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帶錯翻譯隻會讓我成神 作者:衛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隅州連續十多天下雨,在外趕路的行人,大都找到客棧或農家避雨,少有冒雨在外行走的。
就連溝通隅州東西的岷山商道,也寂靜了許多天不見人影。
這天早上,大霧似雨一樣濃,卻影影綽綽間有一隊車馬在霧裏行走。
一輛青布馬車,一輛下駟拉的貨車,前後還有六頭騾子。
另外十幾個腿上打著綁腿、腰間挎刀的青壯匆匆步行。
這是榮陽縣縣令上計的隊伍。(注1)
按慣例,每年地方官員們都要向上一層遞交“計書”,匯報一年的工作的情況。
一般都是在九、十月份,也不需要縣令親自送計書去州裏。
但今年的情況有些不一樣。
太祖平戰亂、開熙朝後,昭告天下休養生息。
今上上位後前兩年不改父製,今年年初改年號為天嘉,開始調整國策。
這改的頭一樣就是官員們的考績製度,將“上計”變為“考課”,新設考功司,任命“考使”。(注2)
聖旨說的很明白,之前百年亂世,官場糜爛、考績製度荒廢近乎於無,各地官員、世家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今萬象更新,當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朝中調整製度的本意不錯,可這就苦了信息不太暢通的小地方縣令。
有什麽從古至今的人生悲催事之一嗎?
有。
複習了三年,考綱改了。
榮陽縣縣令按照“上計”的慣例寫了團花錦簇的計書,上下打點好了各路關係,還給州裏刺史的親戚送了重禮。
朝中旨意一下,上計變成考課不提,負責的官還多了個“考使”,考狀依然由刺史宣讀不假,但送考狀進京的卻是新的朝集使。
這些都是需要全新的、需要打點的關係啊!
三年一調任,最後一年的考核尤其重要。
榮陽縣令為了從窮到吃不起飯的下縣調去岷山西邊的中縣,小半家財都在這三年送了出去。
青布馬車中擠擠挨挨坐了三個人,當中間的不斷擦汗的那個就是榮陽縣令。
“東翁不必緊張,聖旨初下,想來州中各縣消息雖然靈通,但並非所有人都有東翁這般鐵意的。”
榮陽縣令右手邊、服飾略微樸素些的文士,捋著胡須寬慰道。
榮陽縣令勉強苦笑了一下道:“是這霧氣,過於潮濕了。”
說著又從懷裏掏出絲帕來擦汗,為了給自己找補,縣令還轉頭向左手邊:“縣尉的額頭也見汗。”
被拉來遮羞的縣尉束袖短袍,雖布料華麗,卻儼然是武夫打扮。
脾氣也是武夫的直腸子,不僅沒有給上官緩解尷尬不說,反而張口就是戳心窩子的話:
“梨縣都比我們榮陽富裕,更不要說岷山西邊的上縣了,那些縣令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明府才帶了一車獻金……”
縣令將手帕放回懷裏的手,直接捂在了胸口上,差點暈過去。
你道是還知道稱呼我為明府?
幹脆氣死我算了!
文士連忙打斷縣尉的耿直發言:“已經進入還未修理的私道了,路途不平坦,又恰逢大霧,還是縣尉身手過人,能護衛東翁周全。”
武夫縣尉這時候又突然通人情了,知道文士這意思是讓自己閉嘴。
剛好他身強力壯,本就潮濕的天氣,在這三人共車中憋的慌,於是點頭道:“私道不如官道平坦,我下車去帶隊走一段吧。”
縣尉幹脆利落的翻身下車,跟隨在旁邊的執刀人向他拱拱手,讓出一個位置來。
車中剩餘二人稍微鬆了一口氣,也敢說一些稍微隱秘點的話題。
“考課最看重的功績是新增戶口,這與刺史府透露的墾荒複耕完全不同,計書的方向全寫錯了!”
縣令搖頭憂愁一會兒,拉著文士的手兩眼含淚:“還要濟成幫我趕製一篇新計書才行!”
長須文士、字濟成,含笑提醒道:“東翁,現下已經是考狀了。”
“啊對!考狀、考狀!”
