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領地發展之禪讓製
位麵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作者:愛吃醃芹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共合軍北上軍隊返回如皋準備回家時,華中華南大地上陷入了一片冷寂。在這一個月中,中南邊各方勢力通過各自的情報網絡得知了共合軍的所作所為。最初,各方勢力對於共合軍的北襲行動並無充分準備,他們隻是認為共合軍可能會動用水師在海邊進行襲擾。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情況變得越來越出乎意料。
起初,共合軍有三萬人成功登陸,隨後他們一路過關斬將,突破了幾十萬大軍的防線,戰無不勝,勢如破竹。最終,他們一路逼近大都城下,並與元朝簽訂了城下之盟。這一係列壯舉讓南邊的軍閥們瞠目結舌,深感震驚。
這場造反行動可謂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暫且不論共合軍的戰鬥力如何,這一點南邊的四方元軍都曾親身領教過。共合軍雖然隻占據著半個行省的領土(元朝的行省規模較大),但他們卻能夠將軍隊跨越千裏,大規模投送到北方。這種戰略機動能力讓山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的元朝地方勢力感到背脊發涼。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這場天下戰亂的安全後方了。隻要共合軍願意,戰火隨時都有可能蔓延到他們的地盤。
共合軍的這一係列行動不僅打破了南北方勢力的平衡,也讓整個元朝的統治秩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各方勢力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戰略地位和應對策略,以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局。
至於河南、江西、四川等內陸地區的元朝地方勢力,他們則更加關注超級巨炮的消息。傳言中,三炮便擊垮了二十萬元軍,一炮更是洞穿了大都的城牆,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像是文人的誇張宣傳。然而,隨著更多詳細消息的傳來,這些傳言逐漸被證實並非空穴來風。
城外的巨型彈坑、城牆上觸目驚心的巨大缺口,尤其是皇宮被摧毀了小半(據說是白磷彈縱火所致),這些鐵證如山的事實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共合軍的強大戰鬥力。皇宮被燒毀了大半,這一點尤為關鍵,它表明共合軍在大都城下絕非攻城受挫,而是已經將大都的守軍逼到了絕境。
當包圍共合軍的各方軍閥得知這一重要情況後,他們紛紛將自己的城牆與大都的城牆進行了一番比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隻要共合軍願意,他們完全有能力在一個月內兵臨自家城下,甚至摧毀自己的核心地區。這個發現讓各方軍閥感到不寒而栗。
因此,當遠征的共合軍返回如皋準備回家時,各方軍閥紛紛暗地裏送來禮品,請求共合軍止戈息兵。他們深知,與共合軍為敵無疑是自尋死路。
蘇星雲對共合軍的狀況了如指掌。目前,整個共和政府的彈藥庫存已經不足開戰前的四分之一,繼續與四方勢力開戰無疑是自取滅亡。與其這樣,不如暫時保持一定的威懾力,以獲得和平發展的空間。畢竟,現在共和領地的工業才剛剛從土法工業化向近代工業起步,還需要時間來發展和壯大。
在蘇星雲流露出願意和平相處的意願後,江南各方勢力也都鬆了一口氣。如今,他們已經不再指望共合軍出來攪渾水了。事實證明,共合軍攪亂天下大勢的能力實在是太過強大,這樣的力量還是安靜地呆著比較好。因此,在各方勢力的共同努力下,招撫蘇星雲、穩住共合軍的提議在元朝朝野上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同。
七王爺此刻的心情極為煩躁。招撫共合軍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顯然不是朝廷,而是南邊那些手握重兵的軍閥們。一旦招撫成功,他們便有了充分的理由不再與共合軍為敵。這與朝廷原本設想的讓反賊與藩鎮相互牽製,由中央主持大局的計劃背道而馳。況且,現在就招撫共合軍,無疑會讓中央政府的顏麵蕩然無存,以後大都的人們恐怕會認為,隻要有足夠的實力,誰都可以隨意踐踏朝廷的尊嚴。
然而,這些軍閥們匯集起來的力量實在是過於龐大,即便是權傾朝野的七王爺,也隻能暫時將其壓製下來,留待日後處理。這種局麵讓七王爺感到十分棘手,他必須在維護朝廷利益和維護自身權力之間找到平衡點。
