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微服而行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恒娖越是什麽都不要,皇上越是想要補償給她點什麽。
思來想去,皇上覺得原本給恒娖準備的長公主府不夠富麗堂皇,又命人大肆翻新了一遍。
在此期間,恒娖便暫居在了宮中。
皇上忙於朝政,賢德的如懿自然要替他多多陪伴和開解恒娖。
這日午後,湖邊涼亭,二人對坐著一麵欣賞著湖中錦鯉,一麵淺淺交談著。
聊起恒娖對以後的打算時,她黯然一笑,尚算年輕的麵容竟突兀的顯出了幾分老態。
“如今,皇額娘仙逝了,皇妹恒媞與駙馬又和和美美,我實在是沒有什麽好牽掛的了。
聽聞城外有座靈光寺,遠離塵世的喧囂與嘈雜。素來有''以晨鍾暮鼓透破禪關,因梵鈴清脆心歸淨土'',的美譽。
我打算去那裏出家修行,在青燈古佛中參悟佛法,為大清誦經,了卻殘生。”
如懿微微蹙眉,眼底含著濃濃的不忍,“長公主雖然曆經世事,可尚且年輕。
這般如暮年白叟一般自暴自棄,對生活失了希冀,本宮聽著實在心疼。”
恒娖眉目灰暗如塵,搖了搖頭。
如懿還想再勸,忽而聽得一聲稚嫩輕快的歡呼由遠及近,如翩翩蝴蝶般飄然而至。
“皇額娘,璟姝終於找到你啦!咦,端淑皇姑姑也在啊。璟姝給皇姑姑請安!”
小小的璟姝如一道明媚的陽光般,開朗活潑。
她請安的動作雖然算不上標準,可搭配著那彎彎的笑眼和清亮的嗓音,別有一番天真純淨之態。
跟在身後的流螢忙福禮請罪,好在如懿和恒娖皆是寬厚之人,不曾責難她們分毫,隻擺手示意流螢先退下。
璟姝在如懿的懷中好一頓親昵的蹭著。討好完了如懿,璟姝也不忘一旁的恒娖。
她走過去很好奇的指著恒娖手腕上的叮當玉環,“皇姑姑,這個手鐲好漂亮啊。”
恒娖鬱鬱的神色一掃而空,很是寵溺的伸手摸了摸璟姝的小臉,“璟姝真是慧眼識珠啊。這是皇姑姑最喜歡的東西了。
這叮當玉環還有一個故事,璟姝想不想聽啊?璟姝若是能耐心聽完,皇姑姑便把這鐲子送給你好不好……”
璟姝雖與恒娖沒有見過幾次麵,可她莫名的就是很喜歡恒娖身上那難以言說的深厚沉靜的感覺。
仿佛是一塊沉澱在海底,看透世間變幻的玉石般,引人入勝,令人不自覺想要探索其中。
璟姝毫不怕生的順勢靠在了恒娖的懷裏。聽著恒娖從手上的玉環講起來塞外的風光,那遼闊的草原和外麵廣闊多樣的風景。
紫禁城外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吸引住了年幼的璟姝。
自那以後,璟姝抽空總要去尋恒娖,聽她講故事,二人之間的關係越發親密起來,恒娖臉上的笑顏也多了不少。
長公主府建成了,可恒娖卻開口要向皇上辭行。
與璟姝相處的這些日子,她已經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恒娖提出要放棄皇室長公主的身份,回歸一個平凡人,去體察民間疾苦,領略大好河山。
皇上聞言震驚,璟姝得了消息更是哭哭啼啼的跑來養心殿,抱著恒娖的大腿不許她走。
如懿看得出來恒娖是真心喜歡和疼愛璟姝的,心中突生出了不忍。
若是可以,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除了出嫁以外,要被永遠的困在這紫禁城的層層紅牆之內。
