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貴妃出宮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懿這話說的尖銳刻骨。
可聽她毫不避諱的與自己談論奪嫡,分析利弊,蘇綠筠隻覺得熱淚盈眶。
“娘娘是信任臣妾,看重臣妾,才與臣妾這般明白分說的。臣妾不是不知理的人,自然明白娘娘的苦心和好意。
說實話,永璋的性子臣妾自己清楚。且不說皇上看重嫡子,單說老祖宗傳下來的訓誡,''國君當長中取賢''。
永璋既不占長,亦不算賢。他能安分做個恭謹守矩的閑散王爺,臣妾便知足了。
至於永瑢,更是個隻知塗塗畫畫的不開竅的憨貨。臣妾有的時候都懷疑,永瑢那天賦,合該是婉嬪的孩子才是。
臣妾從未想過奪嫡之事,隻要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的,看著他們順遂一生便足矣。”
說及此處,蘇綠筠小步站至如懿麵前,不待她阻止便跪了下來。
“皇後娘娘,江南是臣妾的故鄉。午夜夢回,臣妾時常想念不已。
說句喪氣話,若是臣妾撐不住了,倒真是希望能夠在江南的土壤中安眠。
隻是貴妃出宮尚無先例,此事怕是為難皇後娘娘了。
不過,隻要皇後娘娘願意替臣妾向皇上進言,無論成功與否,臣妾都會感念娘娘恩德的。”
說罷,蘇綠筠重重一叩首,堅定的眼神不似作偽。
永璋向來是個老實溫和之人,完美的繼承了蘇綠筠的性子。這樣的人,就算真的要與她爭,如懿也是不怕的。
如今,蘇綠筠能自己想明白,遠離宮鬥漩渦,寧願偏安一隅,頤養天年,如懿欣慰之餘也覺欣喜。
寬慰了她幾句,如懿翌日便去了養心殿。
皇上到底是對從前薄待了蘇綠筠,以至於將她棄在鍾粹宮中冷落了許久之事,而心生愧意。
雖說貴妃出宮養病並無先例可循,可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也沒有。
皇上降下恩旨,念及純貴妃思鄉心切以致咳疾反複,特許她隨永璋一道去江南暫居一段時日,待休養安好之後,再行回宮。
此道旨意一出,莫說後宮,前朝亦為之震動。
可大家口徑一致,皆讚皇上寬待貴妃,慈悲寬和,心懷大度,乃是天下福祉。
一時間,皇上的聲望倒是更上了一層樓。
皇上喜不自勝,可隻有如懿自己知道,自己的阿瑪和哥哥在其中助力匪淺。
烏拉那拉氏,已然在皇上尚未發覺之時,慢慢滲透了朝堂,開始左右起了朝臣們的思想風向。
蘇綠筠出宮之時,如懿、海蘭、高曦月和陳婉茵幾位潛邸舊人們皆來送行。
這麽多年相處下來,大家對彼此的性情脾性磨合的已經差不多了。
那些過去的小摩擦,也早已在日久天長的歲月裏一笑抿去。
幾人年歲漸長,各自膝下又都有了孩子。
有尊位、有榮華、有富貴、有子嗣寄望,有家人朋友。
可以說她們幾人除了沒有忠貞的夫君以外,幾乎什麽都有了。
既如此,比之再去為了搶奪盛寵而鬧得天翻地覆、頭破血流,還不如悠閑自得的安享人生。
這次蘇綠筠得以出宮養病,大家都羨慕不已。
如懿放寬了手縫,海蘭便借著協理六宮之權將蘇綠筠的行囊塞的滿滿當當。
外表看上去不過是些普通行裝,可單看宮人抬禮後額角冒出的汗滴,便能猜到其中份量。
幾人雖依依惜別,縱使心中再多不舍,卻礙於情緒的內斂含蓄,隻交握著手,盈盈垂淚。
高曦月就不一般了。
她看不慣大家這樣哭哭啼啼的柔弱姿態,眼神一挑,豎眉道,“綠筠姐姐是去江南享清福去了,咱們合該羨慕才是,又何好不舍的?
不若咱們換一換,留綠筠姐姐繼續在這紫禁城看著頭頂那四四方方的天,讓我和永璜替你們去江南可好?”
