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備道:“這綿竹城地勢確實險要,雖不及劍閣險絕,卻也不遑多讓。若當真攻城,蜀軍隻需在城外山腰處再設一道防線,便十分難打。所幸目下看蜀軍並無此打算。我軍雖要仰攻,然打到城下料想也並非難事。前幾日我奉都司將令已在江油降卒之中精挑細選一百五十人,這些人在蜀國無甚根基,乃是誠心為我所用。我命他等扮作逃兵,各自去尋蜀軍潰散兵卒逃回綿竹。待我攻城之時,這些人便可為內應。”
陳封道:“甚好,有這些人為內應,攻下綿竹當非難事。”
程備道:“綿竹原本有守軍三千人,劍閣為我占據後,蜀國群臣奏請盡遣成都精兵兩萬人來守綿竹,拒我天兵。但蜀主不聽勸諫,隻要這兩萬兵馬守衛成都,不肯遣出。成都又無兵可用,便命孟軛強征男丁從軍。那孟軛雖中飽私囊,卻也征發近兩萬壯丁從軍。因不及操練,蜀主便遣孟軛親率這兩萬人馬來守綿竹。因此綿竹城中現有兩萬三千兵馬駐守。”
陳封道:“他雖有許多兵馬,卻是烏合之眾,這些人非但不能助他守城,反成其拖累。我取綿竹又添三分勝算。”
程備道:“都司,雖說我攻取綿竹頗有勝算,但若孟軛不肯出城迎戰,我軍仰攻堅城,還是有些艱難。一百五十細作在數萬大軍之中,隻怕也難有作為。需設法教孟軛引兵出城來戰,則綿竹方可一鼓而下。”
陳封道:“我聞孟軛其人文不能安邦定國,武不能衝鋒陷陣,胸無韜略,卻又剛愎自用,自視極高,無患可有法子激他一激,使他出城來戰?”
程備沉吟道:“都司有命,程備自當設法。我或可試作書一封,看能否激他出戰。隻是成敗與否,便要看天命了。”
陳封笑道:“無患大才,這些許小事如何能難住無患,無患但施縱橫之術便是。”
回到營中,陳封召集諸將到中軍帳會商。諸將眾說紛紜,各持己見,一時爭論不下。陳封卻隻微笑靜聽,不發一言,程備亦是默不作聲,自顧自沉思,全不理會眾人。
議了一個時辰,仍是難有定論,陳封輕咳兩聲,帳中漸漸安靜下來。陳封道:“諸位之意,我已盡知。我大軍至此,區區綿竹豈能擋我去路?隻是諸位之見,各有其理,我亦一時難決。諸位莫急,我亦不急,明日先遣五千兵馬於城外叫陣,看他肯出城迎戰否,再作決斷不遲。”
諸將散去,程備卻仍垂頭沉思。陳封知他正打腹稿,便不擾他,隻坐在椅中閉目假寐。
又過多時,程備倏地站起,行至案前,提筆鋪紙,隨即便立在案前,奮筆疾書。
陳封亦驚醒,卻仍舊不發一言,隻看程備運筆。
程備雙眉緊鎖,筆走龍蛇,頃刻間書就。程備眉舒目展,神采飛揚,隨手將筆擲於案上,後退幾步跌入椅中,道:“都司請過目。”
陳封拾起書信,隻見墨跡苦澀、龍飛鳳舞,然文意卻是極明白:
鄭國軍中書吏程備書上蜀國大司空孟公閣下:
吾素聞公乃蜀國柱石之臣,國之元勳。蜀據僻陋之地,尚能保有社稷四十餘載,皆仰賴公之德也。
然公久居一隅,心無天下之念,吾每思及,不免為公有所歎息。今蜀國天行有常,氣數已盡,我大鄭舉天兵以得道伐失道,實順天應人也。此亦天賜公以良機也。公何不棄晦暗而投正大,舍僭竊而效正統,以正公之名,而為天下稱頌乎?若如此,則天下之幸,公之幸也。