看了眼依舊心神不定的縣令,濟成不知想到什麽,緩聲道:“可這考狀的行文製式,也隻有到了州府中,才能探聽一二,到時東翁還是要多多宴請各方,以探聽消息。”
州府繁華,與偏遠的下縣可物價可不一樣,宴請也是需要花大價錢的。
縣令聞言閉了閉眼,緊皺的眉頭中竟有決絕之意:“我明白這次考課的重要。提前一個月走、親自前往、帶上了全部家底,自然是要有所收獲,不差在宴請這一節。”
濟成撫著長須微微點頭。
他家東翁雖然貪財,但向上爬的心意也是很堅決。
榮陽縣一個財政糜爛的下縣,確實搜刮不出多少好東西,不過東翁與縣中富戶交換了一筆。
戰亂後世家寒門落魄,但還有埋金和珍奇物件,送到州府也不嫌寒酸。
正因為車馬上獻金的價值甚高,榮陽縣令才把縣尉和縣中最精銳的執刀人都調來壓陣。
縣令擔心的不是岷山中的妖鬼,而是將出山路時流竄的盜匪。
天下雖然平定,但山溝裏盜匪還是不少的。
說起來,榮陽縣令之前的重禮也不算白送。
這岷山中最大的妖鬼大王是東山虎君。
而縣令在州府中打點的關係之一,就與虎君有交易。
看在這層麵子上,榮陽縣令才敢走岷山中這條還未修好的商道。
官家公務出行一般走“官道”,小民私自踩出來的道路叫“私道”。
隅州被岷山分為東西兩邊,溝通東西兩邊的官道,早在戰亂中廢棄,反而是民間開辟的私道發展衍生為商道,更近也更平整些。
刺史早先上書朝中,並發布政令,要求各縣征召役夫,將這條商路修整成新的官道。
所以岷山商道兩端已經平整為官道,但中間群山中心還有一段沒修完的。
這段最為顛簸,偏又遇上大霧。
縣令還一心著急去州府改他的新考狀,不願意停下,於是情緒在顛簸中愈發煩躁。
尤其是想到修路要征召的役夫。
偏遠地方本就人少,還民風彪悍,聽話的沒有幾個。
修路要人,複耕要人,開荒要人,駐軍還要募兵!
就連他與州府中那……的交易,也是人。
縣令不著痕跡的看了眼車窗外。
交易人口的事情,隻有他和謀士濟成知道。
縣尉是世家子,他露了一半口風,說自己與虎君打過招呼,縣尉才願意帶執刀人護送此行。
但縣令覺得,這交易的人口也不算浪費。
州府那邊討要去的人口,就是用在了岷山中東山虎君身上。
官道修整要經過虎君的領地,那提前打點一下不是很正常嗎?
春耕前都要儺祭,官員上任也要拜會地頭蛇。
這兩者結合一下,不過是虎君要“獻金”比較特別罷了。
反正修路也要死幾個祭路的,被……速死不比累死強?
自認想明白了的縣令,竟然安心不少,又抻頭向車外看了看。
已經是虎君的領地了吧?
不知有沒有機會拜見……不不不,還是不要驚擾虎君了。
縣令剛思及至此,前方霧中就如他所念,模模糊糊出現了動靜。
掀開簾子的手僵了幾秒,縣令手忙腳亂的從袖子裏掏出一枚令牌。
令牌有兩個巴掌大,但很輕,能看出是皮質,但具體是什麽皮卻無法分辨。
令牌隻有形狀,表麵無字,由皮質兩麵縫合,中間鼓鼓的。
裏麵應當塞了符篆吧?
縣尉這麽猜測著,將令牌從縣令手中接過來,在手中摸了兩下,又向前遞給最前麵開路的執刀人。
他也不肯在前麵冒險呢。
最前麵的執刀人拔刀出鞘,將令牌掛在刀柄上,舉著長刀緩步向前。
像是真的要在這濃霧中劈出一條路來。
大概是令牌的緣故,霧氣確實淺淡了一些,露出商道兩旁,山坡上嶙峋的怪石,稀疏的樹枝。
霧中寂靜,甚至能聽見飛鳥扇動翅膀的聲音。
執刀人額頭滲出一顆冷汗,防禦性質的丁字步側身向前。
霧中動靜終於顯露了大概。
一個黑漆漆瘦長的人影。
是商道上路過的商人嗎?
