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五塊領地 呂宋
位麵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作者:愛吃醃芹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星雲一時激動向陶宗儀提出的道統論,並未如小說主角般引發臣服。他隻是拋出了一個新的思潮,讓陶宗儀一時間難以消化。當陶宗儀回過神來,想要與蘇星雲就此展開辯論時,卻被接待員告知蘇星雲無暇理會,無奈之下,陶宗儀隻得返回浙地。由此,一場激烈的口水戰拉開帷幕。
然而,浙江的造紙行業終究不敵共和,因此在辯論中,浙江並非在觀點上敗北,而是輸在了共和強大的傳媒物質基礎上。共和利用鋪天蓋地的紙張宣傳,淹沒了浙江依靠少量書信及少數鴻儒間的交流所進行的思想傳播。
可以說,在共和境內,簡體字白話文宣傳下的百家爭鳴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一種潮流,將原本隻在儒生中傳播的儒家獨尊思想擠到了非主流的邊緣。隨著報紙的廣泛傳播,這種趨勢甚至逐漸向共和領地之外蔓延。
共和在思想傳播的戰爭中暫時占據上風。但這種勝利是暫時的,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共和作為一個不獨尊儒術的新型政權,崛起時間尚短,還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人們對這種新生的非儒家治國方式尚未完全信服。
然而,隻要共和持續前行並取得勝利,這種思想終將得到廣泛認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然科學定理,沒有任何思想能被確定為絕對真理,唯有實踐才能檢驗某種思想在特定時期的正確性。
共和的實踐,正是蘇星雲所提出的思想在江南士林中引發巨大反響的原因。共和的強盛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無論江南士林中有多少人厭惡蘇星雲的治國理念,他們對蘇星雲學說的研究卻都異常謹慎。共和這個新生且前所未有的強盛勢力的出現,本身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論據。
在這個位麵上,舊知識階層的思想已經在蘇星雲這個“蝴蝶”的影響下發生了轉變。無論是江南的私塾還是蒙古貴族的書堂,簡體字的化學物理知識已經開始出現在這些知識分子的案頭。
顯微鏡這種能夠觀察到微生物的工具隨著商人的腳步傳播開來,讓“細菌”這個概念為更多人所知。蒙古貴族和江南宗族開始強製推行不喝生水的習慣,以此作為減少下一代夭折率的策略。接生婆在接生時進行雙手消毒也成為了一種必須遵守的程序。
北方的李氏貴族釀酒師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後來這一技術傳到了共和。蘇星雲得知後,未經宣布便將其應用於共和的發酵行業。直到共和統一南北之後,一起控告共和政府的專利案件爆發。由於李氏未在共和申請專利,最終敗訴,但確認了他的首創地位,國家因此補發了一個安慰獎,並將這一消毒後加菌種的方法命名為李氏消毒法。
如果現在共和失敗,在未來50年內,中國大地上仍會發生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因為現代科技的窗口已經被蘇星雲打開。目前,蘇星雲與江南之間的爭論焦點在於國家管理模式。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江南文人倡導的是依靠舊地主階級的財富積累和管理地位來引領這場變革。
而蘇星雲和共和所代表的人群則堅定地遵循兩條主線: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直接製定政策和目標管理勞動者;二是自下而上的勞動者監督政府管理機構的執行情況和管理人員的行為。這是一種上下權力雙向交互的模式。
