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正當夏雲秋滿心絕望,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在某個瞬間升起輕生念頭的時候。
她的“救星”找來了。
梁家接連死了兩個兒子,直接把男丁給死絕了,這對於觀念傳統極重的梁家父母來說,簡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兩口子大病一場,差一點兒就跟著兒子一起去了。
在這種時候,冷不丁聽到大兒子還有個遺腹子,夫妻倆就跟回光返照似的來了精神。
想著便是拚上一條老命,也勢必要保下這個孩子。
於是便輾轉去到了馬家大隊。
他們把姿態放得很低,完全是一副低聲下氣求人的態度,說知道自家兒子做了錯事,對不起夏雲秋,讓她隨便提要求,他們但凡能做到絕無二話。
隻求她能生下肚子裏的孩子。
夏雲秋一聽這個,抖起來了。
腰不疼了腿不酸了,也不想著自殺了。
前世她在梁家受了公婆那麽多磋磨,如今有機會還回去,又怎麽會輕易放過?而且,讓這兩個老不死的替別人養孩子,她心裏還有一種報複的快感呢。
與梁父梁母的卑微相比,夏雲秋很強勢,直接獅子大開口提了三點要求。
一,要給她一千塊錢。
二,讓夫妻倆想辦法把她接回城裏,她不想繼續在鄉下地方吃苦了。
三,房子要過戶給她,且她隻負責生不負責養。
這三點要求一提完,梁家父母不禁麵露難色。
這要求實在太苛刻。
梁家現在已經沒什麽家底兒了,外頭欠債剛還完、還沒緩過勁兒來,至於把人調回城,他們要是有那個能耐,當初倆兒子也不會下鄉。
還有最後那個房子過戶……就更辦不到了。
他們家住的是廠裏的職工分配房,隻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這咋過戶?唯有隻負責生不負責養這點他們能接受,甚至巴不得,隻養小孫子比不養著母子倆輕鬆?
“不能再商量商量麽?家裏實在困難……”
夏雲秋正是能拿捏他們的時候呢,如何肯妥協?
當下便嚷嚷著要去醫院引產,哪怕拚上一條命也要拿掉這個孩子,醫院不給做也無妨,她還可以找偏方打胎。
再不濟她還可以投河自殺,反正活著也沒意思了。
這一下,就把求孫心切的梁家父母嚇唬住了。
不敢再討價還價,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當然了,這夫妻倆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表麵上答應得好好的,實際上卻準備來個拖字訣,拖到孩子生下來,屆時主動權可就在他們手裏了。
夏雲秋就算再蠢,前世也好歹跟這倆老貨生活了半輩子。
能不知道他們什麽秉性為人?
硬是逼著兩人當場打了個一千塊的欠條,限期半月內把她接回城,不然就要去投河。
梁家夫妻被拿捏的死死的,愣是一點兒脾氣不敢發。
最後一個人回家想辦法,另一個留在馬家大隊將人穩住。
半個月之內,還真就叫他們把人給接回城了。
辦法嘛……其實不難猜。
梁家沒錢沒門路,隻能選擇犧牲家裏的女兒,讓女兒替夏雲秋下鄉,可憐梁如箐才十四歲就要下鄉幹農活,要知道,最小的知青也就她這麽大了。
對此,夏雲秋非但不虧心,還覺得十分痛快解氣。
前世小姑子那張刁蠻的嘴臉,她每每想起就想上去扇兩巴掌,現在隻是讓小姑子替自己下鄉而已,她還覺得懲罰太輕了呢!
……
夏雲秋那邊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楊玉環對這人卻早已沒了關注的興趣,她最近正忙著到處淘弄初高中書籍,不光是自己看的,還有親哥李明赫的,養父母家那三個孩子的,江歡以及其他知青的。
這些人都算上,得淘弄好多份兒才夠用。
也算是打了個時間差吧。
若是再晚些時候,市麵上怕是就很難找到這種書了。
現在是75年初,沒人知道國家將在兩年後恢複高考,連點兒風聲都沒透出來,楊玉環把書送過去之後,也不糊弄人,直言自己預感未來幾年會恢複高考。
言盡於此再不多說。
想學的人自然會抓緊時間學起來,不想學的她也不強求。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轉過年,一如記憶中那般。
國家開始一批一批給下放的人平反,之前的房產同樣物歸原主,楊玉環這一世的父母因為都是教師,所以處在第一梯隊,很早就帶著李明赫回城了。
這次,他們全都活得好好的。
回城之前,一家人還特地來了一趟岐山縣城,問她要不要一起回去,楊玉環想了想,搖頭拒絕了,沒什麽特別理由,無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宣傳科這邊的人對她都很好,就算要撂挑子好歹也等到高考吧?
