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度臉上不覺掠過一絲失望之色,他若是奉命控製梁都全城,便可乘亂搜刮財物,此番卻隻命他守住宮城,便失去了一個發財的機會。但他位分低微,哪敢與方旭爭辯,隻得強道:“是,遵相公命便是。隻是到時我要從哪出城門入城?請相公示下。”
方旭道:“從哪處入城現下我也不知。金吾衛洪慶難為我所用,我也不曾向他漏出風去。幸而洪慶麾下統製康嶷與我等同心,願擁立太子。起事之日,他自會請命宿衛城門,外城、內城城門便都由康伯岐打開,隻是要到起事之日方才知道是哪處城門了。到時我自會命人知會你。”
汪度道:“也好,末將等相公鈞命便是。”他自恃北疆戰敗有功,言語中已有桀驁之意。
周魁笑道:“恭喜百川兄,此番又是頭功一件了。”
汪度洋洋笑道:“豈敢豈敢,我等都是為太子效命,功勞大小我不敢爭,隻全憑太子與方相公吩咐罷了。”
周魁道:“我等熊飛軍官兵,本全聽趙都司軍令,如今趙都司去了漢中,百川兄又立此大功,日後熊飛軍諸將便是百川兄為首了。”
汪度心中樂開了花,卻聽不出周魁話中挑撥、揶揄之意。
他二人本無資格參與今日會商,隻因趙具出鎮漢中,臨去時才吩咐二人聽方旭調撥。方旭見二人言語漸難入耳,便打斷道:“南衡,你天璿衛兵馬可妥善安排了?”
周魁道:“魁本擔心天璿衛兵馬不足,守衛十二處城門及要道有些吃力,相公明鑒,適才既已命天權衛調一萬兵馬助我,那便夠用了。相公但請放心,周魁定然守好梁都外圍,不放別處兵馬入城,也不能教城內人出城求援。”
方旭道:“好,你既明白這層,我便不必過多囑咐了。”
周魁道:“周魁還有一事不明,請相公明示。五月是我天璿衛輪值宿衛,六月便是鳳翔軍千靈衛宿衛,今日已是五月二十五,敢問相公,定於哪一日起事?再遲隻怕來不及了。”
方旭不答反問道:“你與千靈衛該是六月初一卯時換防?”
周魁道:“正是。”
方旭道:“那便是了。現下我還說不準是哪一日,還要看朝中群臣對彈劾李允奏章的反應。從明晚到五月三十晚,你都要做好準備,隻等我傳令與你,你便即刻封鎖梁都。”
周魁道:“是,那末將便等相公之命了。”
方旭又笑道:“南衡,你這一番功勞可也不小,隻要封住梁都,你便與百川都是大功之臣。”
周魁臉上立時綻出笑意:“相公請放心,周魁定然不負太子與相公重托。”
方旭轉向段鑄道:“經緯,梁州府如何?”
段鑄道:“相公放心,夜裏巡查的差役我已安排好,隻等起事之日,便教金吾衛也不能靠近宮城。”段鑄身為梁州府太守,乃是從三品高官,與各郡刺史品級相同,比之各部侍郎還要高出一級,在座之人,隻方旭品級比他高。梁州府衙位於梁都內城,每夜有差役在內城巡查。梁都宵禁巡查例由金吾衛負責,然金吾衛雖有緝查之責,卻無勘問之權,遇有違反宵禁者便拿了交由梁州府處置。是以這梁州府差役夜間可四處走動。
方旭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兵部侍郎呂進道:“兵部可已準備完備?”
呂進道:“我已備好各衛各營調兵勘合,用了印,隻等定下起事日子,填上時日,再請相公用印,便可啟用。那時熊飛軍諸將士入城,便無人再敢盤查。”
方旭點頭道:“好,那便請明德轉奏太子,臣等諸事都已完備,隻請太子殿下近幾日穩坐東宮,便不要出宮了。大事成時,臣等自去東宮麵迎太子殿下登位大寶。”
朱休站起身來說道:“今日出宮前,太子命我代太子先謝過諸公。”說罷向眾人團團一揖,“太子謝諸公為太子勞心勞力,不求榮華富貴,隻求我大鄭安穩強盛。太子言道:大事若成,定不負諸公所願。”
“太子本欲出宮與諸公一同商議、行事,然當此是時,宮內宮外諸多人皆盯著太子,但有風吹草動,當今立時便知。太子若與諸公一道,隻怕非但無所助益,反易招人猜忌。是以太子不如安居東宮,聽任諸公行事。諸公都是太子親信重臣,成敗都由諸公,身家性命也都交與諸公。”說罷也不看眾人,重又坐回椅上。
方旭已站起身來,眾人也都站起,恭敬聽完朱休轉述太子口諭,方旭道:“太子信重臣等,臣等敢不以死相報太子之恩。太子不能出宮,心中必是記掛此事,臣本當將謀劃之事原原本本奏與太子,隻是這等事不能書於紙墨,若落於他人之手,便是滔天之禍。臣今日本當請明德轉奏太子,卻又有許多細節之事尚未敲定,可否容臣待敲定諸般細事後再請明德轉奏太子?”
