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一線的潰敗影響很大,12師、544團兩部兵力呈牛角型部署。


    依托汾河,重新構建了城郊防禦陣地。


    鬼子不甘心的動用轟炸機,想找回點場子。對著城郊陣地瘋狂轟炸了一輪,效果並不明顯。


    兵力分散分布並不密集,除非投入幾百架轟炸機地毯式轟炸。


    以鬼子陸航的手筆,舍得拿幾百架轟炸機跟張憲在這裏苦鬥嗎?


    打通汾河的另一個意義是跟晉西北、綏南貫通,能夠與山區部署的騎兵軍、遊擊部隊連成一片。


    迫使鬼子北路板垣師團徹底退出城郊陣地。


    板垣師團一退,昔陽支隊、20師團的圍堵兵力也立馬後撤15公裏,都不帶猶豫的。


    “鬼子撤退了!”


    不知誰先喊了一聲,隨後爆發出驚天的歡呼。


    對守城部隊而言,鬼子後退無異於絕境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那種歡呼,令軍民士氣大振。


    驚動了張憲等人,


    乘坐汽車來到城防,觀察鬼子的動向,對方退而不撤,僅僅是後退了15公裏,預留了夜間突襲的一段空間。


    步兵夜襲,15公裏頂天了,超出這個範圍,雙腿跑斷了也完不成。


    另外鬼子撤退15公裏目的是規避火炮,留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跟組織火力反擊的時間。


    不管咋說吧,小鬼子確實撤退了。


    壓在心頭的劍,換成了壓在大腿上,不足以致命。


    板垣師團撤退屬於戰略性撤退,因汾河陣地丟失,避免遭受夾角攻勢。


    阪垣征四郎大聲質問,昔陽支隊跟20師團撤退是什麽意思?


    向鬼子第一軍司令部(目前設立在石門)提出抗議,進攻部隊毫無配合,致使戰局僵持。


    20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也不慣著,合著全是別人的問題,你第五師團不是第一軍的部隊?


    板垣師團帶察哈爾兵團差不多六萬人,拿不下區區北路城防,還丟了那麽多重武器,都是我們握著你的手扔的?


    倆人都是中將,又不需要顧及臉麵。


    20師團確實打的臭,被張憲反複抽打,打殘了好幾個步兵大隊。


    但板垣師團丟失的重武器更多,損失的兵力也更多,前前後後三個炮兵聯隊受損,兩個步兵聯隊被滅。


    什麽狗屁的精銳!


    最後還是第一軍的司令站出來平息雙方的扯皮,詢問板垣師團,當前之態勢,該如何進行?


    目前的難點有幾個。


    第一,預備兵力不足,一開始就沒考慮在表裏山河開辟戰場,隻想讓板垣師團牽扯平綏鐵路線。


    貿然開辟戰場,還影響了平漢鐵路的推進。


    第二,籌備的作戰物資不足,此刻緊急調配物資倒不是大問題,鬼子這些物資還是能拿出來的,關鍵是如何運輸到太源附近。


    鐵路線多處受損,沿途的山路多遊擊兵力。


    僅憑輜重兵有被伏擊之風險,增加護送兵力,問題跟第一個一樣,預備兵力不足。


    第三,從戰略角度而言,鬼子想打通平漢鐵路、津浦鐵路,貫通華北跟華中。目前還想著把第五師團抽出來,去打津浦線。


    到底還要不要繼續進攻太源,則是第一軍需要迅速討論清楚的問題。


    如果持續進攻,需要補充多少物資,才能拿下張憲拒守的城垣。


    重炮肯定是要補充的,一想到重炮旅團拉進山區,鬼子高層的腦仁就頭疼。


    鬼子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其實有新的想法,暫時不打張憲了。


    20師團沿正太線向南進攻,增加108師團、109師團,著力拿下晉南、晉東南,占領太行山一線進行駐防,能夠策應華北平原地帶的戰事。


    放三個師團在這邊,完全可以保證平漢線、津浦線作戰。


    抽第五師團出來,察哈爾兵團往北、西北,控製長城一線、平綏鐵路一線。


    這樣平綏鐵路、正太鐵路都在掌握之中,張憲再怎麽折騰,也僅僅是在太源周邊鬧騰。


    再說了,天朝人喜歡內鬥,或許不需要鬼子師團動手,他們內部都會鬥個四分五裂。


    大家都同意這個方案,唯獨一根筋的板垣征四郎不同意。


    他吃的虧太大了,怎麽能放過張憲?


    師團主力受損,不找回找個場子,日後如何抬得起頭。


    之所以發起山區會戰,就是因為在南口的時候,第五師團吃了點虧。


    別的師團都在突擊猛進,板垣征四郎覺得沒麵子,才興兵進攻忻口。


    眼下丟人丟大了,讓他撤出去休整,怎麽可能?


    這位號稱天朝通的家夥,引經據典是一把好手,立馬舉薦了長平之戰。


    板垣征四郎認為當下的僵持,不過是支那軍負隅頑抗罷了。


    隻需熬過這個冬天,敵軍必然不戰而退。


    再給他一個月時間,必然可以拿下晉全境。


    現在沒人想聽長平之戰的消息,後勤的惡劣情況已經超出了鬼子預料。


    天已寒,連棉裝都沒準備。


    不用一個月,再熬四五天,非戰損傷的士兵、凍傷、風寒等,都足夠讓人頭疼的。


    “板垣君,這是命令,派遣軍高層的命令,將第五師團挪出第一軍,向石門方向轉進休整,這是命令。”


    鬼子內部的爭論,外人很難了解清楚。


    表現在戰線上,則是北路的板垣師團突然收斂兵力,開始準備撤離了。


    一同前來的察哈爾兵團中的獨立混成1\/2旅團,則陸續向北部的忻縣、崞縣、雁門關一帶撤退。


    昔陽支隊、20師團,分別撤退到榆次、太穀一線。


    太源周邊50公裏,已經看不到任何一個鬼子了。


    清晨,已經有點冬天的味道了。


    天蒙蒙亮的時候,劉嘎豆進來叫醒了張憲。


    楚雲飛、曾萬中、唐為源、童程四位竟然都在司令部了。


    “好消息,包圍太源的三路鬼子,於昨晚突然撤退了,撤出四五十公裏,太源暫時安全了。”


    張憲沒有高興,反而是皺起了眉頭。


    安全?


    從沒懷疑過安全問題,拿到了幾個炮團的時候,他就已然安全了。


    隻是詫異,小鬼子怎麽突然腦子靈光了?


    他其實是不擔心依托城垣僵持的,手上物資足夠撐三五個月,可小鬼子就要麵臨巨大後勤壓力了。


    除非他們能在冬天修好正太鐵路、同蒲鐵路,能夠清掃鐵路沿線的遊擊兵力。


    做不到這一點,進來多少輜重物資,隻會被打劫多少。


    可鬼子突然撤退了,讓張憲想著靠鬼子補給線發財的事情,不也沒有著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