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帝坐在靠窗的榻上,一腿盤在榻上,一腿垂在榻下。時已近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紫宸殿內的窗扇都已打開,窗屜上蒙著淡綠色窗紗。那綠紗極是通透,窗外景物一覽無遺。
窗外碧樹參天,正遮住灼熱的日光,不時有涼風吹入殿內,又帶來陣陣花香,直沁心脾。
鄭帝道:“李克讓身為主將,這功勞他不必爭,別人也搶不去,有過也必得他擔著。此次北疆之戰,是勝是敗,是功是過,也還得再品一品。至於他不肯聽從你之見,不肯調兵至雁頭寨與燕賊決戰,也算不得罪名。他是主將,要全盤考量,謹慎些也不為過。你等三衛兵馬已回梁都,其他駐守北疆軍馬半年內也要全部換防,然河北招討使的大印還要李克讓掌著。他戍守北疆已有四年有餘,雖無大功,亦無大過,朕便是取他謹慎這一點。”
陳封恭謹道:“是,聽陛下之言,臣方才茅塞頓開。是臣淺薄了,誤以為李都司有私心,這才不肯依臣之言。是臣思量不周,請陛下恕罪。”
鄭帝微微一笑道:“私心他也是有的。然何人能無私心,隻要大節不虧便是好的。李克讓縱有千般不是,他帶兵用兵還是好的,隻要有這一點,便有可用之處,便該用人不疑才是。你向朕奏明這些事也並無過錯,無論何事,隻要向朕直言,朕萬不會怪罪的。朕便是取你這份忠直之心。”
陳封道:“臣惶愧無地,謝陛下不罪之恩。臣必以赤心報效陛下。”
鄭帝道:“你非但無罪,反有大功,我如何不知。各路的軍報奏疏朕都已看過了,李克讓並未諱你功績。灤州一戰,你殲滅燕軍近兩萬人,左驍衛與灤州守軍共折損八千餘人,可謂大捷了;信安一戰,你親臨戰陣,以不足六萬兵馬膽敢攔截北燕十三萬大軍,沙場之上,麵對七萬燕軍,非但將其擊潰,更陣斬近萬級。這一戰,你與梁臨道,孫翼騰俱有大功,然終是你居首功。這是你在沙場上的功勞,不曾埋沒罷?你上奏政事堂,要調兵真定,防備代國,雖代國沒有出兵,但真定卻擋住了燕軍南下,這也是你一份功勞;你還有一份大功,便是遣將秦玉,兵不血刃取下安肅。安肅在我手中,至少可保我河北三年安定,這份功勞可比前幾份還要大些。”
陳封早已跪在地下,沉聲道:“臣些許微勞何足陛下掛齒,更不及陛下於臣的恩典之萬一。陛下言臣之功,臣萬死不敢受。”
鄭帝笑道:“好了,快起來罷。立功是好事,如何說不得?隻是如何賞你,朕還未想好,官位品級是吏部在商議,朕不管他,東城醴泉觀左近有一處宅子,有三進院子,還有一處花園,雖不甚大,卻也別致,朕便賞了你了。”
陳封急忙又跪下叩頭謝恩。謝恩已畢,鄭帝又道:“你左驍衛的騎軍折損將盡,自然還要將騎軍練起來。大軍沒了騎軍,便是自斷一臂一般,朕準你再練兩千五百騎兵,重建騎兵營。朕已給戶部、兵部打過招呼,你練騎兵要用多少銀錢,隻管報給戶部,戶部自會批你;你要用多少戰馬軍器,隻管朝兵部要,兵部自然給你。隻是戰馬隻怕一時有些短缺,隴右進的戰馬要到八月以後方能到梁都,到那時,朕準你先選便是。”
騎兵與戰馬乃是兵家頭等大事,陳封又要跪下謝恩,鄭帝擺手喝止道:“免了罷。”
“汪度之事,你如何看?”鄭帝接道,語氣已不似方才那般輕鬆。
陳封心中一凜,知道鄭帝終於說到正題。他已在心中無數次默習如何稟奏此事,然此刻鄭帝問起,卻還是不知如何開口。沉吟片刻後,他終於還是不敢要鄭帝等太久,開口道:“陛下,汪度之事,臣已在密奏中盡數言明,不敢有絲毫隱瞞。然汪度為何如此行事,臣實不知,臣亦不敢妄自揣測。”
鄭帝似乎有些累了,將盤著的腿伸直,又將垂下的腿收回榻上,也一並伸直,抻了抻,身子後仰,靠在榻上靠墊上,仰頭望著殿頂梁木,歎道:“汪度行事如此卑汙,若是徐衝之在,斷不教他如此有恃無恐。”
陳封不敢接話,他不知鄭帝此話是何用意。逼徐雲致仕,他陳封也是出了一份力的,莫非鄭帝後悔允徐雲致仕,已有怪罪之意?
