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舉目四望皆是敵人
諜戰:我有空間,但我選擇單幹 作者:喜歡過王和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片刻後,總部的領導繼續說:
“當然了,光靠收集古銅錢是遠遠不夠的,古銅錢早晚有用完的那一天總部已經在其他產銅區開始建立小煉銅工廠,還有其他配套的小工廠,全力確保特一兵工廠全力生產彈藥。”
“對了,咱們生產的子彈性能怎麽樣?不會像是之前的複裝彈一樣啞火率高,射程隻有一百米吧?
聽到總部領導這麽問,劉廠長趕緊收起感傷的心情,拍著胸脯保證道:
“現在的我們不是以前了,以前用純手工打磨彈頭,發射藥也是千奇百怪,但是我們現在有先進的機床和化工設備,能自主生產發射藥和統一的銅包鉛彈頭,雖然射程比不上小鬼子的兵工廠的子彈,由於發射藥不純,發射時的煙霧和發射後的火藥殘留物多一點,但是在其他性能上不輸小鬼子的子彈,啞火率也保證在可接受範圍內。”
說著劉廠長提議道:
“首長,咱們這裏有個半地下的小型試槍靶場,你可以打上幾發現場檢查下效果。”
總部前來檢查工作的領導滿意的點點頭,但是拒絕了劉廠長的這個提議。
“算了,既然已經通過實戰測試過了,我就不浪費寶貴的子彈了,還是把子彈送到前線讓戰士們們打鬼子吧!”
檢查完子彈生產車間後,劉廠長帶總部領導視察了為了安全,單獨設立的的手榴彈加工廠,介紹道:
“由於攻破了用小鬼子的肥田粉提煉自製炸藥的技術和小高爐煉鋼技術,我們新製造的手榴彈威力遠比原來使用自製黑火藥和鐵匠作坊的鐵的製作的手榴彈要強得多,隻是也是受製於化肥的獲取渠道,也為了讓步給子彈,炮彈發射藥和炸藥的需求,新式手榴彈的產量一直上不去,月產手榴彈隻能保證3萬顆,其餘工廠製作的手榴彈隻能繼續填充黑火藥。”
總部領導聽著劉廠長的匯報,答應了撥款在富庶的南方地區秘密收集化肥和其他配套工業品,務必保證特一兵工廠的生產不能停。
完事之後,總部領導開始關心起特一兵工廠的安全問題來,親自檢查起特一兵工廠的防務來。
在劉廠長的陪同下,走遍了由重新由全黨員組編的警衛三團布置的所有防務。
在一線天某處高地的隱蔽處,一座由寶貴的水泥鋼筋修建的隱蔽的機槍火力點內,一個班的戰士正全力戒備,機槍手像是雕塑一樣坐在保養的油光鋥亮的24式重機槍後,重機槍的槍口死死的封鎖著唯一的入口。
一旁依靠崖壁挖出來的彈藥室內推著十幾個壓滿了子彈的彈鏈箱子,還有不少的罐頭和飲用水。
總部領導神情的嚴肅的對眾人說:
“特一兵工廠對我們的意義非凡,一定要做好保密和安保工作,把一切不穩定的威脅都扼殺在搖籃裏。”
陪同的警衛三團團長立刻立正道:
“請總部領導放心,我警衛三團全體誓與特一兵工廠共存亡!”
劉廠長也趕緊匯報道:
“由於特一兵工廠這些大型軍工設備的不可搬遷轉移的特殊性,上級一再強調了保密性,進入兵工廠的所有人都是經曆過嚴格的政審,所有的物資運輸都是由總部協調在外圍建立物資中心,然後再由三年以上的黨員組成的專業運輸隊,在晚上一點點的將物資運進來,完全隔絕了外部人接觸兵工廠的可能,把保密做到了極致了。”
總部領導這次沒有好臉色,再次嚴肅的叮囑: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保護好我們這個命根子!”
