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郭雲珠似乎並沒有什麽不悅。
玩笑一陣之後,對方甚至語重心長地向宋慧娘分享起治下經驗來:“這宮中伺候的,是兩套班子,掖庭派來的宮人多是好出身的,來宮中刷一下資曆的,二十五歲都要出宮,多做的也是貼身伺候侍弄花草的活,內侍省出來的就不一樣了,有些是沒入奴籍的士人子弟,也有尋常平民家裏送來的,卻是這輩子都沒法離開宮中的,像王禪,入宮已有四十年了,我若沒記錯,何謹也已經進宮二十年了。”
宋慧娘故作不知:“好像是吧。”
郭雲珠又道:“近身伺候的宮人,都要打聽一下出身來曆,最好是拿了契書和戶籍文書自己看過,才能知曉堪不堪用,你眼下身邊的宮人內侍可打聽過來曆,是誰派過來的?”
宋慧娘眨巴眼睛看著對方,心想那不就是你麽?
她正猶豫著說“不知道”是不是太假太過了,郭雲珠已經反應過來:“哦,對,是我,是我安排的。”
她正色道:“那麽說來,今日之事,還是因我而起,我是該好好替你處理處理,我記得那個叫彩娟的也是個好出身,是士人家庭出來的,這種貼身伺候的,要恩威並施,但不可太嚴苛了,但若是已生了怨,就不可讓她伺候了,你可知為何?”
“怕心中生怨之後又生出歹意來?”
“嗯,人心幽微,不可不防。”
話說到這,兩人目光相接,郭雲珠眸光清淺,隻一瞥,眼皮輕垂,濃密纖長的睫毛蓋住了眸光,隻剩下淡淡的笑意,像是平靜水麵上轉瞬即逝的一抹月影。
宋慧娘想自己大概是有些以貌取人。
對這樣的郭雲珠,她幾乎要喪失警惕了。
接下來幾天,郭雲珠亦是常常過來。
多數時候是聊聊家常,也說些宮中規矩和禮儀章程——這對郭雲珠來說是隨口一提,對宋慧娘來說卻是雪中送炭,便是有金手指,很多事對宋慧娘來說也仍是一頭霧水,因郭雲珠循循善誘,才從一團亂麻之中理出一條線來。
因有了這條線,才算是有了點頭緒,知道還該在圖書館中查些什麽東西。
時間久了,漸漸熟悉,宋慧娘開始還謹言慎行,後來就難免放肆了一些,有時也不用敬語了,郭雲珠一點不見生氣,總是淡淡地笑,然後又送來很多禮物。
這禮物甚至也不是隨意送,也不是一味珍貴,而是用了心的,前一天說起了某地的織錦好,宋慧娘說沒見過,次日便送了來,要給宋慧娘和宋錦書裁成衣裳,又有一次宋慧娘說房裏有蚊蟲,晚上便送來了各種藥材包成的驅蟲香囊,似是怕宋慧娘對這種東西不放心,連藥方也一起送了來,方便宋慧娘比對。
對方處事成熟,為人淡然,宋慧娘有時都忍不住感慨:“雖然年紀虛長幾歲,卻實在不堪被稱作姐姐。”
直到又過去了半月有餘,秋意更濃,太陽下山之後,夜風已開始帶上涼意,尚衣局送來秋裝,這日剛整理完秋裝,太陽還帶點餘暉,何謹匆匆而來,眼神嚴肅,對宋慧娘道:“娘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宋慧娘見她神情嚴肅,便知不是什麽好事,和她一同去了裏間,屏退了眾人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何謹張口欲言,眉頭微蹙,卻又突然猶豫,宋慧娘便道:“大可直接說,萬不要為了考慮我的心情,反而把事情說曲折了。”
何謹道:“娘娘通透,那奴才便直說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商量,已開始有更多的人同意立兩宮太後了,隻樞密使仍不鬆口,直到昨日,他出來表示,隻有陛下去郭太後膝下,他才同意立兩宮太後。”
宋慧娘隻覺腦內一片空白,半晌沒回過神來,何謹歎氣道:“娘娘,這已算是郭家退讓了,楊相也覺得……是應該這樣。”
停滯的呼吸艱難地開始鬆動,宋慧娘啞聲道:“……隻能這樣麽?”