徐恒卻未隨眾人起身,此時突然開口說道:“方相公,我代相公說說這事諸般細節如何?看我所說與相公所想是否一致,若無大差謬,便請明德轉奏太子如何?”
方旭吃了一驚,看著徐恒,卻不說話。徐恒也不待方旭答話,便自顧自說道:“方相公等的,便是汪百川回都。汪百川回到都中,知曉河北戰事諸般內情,便可以戰敗之名疏劾李允。這事也不需人多,隻需一位禦史即可,人多了反為人所疑。彈章大略都是實情,隻在戰死將士人數、地方百姓遭劫掠財物上稍作誇大即可。有此彈章,朝野震動,必以李允邀功諱敗,當今不以李允有罪反以有功,自然也是為遮掩敗績,粉飾太平。我等便於此時起事,事成則傳檄天下,天下臣民必然擁戴太子。若太子以此法過激,或可請當今下罪己詔,禪位太子,則天下定矣。”
“至於何時起事,自然便在本月之內。過了本月,便是千靈衛宿衛都畿,千靈衛孫翊可不聽我等擺布。今日五月二十五,明日便有人上彈章,隻等朝中議論,卻不能等當今下旨細查河北戰事,因此起事當在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
“起事之日,先由信使帶著兵部調兵勘合到汪百川營中傳令,汪百川以兵部調兵為由命全軍出營,先分一萬人馬至周南衡處助其守衛外城十二門,汪百川親率一萬五千人馬準備入城。此時城內金吾衛康伯岐必已傳出信來,康伯岐是金吾衛水營統製,本就駐於城北,天權衛駐地在牟駝岡,因此康伯岐負責宿衛的多半是安肅門、通天門。汪百川入城後,過廣濟河,到內城天波門。天波門外有康伯岐,內有梁州府差役接應,自可順利進入內城。到了內城,一萬五千人馬圍住大內即可,汪百川也算大功告成了。”
方旭道:“從哪處入城現下我也不知。金吾衛洪慶難為我所用,我也不曾向他漏出風去。幸而洪慶麾下統製康嶷與我等同心,願擁立太子。起事之日,他自會請命宿衛城門,外城、內城城門便都由康伯岐打開,隻是要到起事之日方才知道是哪處城門了。到時我自會命人知會你。”
汪度道:“也好,末將等相公鈞命便是。”他自恃北疆戰敗有功,言語中已有桀驁之意。
周魁笑道:“恭喜百川兄,此番又是頭功一件了。”
汪度洋洋笑道:“豈敢豈敢,我等都是為太子效命,功勞大小我不敢爭,隻全憑太子與方相公吩咐罷了。”
周魁道:“我等熊飛軍官兵,本全聽趙都司軍令,如今趙都司去了漢中,百川兄又立此大功,日後熊飛軍諸將便是百川兄為首了。”
汪度心中樂開了花,卻聽不出周魁話中挑撥、揶揄之意。
他二人本無資格參與今日會商,隻因趙具出鎮漢中,臨去時才吩咐二人聽方旭調撥。方旭見二人言語漸難入耳,便打斷道:“南衡,你天璿衛兵馬可妥善安排了?”
周魁道:“魁本擔心天璿衛兵馬不足,守衛十二處城門及要道有些吃力,相公明鑒,適才既已命天權衛調一萬兵馬助我,那便夠用了。相公但請放心,周魁定然守好梁都外圍,不放別處兵馬入城,也不能教城內人出城求援。”
方旭道:“好,你既明白這層,我便不必過多囑咐了。”
周魁道:“周魁還有一事不明,請相公明示。五月是我天璿衛輪值宿衛,六月便是鳳翔軍千靈衛宿衛,今日已是五月二十五,敢問相公,定於哪一日起事?再遲隻怕來不及了。”
方旭不答反問道:“你與千靈衛該是六月初一卯時換防?”