與此同時,元朝這邊因為共合軍的強勢表現而心煩意亂,而方國珍那邊則經曆了一段迷茫期。原本的曆史上,方國珍就是一個典型的牆頭草,隨風倒。但現在,他卻直接喊出了“殺光胡兒”的口號,並且在戰爭中付諸了實踐。元軍寧願投降共合軍,也不願向方家軍投降。這其中的緣由在於,共合軍對待俘虜的態度相對寬容,隻要俘虜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且沒有在沿途過分禍害百姓,共合軍都會一視同仁,不分種族地給予一兩銀子,讓他們離開。況且現在元朝的大都已經被攻破,投降共合軍也不算丟人,更不會受到上司的迫害。相比之下,方家軍則是純粹以血統論英雄,生死皆由血統決定。
方國珍作為浙江本地人,自然不願意為了戰爭而過分壓榨家鄉的父老鄉親。因此,在擴張受阻的情況下,方家軍也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幸運的是,現在元軍也無力發動進攻,這給了方國珍喘息的機會。在站隊方麵,方國珍可是一流的高手。在共合軍大發神威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將共合軍視為自己的老大哥,時不時地向共合軍出售裝備。共合軍目前製定的戰略方案一直是向西擴張,他們的未來目標是奪取荊襄之地,而江蘇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為了不將寶貴的鄉村行政人員消耗在無謂的戰事上,蘇星雲目前對江蘇這塊土地毫無興趣。然而,盡管江蘇的元軍實力較弱,但他們始終是一支存在的部隊。
因此,共合軍也非常看重方家軍這一武裝勢力。共和政府與方家軍之間的武器貿易異常紅火,現在方家軍不僅裝備齊全,擁有鎧甲和武器,甚至還有幾十門滑膛鐵炮。
方國珍手下兵強馬壯,牢牢據守著一方領土。朱升前來拜訪,方國珍為了保持禮賢下士的形象,親自接待了他。不過,方國珍的這種姿態也僅僅是表麵功夫而已。
自從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不少所謂的名士紛紛前來獻計獻策。有人提出派出一支奇兵直取南京,與共和、元朝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麵;
更離譜的是,還有一個人似乎因為共和的土改政策受到了嚴重打擊,竟然直接給方國珍出了一個刺殺蘇星雲的餿主意,同時直插共合軍的腹地,聲稱要替天行道,鏟除倒行逆施的蘇星雲賊首,以仁政感化蘇星雲治下的臣民,恩威並施收複共合軍所屬的各位將軍,最後攜江淮之間皖地的強軍席卷天下。
方國珍聽到這些荒謬的建議後,直接送客,他認為繼續聽這些瘋言瘋語隻會降低自己的智商。
當方國珍看到朱升走進來時,他主動問道:“先生來自何處?”朱升回答道:“在下休寧縣人士。”
方國珍接著問道:“閣下從共和治下而來,為何不留在鄉土?”朱升回答道:“莫非將軍永遠想屈居於共和治下?”
方國珍立刻反駁道:“我與共和兩家宛如唇齒相依,先生休得挑撥我兩家的關係。”朱升連忙解釋道:“在下當然不是勸將軍與共和交惡。”
聽到這裏,方國珍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先生有何妙策?”朱升回答道:“妙策談不上,隻是能讓將軍在未來多一些奪取神器的可能罷了。”
方國珍示意道:“在下洗耳恭聽。”朱升繼續說道:“如今天下義軍隻有兩家具備實力,一家便是蘇星雲,另一家便是將軍您。盡管共和勢力強大,但他們濫用民力,潛力已經發揮到了極致。”
方國珍聽後,笑著說道:“難道先生認為我現在比蘇星雲將軍要強?這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朱升微微一笑,從容地說道:“目前將軍的確遠不如蘇星雲,但這正如當年劉邦遠不如項羽一樣。勝負並非定局,關鍵在於如何運籌帷幄。”
方國珍聽到這裏,眼前頓時一亮,心中暗想此人或許真有過人之處。於是,他鄭重地說道:“請先生教我。”朱升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無他,將軍隻需現在做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即可。”
方國珍聽後,仔細品味著這九個字的深意。朱升繼續解釋道:“以將軍所轄之地,其條件可與當年沛公相比。浙地富庶,南北皆是弱軍,這為將軍提供了絕佳的休養生息之地。將軍您仁愛寬厚,愛惜民力,天下各地德高望重之輩皆稱讚您的仁政,這一點甚至勝過蘇星雲。隻要假以時日,待共和軍耗盡民力、兵疲民窮,元朝日薄西山之日,便是將軍重整河山、一展宏圖之時。”
方國珍聽後,似乎對自己的優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強大的共合軍也不再感到畏懼,反而增添了幾分自信。於是,他激動地說道:“先生大才,若能助我一臂之力,必將感激不盡。”
此刻的方國珍這裏,仿佛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隆中對。而在另一邊,蘇星雲的新年發展大會上,也出現了新的情況。“這個四年計劃,各位有什麽疑點或者建議嗎?”蘇星雲目光炯炯地掃視著在場的眾人,期待著他們的反饋和建議。