公若來投,吾輩定當捐棄昔日之成見,倒履相迎,吾亦願薦公代吾之職,任軍中一曹吏。事雖繁雜,卻能保公一世尊榮,免受國夷族滅之災也。
備肺腑之言,望公思之。
程備頓首
陳封看畢,擊節笑道:“好,好,無患當真刻薄辛辣。無患自稱軍中書吏,卻要薦他代你之職,刻薄何太甚也。如此勸降書信,孟軛若能忍得,枉為人也。哼,他縱忍得,也必失軍心,此番大功必成。”
程備也笑道:“都司讚備刻薄,程備卻之不恭,便隻得愧領了。”說罷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程備又道:“都司,若要此事必成,還要再拖延幾日方好。這幾日不妨隻遣兵馬叫陣,卻不急於攻城,孟軛若不肯出戰,我再將這書信廣撒城中。那時孟軛便想遮瞞也遮瞞不住,他若仍舊不肯出戰,不免為人恥笑。”
陳封道:“好,就依無患。”
次日,鄭軍遣兵馬輪番在綿竹城外叫陣。綿竹城上人頭湧動,卻無人回應,亦無人出城迎戰。
鄭軍從日出叫罵到日落,蜀軍隻裝聾作啞,全無動靜。
如此兩日,陳封不願再等,第三日便命數百盾手護著三百弓手行至城下六十步開外,三百弓手一齊向城內放箭。
那箭摘了箭簇,隻捆紮書信。那封勸降書信便隨著箭枝落入城中。
正月十八,陳封仍舊命五千兵馬到綿竹城下叫陣。
兵士們衣甲不整,甚至有人未帶兵器,到了城外山坡下便開始大聲叫罵。罵夠多時,見蜀軍仍無動靜,鄭軍漸漸懈怠下來,兵士們三五成群,或坐或臥,已不成陣勢,隻口中仍舊叫罵不停。
便在此時,忽見綿竹城門大開,城中湧出大隊兵馬,足有數萬之眾。這些蜀卒未穿鎧甲,隻穿尋常百姓服色,手中兵器或刀或矛,卻也有許多鐵鍁鋤頭。
卻原來是孟軛將新征的兩萬男丁盡數遣出城來,城中守城的卻是綿竹原有守兵三千人,以及新近逃至此處的各地潰散蜀兵近兩千人。
這些蜀國新兵出得城來,也不結陣,後隊人擠人挨,前隊收腳不住,便向山坡下湧來。漸漸湧下山坡的蜀卒越來越多,卻原來是孟軛遣一千蜀國老兵押陣,若有不衝殺者立斬不赦。
但這些新兵未經操練,不知戰陣,前隊人馬已衝到山腳下,後隊人馬卻仍有未出城門者。隻見近兩萬人亂亂哄哄,將城外山坡塞得滿滿當當,水泄不通。
蜀國新兵蜂擁而下,卻不免有不慎跌倒被踩踏者,還未到鄭軍陣前,便已有許多死傷。
陳封道:“甚好,有這些人為內應,攻下綿竹當非難事。”
程備道:“綿竹原本有守軍三千人,劍閣為我占據後,蜀國群臣奏請盡遣成都精兵兩萬人來守綿竹,拒我天兵。但蜀主不聽勸諫,隻要這兩萬兵馬守衛成都,不肯遣出。成都又無兵可用,便命孟軛強征男丁從軍。那孟軛雖中飽私囊,卻也征發近兩萬壯丁從軍。因不及操練,蜀主便遣孟軛親率這兩萬人馬來守綿竹。因此綿竹城中現有兩萬三千兵馬駐守。”
陳封道:“他雖有許多兵馬,卻是烏合之眾,這些人非但不能助他守城,反成其拖累。我取綿竹又添三分勝算。”
程備道:“都司,雖說我攻取綿竹頗有勝算,但若孟軛不肯出城迎戰,我軍仰攻堅城,還是有些艱難。一百五十細作在數萬大軍之中,隻怕也難有作為。需設法教孟軛引兵出城來戰,則綿竹方可一鼓而下。”
陳封道:“我聞孟軛其人文不能安邦定國,武不能衝鋒陷陣,胸無韜略,卻又剛愎自用,自視極高,無患可有法子激他一激,使他出城來戰?”
