半遮麵來的令人心醉。
皇後賢德,後宮的子嗣雖然不少,可嬪妃的位置大多還是空空落落的,甚是不好看。
既然巡幸江南,怎麽也要讓幾個江南美人陪你四處遊覽一番,如此才算不辜負啊。”
太後的語氣輕緩,如懿靜默的瞥了一眼皇上,隻見著他唇邊原本鬆快的笑顏,在聽到太後之話後驀然冷住。
皇上原先就懷疑過齊汝是太後的人,進而對太後的用心也是抱有戒心的。
而現在,太後居然明目張膽的開始往皇上身邊塞人了。
可太後沒有考慮到的是,皇上已不是剛登基那會兒時時聽從太後的乖兒子了。
太後此舉,怕是非但無法順遂的探聽聖心,反而會招禍引疑,得不償失啊。
身為帝王,就連養母也得日日防著,如懿都替皇上感到心累。
收回了眼神,如懿隻覺得筷子下的糖藕,更加軟糯香甜了。
不過一瞬,皇上重又複了笑意,對著太後舉杯相敬。
“皇額娘這是為兒子準備了新人嗎?兒子感念皇額娘慈心,必不辜負。”
太後笑而不語,隻是招手示意那兩位女子下了船,齊齊上前拜見。
“民女拜見太後,皇上,皇後娘娘。”
兩位女子聲線柔和,帶著江南女子特有的軟糯口音,盈盈下拜。
薄紗取下,兩位女子含羞抬頭,就見二人一個生的溫婉大氣,眉彎如月。另一個生的媚骨天成,粉腮如霞。
高曦月饒有興致的喝著小酒兒,打趣道,“這兩位妹妹氣質差別頗大,可這眉宇間看著好像有幾分相似。
難不成,這江南美人們都是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嗎?”
那生的溫婉的女子蹲身福禮,柔聲道,“回慧妃娘娘的話,民女二人的父親乃是杭州知州,從屬在浙江總督之下。
因著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所以眉宇間才生的有幾分相似。”
“姐妹?”
高曦月坐直了身子,眼中調侃氣息更濃了些,“姐妹二人同侍君上,那豈不是就如話本裏麵的娥皇女英一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