何謹垂眸掩住眼中不忍,這些天相處下來,她自然知道宋慧娘對宋錦書的感情:“楊相說,雖送於郭太後處撫養,到底是血濃於水,陛下純善,不會忘記生母。”
宋慧娘苦笑:“什麽亂七八糟的,我又不是擔心孩子忘了我。”
她抬頭,見何謹雖麵帶不忍,但似乎也有些疑惑,忍不住開口:“孩子不在身邊,我總歸是擔心,就算……就算知道郭太後不會冷落了她,定會將她照顧得極好,我也擔心,說來你也許覺得可笑,隻是在我看來,在我身邊總是最好的。”
宋慧娘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麽時候起,她開始覺得宋錦書就是自己的孩子。
要說起來,原本也是接受不了的,誰能接受自己戀愛都沒談過,莫名其妙就要開始替別人養孩子呢?
可是那孩子吧,好像認準了就是你做娘似的,一堆人在,別人都不看,隻看著你,還不停地笑。
什麽時候開始認栽了?那大概是六個月的時候,半夜捂著嘴咳嗽,孩子突然醒了,抱著她的胳膊輕聲地叫——“媽媽”。
這個溫熱的小小的軀體,就這樣像個小動物一樣依偎在宋慧娘的懷中,明亮的雙眸緊緊看著她,充滿依賴,又仿佛有一絲擔憂。
孩子未必就知道發生了什麽,甚至未必知道“媽媽”這個稱呼代表著什麽,這個世界大概隻有她會教導孩子叫母親“媽媽”吧,但就是那個時候,宋慧娘突然想,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裏,有個孩子,其實也不壞的。
思及此,想到馬上就要送走孩子,淚水便幾乎要落下,宋慧娘強忍住,垂下眼眸:“但我知道的,若是我沒辦法成為太後,說不定還要被趕出宮去,照樣保不住孩子,還不如讓郭太後撫養,如此,說不定逢年過節還能見上一麵……我知曉其中關節,楊相竟還特意帶話勸慰我,真是叫我受寵若驚……”
“……抱歉,抱歉,一時不舍難忍,實在無法克製,但我知曉大局,望何媼媼替我傳話……”
何謹怔怔望著宋慧娘,聽她聲線和緩,飽含柔情眷戀,心頭似乎有浪潮一陣陣翻起,她說不清那是什麽感覺,隻是又覺酸澀又覺柔軟,忽感手背一涼,到此時,才發現自己竟落下一顆淚來。
她難免想,當初阿娘想盡辦法留住她一條性命,將她送進宮來時,是否懷著一樣的心情。
年少之時,她曾深恨阿娘,認為保她性命卻令她為奴為婢是多此一舉,還不如讓她一起死於刑場,後來漸漸看開,卻也從不曾想過阿娘的心情。
直到此刻,忽又回想起孩童時,因自己是常庸,族長勸說阿娘再要個孩子,阿娘卻說:“雖是常庸,但阿謹聰慧,未來的成就也未必就差的。”
阿母也很讚同,親自教她讀書寫字,未曾因她是常庸放鬆,每日的抽查還曾令她煩不勝煩。
如今才知,愛之深,則計之深遠。
何謹又想起先前聽宋慧娘說起郭雲珠十二歲進宮可憐,那時心中確實詫異。
這詫異自然不是覺得宋慧娘善解人意溫柔心軟,而是覺得,要說起來,宋慧娘過得可遠遠不如郭皇後吧?輪得到宋慧娘來同情錦衣玉食的郭皇後麽?
當時何謹覺得,宋慧娘有些天真。
天真過了頭,便多少顯得愚蠢。
但如今想來,這天真令人心中動容。
這世上多得是人覺得自己苦,自己有些甜,便開始憐及別人的人,就太少了。
坐於高位者,難道不需要這樣的憐子之心麽?