鄭帝收回目光,看著陳封道:“汪度青鬆峪、雁頭寨兩次違命不遵,李克讓奏疏中為何隻字不提?若此事是實,青鬆峪之敗便是汪度一人之責,李克讓隻需推到他身上即可,卻為何如無此事一般?”
鄭帝揮手止住陳封道:“崇恩,非是朕信不及你,隻是你也是道聽途說,此事隻怕另有蹊蹺,還要再看看才是。”
陳封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臣已在燕賊退軍後詳細查問過,當日在霸州城內,李都司確向汪度下了青鬆峪接應天翼衛的軍令,此事臣未向李都司親自求證,卻詢問李都司幕中於參議,於參議親承確有其事。至於汪度刻意拖延出兵時辰,致天權衛趕到時,青鬆峪之戰已結束之事,天權衛汪度麾下諸多兵將皆證是實。臣多方查證,方信王鳳所言不假,這才敢具疏密奏陛下,臣萬不敢以風聞之事上奏天聽,請陛下明查。”
鄭帝緩緩合上雙眼,默然不語,便如睡著一般。陳封看著鄭帝,也不敢言聲。一時之間,殿內一片死寂。
良久,鄭帝又緩緩張開雙眼,說道:“朕知道了,這是那些人欲將朕置於火上炙烤。徐雲致仕,趙具戍邊,他們便心慌了,便不願再等,便想出這等下作計策來。無端坑害了我兩萬將士,這是欲將我大鄭推入深淵,再將這罪名扣在朕的頭上。當真好算計。”他聲音變得冰冷無情,已不似往日那般雍穆溫潤,“隻是這些人都是誰?崇恩,你要替朕好生查一查。至於李允,李允並非站在那一邊,卻也算不得忠臣。汪度之事竟連提也不敢提,不過是狐疑不定,首鼠兩端罷了。”
陳封貼身小衣已被冷汗浸透,急忙站起身道:“臣遵旨。”
鄭帝又道:“汪度之事先放一放,朕倒要看看這些宵小之輩還有何能為。”
陳封低頭道:“是。”
鄭帝忽問道:“現是五月,是哪支軍馬當值宿衛梁都?”