說完總部領導不等特一兵工廠的表態,轉身任由猛烈的山風吹在自己身上,舒緩自己緊繃的神經。
現在的形勢之嚴峻,隻有他這個級別的人才知道,可以已經到了舉目四望,皆是敵人的絕望地步了。
在諾門戰役結束後,日軍失去北上信心後,為了給南進戰略建立一個穩定的後方,避免陷入兩麵作戰的危險。
日軍加大了對天朝戰場的投入,一邊開始繼續擴充兵力,積蓄力量,一邊在1939年秋開始,日軍在加緊誘迫國軍投降的同時。
將作戰重心開始放在了對占領區的控製,施行“以戰養戰”戰略,重點就是對付占領區最大的武裝--八路軍
開始在八路軍活躍的華北地區大肆修路築堡,推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企圖封鎖分割各抗日根據地。
而在39年1月,國軍在召開的國黨五屆五中全會上,國軍雖然仍聲言要“堅持抗戰到底”,但卻把對付紅黨問題作為重要議題,製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針。
從38年12月到39年10月,國軍先後製造摩擦事件150多起。
而國軍開始在在西北邊區南、西、北三麵部署19個步兵軍、2個騎兵軍、3個保安旅和17個保安隊。
除少數未報編製數外,其餘部隊合計編製數達人,拋開缺編和國軍慣例吃空餉的數據不計,實編部隊起碼也有50萬人左右。
上述各部大多為國軍中央軍嫡係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因自抗戰中期即聚集在西北邊區,較少與日軍交戰,一直對西北虎視眈眈,直到抗戰結束內戰爆發前都沒有動過這支精銳。
一句話,拿五十萬精銳啥也不幹,就白白用來“武裝保衛西北邊區”。
據高級內線提供的絕密情報,這些部隊正在秘密做著戰前準備,隨時可能進攻邊區。
而在在國軍確認防共策略後,原本就打折供應八路軍三個師的武器,彈藥,糧餉直接就是能拖就拖,找各種借口不再給了。
而在那之前,八路軍從國軍那裏獲得各種子彈近一千萬發,手榴彈是十五萬多枚,還有各種炮彈共計1.6萬發。
需要承認的是,抗戰前期,國軍確實是給了八路軍在武器彈藥上極大的幫助。
可當時八路軍也毫無保留的積極配合正麵戰場作戰,從37年到39年,兩年時間,參與各種國軍組織的大型會戰。
“當然了,光靠收集古銅錢是遠遠不夠的,古銅錢早晚有用完的那一天總部已經在其他產銅區開始建立小煉銅工廠,還有其他配套的小工廠,全力確保特一兵工廠全力生產彈藥。”
“對了,咱們生產的子彈性能怎麽樣?不會像是之前的複裝彈一樣啞火率高,射程隻有一百米吧?
聽到總部領導這麽問,劉廠長趕緊收起感傷的心情,拍著胸脯保證道:
“現在的我們不是以前了,以前用純手工打磨彈頭,發射藥也是千奇百怪,但是我們現在有先進的機床和化工設備,能自主生產發射藥和統一的銅包鉛彈頭,雖然射程比不上小鬼子的兵工廠的子彈,由於發射藥不純,發射時的煙霧和發射後的火藥殘留物多一點,但是在其他性能上不輸小鬼子的子彈,啞火率也保證在可接受範圍內。”
說著劉廠長提議道:
“首長,咱們這裏有個半地下的小型試槍靶場,你可以打上幾發現場檢查下效果。”
總部前來檢查工作的領導滿意的點點頭,但是拒絕了劉廠長的這個提議。
“算了,既然已經通過實戰測試過了,我就不浪費寶貴的子彈了,還是把子彈送到前線讓戰士們們打鬼子吧!”