人比妖鬼好對付,縣令,還有車邊按著刀柄的縣尉,剛剛放鬆了一絲神經,就發現前麵執刀人的手在抖。
令牌無風自動,驅散了近前的霧氣。
瘦長人影身邊的兩團矮矮影子也愈發清晰。
悄無聲息的,人影還沒動,兩團矮影中陡然亮起四點綠光。
馬車中的縣令一聲不吭的暈過去,四肢鬆散,原本掀開車簾的手也因此落下。
偏坐一旁的濟成顧不上理解,死命掐著縣令的手心試圖叫醒他。
傳言說,官身之人對妖鬼有震懾力,現場最大的官就是縣令,他可不能暈,還要指望他拜見虎君呢!
也幸虧車簾落下阻隔了視線,不然濟成可能也要暈過去,隨後沒有聰明人主持場麵,或許會有些不妙的事情發生。
繼矮影出現綠光之後,黑漆漆的瘦長人影眼部也發出淡淡的紅光。
一個牽騾子的人軟倒在地。
縣尉心跳停了一瞬,噌的一聲拔刀出鞘。
出刀聲驚醒了執刀人,也好似提醒了對麵。
【你們好,能聽懂我說話嗎?】
霧中響起奇怪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
三個黑影也一步踏入到令牌開辟出淺霧的範圍。
打量清楚來者後,執刀人驟然鬆了一口氣。
縣尉抹了一把頭上的虛汗,有種被耍了的後怕。
後怕之後怒火中燒,重重幾步上前,刀尖對著來者厲聲喝道:“哪來的流民,敢在官道上戲弄明府!”
矮一點的黑影是兩頭綠眼狼狗,瘦長人影則是一個麵黃肌瘦、衣著破爛的流民。
所謂的紅光也不過是眼中血絲在霧裏的錯覺罷了。
——縣尉和執刀人們是這麽認為的。
與歧道人一樣的誤解。
縣城外這個形象的野人到處都是。
眼前的枯瘦似鬼的“流民”,不僅沒有因為嗬斥而畏懼跪下,身體挺直,腳下一步未動,還眯著眼歪了歪頭。
就連溝通隅州東西的岷山商道,也寂靜了許多天不見人影。
這天早上,大霧似雨一樣濃,卻影影綽綽間有一隊車馬在霧裏行走。
一輛青布馬車,一輛下駟拉的貨車,前後還有六頭騾子。
另外十幾個腿上打著綁腿、腰間挎刀的青壯匆匆步行。
這是榮陽縣縣令上計的隊伍。(注1)
按慣例,每年地方官員們都要向上一層遞交“計書”,匯報一年的工作的情況。
一般都是在九、十月份,也不需要縣令親自送計書去州裏。
但今年的情況有些不一樣。
太祖平戰亂、開熙朝後,昭告天下休養生息。
今上上位後前兩年不改父製,今年年初改年號為天嘉,開始調整國策。
這改的頭一樣就是官員們的考績製度,將“上計”變為“考課”,新設考功司,任命“考使”。(注2)
聖旨說的很明白,之前百年亂世,官場糜爛、考績製度荒廢近乎於無,各地官員、世家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今萬象更新,當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朝中調整製度的本意不錯,可這就苦了信息不太暢通的小地方縣令。
有什麽從古至今的人生悲催事之一嗎?
有。
複習了三年,考綱改了。
榮陽縣縣令按照“上計”的慣例寫了團花錦簇的計書,上下打點好了各路關係,還給州裏刺史的親戚送了重禮。
朝中旨意一下,上計變成考課不提,負責的官還多了個“考使”,考狀依然由刺史宣讀不假,但送考狀進京的卻是新的朝集使。
這些都是需要全新的、需要打點的關係啊!
