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姥姥抱著時萋稀罕了會兒:“得虧姥姥機靈吧!要不是我在隔壁找了活兒,這會兒托付給誰能放心......”


    “薑阿姨,是誰來了?”可能是看薑姥姥出去好一會都沒動靜,屋裏的人探頭出來查看。


    不等回答便自顧自的走了出來,看到薑姥姥懷裏的時萋,“啊”了一聲:“哪來的小孩啊?”


    “張老師,是隔壁的小孩。趙主任說她婆婆病了,著急忙慌的帶人去醫院了,孩子在家沒人照看。”


    時萋看向對麵走過來的女人,看著得有五十多歲,一頭短發燙成了小卷,戴著一副老花鏡,靠近時把眼鏡往下拽了拽,從鏡框上麵看人。聽見薑姥姥擅自答應隔壁的要求,也沒有不高興。


    “隔壁殷會良家?什麽時候多了個這麽大的孩子啊!”張老師蹲下身與時萋平視,笑著逗她:“小朋友,你叫什麽名字呀?”


    她的這些疑問並沒指望誰能給解答,隻是隨口念叨幾句。畢竟家裏這個阿姨也是新來的,不可能知道這些她都不知道的事。


    薑姥姥卻是熟知內情的人,一肚子的一手消息,就是不能往外說,實在憋的慌。


    不過她們這些家政人,是經過培訓的。


    出門在外沒有別的,嘴巴緊不多話是第一條。


    她見張老師沒有怪她自作主張的接了孩子進門,依舊補充了句:“這孩子我之前帶過,有些感情。今天可能得耗時間帶孩子了,這一天的工資等月底扣一下......”


    張老師擺擺手:“不是什麽大事。”


    隨後又把關注點挪到薑姥姥的第一句話上:“薑大姐你什麽時候帶過這孩子?”她怎麽從沒見過。


    其實應該是見到過的,都是一個小區住著,又在隔壁。


    隻不過她之前沒關注過小區內擦肩而過的人罷了。


    薑姥姥不怎麽在院子裏停留,怕有監控。


    平時不在屋子裏的時間,都是去小區內的小廣場附近溜達,張老師沒注意到也正常。


    “兩個月前的事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討論起薑姥姥的上一份工作。


    .................................


    趙玉華的車沒開出去多遠,殷老太太就發作了。她以趙玉華開空調為借口和她爭吵了幾句,隨後又扯到了她不能生孩子、在家不給男人麵子、不孝順婆婆的問題上。眼看著越說越上頭,趙玉華不是那種任由她說的人,也回了幾句。


    按照兒子的說法,車裏有那什麽記錄儀,到時候她和趙玉華在車裏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都能聽到,不過沒有攝像頭,隻能聽到聲音,看不到人。


    為了意外的合理性,殷老太太故意以開不開空調的問題,和趙玉華胡攪蠻纏了幾句。即便沒得到回應,她依舊不依不饒的斥責怒罵。


    這車子殷會良並沒有做什麽手腳,再是隱蔽的小動作,日後的現場調查中都容易被查到蛛絲馬跡。


    不如就用最簡單最原始的方法——搶方向盤。


    婆媳倆因為看病產生口角,在車上有些肢體接觸,無論怎麽看都是意外。


    就算趙玉華當場死亡,殷會良這個兒子也能為親媽出具諒解書。


    事故發生時他又在外地,根本不會牽扯到他的身上。並且他也沒給趙玉華買什麽大額保險,兩人身上的保險都是公司統一的。


    不像那些傻的,買一堆保險放著,明擺著是人死的不正常,被懷疑都是活該。


    在警方辦案時,這種死者身上有大額保險的情況,都叫做“有價值線索”,受益者和投保人都會被重點調查。殷會良本就不差這點錢,沒必要把自己置於險地。


    殷老太太對智能手機電視都很反感,兩人的所有籌謀,都是私下裏麵對麵說的。


    沒有任何證據能指出他殷會良與這樁“意外”有關係。


    殷家小區到醫院有一段外環路車少路寬,雖然限速是六十,但通過這裏的車跑到八十都是常態。


    那樣的速度稍微拽一把方向盤,再順手按開安全帶的卡扣,不死也傷重。


    後續怎麽安排就全看車禍的結果了。


    隻不過殷會良設想的挺好,殷老太太卻是個怕死的。


    即便按照殷會良提供的保命裝備穿戴好了。


    依舊不放心。


    她的座位調的太靠後了,想伸手的時候才發現夠不著。


    等她又往前調整椅子,嘴裏邊說著難聽的話,邊伸手夠方向盤時。


    趙玉華已經敏感的察覺到異常了。


    她猛的一腳刹車踩到底,方向盤朝自己這邊打了兩圈,把殷老太太的副駕位置頂到了前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小羽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小羽毛並收藏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