首先,總工業負責人李賀站了起來,認真地說道:“目前戰爭已經結束,各部分的生產也開始逐步恢複正常。然而,在這個四年計劃中,最高指揮官您提出了鐵路建設的目標。我想問一下,現在我們既要保證農業生產,又要擴大工人規模,這樣大的人力缺口該如何填補呢?新占領的地區雖然人口眾多,但他們大多數是文盲,要想教他們識字並進行簡單的培訓,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否則,如果我們貿然將這些未經培訓的人投入工作,遲早會出問題的。”
蘇星雲聽後,轉向一旁的何成問道:“現在軍隊的識字率是多少?”何成回答道:“目前,識字超過一百字的士兵占軍隊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不過,現在的二十萬軍隊中,原先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預備役士兵,他們在家中都有田地。”
蘇星雲思索片刻後說道:“那麽,我們在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時,可以先給他們一定的安家費,同時製定比務農收入更高的工資標準,並在領地中全麵推行這一政策。”這時,管理財務的王天柱提出了擔憂:“這樣一來,領地中的資金可能就不夠用了。”
蘇星雲堅定地說:“關於資金問題,我會想辦法解決。更重要的是糧價問題,我們需要限定城市中每戶每日最高購買糧食的上限,並且嚴禁糧食外流,這才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鋼鐵組組長蔡剛也表示:“在這個計劃中,鋼鐵產量要達到三十萬噸。隻要政府能夠保證教育人才的供應,以及淮南煤礦的運輸量能夠真正達到兩年後鐵路修成後的運輸量,我想這個目標是可行的。”
李賀補充道:“鐵路建設隻要人員到位,最多兩年時間就可以完成。而且,我保證鐵路的運輸量會非常大。”教育組組長趙鈺,這位當年蘇星雲穿越時第一批招募的小乞丐中的女子,雖然長相普通,但氣質十分剛強。她站起來說道:“教育方麵的主要困難是人才短缺。軍隊中的炮兵、海軍以及士官以上級別的軍官文化程度都很高,我希望他們能夠下來支教。”
聽到這裏,陸海立刻激動地插話道:“軍隊可不是誰都能隨便插手的!”蘇星雲猛地一拍桌子,嚴肅地說:“陸海,你違反了會議紀律,這次記過一次,會後操場跑三十圈!”接著,他轉向何成說道:“何成,你計算一下現在野戰軍保持的最低人員要求是多少。”
何成若有若無地瞥了一眼陸海,這讓剛剛平靜下來的陸海又被氣得半死。接著,何成詳細地說道:“根據目前的形勢,我們本土領地至少需要五萬部隊。其中,三萬應為機動力量,以便迅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另外兩萬則可以與新占領地的民兵隊伍協同建設。哦,對了,考慮到當前的生產任務十分緊張,我建議民兵們暫時先裝備長槍,這樣更為實用和經濟。”
蘇星雲聽後,點頭表示讚同,並強調道:“軍隊必須始終配合政府的決策,而不是讓政府來聽從軍隊的命令。何成,你的建議很不錯。”這句話明顯是說給陸海聽的,意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何成繼續說道:“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可以裁減軍隊十二萬人。在本土和三大領地保持八萬人的力量就足夠了,這樣既能節省資源,又能確保安全。”
聽到這個裁軍數字,陸海原本想開口反駁,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蘇星雲見狀,便進一步解釋道:“我們不稱之為裁軍,而是將其中五萬人轉為鐵道部隊。我們可以從占領地中招募人員,將其擴充成十萬鐵道兵。另外,再讓兩萬人進入鋼鐵工廠實習,讓他們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些脫離一線部隊的人員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他們的潛力和能力。”
蘇星雲與眾人詳細討論了所有計劃中的細節問題,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順利實施。最後,李賀突然說了一句:“老師,現在您該考慮成家了。”這句話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他們都將目光投向了蘇星雲。的確,如今共合軍家大業大,確實應該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這不僅關係到軍隊的未來,更關係到整個共和政府的穩定和發展。
蘇星雲曾考慮過是否實行君主製。隨著共合軍本土領地擴展至十五萬平方公裏,他的威望也隨之提升,這讓他麵臨是否登基的誘惑。他曾自我安慰,認為帝製不會阻礙科學發展。然而,在一次經過豬圈時,他忽然感慨人生與豬無異,終將歸於塵土。但他很快摒棄了這種消極想法,人生的價值在於認知世界和學習新知。這份渴望如同人的神性。蘇星雲最終明確了自己的初心:他對宇宙法則充滿好奇,追求超能力以探索未知。
