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聊贈一枝春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女子羞紅了臉頰,低垂著默然不語。
聽得高曦月越說越離譜,如懿忍不住開口,“慧妃,你喝醉了,喝點兒醒酒湯緩和緩和吧。”
高曦月吐了吐舌頭,傲嬌的別過臉去,不再說話。
皇上龍顏大悅,給二人賜座。問清二人姓名後,當場便封為了柔答應和麗答應。
太後笑著自作主張道,“如此看來,今夜皇上也不必翻牌子了。便讓二位佳人隨侍就好。”
皇上本也是存著這想法的。
可不知是否因為久居高位,受足了太後掣肘,一時間竟起了些逆反的心思。
“皇額娘所言甚是。隻是先帝曾教導過,身為帝王不得過於沉溺美色和享樂。
朕以為,還是翻了牌子比較妥當。”
如懿原打算遵著皇後的勸誡職責說的話,倒被皇上自己說了出來。她輕笑著垂下眼簾,暗笑太後過於急迫,適得其反了。
柔答應年長些許,起身緩緩道,“嬪妾身為長姐,理應謙讓妹妹的。不如今夜便讓麗答應隨侍吧。”
皇上順著她的話,招手示意麗答應坐到了身邊,二人推杯換盞,旁若無人的輕聲調笑起來。
如懿隻當眼不見心不煩,依舊維持著淡淡的笑意,專心欣賞著底下繁雜迷醉的一片歌舞繚亂。
餘光忽而瞥見一旁的誠嬪,似是與身旁的侍女交談了什麽,悄悄的退了下去。
太後眼見目的達到,像是生怕皇上不自在一般,以風大為由,起身離開。隻留了嬪妃們繼續陪伴皇上。
回了寢殿,太後對鏡卸了臉上濃重的妝容,這才露出了臉上隱隱的蠟黃氣息。
福珈替太後拆著頭上的珠翠,笑道,“今夜兩位格格倒是不曾辜負太後的期望。
奴婢瞧著皇上那眼神,以後二位小主得寵的日子怕是還長著呢。”
太後闔著眼眸,輕嗯了一聲,“官家格格裏她倆算是最出色的。雖生的樣貌不是最美,卻是難得的同父姐妹,也算新奇。
皇上給了答應的位份,並不算高。好在也不算駁了哀家的麵子,負了哀家的苦心。
往後的日子,便看她們二人各自的本事了。”
福珈手執木梳,輕柔而熟稔的替太後疏通著頭皮的經絡,“好不容易來了一趟江南,太後也該好好休息,頤養天年才是。又何必事事費心勞力,自傷身體呢。”
福珈跟隨了太後多年,忠心又細心。有些話她作為一個奴婢說出來是有些逾矩,可太後心中並不在意。
太後喟歎一聲,看著鏡中日漸蒼老的容顏,悲涼的感觸如浪潮般洶湧襲來。
“福珈,你是知道哀家在懸心什麽的。恒娖每每從準噶爾寄信回來,封封都是怨言和苦意。
水土不服都是小事,要緊的是額駙與她總是不睦,遇事總不肯體諒她,隻會一味叫她忍著忍著。
這樣的日子,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是個頭。
哀家雖然不希望恒娖和離,可心底總在盼著,若有來日,恒娖能夠回到哀家身邊,哀家就心滿意足了。”
皓月當空,月明星稀,悠揚的笛聲和著暖煦的晚風徐徐吹來。
原本微涼如綢般的湖麵泛起了粼粼波光,繼而擴散出了大圈大圈的紋浪。
空中絮絮飄散下點點白色的碎屑,似是雪花一般讓人見之稱奇。
高曦月扶著額,笑的張揚肆意,舉止間也略略失了規矩。
她竟舉著空空的玉碗,對著如懿高聲呼道,“皇後娘娘,您這宴上的醒酒飲似是不大管用啊。
臣妾怎麽好像醉的更厲害了,竟然在這江南煙軟的暖地,看到了飄雪?”
如懿也有些好奇,便見坐在湖邊的平答應伸出手去,接住了其中一點碎屑,驚異出聲,“這不是雪,是白梅啊。”
“如今都三月了,哪裏來的梅花?”