兩種模式相較於當下的中國都是先進的,雙方都擁有引領中國步入工業社會的動力。唯一的區別在於變革的速度、激烈程度以及徹底性。然而,蘇星雲來到這個世界後,並未過多涉獵文言文,加之他自卑內向的性格,使得他認為自己在文人眼中顯得粗魯。因此,他並未嚐試與社會原有的經濟文化主流建立聯係,而是選擇了類似tg的科學農民起義路線。
盡管江南地主階層在口頭上貶低蘇星雲,但如果蘇星雲願意“浪子回頭”,在他們眼中,他立刻就能成為一代明君。遺憾的是,當蘇星雲得知自己有機會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對建立皇朝、傳承後代的模式並不感興趣。江南文人的種種示好,對他而言如同對牛彈琴。
江南的儒家階層並非鐵板一塊。雖然江南的漢族大宗族地主階級都是儒教信徒,但並不意味著研讀幾本孔子語錄就能帶來財富。一些因生計所迫的文人來到共和尋找工作。家道中落的張運,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但因家庭衰敗而賣掉祖宅,將母親接到共和,並在此找了一份工作。起初,張運因為要從基層做起而感到沮喪,但在母親孫氏的鼓勵下,他開始踏實工作。
孫氏告訴他:“共和這幾年的發展如此迅速,絕不會埋沒人才。隻要你認真努力,自然會展現你的才能。你若一味抱怨,不去做好你看不上的小事,隻會讓人認為你是個庸才。”
在母親的教誨下,張運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不得不說,從小被當作精品培養的人,隻要態度端正,往往比速成的人才更有優勢。張運的謹慎、細致以及一係列良好的工作習慣,都是他十幾年家庭教育的成果。細節決定成敗,而張運在細節上的出色表現實在是太多了。
張運很快就脫穎而出,擺脫了原先與他一同工作的群體。他晉升為運輸節點的總負責人。然而,一個重要的選擇即將改變他的人生軌跡。自從杭州會戰後,盡管雙方都嚴守不濫殺民眾的底線,但戰事仍舊導致了大量流民的出現。這些江南水鄉的流民是優質的南洋移民資源。
海外領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其中大部分是華北人。這些北方人在海外領地已經感到不適,若再往南洋遷移,移民部的醫療係統將難以承受。現在,南邊終於出現了大量流離失所的人群,這為水鄉居民南遷提供了契機,至少不必讓原本種植小麥的人去嚐試種植水稻。
張運麵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由於他出色的工作表現,新開辟的南方領地急需一位執政官,而作為浙江人的張運正好具備這個機會。於是,張運在自己的事業發展與孝順父母的傳統觀念之間猶豫不決。
然而,母愛如山,孫氏深知兒子的糾結。她堅決支持兒子追求更廣闊的天地,對張運說:“兒啊,自從你父親那一輩起,張家就逐漸衰敗了。現在,你有機會開疆拓土,立下千古功勳,這是光耀門楣的大好時機。娘絕不會成為你的阻礙,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別讓娘失望。”雖然口中滿是鼓勵,孫氏還是連夜細心地為兒子準備遠行的衣物,慈母之情溢於言表。
1349年11月,一支龐大的船隊從如皋領地出發,穿越海外領地海峽,最終抵達呂宋島北部。這支隊伍由五千名配備輕武器的共和軍和三萬名移民組成,他們肩負著共和的使命,踏上了這片新土地。軍事主官趙剛和唐河,以及民政主官張運,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肥沃,實在是肥沃至極。然而,作為外來者,他們也難免遭受到森林中小黑人(指原住民)的侵擾。
但隨著更深入的探索,蘇星雲意識到,這次遠征派來的五千名士兵似乎有些多餘。這些在潮濕森林中靈活穿梭的生物,在移民眼中更像是介於猴子和人類之間的奇特生物。他們的戰鬥力之弱,以至於連共和軍的排槍射擊都不必動用,普通移民手持鐵鍬排成隊列就能輕易將他們驅散。
共合軍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也不過是一百名士兵用排槍對四百名敵對的土著進行了一次齊射,之後便恢複了寧靜,再沒有大規模的土著敢於在移民地附近徘徊。蘇星雲之所以派遣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是被後世南洋慘案所警示。