幾人破涕為笑,如懿更是虛空輕點了點高曦月,“你倒是想換出去,可綠筠卻未必肯呢。”
高曦月嘟了嘟嘴,腦海中似乎有了什麽新想法,湊近又道,“皇後娘娘,不如您也替我去向皇上說說,讓我跟著永璜也出去玩玩唄。
好賴我也是個病中嬌弱,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呢。”
看著高曦月故作姿態的撒嬌模樣,幾人再多的離別愁思也都煙消雲散了。
相處了這麽多年,大家都算是宮中成了精的老人兒了,多多少少都清楚高曦月的病情之中有許多不可明說的內情。
隻是大家都默契的互不點破。
畢竟,現在這樣和睦舒心的生活來之不易。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藏些小秘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海蘭扶了扶鬢邊略略鬆散的海棠珠花,不禁笑道,“曦月姐姐你想的倒真美。
隻不過啊,你的美夢,怕是連皇後娘娘都幫不上你咯。
聽說永璜自從上次準噶爾戰役回來之後,便深得皇上重用。
皇上覺得永璜在和談方麵頗有天賦,不僅親和力強,難得的是有勇有謀。
這不,科爾沁部那邊的使臣馬上就要來京了。到時候的接見宴請,怕是又得勞煩永璜一趟了。
永璜哪裏有功夫去外地駐守,你也就安心的待在京城裏陪咱們打馬吊吧。”
高曦月咯咯的笑著擺手,臉上卻滿是因永璜出息了而帶來的榮光。
“瞧你小嘴巴巴的,比從前倒是中聽了許多。
不過永璜論文比不過皇後娘娘的永璂學識淵博,論武更是不及海蘭妹妹的永琪那般驍勇威武。
也就隻能論個長,占個年紀大的甜頭罷了,實在是不值一提。”
幾人又好一頓插科打諢,直到可心忍不住低聲附耳催促了蘇綠筠一番,她臉上的笑意才慢慢隱去。
“說來,這紫禁城裏我最放心不下的,除了永瑢,便是你們幾個了。”
陳婉茵眸中含淚,勸慰道,“綠筠姐姐安心養病,咱們幾個都會輪番去擷芳殿看望永瑢,必會好生照顧他的。”
蘇綠筠點頭,眾人皆是紅了眼眶。
還是最後如懿扯著溫厚的笑意,說道,“好了,綠筠是去養病,又不是永遠都見不著了。諸位這般倒搞得像生離死別一樣不吉利了。
皇上明年或是有意再次南巡,到時候咱們姐妹幾個還是有機會再見的。”
直到時辰已經拖延的不能再拖了,蘇綠筠才坐上馬車,最後深望了一眼紫禁城。
這裏有她的苦,她的淚,亦有她的笑,她的前半生。
離開並不是結束,而是屬於她蘇綠筠的新的開始。
可聽她毫不避諱的與自己談論奪嫡,分析利弊,蘇綠筠隻覺得熱淚盈眶。
“娘娘是信任臣妾,看重臣妾,才與臣妾這般明白分說的。臣妾不是不知理的人,自然明白娘娘的苦心和好意。
說實話,永璋的性子臣妾自己清楚。且不說皇上看重嫡子,單說老祖宗傳下來的訓誡,''國君當長中取賢''。
永璋既不占長,亦不算賢。他能安分做個恭謹守矩的閑散王爺,臣妾便知足了。
至於永瑢,更是個隻知塗塗畫畫的不開竅的憨貨。臣妾有的時候都懷疑,永瑢那天賦,合該是婉嬪的孩子才是。
臣妾從未想過奪嫡之事,隻要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的,看著他們順遂一生便足矣。”
說及此處,蘇綠筠小步站至如懿麵前,不待她阻止便跪了下來。
“皇後娘娘,江南是臣妾的故鄉。午夜夢回,臣妾時常想念不已。
說句喪氣話,若是臣妾撐不住了,倒真是希望能夠在江南的土壤中安眠。
隻是貴妃出宮尚無先例,此事怕是為難皇後娘娘了。
不過,隻要皇後娘娘願意替臣妾向皇上進言,無論成功與否,臣妾都會感念娘娘恩德的。”
說罷,蘇綠筠重重一叩首,堅定的眼神不似作偽。
永璋向來是個老實溫和之人,完美的繼承了蘇綠筠的性子。這樣的人,就算真的要與她爭,如懿也是不怕的。
如今,蘇綠筠能自己想明白,遠離宮鬥漩渦,寧願偏安一隅,頤養天年,如懿欣慰之餘也覺欣喜。
寬慰了她幾句,如懿翌日便去了養心殿。
皇上到底是對從前薄待了蘇綠筠,以至於將她棄在鍾粹宮中冷落了許久之事,而心生愧意。
雖說貴妃出宮養病並無先例可循,可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也沒有。