周魁道:“正是。”
方旭道:“那便是了。現下我還說不準是哪一日,還要看朝中群臣對彈劾李允奏章的反應。從明晚到五月三十晚,你都要做好準備,隻等我傳令與你,你便即刻封鎖梁都。”
周魁道:“是,那末將便等相公之命了。”
方旭又笑道:“南衡,你這一番功勞可也不小,隻要封住梁都,你便與百川都是大功之臣。”
周魁臉上立時綻出笑意:“相公請放心,周魁定然不負太子與相公重托。”
方旭轉向段鑄道:“經緯,梁州府如何?”
段鑄道:“相公放心,夜裏巡查的差役我已安排好,隻等起事之日,便教金吾衛也不能靠近宮城。”段鑄身為梁州府太守,乃是從三品高官,與各郡刺史品級相同,比之各部侍郎還要高出一級,在座之人,隻方旭品級比他高。梁州府衙位於梁都內城,每夜有差役在內城巡查。梁都宵禁巡查例由金吾衛負責,然金吾衛雖有緝查之責,卻無勘問之權,遇有違反宵禁者便拿了交由梁州府處置。是以這梁州府差役夜間可四處走動。
方旭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兵部侍郎呂進道:“兵部可已準備完備?”
呂進道:“我已備好各衛各營調兵勘合,用了印,隻等定下起事日子,填上時日,再請相公用印,便可啟用。那時熊飛軍諸將士入城,便無人再敢盤查。”
方旭點頭道:“好,那便請明德轉奏太子,臣等諸事都已完備,隻請太子殿下近幾日穩坐東宮,便不要出宮了。大事成時,臣等自去東宮麵迎太子殿下登位大寶。”
朱休站起身來說道:“今日出宮前,太子命我代太子先謝過諸公。”說罷向眾人團團一揖,“太子謝諸公為太子勞心勞力,不求榮華富貴,隻求我大鄭安穩強盛。太子言道:大事若成,定不負諸公所願。”
“太子本欲出宮與諸公一同商議、行事,然當此是時,宮內宮外諸多人皆盯著太子,但有風吹草動,當今立時便知。太子若與諸公一道,隻怕非但無所助益,反易招人猜忌。是以太子不如安居東宮,聽任諸公行事。諸公都是太子親信重臣,成敗都由諸公,身家性命也都交與諸公。”說罷也不看眾人,重又坐回椅上。
方旭已站起身來,眾人也都站起,恭敬聽完朱休轉述太子口諭,方旭道:“太子信重臣等,臣等敢不以死相報太子之恩。太子不能出宮,心中必是記掛此事,臣本當將謀劃之事原原本本奏與太子,隻是這等事不能書於紙墨,若落於他人之手,便是滔天之禍。臣今日本當請明德轉奏太子,卻又有許多細節之事尚未敲定,可否容臣待敲定諸般細事後再請明德轉奏太子?”
徐恒卻未隨眾人起身,此時突然開口說道:“方相公,我代相公說說這事諸般細節如何?看我所說與相公所想是否一致,若無大差謬,便請明德轉奏太子如何?”
方旭吃了一驚,看著徐恒,卻不說話。徐恒也不待方旭答話,便自顧自說道:“方相公等的,便是汪百川回都。汪百川回到都中,知曉河北戰事諸般內情,便可以戰敗之名疏劾李允。這事也不需人多,隻需一位禦史即可,人多了反為人所疑。彈章大略都是實情,隻在戰死將士人數、地方百姓遭劫掠財物上稍作誇大即可。有此彈章,朝野震動,必以李允邀功諱敗,當今不以李允有罪反以有功,自然也是為遮掩敗績,粉飾太平。我等便於此時起事,事成則傳檄天下,天下臣民必然擁戴太子。若太子以此法過激,或可請當今下罪己詔,禪位太子,則天下定矣。”
“至於何時起事,自然便在本月之內。過了本月,便是千靈衛宿衛都畿,千靈衛孫翊可不聽我等擺布。今日五月二十五,明日便有人上彈章,隻等朝中議論,卻不能等當今下旨細查河北戰事,因此起事當在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
“起事之日,先由信使帶著兵部調兵勘合到汪百川營中傳令,汪百川以兵部調兵為由命全軍出營,先分一萬人馬至周南衡處助其守衛外城十二門,汪百川親率一萬五千人馬準備入城。此時城內金吾衛康伯岐必已傳出信來,康伯岐是金吾衛水營統製,本就駐於城北,天權衛駐地在牟駝岡,因此康伯岐負責宿衛的多半是安肅門、通天門。汪百川入城後,過廣濟河,到內城天波門。天波門外有康伯岐,內有梁州府差役接應,自可順利進入內城。到了內城,一萬五千人馬圍住大內即可,汪百川也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