因此,他確保萬一,讓一個師的陸軍南下,這份力量即便在蘇星雲不在的幾百年後,也比荷蘭人在印尼的力量要強大得多。畢竟,荷蘭人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在印尼群島裝備了後膛擊發槍,在那之前,幾百名裝備滑膛槍的士兵就能占領如此廣袤的土地,這讓蘇星雲時常感到無語。
然而,這次的軍事部署實在是過於謹慎了。在遠征之前,蘇星雲就向軍隊強調了熱帶地區非戰鬥減員的重要性,而實際的戰鬥減員卻遠低於他的預期。原本以為蘇星雲的話有些誇張,但實際上,他的描述還是顯得過於保守了。
張運在組織燒林開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衛生問題。在這些正事之餘,他開始研究土著的生活方式。他的研究結果讓他自己也感到驚訝:這些土著餓了就爬樹摘果子,吃飽了就睡覺,有的甚至沒有房子,因為這裏的天氣根本凍不死人。這種生活方式對於那些血液裏流淌著種田節儉勤勞基因的江浙移民來說,實在是難以置信。
張運在蘇星雲的文明論中找到了答案:“文明的誕生最佳之地莫過於四季分明、降水適宜之處。若某地氣候惡劣,則難以支撐龐大人口,無人口則文明無從談起。
然而,若某地過於肥沃,當地民眾便缺乏儲糧建房、勤勞進取的動力,如此人口易墮落,亦難以孕育文明。”蘇星雲的這一觀點曾在江南引起巨大反響。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中,江浙之地最為肥沃,而這裏恰好文人薈萃。因此,當蘇星雲發表此言論時,江浙人將其視為針對自己的地域偏見。
抵達呂宋後,張運才深刻體會到蘇星雲所言非虛,尤其是針對當地奇特的土著居民。凝望著眼前這片沃野千裏的大地,張運胸中湧動著豪邁之情。他立誌要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比江南更加豐饒的美景。兩千年前,李冰建造都江堰,締造了天府之國;今日,張運決心打造稻米之島。
至於那些土著,張運已經將他們拋諸腦後。為了自己的聲譽,他決定對土著進行教化,若不成,則考慮從江南引入移民。畢竟,在江南,為了幾畝薄田而勤儉持家、代代相傳的家庭比比皆是。這個從小受儒家仁政熏陶的子弟,腦海中竟浮現出“劣等人口”這一法西斯式的概念。
然而,浙江的造紙行業終究不敵共和,因此在辯論中,浙江並非在觀點上敗北,而是輸在了共和強大的傳媒物質基礎上。共和利用鋪天蓋地的紙張宣傳,淹沒了浙江依靠少量書信及少數鴻儒間的交流所進行的思想傳播。
可以說,在共和境內,簡體字白話文宣傳下的百家爭鳴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一種潮流,將原本隻在儒生中傳播的儒家獨尊思想擠到了非主流的邊緣。隨著報紙的廣泛傳播,這種趨勢甚至逐漸向共和領地之外蔓延。
共和在思想傳播的戰爭中暫時占據上風。但這種勝利是暫時的,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共和作為一個不獨尊儒術的新型政權,崛起時間尚短,還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人們對這種新生的非儒家治國方式尚未完全信服。
然而,隻要共和持續前行並取得勝利,這種思想終將得到廣泛認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然科學定理,沒有任何思想能被確定為絕對真理,唯有實踐才能檢驗某種思想在特定時期的正確性。
共和的實踐,正是蘇星雲所提出的思想在江南士林中引發巨大反響的原因。共和的強盛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無論江南士林中有多少人厭惡蘇星雲的治國理念,他們對蘇星雲學說的研究卻都異常謹慎。共和這個新生且前所未有的強盛勢力的出現,本身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論據。