皇上聞言有些不信。一旁的麗答應嬌軟的笑道,“皇上怕是不知,咱們這兒有一種晚梅,便是在這個時節盛放的。
不過,若要尋到那種梅花,須得去深山或者孤峰深處,很是難得。連嬪妾都隻是聽聞,並不曾親眼見過。”
如懿冷了神色,心中隻道這點兒伎倆,與前世魏嬿婉的湖上紅梅舞倒是像極了。
“寒梅若雪,頗有心思。隻是既然這梅花清雅高潔,又生在深山甚是難得。
如今隻為了一時興致,如此揮霍拋撒,過於趨奉,倒是失了其本性了。”
湖上景致忽而一變,一艘青舫小舟飄然而來,舫上懸著層層屏風,附帶著輕軟的綢紗,隨風鼓動,甚是神秘莫測。
綢帶之間,衣袂飄飄而來一個白衣女子。舞姿宛若淩波微步,玄妙飄逸。
混著清冷的月色和清脆的笛音,真如九天下凡的仙子一般,令人難辨真幻。
一曲舞畢,白綢朝著皇上而去,便見女子在許多白紗間悄然滑落在了皇上麵前。
甫一抬頭,眾人才發現眼前的女子,竟然是誠嬪。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臣妾偶去古寺,遇見了這一樹難得的晚梅,一時神往,便親自折了一支,獻與皇上賞玩。
還望皇上能記著這江南美景,不忘舊時人。”
誠嬪眼波流轉,盈盈笑著,說出的話卻極為露骨。
皇上雖有些不悅,可到底還是接過了那支白梅。
“你有心了。朕先前忙於朝政,對你是稍稍有些忽略。
可如今你在月下一舞,深得朕心。既如此,朕便封你為誠妃吧。”
誠妃聞言,淺薄的笑意幾乎要溢滿了唇角。
可她還來不及多歡喜一刻,便見皇上起身,親手牽著麗答應,說道,“如今天色已晚,朕也有些乏了。
皇後,你帶著其餘嬪妃們莫要再多貪飲,朕便先帶著麗答應回去了。”
如懿起身,帶著眾嬪妃們齊齊蹲身福禮,目送著皇上離去。
秉持著柔婉賢良的姿態,如懿轉身徐徐道,“眾位妹妹們該賞的景都賞了,便都早點兒回去歇息吧。
明日,都好生歇一歇,不必晨起來拜見本宮了。”
眾妃再次齊齊下拜,齊聲讚著皇後賢德恤下。
唯有誠妃,雖然低著頭看不清神色,可眾人戲謔嘲諷的目光仿若針紮一般落在了她的脊梁上,幾乎都快要把她壓彎了。
聽得高曦月越說越離譜,如懿忍不住開口,“慧妃,你喝醉了,喝點兒醒酒湯緩和緩和吧。”
高曦月吐了吐舌頭,傲嬌的別過臉去,不再說話。
皇上龍顏大悅,給二人賜座。問清二人姓名後,當場便封為了柔答應和麗答應。
太後笑著自作主張道,“如此看來,今夜皇上也不必翻牌子了。便讓二位佳人隨侍就好。”
皇上本也是存著這想法的。
可不知是否因為久居高位,受足了太後掣肘,一時間竟起了些逆反的心思。
“皇額娘所言甚是。隻是先帝曾教導過,身為帝王不得過於沉溺美色和享樂。
朕以為,還是翻了牌子比較妥當。”
如懿原打算遵著皇後的勸誡職責說的話,倒被皇上自己說了出來。她輕笑著垂下眼簾,暗笑太後過於急迫,適得其反了。
柔答應年長些許,起身緩緩道,“嬪妾身為長姐,理應謙讓妹妹的。不如今夜便讓麗答應隨侍吧。”
皇上順著她的話,招手示意麗答應坐到了身邊,二人推杯換盞,旁若無人的輕聲調笑起來。
如懿隻當眼不見心不煩,依舊維持著淡淡的笑意,專心欣賞著底下繁雜迷醉的一片歌舞繚亂。
餘光忽而瞥見一旁的誠嬪,似是與身旁的侍女交談了什麽,悄悄的退了下去。
太後眼見目的達到,像是生怕皇上不自在一般,以風大為由,起身離開。隻留了嬪妃們繼續陪伴皇上。
回了寢殿,太後對鏡卸了臉上濃重的妝容,這才露出了臉上隱隱的蠟黃氣息。
福珈替太後拆著頭上的珠翠,笑道,“今夜兩位格格倒是不曾辜負太後的期望。
奴婢瞧著皇上那眼神,以後二位小主得寵的日子怕是還長著呢。”
太後闔著眼眸,輕嗯了一聲,“官家格格裏她倆算是最出色的。雖生的樣貌不是最美,卻是難得的同父姐妹,也算新奇。
皇上給了答應的位份,並不算高。好在也不算駁了哀家的麵子,負了哀家的苦心。