在如懿的一番斡旋調解下,皇上最終同意了恒娖的請求,許她與璟姝一道出宮遊曆,為期一年。
皇上並未剝取恒娖的長公主之位,隻許了她微服而行,還另派了許多侍衛沿途護送。
如懿到底還是掛心璟姝的。
除了皇上派出去的人,她另外讓流螢一路隨侍璟姝,還從宮中侍衛裏挑了不少身手了得之人,專門負責璟姝的安全。
其中便有包圓。
皇上理解如懿的愛女之心,亦默許了如懿的舉動。
於是,在一個春和景明之日,一隊人馬便悄悄從側門駛出了紫禁城。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轉眼,永璋在成婚開府之後,繼承了蘇綠筠的血脈,很是順順利利的連生一子一女,為皇室開枝散葉。
皇上褒獎了永璋一番,連帶著也去鍾粹宮多坐了兩回。卻隻是略坐坐,並未召她侍寢。
追根究底,乃是因為蘇綠筠一直咳疾未愈,且有病情加重之嫌。
自齊太醫告老還鄉之後,太醫院的院首便換成了江與彬。
江與彬看了多回,得出的結論與齊汝所言一般無二。都道是難愈之緩疾,不死之絕症。
無奈,在齊汝辭行前,如懿將他喚去翊坤宮請平安脈。特意讓他再給蘇綠筠把了最後一次脈,試圖找尋什麽轉機。
可齊汝仍是麵色凝重的無奈道,“純貴妃這咳疾非外因所致,而是胎裏帶來的弱氣。
貴妃娘娘祖籍江南,自然是不適應紫禁城的風水。
好在貴妃娘娘這些年過得順遂舒心,所以這咳疾雖然發作,卻並不如何嚴重。”
待問及如何根治時,齊汝捋了捋胡須,歎道,“若要根治,需先壓製。
貴妃娘娘怕是得回江南一地,安心將養數年,方能有所轉機。隻是……”
齊汝的話隻說了一半,可蘇綠筠的眼中隻剩了黯然。
她縱使因病不能再侍寢了,可她是皇上的嬪妃,進了紫禁城後,便再不可能出去了。
見蘇綠筠神色黯淡,如懿也難免有些心疼不忍。
打發走了齊汝,二人又絮絮的說了一會兒閑話,如懿終是定了決心,沉聲道,“聽聞皇上有意重用永璋,派遣他去江南督察水利。
若是本宮開口去求,許是有機會讓你可隨著永璋前去江南一帶養病。”
話音剛落,蘇綠筠便驚喜起身,“皇後娘娘,您說的可是真的?”
如懿並未答話,隻道,“純貴妃,你切莫激動,以免傷身。
此事不過是本宮的提議,能不能成是一回事,你願不願意又是另一回事。
畢竟,倘若離了這紫禁城,你便淡出了皇上的視線。
莫說你的恩寵了,就連你膝下的永璋和永瑢日後想要奪嫡,怕是都會艱難許多……”
思來想去,皇上覺得原本給恒娖準備的長公主府不夠富麗堂皇,又命人大肆翻新了一遍。
在此期間,恒娖便暫居在了宮中。
皇上忙於朝政,賢德的如懿自然要替他多多陪伴和開解恒娖。
這日午後,湖邊涼亭,二人對坐著一麵欣賞著湖中錦鯉,一麵淺淺交談著。
聊起恒娖對以後的打算時,她黯然一笑,尚算年輕的麵容竟突兀的顯出了幾分老態。
“如今,皇額娘仙逝了,皇妹恒媞與駙馬又和和美美,我實在是沒有什麽好牽掛的了。
聽聞城外有座靈光寺,遠離塵世的喧囂與嘈雜。素來有''以晨鍾暮鼓透破禪關,因梵鈴清脆心歸淨土'',的美譽。
我打算去那裏出家修行,在青燈古佛中參悟佛法,為大清誦經,了卻殘生。”
如懿微微蹙眉,眼底含著濃濃的不忍,“長公主雖然曆經世事,可尚且年輕。
這般如暮年白叟一般自暴自棄,對生活失了希冀,本宮聽著實在心疼。”
恒娖眉目灰暗如塵,搖了搖頭。
如懿還想再勸,忽而聽得一聲稚嫩輕快的歡呼由遠及近,如翩翩蝴蝶般飄然而至。
“皇額娘,璟姝終於找到你啦!咦,端淑皇姑姑也在啊。璟姝給皇姑姑請安!”