人們常說父母官父母官,但身居高位,真有父母之情的,如今何謹也隻見過宋慧娘一個。
她趁宋慧娘沒發現,連忙將淚水抹去了,忍不住脫口而出:“陛下會懂娘娘的苦心。”
宋慧娘整理好心情抬頭:“可我不需要她懂,我隻希望她能健康快樂……呃……”
宋慧娘卡了下殼。
不為別的,隻因為何謹頭頂上的忠誠度,竟然已經飆升到了“80”。
要知道,就在剛才,還是“25”。
連“受於天命”都沒能被打動的何謹,竟然突然“投誠”了?
何謹卻隻以為宋慧娘哀慟難言,便忙接話道:“奴才已明白娘娘的心情,隻要有機會,定讓陛下回到娘娘身邊。”
宋慧娘一時心情複雜,同時也想到了,她確實不用太難過,因為就算宋錦書去了郭雲珠宮裏,自己也能在“教室”裏見到宋錦書,並不會錯過宋錦書的成長。
剛才心情起伏太大,把金手指給忘了。
這會兒想到這茬,難過便淡了些,又想起郭雲珠這些日的行為來,自嘲道:“我還以為郭太後真是個好人,不僅平日裏解決我宮中短缺,還教我各種宮中常識,沒想到……”
沒想到,隻是在為搶走宋錦書做鋪墊。
想來她也不希望帶到身邊的,是個對她充滿仇恨的孩子吧。
隻是……
宋慧娘想到那短暫一觸後又飛快下垂的眼眸,如皎皎月影,清冷明澈,如今想來,那一眼中,是否有一絲抱歉的神情?
是啊,人心幽微,不得不防。
如果,她不止是個無依無靠,來自鄉野的農婦就好了。
如果她也背靠大家族,如果她有更多前朝臣子的支持,定不會有人能來搶她的孩子吧。
權勢……
真重要啊。
對權勢的欲望,開始在心中前所未有地滋長,宋慧娘頭一次想要迫不及待地做些什麽。
她望向何謹,正色道:“事到如今,難道何媼媼還要隱瞞麽,您與楊相,恐怕關係不淺吧?”
80的忠誠度了,問點隱私,不過分吧?
玩笑一陣之後,對方甚至語重心長地向宋慧娘分享起治下經驗來:“這宮中伺候的,是兩套班子,掖庭派來的宮人多是好出身的,來宮中刷一下資曆的,二十五歲都要出宮,多做的也是貼身伺候侍弄花草的活,內侍省出來的就不一樣了,有些是沒入奴籍的士人子弟,也有尋常平民家裏送來的,卻是這輩子都沒法離開宮中的,像王禪,入宮已有四十年了,我若沒記錯,何謹也已經進宮二十年了。”
宋慧娘故作不知:“好像是吧。”
郭雲珠又道:“近身伺候的宮人,都要打聽一下出身來曆,最好是拿了契書和戶籍文書自己看過,才能知曉堪不堪用,你眼下身邊的宮人內侍可打聽過來曆,是誰派過來的?”
宋慧娘眨巴眼睛看著對方,心想那不就是你麽?
她正猶豫著說“不知道”是不是太假太過了,郭雲珠已經反應過來:“哦,對,是我,是我安排的。”
她正色道:“那麽說來,今日之事,還是因我而起,我是該好好替你處理處理,我記得那個叫彩娟的也是個好出身,是士人家庭出來的,這種貼身伺候的,要恩威並施,但不可太嚴苛了,但若是已生了怨,就不可讓她伺候了,你可知為何?”
“怕心中生怨之後又生出歹意來?”