蘇星雲突然領悟了自己的道,意識到追求皇帝之位不是自己的追求。他似乎理解了古人“朝聞道夕可死”的境界。既然如此,他反問自己,如今在世俗中所追求的又是什麽呢?蘇星雲突然想起一句佛語:“人活著為爭一口氣,出一口氣。”這個世界太過不公,他自認為無法忍受。在追尋道的過程中遇到不公,盡管放手去做,隻要保持念頭通暢即可。想通了這個心結,蘇星雲感到念頭通達。他全身的太陽之力壓縮了三倍,雖然身體素質沒有提高,但太陽之力的質量提升了。現在,蘇星雲手中可以聚集一束溫度高達1000度的烈焰,射程可達五十米,法傷輸出也隨之增強。
不僅太陽之力有所變化,蘇星雲的超感範圍也猛然擴大至五百米。一種全新的掌控感湧上心頭,然而他的識海空間並未擴張。蘇星雲意識到這些變化可能與他的心境轉變有關。許久之後,他才明白這是念頭通達、道心明確後的頓悟。
然而,變化不止於此。正當蘇星雲還未及慶祝自己的能力提升時,主神那機械般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試煉者號已明確本身與此方世界的因果關係,現已觸發離開此世界的條件。”這意味著這次穿越並非一次性事件,而且主神還布置了任務。蘇星雲感到頭疼不已。經過詳細詢問,他得知離開世界有兩個條件:首先,他必須聚集一定數量的信仰力,這需要在傳播正統大道的科技思想中獲得人們的崇拜,而統一全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其次,他不能與這個世界留下任何因果,包括留下後代或與某位美女產生感情糾葛。蘇星雲忍不住弱弱地問:“和美女發生關係後真的不能離開嗎?”主神回答:“不一定,還有一種可能。”蘇星雲急切地追問,主神冷漠地解釋:“如果基因解鎖達到四階後期,你可以強行斬斷自己與所愛之人在此世界的因果。”聽到這裏,蘇星雲頓時無語了——為什麽偏偏在他有了泡妹子的想法時,主神就拋出這樣的條件。好吧,主神,你贏了。。
話題回到會議現場,蘇星雲麵對眾人提出的繼承人問題,微笑著說道:“你們都在期待我娶妻生子,為領地留下繼承人。”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蘇星雲卻搖頭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我可以告訴大家,我沒打算將權勢通過血脈代代相傳。”李賀忍不住插話:“老師,現在隻有您有資格……”蘇星雲打斷了他,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他繼續說道:“將國家的安危寄托在一個家族之中,這不符合正統大道。我打算實行禪讓製。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同樣重大的責任。然而,即便是再優秀的血脈,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下流傳,也難免會退化。這正是王朝滅亡的原因。經過幾代傳承,那些繼承父輩皇位的皇帝們,往往失去了開國者那種權責並重的心態,眼中隻有享樂,最終導致上層腐敗,國家滅亡。”
何成提出疑慮:“但是禪讓製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引發國家動亂。”
蘇星雲回應道:“那是因為古代的禪讓製缺乏嚴密的規範和操作流程。
他環視眾人,宣布道:“現在我的辦公室裏有一個本子,記錄著你們的表現和我的評分。在我禪讓時,評分最高的人將成為新的領導者。”眾人聽聞此言,心中震驚不已,沒想到那個至尊之位竟有可能落在自己頭上。他們的目光複雜地投向蘇星雲。
趙鈺忍不住問道:“老師,這樣真的合適嗎?”有些人心裏暗想:“你一個女子可能不在乎,但我們男人在乎。”
蘇星雲繼續解釋道:“當然,這還不是全部。下麵我來宣布具體的規則。第一,禪讓者和被禪讓者之間必須在九代以內無血緣關係,這一點徹底堵死了某些人企圖世襲權力的念頭。第二,在禪讓前三年的時間裏,必須公布公開前三名候選人,接受眾人的考察。第三,從明年起,所有政府公務人員必須在六十歲離開職位,包括最高指揮官在內。離職後若無過錯,將由國家供養其下半生,具體金額將另行詳細討論。”
蘇星雲提出的法定退休年齡引發了眾人的熱烈討論。這時,陸海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如果有人六十歲之後身體依然健康,還想繼續工作怎麽辦?”蘇星雲幽默地回答:“醉酒的人都會說自己沒醉,老年癡呆的患者沒有一個會主動承認自己有病。”這句話引起了眾人的會心一笑。由於蘇星雲的手下大多是年輕人,距離六十歲還有很長的時間,因此這一條規定雖然引起了一些異議,但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最終,蘇星雲的新禪讓製經過討論和補充後得以確立。