陳封道:“五月是熊飛軍天璿衛當值,六月是鳳翔軍千靈衛。”
鄭帝點頭道:“輪值宿衛兵馬不必管他,這梁都城外的事你要替朕多留心些。盧象山初回梁都時日未久,於都中之事還不大熟悉,朕隻命他管好梁都城內的事,你若有事也可與他商議。”忽地提高聲音道:“洪福。”
洪福急忙從殿外走進來應道:“陛下,臣在呐。”
鄭帝道:“洪福,你給金吾衛打招呼,左驍衛上下人等在梁都內行事不得阻攔,羽林衛......羽林衛就算了罷,宮城內的事還是你洪都知去做罷。”
洪福與陳封齊聲應道:“是。”
鄭帝道:“崇恩,梁都城外,你可便宜行事,城內規矩多些,還是要以盧象山為主,你若確有難處,便去尋金吾衛,洪慶自會助你。”
陳封道:“是,臣遵旨。”
鄭帝道:“好了,若有急事,便到大內來稟報洪福,便是與稟給朕是一樣的。你且去罷。”
窗外碧樹參天,正遮住灼熱的日光,不時有涼風吹入殿內,又帶來陣陣花香,直沁心脾。
鄭帝道:“李克讓身為主將,這功勞他不必爭,別人也搶不去,有過也必得他擔著。此次北疆之戰,是勝是敗,是功是過,也還得再品一品。至於他不肯聽從你之見,不肯調兵至雁頭寨與燕賊決戰,也算不得罪名。他是主將,要全盤考量,謹慎些也不為過。你等三衛兵馬已回梁都,其他駐守北疆軍馬半年內也要全部換防,然河北招討使的大印還要李克讓掌著。他戍守北疆已有四年有餘,雖無大功,亦無大過,朕便是取他謹慎這一點。”
陳封恭謹道:“是,聽陛下之言,臣方才茅塞頓開。是臣淺薄了,誤以為李都司有私心,這才不肯依臣之言。是臣思量不周,請陛下恕罪。”
鄭帝微微一笑道:“私心他也是有的。然何人能無私心,隻要大節不虧便是好的。李克讓縱有千般不是,他帶兵用兵還是好的,隻要有這一點,便有可用之處,便該用人不疑才是。你向朕奏明這些事也並無過錯,無論何事,隻要向朕直言,朕萬不會怪罪的。朕便是取你這份忠直之心。”
陳封道:“臣惶愧無地,謝陛下不罪之恩。臣必以赤心報效陛下。”
鄭帝道:“你非但無罪,反有大功,我如何不知。各路的軍報奏疏朕都已看過了,李克讓並未諱你功績。灤州一戰,你殲滅燕軍近兩萬人,左驍衛與灤州守軍共折損八千餘人,可謂大捷了;信安一戰,你親臨戰陣,以不足六萬兵馬膽敢攔截北燕十三萬大軍,沙場之上,麵對七萬燕軍,非但將其擊潰,更陣斬近萬級。這一戰,你與梁臨道,孫翼騰俱有大功,然終是你居首功。這是你在沙場上的功勞,不曾埋沒罷?你上奏政事堂,要調兵真定,防備代國,雖代國沒有出兵,但真定卻擋住了燕軍南下,這也是你一份功勞;你還有一份大功,便是遣將秦玉,兵不血刃取下安肅。安肅在我手中,至少可保我河北三年安定,這份功勞可比前幾份還要大些。”
陳封早已跪在地下,沉聲道:“臣些許微勞何足陛下掛齒,更不及陛下於臣的恩典之萬一。陛下言臣之功,臣萬死不敢受。”
鄭帝笑道:“好了,快起來罷。立功是好事,如何說不得?隻是如何賞你,朕還未想好,官位品級是吏部在商議,朕不管他,東城醴泉觀左近有一處宅子,有三進院子,還有一處花園,雖不甚大,卻也別致,朕便賞了你了。”
陳封急忙又跪下叩頭謝恩。謝恩已畢,鄭帝又道:“你左驍衛的騎軍折損將盡,自然還要將騎軍練起來。大軍沒了騎軍,便是自斷一臂一般,朕準你再練兩千五百騎兵,重建騎兵營。朕已給戶部、兵部打過招呼,你練騎兵要用多少銀錢,隻管報給戶部,戶部自會批你;你要用多少戰馬軍器,隻管朝兵部要,兵部自然給你。隻是戰馬隻怕一時有些短缺,隴右進的戰馬要到八月以後方能到梁都,到那時,朕準你先選便是。”
騎兵與戰馬乃是兵家頭等大事,陳封又要跪下謝恩,鄭帝擺手喝止道:“免了罷。”
“汪度之事,你如何看?”鄭帝接道,語氣已不似方才那般輕鬆。
陳封心中一凜,知道鄭帝終於說到正題。他已在心中無數次默習如何稟奏此事,然此刻鄭帝問起,卻還是不知如何開口。沉吟片刻後,他終於還是不敢要鄭帝等太久,開口道:“陛下,汪度之事,臣已在密奏中盡數言明,不敢有絲毫隱瞞。然汪度為何如此行事,臣實不知,臣亦不敢妄自揣測。”
鄭帝似乎有些累了,將盤著的腿伸直,又將垂下的腿收回榻上,也一並伸直,抻了抻,身子後仰,靠在榻上靠墊上,仰頭望著殿頂梁木,歎道:“汪度行事如此卑汙,若是徐衝之在,斷不教他如此有恃無恐。”
陳封不敢接話,他不知鄭帝此話是何用意。逼徐雲致仕,他陳封也是出了一份力的,莫非鄭帝後悔允徐雲致仕,已有怪罪之意?