在這個位麵上,舊知識階層的思想已經在蘇星雲這個“蝴蝶”的影響下發生了轉變。無論是江南的私塾還是蒙古貴族的書堂,簡體字的化學物理知識已經開始出現在這些知識分子的案頭。
顯微鏡這種能夠觀察到微生物的工具隨著商人的腳步傳播開來,讓“細菌”這個概念為更多人所知。蒙古貴族和江南宗族開始強製推行不喝生水的習慣,以此作為減少下一代夭折率的策略。接生婆在接生時進行雙手消毒也成為了一種必須遵守的程序。
北方的李氏貴族釀酒師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後來這一技術傳到了共和。蘇星雲得知後,未經宣布便將其應用於共和的發酵行業。直到共和統一南北之後,一起控告共和政府的專利案件爆發。由於李氏未在共和申請專利,最終敗訴,但確認了他的首創地位,國家因此補發了一個安慰獎,並將這一消毒後加菌種的方法命名為李氏消毒法。
如果現在共和失敗,在未來50年內,中國大地上仍會發生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因為現代科技的窗口已經被蘇星雲打開。目前,蘇星雲與江南之間的爭論焦點在於國家管理模式。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江南文人倡導的是依靠舊地主階級的財富積累和管理地位來引領這場變革。
而蘇星雲和共和所代表的人群則堅定地遵循兩條主線: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直接製定政策和目標管理勞動者;二是自下而上的勞動者監督政府管理機構的執行情況和管理人員的行為。這是一種上下權力雙向交互的模式。
兩種模式相較於當下的中國都是先進的,雙方都擁有引領中國步入工業社會的動力。唯一的區別在於變革的速度、激烈程度以及徹底性。然而,蘇星雲來到這個世界後,並未過多涉獵文言文,加之他自卑內向的性格,使得他認為自己在文人眼中顯得粗魯。因此,他並未嚐試與社會原有的經濟文化主流建立聯係,而是選擇了類似tg的科學農民起義路線。
盡管江南地主階層在口頭上貶低蘇星雲,但如果蘇星雲願意“浪子回頭”,在他們眼中,他立刻就能成為一代明君。遺憾的是,當蘇星雲得知自己有機會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對建立皇朝、傳承後代的模式並不感興趣。江南文人的種種示好,對他而言如同對牛彈琴。
江南的儒家階層並非鐵板一塊。雖然江南的漢族大宗族地主階級都是儒教信徒,但並不意味著研讀幾本孔子語錄就能帶來財富。一些因生計所迫的文人來到共和尋找工作。家道中落的張運,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但因家庭衰敗而賣掉祖宅,將母親接到共和,並在此找了一份工作。起初,張運因為要從基層做起而感到沮喪,但在母親孫氏的鼓勵下,他開始踏實工作。
孫氏告訴他:“共和這幾年的發展如此迅速,絕不會埋沒人才。隻要你認真努力,自然會展現你的才能。你若一味抱怨,不去做好你看不上的小事,隻會讓人認為你是個庸才。”
在母親的教誨下,張運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不得不說,從小被當作精品培養的人,隻要態度端正,往往比速成的人才更有優勢。張運的謹慎、細致以及一係列良好的工作習慣,都是他十幾年家庭教育的成果。細節決定成敗,而張運在細節上的出色表現實在是太多了。
張運很快就脫穎而出,擺脫了原先與他一同工作的群體。他晉升為運輸節點的總負責人。然而,一個重要的選擇即將改變他的人生軌跡。自從杭州會戰後,盡管雙方都嚴守不濫殺民眾的底線,但戰事仍舊導致了大量流民的出現。這些江南水鄉的流民是優質的南洋移民資源。
海外領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其中大部分是華北人。這些北方人在海外領地已經感到不適,若再往南洋遷移,移民部的醫療係統將難以承受。現在,南邊終於出現了大量流離失所的人群,這為水鄉居民南遷提供了契機,至少不必讓原本種植小麥的人去嚐試種植水稻。
張運麵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由於他出色的工作表現,新開辟的南方領地急需一位執政官,而作為浙江人的張運正好具備這個機會。於是,張運在自己的事業發展與孝順父母的傳統觀念之間猶豫不決。