皇上降下恩旨,念及純貴妃思鄉心切以致咳疾反複,特許她隨永璋一道去江南暫居一段時日,待休養安好之後,再行回宮。
此道旨意一出,莫說後宮,前朝亦為之震動。
可大家口徑一致,皆讚皇上寬待貴妃,慈悲寬和,心懷大度,乃是天下福祉。
一時間,皇上的聲望倒是更上了一層樓。
皇上喜不自勝,可隻有如懿自己知道,自己的阿瑪和哥哥在其中助力匪淺。
烏拉那拉氏,已然在皇上尚未發覺之時,慢慢滲透了朝堂,開始左右起了朝臣們的思想風向。
蘇綠筠出宮之時,如懿、海蘭、高曦月和陳婉茵幾位潛邸舊人們皆來送行。
這麽多年相處下來,大家對彼此的性情脾性磨合的已經差不多了。
那些過去的小摩擦,也早已在日久天長的歲月裏一笑抿去。
幾人年歲漸長,各自膝下又都有了孩子。
有尊位、有榮華、有富貴、有子嗣寄望,有家人朋友。
可以說她們幾人除了沒有忠貞的夫君以外,幾乎什麽都有了。
既如此,比之再去為了搶奪盛寵而鬧得天翻地覆、頭破血流,還不如悠閑自得的安享人生。
這次蘇綠筠得以出宮養病,大家都羨慕不已。
如懿放寬了手縫,海蘭便借著協理六宮之權將蘇綠筠的行囊塞的滿滿當當。
外表看上去不過是些普通行裝,可單看宮人抬禮後額角冒出的汗滴,便能猜到其中份量。
幾人雖依依惜別,縱使心中再多不舍,卻礙於情緒的內斂含蓄,隻交握著手,盈盈垂淚。
高曦月就不一般了。
她看不慣大家這樣哭哭啼啼的柔弱姿態,眼神一挑,豎眉道,“綠筠姐姐是去江南享清福去了,咱們合該羨慕才是,又何好不舍的?
不若咱們換一換,留綠筠姐姐繼續在這紫禁城看著頭頂那四四方方的天,讓我和永璜替你們去江南可好?”
幾人破涕為笑,如懿更是虛空輕點了點高曦月,“你倒是想換出去,可綠筠卻未必肯呢。”
高曦月嘟了嘟嘴,腦海中似乎有了什麽新想法,湊近又道,“皇後娘娘,不如您也替我去向皇上說說,讓我跟著永璜也出去玩玩唄。
好賴我也是個病中嬌弱,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呢。”
看著高曦月故作姿態的撒嬌模樣,幾人再多的離別愁思也都煙消雲散了。
相處了這麽多年,大家都算是宮中成了精的老人兒了,多多少少都清楚高曦月的病情之中有許多不可明說的內情。
隻是大家都默契的互不點破。
畢竟,現在這樣和睦舒心的生活來之不易。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藏些小秘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海蘭扶了扶鬢邊略略鬆散的海棠珠花,不禁笑道,“曦月姐姐你想的倒真美。
隻不過啊,你的美夢,怕是連皇後娘娘都幫不上你咯。
聽說永璜自從上次準噶爾戰役回來之後,便深得皇上重用。
皇上覺得永璜在和談方麵頗有天賦,不僅親和力強,難得的是有勇有謀。
這不,科爾沁部那邊的使臣馬上就要來京了。到時候的接見宴請,怕是又得勞煩永璜一趟了。
永璜哪裏有功夫去外地駐守,你也就安心的待在京城裏陪咱們打馬吊吧。”
高曦月咯咯的笑著擺手,臉上卻滿是因永璜出息了而帶來的榮光。
“瞧你小嘴巴巴的,比從前倒是中聽了許多。
不過永璜論文比不過皇後娘娘的永璂學識淵博,論武更是不及海蘭妹妹的永琪那般驍勇威武。
也就隻能論個長,占個年紀大的甜頭罷了,實在是不值一提。”
幾人又好一頓插科打諢,直到可心忍不住低聲附耳催促了蘇綠筠一番,她臉上的笑意才慢慢隱去。
“說來,這紫禁城裏我最放心不下的,除了永瑢,便是你們幾個了。”
陳婉茵眸中含淚,勸慰道,“綠筠姐姐安心養病,咱們幾個都會輪番去擷芳殿看望永瑢,必會好生照顧他的。”
蘇綠筠點頭,眾人皆是紅了眼眶。
還是最後如懿扯著溫厚的笑意,說道,“好了,綠筠是去養病,又不是永遠都見不著了。諸位這般倒搞得像生離死別一樣不吉利了。
皇上明年或是有意再次南巡,到時候咱們姐妹幾個還是有機會再見的。”
直到時辰已經拖延的不能再拖了,蘇綠筠才坐上馬車,最後深望了一眼紫禁城。
這裏有她的苦,她的淚,亦有她的笑,她的前半生。
離開並不是結束,而是屬於她蘇綠筠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