檢查完子彈生產車間後,劉廠長帶總部領導視察了為了安全,單獨設立的的手榴彈加工廠,介紹道:
“由於攻破了用小鬼子的肥田粉提煉自製炸藥的技術和小高爐煉鋼技術,我們新製造的手榴彈威力遠比原來使用自製黑火藥和鐵匠作坊的鐵的製作的手榴彈要強得多,隻是也是受製於化肥的獲取渠道,也為了讓步給子彈,炮彈發射藥和炸藥的需求,新式手榴彈的產量一直上不去,月產手榴彈隻能保證3萬顆,其餘工廠製作的手榴彈隻能繼續填充黑火藥。”
總部領導聽著劉廠長的匯報,答應了撥款在富庶的南方地區秘密收集化肥和其他配套工業品,務必保證特一兵工廠的生產不能停。
完事之後,總部領導開始關心起特一兵工廠的安全問題來,親自檢查起特一兵工廠的防務來。
在劉廠長的陪同下,走遍了由重新由全黨員組編的警衛三團布置的所有防務。
在一線天某處高地的隱蔽處,一座由寶貴的水泥鋼筋修建的隱蔽的機槍火力點內,一個班的戰士正全力戒備,機槍手像是雕塑一樣坐在保養的油光鋥亮的24式重機槍後,重機槍的槍口死死的封鎖著唯一的入口。
一旁依靠崖壁挖出來的彈藥室內推著十幾個壓滿了子彈的彈鏈箱子,還有不少的罐頭和飲用水。
總部領導神情的嚴肅的對眾人說:
“特一兵工廠對我們的意義非凡,一定要做好保密和安保工作,把一切不穩定的威脅都扼殺在搖籃裏。”
陪同的警衛三團團長立刻立正道:
“請總部領導放心,我警衛三團全體誓與特一兵工廠共存亡!”
劉廠長也趕緊匯報道:
“由於特一兵工廠這些大型軍工設備的不可搬遷轉移的特殊性,上級一再強調了保密性,進入兵工廠的所有人都是經曆過嚴格的政審,所有的物資運輸都是由總部協調在外圍建立物資中心,然後再由三年以上的黨員組成的專業運輸隊,在晚上一點點的將物資運進來,完全隔絕了外部人接觸兵工廠的可能,把保密做到了極致了。”
總部領導這次沒有好臉色,再次嚴肅的叮囑: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保護好我們這個命根子!”
說完總部領導不等特一兵工廠的表態,轉身任由猛烈的山風吹在自己身上,舒緩自己緊繃的神經。
現在的形勢之嚴峻,隻有他這個級別的人才知道,可以已經到了舉目四望,皆是敵人的絕望地步了。
在諾門戰役結束後,日軍失去北上信心後,為了給南進戰略建立一個穩定的後方,避免陷入兩麵作戰的危險。
日軍加大了對天朝戰場的投入,一邊開始繼續擴充兵力,積蓄力量,一邊在1939年秋開始,日軍在加緊誘迫國軍投降的同時。
將作戰重心開始放在了對占領區的控製,施行“以戰養戰”戰略,重點就是對付占領區最大的武裝--八路軍
開始在八路軍活躍的華北地區大肆修路築堡,推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企圖封鎖分割各抗日根據地。
而在39年1月,國軍在召開的國黨五屆五中全會上,國軍雖然仍聲言要“堅持抗戰到底”,但卻把對付紅黨問題作為重要議題,製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針。
從38年12月到39年10月,國軍先後製造摩擦事件150多起。
而國軍開始在在西北邊區南、西、北三麵部署19個步兵軍、2個騎兵軍、3個保安旅和17個保安隊。
除少數未報編製數外,其餘部隊合計編製數達人,拋開缺編和國軍慣例吃空餉的數據不計,實編部隊起碼也有50萬人左右。
上述各部大多為國軍中央軍嫡係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因自抗戰中期即聚集在西北邊區,較少與日軍交戰,一直對西北虎視眈眈,直到抗戰結束內戰爆發前都沒有動過這支精銳。
一句話,拿五十萬精銳啥也不幹,就白白用來“武裝保衛西北邊區”。
據高級內線提供的絕密情報,這些部隊正在秘密做著戰前準備,隨時可能進攻邊區。
而在在國軍確認防共策略後,原本就打折供應八路軍三個師的武器,彈藥,糧餉直接就是能拖就拖,找各種借口不再給了。
而在那之前,八路軍從國軍那裏獲得各種子彈近一千萬發,手榴彈是十五萬多枚,還有各種炮彈共計1.6萬發。
需要承認的是,抗戰前期,國軍確實是給了八路軍在武器彈藥上極大的幫助。
可當時八路軍也毫無保留的積極配合正麵戰場作戰,從37年到39年,兩年時間,參與各種國軍組織的大型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