“嗯,人心幽微,不可不防。”
話說到這,兩人目光相接,郭雲珠眸光清淺,隻一瞥,眼皮輕垂,濃密纖長的睫毛蓋住了眸光,隻剩下淡淡的笑意,像是平靜水麵上轉瞬即逝的一抹月影。
宋慧娘想自己大概是有些以貌取人。
對這樣的郭雲珠,她幾乎要喪失警惕了。
接下來幾天,郭雲珠亦是常常過來。
多數時候是聊聊家常,也說些宮中規矩和禮儀章程——這對郭雲珠來說是隨口一提,對宋慧娘來說卻是雪中送炭,便是有金手指,很多事對宋慧娘來說也仍是一頭霧水,因郭雲珠循循善誘,才從一團亂麻之中理出一條線來。
因有了這條線,才算是有了點頭緒,知道還該在圖書館中查些什麽東西。
時間久了,漸漸熟悉,宋慧娘開始還謹言慎行,後來就難免放肆了一些,有時也不用敬語了,郭雲珠一點不見生氣,總是淡淡地笑,然後又送來很多禮物。
這禮物甚至也不是隨意送,也不是一味珍貴,而是用了心的,前一天說起了某地的織錦好,宋慧娘說沒見過,次日便送了來,要給宋慧娘和宋錦書裁成衣裳,又有一次宋慧娘說房裏有蚊蟲,晚上便送來了各種藥材包成的驅蟲香囊,似是怕宋慧娘對這種東西不放心,連藥方也一起送了來,方便宋慧娘比對。
對方處事成熟,為人淡然,宋慧娘有時都忍不住感慨:“雖然年紀虛長幾歲,卻實在不堪被稱作姐姐。”
直到又過去了半月有餘,秋意更濃,太陽下山之後,夜風已開始帶上涼意,尚衣局送來秋裝,這日剛整理完秋裝,太陽還帶點餘暉,何謹匆匆而來,眼神嚴肅,對宋慧娘道:“娘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宋慧娘見她神情嚴肅,便知不是什麽好事,和她一同去了裏間,屏退了眾人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何謹張口欲言,眉頭微蹙,卻又突然猶豫,宋慧娘便道:“大可直接說,萬不要為了考慮我的心情,反而把事情說曲折了。”
何謹道:“娘娘通透,那奴才便直說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商量,已開始有更多的人同意立兩宮太後了,隻樞密使仍不鬆口,直到昨日,他出來表示,隻有陛下去郭太後膝下,他才同意立兩宮太後。”
宋慧娘隻覺腦內一片空白,半晌沒回過神來,何謹歎氣道:“娘娘,這已算是郭家退讓了,楊相也覺得……是應該這樣。”
停滯的呼吸艱難地開始鬆動,宋慧娘啞聲道:“……隻能這樣麽?”
何謹垂眸掩住眼中不忍,這些天相處下來,她自然知道宋慧娘對宋錦書的感情:“楊相說,雖送於郭太後處撫養,到底是血濃於水,陛下純善,不會忘記生母。”
宋慧娘苦笑:“什麽亂七八糟的,我又不是擔心孩子忘了我。”
她抬頭,見何謹雖麵帶不忍,但似乎也有些疑惑,忍不住開口:“孩子不在身邊,我總歸是擔心,就算……就算知道郭太後不會冷落了她,定會將她照顧得極好,我也擔心,說來你也許覺得可笑,隻是在我看來,在我身邊總是最好的。”
宋慧娘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麽時候起,她開始覺得宋錦書就是自己的孩子。
要說起來,原本也是接受不了的,誰能接受自己戀愛都沒談過,莫名其妙就要開始替別人養孩子呢?