往後的日子,便看她們二人各自的本事了。”
福珈手執木梳,輕柔而熟稔的替太後疏通著頭皮的經絡,“好不容易來了一趟江南,太後也該好好休息,頤養天年才是。又何必事事費心勞力,自傷身體呢。”
福珈跟隨了太後多年,忠心又細心。有些話她作為一個奴婢說出來是有些逾矩,可太後心中並不在意。
太後喟歎一聲,看著鏡中日漸蒼老的容顏,悲涼的感觸如浪潮般洶湧襲來。
“福珈,你是知道哀家在懸心什麽的。恒娖每每從準噶爾寄信回來,封封都是怨言和苦意。
水土不服都是小事,要緊的是額駙與她總是不睦,遇事總不肯體諒她,隻會一味叫她忍著忍著。
這樣的日子,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是個頭。
哀家雖然不希望恒娖和離,可心底總在盼著,若有來日,恒娖能夠回到哀家身邊,哀家就心滿意足了。”
皓月當空,月明星稀,悠揚的笛聲和著暖煦的晚風徐徐吹來。
原本微涼如綢般的湖麵泛起了粼粼波光,繼而擴散出了大圈大圈的紋浪。
空中絮絮飄散下點點白色的碎屑,似是雪花一般讓人見之稱奇。
高曦月扶著額,笑的張揚肆意,舉止間也略略失了規矩。
她竟舉著空空的玉碗,對著如懿高聲呼道,“皇後娘娘,您這宴上的醒酒飲似是不大管用啊。
臣妾怎麽好像醉的更厲害了,竟然在這江南煙軟的暖地,看到了飄雪?”
如懿也有些好奇,便見坐在湖邊的平答應伸出手去,接住了其中一點碎屑,驚異出聲,“這不是雪,是白梅啊。”
“如今都三月了,哪裏來的梅花?”
皇上聞言有些不信。一旁的麗答應嬌軟的笑道,“皇上怕是不知,咱們這兒有一種晚梅,便是在這個時節盛放的。
不過,若要尋到那種梅花,須得去深山或者孤峰深處,很是難得。連嬪妾都隻是聽聞,並不曾親眼見過。”
如懿冷了神色,心中隻道這點兒伎倆,與前世魏嬿婉的湖上紅梅舞倒是像極了。
“寒梅若雪,頗有心思。隻是既然這梅花清雅高潔,又生在深山甚是難得。
如今隻為了一時興致,如此揮霍拋撒,過於趨奉,倒是失了其本性了。”
湖上景致忽而一變,一艘青舫小舟飄然而來,舫上懸著層層屏風,附帶著輕軟的綢紗,隨風鼓動,甚是神秘莫測。
綢帶之間,衣袂飄飄而來一個白衣女子。舞姿宛若淩波微步,玄妙飄逸。
混著清冷的月色和清脆的笛音,真如九天下凡的仙子一般,令人難辨真幻。
一曲舞畢,白綢朝著皇上而去,便見女子在許多白紗間悄然滑落在了皇上麵前。
甫一抬頭,眾人才發現眼前的女子,竟然是誠嬪。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臣妾偶去古寺,遇見了這一樹難得的晚梅,一時神往,便親自折了一支,獻與皇上賞玩。
還望皇上能記著這江南美景,不忘舊時人。”
誠嬪眼波流轉,盈盈笑著,說出的話卻極為露骨。
皇上雖有些不悅,可到底還是接過了那支白梅。
“你有心了。朕先前忙於朝政,對你是稍稍有些忽略。
可如今你在月下一舞,深得朕心。既如此,朕便封你為誠妃吧。”
誠妃聞言,淺薄的笑意幾乎要溢滿了唇角。
可她還來不及多歡喜一刻,便見皇上起身,親手牽著麗答應,說道,“如今天色已晚,朕也有些乏了。
皇後,你帶著其餘嬪妃們莫要再多貪飲,朕便先帶著麗答應回去了。”
如懿起身,帶著眾嬪妃們齊齊蹲身福禮,目送著皇上離去。
秉持著柔婉賢良的姿態,如懿轉身徐徐道,“眾位妹妹們該賞的景都賞了,便都早點兒回去歇息吧。
明日,都好生歇一歇,不必晨起來拜見本宮了。”
眾妃再次齊齊下拜,齊聲讚著皇後賢德恤下。
唯有誠妃,雖然低著頭看不清神色,可眾人戲謔嘲諷的目光仿若針紮一般落在了她的脊梁上,幾乎都快要把她壓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