程備沉吟道:“都司有命,程備自當設法。我或可試作書一封,看能否激他出戰。隻是成敗與否,便要看天命了。”
陳封笑道:“無患大才,這些許小事如何能難住無患,無患但施縱橫之術便是。”
回到營中,陳封召集諸將到中軍帳會商。諸將眾說紛紜,各持己見,一時爭論不下。陳封卻隻微笑靜聽,不發一言,程備亦是默不作聲,自顧自沉思,全不理會眾人。
議了一個時辰,仍是難有定論,陳封輕咳兩聲,帳中漸漸安靜下來。陳封道:“諸位之意,我已盡知。我大軍至此,區區綿竹豈能擋我去路?隻是諸位之見,各有其理,我亦一時難決。諸位莫急,我亦不急,明日先遣五千兵馬於城外叫陣,看他肯出城迎戰否,再作決斷不遲。”
諸將散去,程備卻仍垂頭沉思。陳封知他正打腹稿,便不擾他,隻坐在椅中閉目假寐。
又過多時,程備倏地站起,行至案前,提筆鋪紙,隨即便立在案前,奮筆疾書。
陳封亦驚醒,卻仍舊不發一言,隻看程備運筆。
程備雙眉緊鎖,筆走龍蛇,頃刻間書就。程備眉舒目展,神采飛揚,隨手將筆擲於案上,後退幾步跌入椅中,道:“都司請過目。”
陳封拾起書信,隻見墨跡苦澀、龍飛鳳舞,然文意卻是極明白:
鄭國軍中書吏程備書上蜀國大司空孟公閣下:
吾素聞公乃蜀國柱石之臣,國之元勳。蜀據僻陋之地,尚能保有社稷四十餘載,皆仰賴公之德也。
然公久居一隅,心無天下之念,吾每思及,不免為公有所歎息。今蜀國天行有常,氣數已盡,我大鄭舉天兵以得道伐失道,實順天應人也。此亦天賜公以良機也。公何不棄晦暗而投正大,舍僭竊而效正統,以正公之名,而為天下稱頌乎?若如此,則天下之幸,公之幸也。
公若來投,吾輩定當捐棄昔日之成見,倒履相迎,吾亦願薦公代吾之職,任軍中一曹吏。事雖繁雜,卻能保公一世尊榮,免受國夷族滅之災也。
備肺腑之言,望公思之。
程備頓首
陳封看畢,擊節笑道:“好,好,無患當真刻薄辛辣。無患自稱軍中書吏,卻要薦他代你之職,刻薄何太甚也。如此勸降書信,孟軛若能忍得,枉為人也。哼,他縱忍得,也必失軍心,此番大功必成。”
程備也笑道:“都司讚備刻薄,程備卻之不恭,便隻得愧領了。”說罷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程備又道:“都司,若要此事必成,還要再拖延幾日方好。這幾日不妨隻遣兵馬叫陣,卻不急於攻城,孟軛若不肯出戰,我再將這書信廣撒城中。那時孟軛便想遮瞞也遮瞞不住,他若仍舊不肯出戰,不免為人恥笑。”
陳封道:“好,就依無患。”
次日,鄭軍遣兵馬輪番在綿竹城外叫陣。綿竹城上人頭湧動,卻無人回應,亦無人出城迎戰。
鄭軍從日出叫罵到日落,蜀軍隻裝聾作啞,全無動靜。
如此兩日,陳封不願再等,第三日便命數百盾手護著三百弓手行至城下六十步開外,三百弓手一齊向城內放箭。
那箭摘了箭簇,隻捆紮書信。那封勸降書信便隨著箭枝落入城中。
正月十八,陳封仍舊命五千兵馬到綿竹城下叫陣。
兵士們衣甲不整,甚至有人未帶兵器,到了城外山坡下便開始大聲叫罵。罵夠多時,見蜀軍仍無動靜,鄭軍漸漸懈怠下來,兵士們三五成群,或坐或臥,已不成陣勢,隻口中仍舊叫罵不停。
便在此時,忽見綿竹城門大開,城中湧出大隊兵馬,足有數萬之眾。這些蜀卒未穿鎧甲,隻穿尋常百姓服色,手中兵器或刀或矛,卻也有許多鐵鍁鋤頭。
卻原來是孟軛將新征的兩萬男丁盡數遣出城來,城中守城的卻是綿竹原有守兵三千人,以及新近逃至此處的各地潰散蜀兵近兩千人。
這些蜀國新兵出得城來,也不結陣,後隊人擠人挨,前隊收腳不住,便向山坡下湧來。漸漸湧下山坡的蜀卒越來越多,卻原來是孟軛遣一千蜀國老兵押陣,若有不衝殺者立斬不赦。
但這些新兵未經操練,不知戰陣,前隊人馬已衝到山腳下,後隊人馬卻仍有未出城門者。隻見近兩萬人亂亂哄哄,將城外山坡塞得滿滿當當,水泄不通。
蜀國新兵蜂擁而下,卻不免有不慎跌倒被踩踏者,還未到鄭軍陣前,便已有許多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