第二天,四年計劃和禪讓製的消息被登載在了報紙上,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四年計劃中的生產躍進已經讓人們津津樂道,但蘇星雲提出的共和真諦——權利交接不再受血緣關係的限製,更是讓領地內的民眾思維發生了短路。在他們心目中,蘇星雲宛如神人一般,他宣布的禪讓製進一步提升了民眾對他天下為公形象的認識。一時間,關於蘇星雲非凡人的傳言流傳得更加廣泛了。
起初,共合軍有三萬人成功登陸,隨後他們一路過關斬將,突破了幾十萬大軍的防線,戰無不勝,勢如破竹。最終,他們一路逼近大都城下,並與元朝簽訂了城下之盟。這一係列壯舉讓南邊的軍閥們瞠目結舌,深感震驚。
這場造反行動可謂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暫且不論共合軍的戰鬥力如何,這一點南邊的四方元軍都曾親身領教過。共合軍雖然隻占據著半個行省的領土(元朝的行省規模較大),但他們卻能夠將軍隊跨越千裏,大規模投送到北方。這種戰略機動能力讓山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的元朝地方勢力感到背脊發涼。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這場天下戰亂的安全後方了。隻要共合軍願意,戰火隨時都有可能蔓延到他們的地盤。
共合軍的這一係列行動不僅打破了南北方勢力的平衡,也讓整個元朝的統治秩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各方勢力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戰略地位和應對策略,以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局。
至於河南、江西、四川等內陸地區的元朝地方勢力,他們則更加關注超級巨炮的消息。傳言中,三炮便擊垮了二十萬元軍,一炮更是洞穿了大都的城牆,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像是文人的誇張宣傳。然而,隨著更多詳細消息的傳來,這些傳言逐漸被證實並非空穴來風。
城外的巨型彈坑、城牆上觸目驚心的巨大缺口,尤其是皇宮被摧毀了小半(據說是白磷彈縱火所致),這些鐵證如山的事實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共合軍的強大戰鬥力。皇宮被燒毀了大半,這一點尤為關鍵,它表明共合軍在大都城下絕非攻城受挫,而是已經將大都的守軍逼到了絕境。
當包圍共合軍的各方軍閥得知這一重要情況後,他們紛紛將自己的城牆與大都的城牆進行了一番比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隻要共合軍願意,他們完全有能力在一個月內兵臨自家城下,甚至摧毀自己的核心地區。這個發現讓各方軍閥感到不寒而栗。
因此,當遠征的共合軍返回如皋準備回家時,各方軍閥紛紛暗地裏送來禮品,請求共合軍止戈息兵。他們深知,與共合軍為敵無疑是自尋死路。
蘇星雲對共合軍的狀況了如指掌。目前,整個共和政府的彈藥庫存已經不足開戰前的四分之一,繼續與四方勢力開戰無疑是自取滅亡。與其這樣,不如暫時保持一定的威懾力,以獲得和平發展的空間。畢竟,現在共和領地的工業才剛剛從土法工業化向近代工業起步,還需要時間來發展和壯大。
在蘇星雲流露出願意和平相處的意願後,江南各方勢力也都鬆了一口氣。如今,他們已經不再指望共合軍出來攪渾水了。事實證明,共合軍攪亂天下大勢的能力實在是太過強大,這樣的力量還是安靜地呆著比較好。因此,在各方勢力的共同努力下,招撫蘇星雲、穩住共合軍的提議在元朝朝野上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同。
七王爺此刻的心情極為煩躁。招撫共合軍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顯然不是朝廷,而是南邊那些手握重兵的軍閥們。一旦招撫成功,他們便有了充分的理由不再與共合軍為敵。這與朝廷原本設想的讓反賊與藩鎮相互牽製,由中央主持大局的計劃背道而馳。況且,現在就招撫共合軍,無疑會讓中央政府的顏麵蕩然無存,以後大都的人們恐怕會認為,隻要有足夠的實力,誰都可以隨意踐踏朝廷的尊嚴。
然而,這些軍閥們匯集起來的力量實在是過於龐大,即便是權傾朝野的七王爺,也隻能暫時將其壓製下來,留待日後處理。這種局麵讓七王爺感到十分棘手,他必須在維護朝廷利益和維護自身權力之間找到平衡點。
與此同時,元朝這邊因為共合軍的強勢表現而心煩意亂,而方國珍那邊則經曆了一段迷茫期。原本的曆史上,方國珍就是一個典型的牆頭草,隨風倒。但現在,他卻直接喊出了“殺光胡兒”的口號,並且在戰爭中付諸了實踐。元軍寧願投降共合軍,也不願向方家軍投降。這其中的緣由在於,共合軍對待俘虜的態度相對寬容,隻要俘虜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且沒有在沿途過分禍害百姓,共合軍都會一視同仁,不分種族地給予一兩銀子,讓他們離開。況且現在元朝的大都已經被攻破,投降共合軍也不算丟人,更不會受到上司的迫害。相比之下,方家軍則是純粹以血統論英雄,生死皆由血統決定。