三年一調任,最後一年的考核尤其重要。
榮陽縣令為了從窮到吃不起飯的下縣調去岷山西邊的中縣,小半家財都在這三年送了出去。
青布馬車中擠擠挨挨坐了三個人,當中間的不斷擦汗的那個就是榮陽縣令。
“東翁不必緊張,聖旨初下,想來州中各縣消息雖然靈通,但並非所有人都有東翁這般鐵意的。”
榮陽縣令右手邊、服飾略微樸素些的文士,捋著胡須寬慰道。
榮陽縣令勉強苦笑了一下道:“是這霧氣,過於潮濕了。”
說著又從懷裏掏出絲帕來擦汗,為了給自己找補,縣令還轉頭向左手邊:“縣尉的額頭也見汗。”
被拉來遮羞的縣尉束袖短袍,雖布料華麗,卻儼然是武夫打扮。
脾氣也是武夫的直腸子,不僅沒有給上官緩解尷尬不說,反而張口就是戳心窩子的話:
“梨縣都比我們榮陽富裕,更不要說岷山西邊的上縣了,那些縣令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明府才帶了一車獻金……”
縣令將手帕放回懷裏的手,直接捂在了胸口上,差點暈過去。
你道是還知道稱呼我為明府?
幹脆氣死我算了!
文士連忙打斷縣尉的耿直發言:“已經進入還未修理的私道了,路途不平坦,又恰逢大霧,還是縣尉身手過人,能護衛東翁周全。”
武夫縣尉這時候又突然通人情了,知道文士這意思是讓自己閉嘴。
剛好他身強力壯,本就潮濕的天氣,在這三人共車中憋的慌,於是點頭道:“私道不如官道平坦,我下車去帶隊走一段吧。”
縣尉幹脆利落的翻身下車,跟隨在旁邊的執刀人向他拱拱手,讓出一個位置來。
車中剩餘二人稍微鬆了一口氣,也敢說一些稍微隱秘點的話題。
“考課最看重的功績是新增戶口,這與刺史府透露的墾荒複耕完全不同,計書的方向全寫錯了!”
縣令搖頭憂愁一會兒,拉著文士的手兩眼含淚:“還要濟成幫我趕製一篇新計書才行!”
長須文士、字濟成,含笑提醒道:“東翁,現下已經是考狀了。”
“啊對!考狀、考狀!”
看了眼依舊心神不定的縣令,濟成不知想到什麽,緩聲道:“可這考狀的行文製式,也隻有到了州府中,才能探聽一二,到時東翁還是要多多宴請各方,以探聽消息。”
州府繁華,與偏遠的下縣可物價可不一樣,宴請也是需要花大價錢的。
縣令聞言閉了閉眼,緊皺的眉頭中竟有決絕之意:“我明白這次考課的重要。提前一個月走、親自前往、帶上了全部家底,自然是要有所收獲,不差在宴請這一節。”
濟成撫著長須微微點頭。
他家東翁雖然貪財,但向上爬的心意也是很堅決。
榮陽縣一個財政糜爛的下縣,確實搜刮不出多少好東西,不過東翁與縣中富戶交換了一筆。
戰亂後世家寒門落魄,但還有埋金和珍奇物件,送到州府也不嫌寒酸。
正因為車馬上獻金的價值甚高,榮陽縣令才把縣尉和縣中最精銳的執刀人都調來壓陣。
縣令擔心的不是岷山中的妖鬼,而是將出山路時流竄的盜匪。
天下雖然平定,但山溝裏盜匪還是不少的。
說起來,榮陽縣令之前的重禮也不算白送。
這岷山中最大的妖鬼大王是東山虎君。
而縣令在州府中打點的關係之一,就與虎君有交易。
看在這層麵子上,榮陽縣令才敢走岷山中這條還未修好的商道。
官家公務出行一般走“官道”,小民私自踩出來的道路叫“私道”。
隅州被岷山分為東西兩邊,溝通東西兩邊的官道,早在戰亂中廢棄,反而是民間開辟的私道發展衍生為商道,更近也更平整些。
刺史早先上書朝中,並發布政令,要求各縣征召役夫,將這條商路修整成新的官道。
所以岷山商道兩端已經平整為官道,但中間群山中心還有一段沒修完的。
這段最為顛簸,偏又遇上大霧。
縣令還一心著急去州府改他的新考狀,不願意停下,於是情緒在顛簸中愈發煩躁。
尤其是想到修路要征召的役夫。
偏遠地方本就人少,還民風彪悍,聽話的沒有幾個。
修路要人,複耕要人,開荒要人,駐軍還要募兵!