可是那孩子吧,好像認準了就是你做娘似的,一堆人在,別人都不看,隻看著你,還不停地笑。
什麽時候開始認栽了?那大概是六個月的時候,半夜捂著嘴咳嗽,孩子突然醒了,抱著她的胳膊輕聲地叫——“媽媽”。
這個溫熱的小小的軀體,就這樣像個小動物一樣依偎在宋慧娘的懷中,明亮的雙眸緊緊看著她,充滿依賴,又仿佛有一絲擔憂。
孩子未必就知道發生了什麽,甚至未必知道“媽媽”這個稱呼代表著什麽,這個世界大概隻有她會教導孩子叫母親“媽媽”吧,但就是那個時候,宋慧娘突然想,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裏,有個孩子,其實也不壞的。
思及此,想到馬上就要送走孩子,淚水便幾乎要落下,宋慧娘強忍住,垂下眼眸:“但我知道的,若是我沒辦法成為太後,說不定還要被趕出宮去,照樣保不住孩子,還不如讓郭太後撫養,如此,說不定逢年過節還能見上一麵……我知曉其中關節,楊相竟還特意帶話勸慰我,真是叫我受寵若驚……”
“……抱歉,抱歉,一時不舍難忍,實在無法克製,但我知曉大局,望何媼媼替我傳話……”
何謹怔怔望著宋慧娘,聽她聲線和緩,飽含柔情眷戀,心頭似乎有浪潮一陣陣翻起,她說不清那是什麽感覺,隻是又覺酸澀又覺柔軟,忽感手背一涼,到此時,才發現自己竟落下一顆淚來。
她難免想,當初阿娘想盡辦法留住她一條性命,將她送進宮來時,是否懷著一樣的心情。
年少之時,她曾深恨阿娘,認為保她性命卻令她為奴為婢是多此一舉,還不如讓她一起死於刑場,後來漸漸看開,卻也從不曾想過阿娘的心情。
直到此刻,忽又回想起孩童時,因自己是常庸,族長勸說阿娘再要個孩子,阿娘卻說:“雖是常庸,但阿謹聰慧,未來的成就也未必就差的。”
阿母也很讚同,親自教她讀書寫字,未曾因她是常庸放鬆,每日的抽查還曾令她煩不勝煩。
如今才知,愛之深,則計之深遠。
何謹又想起先前聽宋慧娘說起郭雲珠十二歲進宮可憐,那時心中確實詫異。
這詫異自然不是覺得宋慧娘善解人意溫柔心軟,而是覺得,要說起來,宋慧娘過得可遠遠不如郭皇後吧?輪得到宋慧娘來同情錦衣玉食的郭皇後麽?
當時何謹覺得,宋慧娘有些天真。
天真過了頭,便多少顯得愚蠢。
但如今想來,這天真令人心中動容。
這世上多得是人覺得自己苦,自己有些甜,便開始憐及別人的人,就太少了。
坐於高位者,難道不需要這樣的憐子之心麽?
人們常說父母官父母官,但身居高位,真有父母之情的,如今何謹也隻見過宋慧娘一個。
她趁宋慧娘沒發現,連忙將淚水抹去了,忍不住脫口而出:“陛下會懂娘娘的苦心。”
宋慧娘整理好心情抬頭:“可我不需要她懂,我隻希望她能健康快樂……呃……”
宋慧娘卡了下殼。
不為別的,隻因為何謹頭頂上的忠誠度,竟然已經飆升到了“80”。
要知道,就在剛才,還是“25”。
連“受於天命”都沒能被打動的何謹,竟然突然“投誠”了?
何謹卻隻以為宋慧娘哀慟難言,便忙接話道:“奴才已明白娘娘的心情,隻要有機會,定讓陛下回到娘娘身邊。”
宋慧娘一時心情複雜,同時也想到了,她確實不用太難過,因為就算宋錦書去了郭雲珠宮裏,自己也能在“教室”裏見到宋錦書,並不會錯過宋錦書的成長。
剛才心情起伏太大,把金手指給忘了。
這會兒想到這茬,難過便淡了些,又想起郭雲珠這些日的行為來,自嘲道:“我還以為郭太後真是個好人,不僅平日裏解決我宮中短缺,還教我各種宮中常識,沒想到……”
沒想到,隻是在為搶走宋錦書做鋪墊。
想來她也不希望帶到身邊的,是個對她充滿仇恨的孩子吧。
隻是……
宋慧娘想到那短暫一觸後又飛快下垂的眼眸,如皎皎月影,清冷明澈,如今想來,那一眼中,是否有一絲抱歉的神情?
是啊,人心幽微,不得不防。
如果,她不止是個無依無靠,來自鄉野的農婦就好了。
如果她也背靠大家族,如果她有更多前朝臣子的支持,定不會有人能來搶她的孩子吧。
權勢……
真重要啊。
對權勢的欲望,開始在心中前所未有地滋長,宋慧娘頭一次想要迫不及待地做些什麽。
她望向何謹,正色道:“事到如今,難道何媼媼還要隱瞞麽,您與楊相,恐怕關係不淺吧?”
80的忠誠度了,問點隱私,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