方國珍作為浙江本地人,自然不願意為了戰爭而過分壓榨家鄉的父老鄉親。因此,在擴張受阻的情況下,方家軍也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幸運的是,現在元軍也無力發動進攻,這給了方國珍喘息的機會。在站隊方麵,方國珍可是一流的高手。在共合軍大發神威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將共合軍視為自己的老大哥,時不時地向共合軍出售裝備。共合軍目前製定的戰略方案一直是向西擴張,他們的未來目標是奪取荊襄之地,而江蘇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為了不將寶貴的鄉村行政人員消耗在無謂的戰事上,蘇星雲目前對江蘇這塊土地毫無興趣。然而,盡管江蘇的元軍實力較弱,但他們始終是一支存在的部隊。
因此,共合軍也非常看重方家軍這一武裝勢力。共和政府與方家軍之間的武器貿易異常紅火,現在方家軍不僅裝備齊全,擁有鎧甲和武器,甚至還有幾十門滑膛鐵炮。
方國珍手下兵強馬壯,牢牢據守著一方領土。朱升前來拜訪,方國珍為了保持禮賢下士的形象,親自接待了他。不過,方國珍的這種姿態也僅僅是表麵功夫而已。
自從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不少所謂的名士紛紛前來獻計獻策。有人提出派出一支奇兵直取南京,與共和、元朝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麵;
更離譜的是,還有一個人似乎因為共和的土改政策受到了嚴重打擊,竟然直接給方國珍出了一個刺殺蘇星雲的餿主意,同時直插共合軍的腹地,聲稱要替天行道,鏟除倒行逆施的蘇星雲賊首,以仁政感化蘇星雲治下的臣民,恩威並施收複共合軍所屬的各位將軍,最後攜江淮之間皖地的強軍席卷天下。
方國珍聽到這些荒謬的建議後,直接送客,他認為繼續聽這些瘋言瘋語隻會降低自己的智商。
當方國珍看到朱升走進來時,他主動問道:“先生來自何處?”朱升回答道:“在下休寧縣人士。”
方國珍接著問道:“閣下從共和治下而來,為何不留在鄉土?”朱升回答道:“莫非將軍永遠想屈居於共和治下?”
方國珍立刻反駁道:“我與共和兩家宛如唇齒相依,先生休得挑撥我兩家的關係。”朱升連忙解釋道:“在下當然不是勸將軍與共和交惡。”
聽到這裏,方國珍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先生有何妙策?”朱升回答道:“妙策談不上,隻是能讓將軍在未來多一些奪取神器的可能罷了。”
方國珍示意道:“在下洗耳恭聽。”朱升繼續說道:“如今天下義軍隻有兩家具備實力,一家便是蘇星雲,另一家便是將軍您。盡管共和勢力強大,但他們濫用民力,潛力已經發揮到了極致。”
方國珍聽後,笑著說道:“難道先生認為我現在比蘇星雲將軍要強?這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朱升微微一笑,從容地說道:“目前將軍的確遠不如蘇星雲,但這正如當年劉邦遠不如項羽一樣。勝負並非定局,關鍵在於如何運籌帷幄。”
方國珍聽到這裏,眼前頓時一亮,心中暗想此人或許真有過人之處。於是,他鄭重地說道:“請先生教我。”朱升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無他,將軍隻需現在做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即可。”
方國珍聽後,仔細品味著這九個字的深意。朱升繼續解釋道:“以將軍所轄之地,其條件可與當年沛公相比。浙地富庶,南北皆是弱軍,這為將軍提供了絕佳的休養生息之地。將軍您仁愛寬厚,愛惜民力,天下各地德高望重之輩皆稱讚您的仁政,這一點甚至勝過蘇星雲。隻要假以時日,待共和軍耗盡民力、兵疲民窮,元朝日薄西山之日,便是將軍重整河山、一展宏圖之時。”
方國珍聽後,似乎對自己的優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強大的共合軍也不再感到畏懼,反而增添了幾分自信。於是,他激動地說道:“先生大才,若能助我一臂之力,必將感激不盡。”
此刻的方國珍這裏,仿佛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隆中對。而在另一邊,蘇星雲的新年發展大會上,也出現了新的情況。“這個四年計劃,各位有什麽疑點或者建議嗎?”蘇星雲目光炯炯地掃視著在場的眾人,期待著他們的反饋和建議。
首先,總工業負責人李賀站了起來,認真地說道:“目前戰爭已經結束,各部分的生產也開始逐步恢複正常。然而,在這個四年計劃中,最高指揮官您提出了鐵路建設的目標。我想問一下,現在我們既要保證農業生產,又要擴大工人規模,這樣大的人力缺口該如何填補呢?新占領的地區雖然人口眾多,但他們大多數是文盲,要想教他們識字並進行簡單的培訓,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否則,如果我們貿然將這些未經培訓的人投入工作,遲早會出問題的。”