就連他與州府中那……的交易,也是人。
縣令不著痕跡的看了眼車窗外。
交易人口的事情,隻有他和謀士濟成知道。
縣尉是世家子,他露了一半口風,說自己與虎君打過招呼,縣尉才願意帶執刀人護送此行。
但縣令覺得,這交易的人口也不算浪費。
州府那邊討要去的人口,就是用在了岷山中東山虎君身上。
官道修整要經過虎君的領地,那提前打點一下不是很正常嗎?
春耕前都要儺祭,官員上任也要拜會地頭蛇。
這兩者結合一下,不過是虎君要“獻金”比較特別罷了。
反正修路也要死幾個祭路的,被……速死不比累死強?
自認想明白了的縣令,竟然安心不少,又抻頭向車外看了看。
已經是虎君的領地了吧?
不知有沒有機會拜見……不不不,還是不要驚擾虎君了。
縣令剛思及至此,前方霧中就如他所念,模模糊糊出現了動靜。
掀開簾子的手僵了幾秒,縣令手忙腳亂的從袖子裏掏出一枚令牌。
令牌有兩個巴掌大,但很輕,能看出是皮質,但具體是什麽皮卻無法分辨。
令牌隻有形狀,表麵無字,由皮質兩麵縫合,中間鼓鼓的。
裏麵應當塞了符篆吧?
縣尉這麽猜測著,將令牌從縣令手中接過來,在手中摸了兩下,又向前遞給最前麵開路的執刀人。
他也不肯在前麵冒險呢。
最前麵的執刀人拔刀出鞘,將令牌掛在刀柄上,舉著長刀緩步向前。
像是真的要在這濃霧中劈出一條路來。
大概是令牌的緣故,霧氣確實淺淡了一些,露出商道兩旁,山坡上嶙峋的怪石,稀疏的樹枝。
霧中寂靜,甚至能聽見飛鳥扇動翅膀的聲音。
執刀人額頭滲出一顆冷汗,防禦性質的丁字步側身向前。
霧中動靜終於顯露了大概。
一個黑漆漆瘦長的人影。
是商道上路過的商人嗎?
人比妖鬼好對付,縣令,還有車邊按著刀柄的縣尉,剛剛放鬆了一絲神經,就發現前麵執刀人的手在抖。
令牌無風自動,驅散了近前的霧氣。
瘦長人影身邊的兩團矮矮影子也愈發清晰。
悄無聲息的,人影還沒動,兩團矮影中陡然亮起四點綠光。
馬車中的縣令一聲不吭的暈過去,四肢鬆散,原本掀開車簾的手也因此落下。
偏坐一旁的濟成顧不上理解,死命掐著縣令的手心試圖叫醒他。
傳言說,官身之人對妖鬼有震懾力,現場最大的官就是縣令,他可不能暈,還要指望他拜見虎君呢!
也幸虧車簾落下阻隔了視線,不然濟成可能也要暈過去,隨後沒有聰明人主持場麵,或許會有些不妙的事情發生。
繼矮影出現綠光之後,黑漆漆的瘦長人影眼部也發出淡淡的紅光。
一個牽騾子的人軟倒在地。
縣尉心跳停了一瞬,噌的一聲拔刀出鞘。
出刀聲驚醒了執刀人,也好似提醒了對麵。
【你們好,能聽懂我說話嗎?】
霧中響起奇怪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
三個黑影也一步踏入到令牌開辟出淺霧的範圍。
打量清楚來者後,執刀人驟然鬆了一口氣。
縣尉抹了一把頭上的虛汗,有種被耍了的後怕。
後怕之後怒火中燒,重重幾步上前,刀尖對著來者厲聲喝道:“哪來的流民,敢在官道上戲弄明府!”
矮一點的黑影是兩頭綠眼狼狗,瘦長人影則是一個麵黃肌瘦、衣著破爛的流民。
所謂的紅光也不過是眼中血絲在霧裏的錯覺罷了。
——縣尉和執刀人們是這麽認為的。
與歧道人一樣的誤解。
縣城外這個形象的野人到處都是。
眼前的枯瘦似鬼的“流民”,不僅沒有因為嗬斥而畏懼跪下,身體挺直,腳下一步未動,還眯著眼歪了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