小小的璟姝如一道明媚的陽光般,開朗活潑。
她請安的動作雖然算不上標準,可搭配著那彎彎的笑眼和清亮的嗓音,別有一番天真純淨之態。
跟在身後的流螢忙福禮請罪,好在如懿和恒娖皆是寬厚之人,不曾責難她們分毫,隻擺手示意流螢先退下。
璟姝在如懿的懷中好一頓親昵的蹭著。討好完了如懿,璟姝也不忘一旁的恒娖。
她走過去很好奇的指著恒娖手腕上的叮當玉環,“皇姑姑,這個手鐲好漂亮啊。”
恒娖鬱鬱的神色一掃而空,很是寵溺的伸手摸了摸璟姝的小臉,“璟姝真是慧眼識珠啊。這是皇姑姑最喜歡的東西了。
這叮當玉環還有一個故事,璟姝想不想聽啊?璟姝若是能耐心聽完,皇姑姑便把這鐲子送給你好不好……”
璟姝雖與恒娖沒有見過幾次麵,可她莫名的就是很喜歡恒娖身上那難以言說的深厚沉靜的感覺。
仿佛是一塊沉澱在海底,看透世間變幻的玉石般,引人入勝,令人不自覺想要探索其中。
璟姝毫不怕生的順勢靠在了恒娖的懷裏。聽著恒娖從手上的玉環講起來塞外的風光,那遼闊的草原和外麵廣闊多樣的風景。
紫禁城外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吸引住了年幼的璟姝。
自那以後,璟姝抽空總要去尋恒娖,聽她講故事,二人之間的關係越發親密起來,恒娖臉上的笑顏也多了不少。
長公主府建成了,可恒娖卻開口要向皇上辭行。
與璟姝相處的這些日子,她已經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恒娖提出要放棄皇室長公主的身份,回歸一個平凡人,去體察民間疾苦,領略大好河山。
皇上聞言震驚,璟姝得了消息更是哭哭啼啼的跑來養心殿,抱著恒娖的大腿不許她走。
如懿看得出來恒娖是真心喜歡和疼愛璟姝的,心中突生出了不忍。
若是可以,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除了出嫁以外,要被永遠的困在這紫禁城的層層紅牆之內。
在如懿的一番斡旋調解下,皇上最終同意了恒娖的請求,許她與璟姝一道出宮遊曆,為期一年。
皇上並未剝取恒娖的長公主之位,隻許了她微服而行,還另派了許多侍衛沿途護送。
如懿到底還是掛心璟姝的。
除了皇上派出去的人,她另外讓流螢一路隨侍璟姝,還從宮中侍衛裏挑了不少身手了得之人,專門負責璟姝的安全。
其中便有包圓。
皇上理解如懿的愛女之心,亦默許了如懿的舉動。
於是,在一個春和景明之日,一隊人馬便悄悄從側門駛出了紫禁城。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轉眼,永璋在成婚開府之後,繼承了蘇綠筠的血脈,很是順順利利的連生一子一女,為皇室開枝散葉。
皇上褒獎了永璋一番,連帶著也去鍾粹宮多坐了兩回。卻隻是略坐坐,並未召她侍寢。
追根究底,乃是因為蘇綠筠一直咳疾未愈,且有病情加重之嫌。
自齊太醫告老還鄉之後,太醫院的院首便換成了江與彬。
江與彬看了多回,得出的結論與齊汝所言一般無二。都道是難愈之緩疾,不死之絕症。
無奈,在齊汝辭行前,如懿將他喚去翊坤宮請平安脈。特意讓他再給蘇綠筠把了最後一次脈,試圖找尋什麽轉機。
可齊汝仍是麵色凝重的無奈道,“純貴妃這咳疾非外因所致,而是胎裏帶來的弱氣。
貴妃娘娘祖籍江南,自然是不適應紫禁城的風水。
好在貴妃娘娘這些年過得順遂舒心,所以這咳疾雖然發作,卻並不如何嚴重。”
待問及如何根治時,齊汝捋了捋胡須,歎道,“若要根治,需先壓製。
貴妃娘娘怕是得回江南一地,安心將養數年,方能有所轉機。隻是……”
齊汝的話隻說了一半,可蘇綠筠的眼中隻剩了黯然。
她縱使因病不能再侍寢了,可她是皇上的嬪妃,進了紫禁城後,便再不可能出去了。
見蘇綠筠神色黯淡,如懿也難免有些心疼不忍。
打發走了齊汝,二人又絮絮的說了一會兒閑話,如懿終是定了決心,沉聲道,“聽聞皇上有意重用永璋,派遣他去江南督察水利。
若是本宮開口去求,許是有機會讓你可隨著永璋前去江南一帶養病。”
話音剛落,蘇綠筠便驚喜起身,“皇後娘娘,您說的可是真的?”
如懿並未答話,隻道,“純貴妃,你切莫激動,以免傷身。
此事不過是本宮的提議,能不能成是一回事,你願不願意又是另一回事。
畢竟,倘若離了這紫禁城,你便淡出了皇上的視線。
莫說你的恩寵了,就連你膝下的永璋和永瑢日後想要奪嫡,怕是都會艱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