鄭帝收回目光,看著陳封道:“汪度青鬆峪、雁頭寨兩次違命不遵,李克讓奏疏中為何隻字不提?若此事是實,青鬆峪之敗便是汪度一人之責,李克讓隻需推到他身上即可,卻為何如無此事一般?”
鄭帝揮手止住陳封道:“崇恩,非是朕信不及你,隻是你也是道聽途說,此事隻怕另有蹊蹺,還要再看看才是。”
陳封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臣已在燕賊退軍後詳細查問過,當日在霸州城內,李都司確向汪度下了青鬆峪接應天翼衛的軍令,此事臣未向李都司親自求證,卻詢問李都司幕中於參議,於參議親承確有其事。至於汪度刻意拖延出兵時辰,致天權衛趕到時,青鬆峪之戰已結束之事,天權衛汪度麾下諸多兵將皆證是實。臣多方查證,方信王鳳所言不假,這才敢具疏密奏陛下,臣萬不敢以風聞之事上奏天聽,請陛下明查。”
鄭帝緩緩合上雙眼,默然不語,便如睡著一般。陳封看著鄭帝,也不敢言聲。一時之間,殿內一片死寂。
良久,鄭帝又緩緩張開雙眼,說道:“朕知道了,這是那些人欲將朕置於火上炙烤。徐雲致仕,趙具戍邊,他們便心慌了,便不願再等,便想出這等下作計策來。無端坑害了我兩萬將士,這是欲將我大鄭推入深淵,再將這罪名扣在朕的頭上。當真好算計。”他聲音變得冰冷無情,已不似往日那般雍穆溫潤,“隻是這些人都是誰?崇恩,你要替朕好生查一查。至於李允,李允並非站在那一邊,卻也算不得忠臣。汪度之事竟連提也不敢提,不過是狐疑不定,首鼠兩端罷了。”
陳封貼身小衣已被冷汗浸透,急忙站起身道:“臣遵旨。”
鄭帝又道:“汪度之事先放一放,朕倒要看看這些宵小之輩還有何能為。”
陳封低頭道:“是。”
鄭帝忽問道:“現是五月,是哪支軍馬當值宿衛梁都?”
陳封道:“五月是熊飛軍天璿衛當值,六月是鳳翔軍千靈衛。”
鄭帝點頭道:“輪值宿衛兵馬不必管他,這梁都城外的事你要替朕多留心些。盧象山初回梁都時日未久,於都中之事還不大熟悉,朕隻命他管好梁都城內的事,你若有事也可與他商議。”忽地提高聲音道:“洪福。”
洪福急忙從殿外走進來應道:“陛下,臣在呐。”
鄭帝道:“洪福,你給金吾衛打招呼,左驍衛上下人等在梁都內行事不得阻攔,羽林衛......羽林衛就算了罷,宮城內的事還是你洪都知去做罷。”
洪福與陳封齊聲應道:“是。”
鄭帝道:“崇恩,梁都城外,你可便宜行事,城內規矩多些,還是要以盧象山為主,你若確有難處,便去尋金吾衛,洪慶自會助你。”
陳封道:“是,臣遵旨。”
鄭帝道:“好了,若有急事,便到大內來稟報洪福,便是與稟給朕是一樣的。你且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