蘇星雲聽後,轉向一旁的何成問道:“現在軍隊的識字率是多少?”何成回答道:“目前,識字超過一百字的士兵占軍隊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不過,現在的二十萬軍隊中,原先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預備役士兵,他們在家中都有田地。”
蘇星雲思索片刻後說道:“那麽,我們在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時,可以先給他們一定的安家費,同時製定比務農收入更高的工資標準,並在領地中全麵推行這一政策。”這時,管理財務的王天柱提出了擔憂:“這樣一來,領地中的資金可能就不夠用了。”
蘇星雲堅定地說:“關於資金問題,我會想辦法解決。更重要的是糧價問題,我們需要限定城市中每戶每日最高購買糧食的上限,並且嚴禁糧食外流,這才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鋼鐵組組長蔡剛也表示:“在這個計劃中,鋼鐵產量要達到三十萬噸。隻要政府能夠保證教育人才的供應,以及淮南煤礦的運輸量能夠真正達到兩年後鐵路修成後的運輸量,我想這個目標是可行的。”
李賀補充道:“鐵路建設隻要人員到位,最多兩年時間就可以完成。而且,我保證鐵路的運輸量會非常大。”教育組組長趙鈺,這位當年蘇星雲穿越時第一批招募的小乞丐中的女子,雖然長相普通,但氣質十分剛強。她站起來說道:“教育方麵的主要困難是人才短缺。軍隊中的炮兵、海軍以及士官以上級別的軍官文化程度都很高,我希望他們能夠下來支教。”
聽到這裏,陸海立刻激動地插話道:“軍隊可不是誰都能隨便插手的!”蘇星雲猛地一拍桌子,嚴肅地說:“陸海,你違反了會議紀律,這次記過一次,會後操場跑三十圈!”接著,他轉向何成說道:“何成,你計算一下現在野戰軍保持的最低人員要求是多少。”
何成若有若無地瞥了一眼陸海,這讓剛剛平靜下來的陸海又被氣得半死。接著,何成詳細地說道:“根據目前的形勢,我們本土領地至少需要五萬部隊。其中,三萬應為機動力量,以便迅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另外兩萬則可以與新占領地的民兵隊伍協同建設。哦,對了,考慮到當前的生產任務十分緊張,我建議民兵們暫時先裝備長槍,這樣更為實用和經濟。”
蘇星雲聽後,點頭表示讚同,並強調道:“軍隊必須始終配合政府的決策,而不是讓政府來聽從軍隊的命令。何成,你的建議很不錯。”這句話明顯是說給陸海聽的,意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何成繼續說道:“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可以裁減軍隊十二萬人。在本土和三大領地保持八萬人的力量就足夠了,這樣既能節省資源,又能確保安全。”
聽到這個裁軍數字,陸海原本想開口反駁,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蘇星雲見狀,便進一步解釋道:“我們不稱之為裁軍,而是將其中五萬人轉為鐵道部隊。我們可以從占領地中招募人員,將其擴充成十萬鐵道兵。另外,再讓兩萬人進入鋼鐵工廠實習,讓他們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些脫離一線部隊的人員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他們的潛力和能力。”
蘇星雲與眾人詳細討論了所有計劃中的細節問題,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順利實施。最後,李賀突然說了一句:“老師,現在您該考慮成家了。”這句話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他們都將目光投向了蘇星雲。的確,如今共合軍家大業大,確實應該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這不僅關係到軍隊的未來,更關係到整個共和政府的穩定和發展。
蘇星雲曾考慮過是否實行君主製。隨著共合軍本土領地擴展至十五萬平方公裏,他的威望也隨之提升,這讓他麵臨是否登基的誘惑。他曾自我安慰,認為帝製不會阻礙科學發展。然而,在一次經過豬圈時,他忽然感慨人生與豬無異,終將歸於塵土。但他很快摒棄了這種消極想法,人生的價值在於認知世界和學習新知。這份渴望如同人的神性。蘇星雲最終明確了自己的初心:他對宇宙法則充滿好奇,追求超能力以探索未知。
蘇星雲突然領悟了自己的道,意識到追求皇帝之位不是自己的追求。他似乎理解了古人“朝聞道夕可死”的境界。既然如此,他反問自己,如今在世俗中所追求的又是什麽呢?蘇星雲突然想起一句佛語:“人活著為爭一口氣,出一口氣。”這個世界太過不公,他自認為無法忍受。在追尋道的過程中遇到不公,盡管放手去做,隻要保持念頭通暢即可。想通了這個心結,蘇星雲感到念頭通達。他全身的太陽之力壓縮了三倍,雖然身體素質沒有提高,但太陽之力的質量提升了。現在,蘇星雲手中可以聚集一束溫度高達1000度的烈焰,射程可達五十米,法傷輸出也隨之增強。