然而,母愛如山,孫氏深知兒子的糾結。她堅決支持兒子追求更廣闊的天地,對張運說:“兒啊,自從你父親那一輩起,張家就逐漸衰敗了。現在,你有機會開疆拓土,立下千古功勳,這是光耀門楣的大好時機。娘絕不會成為你的阻礙,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別讓娘失望。”雖然口中滿是鼓勵,孫氏還是連夜細心地為兒子準備遠行的衣物,慈母之情溢於言表。
1349年11月,一支龐大的船隊從如皋領地出發,穿越海外領地海峽,最終抵達呂宋島北部。這支隊伍由五千名配備輕武器的共和軍和三萬名移民組成,他們肩負著共和的使命,踏上了這片新土地。軍事主官趙剛和唐河,以及民政主官張運,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肥沃,實在是肥沃至極。然而,作為外來者,他們也難免遭受到森林中小黑人(指原住民)的侵擾。
但隨著更深入的探索,蘇星雲意識到,這次遠征派來的五千名士兵似乎有些多餘。這些在潮濕森林中靈活穿梭的生物,在移民眼中更像是介於猴子和人類之間的奇特生物。他們的戰鬥力之弱,以至於連共和軍的排槍射擊都不必動用,普通移民手持鐵鍬排成隊列就能輕易將他們驅散。
共合軍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也不過是一百名士兵用排槍對四百名敵對的土著進行了一次齊射,之後便恢複了寧靜,再沒有大規模的土著敢於在移民地附近徘徊。蘇星雲之所以派遣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是被後世南洋慘案所警示。
因此,他確保萬一,讓一個師的陸軍南下,這份力量即便在蘇星雲不在的幾百年後,也比荷蘭人在印尼的力量要強大得多。畢竟,荷蘭人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在印尼群島裝備了後膛擊發槍,在那之前,幾百名裝備滑膛槍的士兵就能占領如此廣袤的土地,這讓蘇星雲時常感到無語。
然而,這次的軍事部署實在是過於謹慎了。在遠征之前,蘇星雲就向軍隊強調了熱帶地區非戰鬥減員的重要性,而實際的戰鬥減員卻遠低於他的預期。原本以為蘇星雲的話有些誇張,但實際上,他的描述還是顯得過於保守了。
張運在組織燒林開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衛生問題。在這些正事之餘,他開始研究土著的生活方式。他的研究結果讓他自己也感到驚訝:這些土著餓了就爬樹摘果子,吃飽了就睡覺,有的甚至沒有房子,因為這裏的天氣根本凍不死人。這種生活方式對於那些血液裏流淌著種田節儉勤勞基因的江浙移民來說,實在是難以置信。
張運在蘇星雲的文明論中找到了答案:“文明的誕生最佳之地莫過於四季分明、降水適宜之處。若某地氣候惡劣,則難以支撐龐大人口,無人口則文明無從談起。
然而,若某地過於肥沃,當地民眾便缺乏儲糧建房、勤勞進取的動力,如此人口易墮落,亦難以孕育文明。”蘇星雲的這一觀點曾在江南引起巨大反響。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中,江浙之地最為肥沃,而這裏恰好文人薈萃。因此,當蘇星雲發表此言論時,江浙人將其視為針對自己的地域偏見。
抵達呂宋後,張運才深刻體會到蘇星雲所言非虛,尤其是針對當地奇特的土著居民。凝望著眼前這片沃野千裏的大地,張運胸中湧動著豪邁之情。他立誌要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比江南更加豐饒的美景。兩千年前,李冰建造都江堰,締造了天府之國;今日,張運決心打造稻米之島。
至於那些土著,張運已經將他們拋諸腦後。為了自己的聲譽,他決定對土著進行教化,若不成,則考慮從江南引入移民。畢竟,在江南,為了幾畝薄田而勤儉持家、代代相傳的家庭比比皆是。這個從小受儒家仁政熏陶的子弟,腦海中竟浮現出“劣等人口”這一法西斯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