不僅太陽之力有所變化,蘇星雲的超感範圍也猛然擴大至五百米。一種全新的掌控感湧上心頭,然而他的識海空間並未擴張。蘇星雲意識到這些變化可能與他的心境轉變有關。許久之後,他才明白這是念頭通達、道心明確後的頓悟。
然而,變化不止於此。正當蘇星雲還未及慶祝自己的能力提升時,主神那機械般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試煉者號已明確本身與此方世界的因果關係,現已觸發離開此世界的條件。”這意味著這次穿越並非一次性事件,而且主神還布置了任務。蘇星雲感到頭疼不已。經過詳細詢問,他得知離開世界有兩個條件:首先,他必須聚集一定數量的信仰力,這需要在傳播正統大道的科技思想中獲得人們的崇拜,而統一全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其次,他不能與這個世界留下任何因果,包括留下後代或與某位美女產生感情糾葛。蘇星雲忍不住弱弱地問:“和美女發生關係後真的不能離開嗎?”主神回答:“不一定,還有一種可能。”蘇星雲急切地追問,主神冷漠地解釋:“如果基因解鎖達到四階後期,你可以強行斬斷自己與所愛之人在此世界的因果。”聽到這裏,蘇星雲頓時無語了——為什麽偏偏在他有了泡妹子的想法時,主神就拋出這樣的條件。好吧,主神,你贏了。。
話題回到會議現場,蘇星雲麵對眾人提出的繼承人問題,微笑著說道:“你們都在期待我娶妻生子,為領地留下繼承人。”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蘇星雲卻搖頭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我可以告訴大家,我沒打算將權勢通過血脈代代相傳。”李賀忍不住插話:“老師,現在隻有您有資格……”蘇星雲打斷了他,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他繼續說道:“將國家的安危寄托在一個家族之中,這不符合正統大道。我打算實行禪讓製。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同樣重大的責任。然而,即便是再優秀的血脈,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下流傳,也難免會退化。這正是王朝滅亡的原因。經過幾代傳承,那些繼承父輩皇位的皇帝們,往往失去了開國者那種權責並重的心態,眼中隻有享樂,最終導致上層腐敗,國家滅亡。”
何成提出疑慮:“但是禪讓製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引發國家動亂。”
蘇星雲回應道:“那是因為古代的禪讓製缺乏嚴密的規範和操作流程。
他環視眾人,宣布道:“現在我的辦公室裏有一個本子,記錄著你們的表現和我的評分。在我禪讓時,評分最高的人將成為新的領導者。”眾人聽聞此言,心中震驚不已,沒想到那個至尊之位竟有可能落在自己頭上。他們的目光複雜地投向蘇星雲。
趙鈺忍不住問道:“老師,這樣真的合適嗎?”有些人心裏暗想:“你一個女子可能不在乎,但我們男人在乎。”
蘇星雲繼續解釋道:“當然,這還不是全部。下麵我來宣布具體的規則。第一,禪讓者和被禪讓者之間必須在九代以內無血緣關係,這一點徹底堵死了某些人企圖世襲權力的念頭。第二,在禪讓前三年的時間裏,必須公布公開前三名候選人,接受眾人的考察。第三,從明年起,所有政府公務人員必須在六十歲離開職位,包括最高指揮官在內。離職後若無過錯,將由國家供養其下半生,具體金額將另行詳細討論。”
蘇星雲提出的法定退休年齡引發了眾人的熱烈討論。這時,陸海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如果有人六十歲之後身體依然健康,還想繼續工作怎麽辦?”蘇星雲幽默地回答:“醉酒的人都會說自己沒醉,老年癡呆的患者沒有一個會主動承認自己有病。”這句話引起了眾人的會心一笑。由於蘇星雲的手下大多是年輕人,距離六十歲還有很長的時間,因此這一條規定雖然引起了一些異議,但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最終,蘇星雲的新禪讓製經過討論和補充後得以確立。
第二天,四年計劃和禪讓製的消息被登載在了報紙上,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四年計劃中的生產躍進已經讓人們津津樂道,但蘇星雲提出的共和真諦——權利交接不再受血緣關係的限製,更是讓領地內的民眾思維發生了短路。在他們心目中,蘇星雲宛如神人一般,他宣布的禪讓製進一步提升了民眾對他天下為公形象的認識。一時間,關於蘇星雲非凡人的傳言流傳得更加廣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