而且她這工作也不累。
起碼比在鄉間勞作的知青強多了。
父母和哥哥都沒勉強,隻讓她照顧好自己,便懷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歸途,十年啊……與故土生生闊別十年之久,不知歸去之時是否已經物是人非?
不過好在,動亂的年代終將成為過去。
這段時光,將會化作鐫刻於曆史長河中的一道傷疤,給世人帶去永恒的警醒。
而國家,很快就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
77年8月,國家層麵正式放出消息,將全麵恢複高考,以後將通過考試來招收學生,徹底取代以往那套老舊的群眾推薦模式。
此消息一出,最高興的莫過於早就在期待這一刻的莘莘學子。
上升的渠道,終於被重新打通了。
本年的考試時間,定在12月份,各個地區的考試時間會略有不同,相差個一兩天的樣子,說實話,時間太緊了,從放出消息到正式考試,滿打滿算也就四個月。
這對那些扔掉書本很多年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臨時抱佛腳都不一定來得及,知識這種東西,常用常新,不用就忘。
馬家大隊的這幫知青顯然就沒這個憂慮。
這幫家夥嘴都快笑歪了。
他們可是提前兩年就開始複習了啊,能不穩麽?
為感謝楊玉環,這幫人甚至組團兒來了一趟縣城,給她送了不少禮物,吃的用的什麽都有,能不能考上另說,但吃水不能忘了打井人不是?
送別這行人,楊玉環在看書之餘,拜托扶光做了一件事。
這件事關係到很多人的命運。
她做不到視而不見。
正當夏雲秋滿心絕望,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在某個瞬間升起輕生念頭的時候。
她的“救星”找來了。
梁家接連死了兩個兒子,直接把男丁給死絕了,這對於觀念傳統極重的梁家父母來說,簡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兩口子大病一場,差一點兒就跟著兒子一起去了。
在這種時候,冷不丁聽到大兒子還有個遺腹子,夫妻倆就跟回光返照似的來了精神。
想著便是拚上一條老命,也勢必要保下這個孩子。
於是便輾轉去到了馬家大隊。
他們把姿態放得很低,完全是一副低聲下氣求人的態度,說知道自家兒子做了錯事,對不起夏雲秋,讓她隨便提要求,他們但凡能做到絕無二話。
隻求她能生下肚子裏的孩子。
夏雲秋一聽這個,抖起來了。
腰不疼了腿不酸了,也不想著自殺了。
前世她在梁家受了公婆那麽多磋磨,如今有機會還回去,又怎麽會輕易放過?而且,讓這兩個老不死的替別人養孩子,她心裏還有一種報複的快感呢。
與梁父梁母的卑微相比,夏雲秋很強勢,直接獅子大開口提了三點要求。
一,要給她一千塊錢。
二,讓夫妻倆想辦法把她接回城裏,她不想繼續在鄉下地方吃苦了。
三,房子要過戶給她,且她隻負責生不負責養。
這三點要求一提完,梁家父母不禁麵露難色。
這要求實在太苛刻。
梁家現在已經沒什麽家底兒了,外頭欠債剛還完、還沒緩過勁兒來,至於把人調回城,他們要是有那個能耐,當初倆兒子也不會下鄉。
還有最後那個房子過戶……就更辦不到了。
他們家住的是廠裏的職工分配房,隻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這咋過戶?唯有隻負責生不負責養這點他們能接受,甚至巴不得,隻養小孫子比不養著母子倆輕鬆?
“不能再商量商量麽?家裏實在困難……”
夏雲秋正是能拿捏他們的時候呢,如何肯妥協?
當下便嚷嚷著要去醫院引產,哪怕拚上一條命也要拿掉這個孩子,醫院不給做也無妨,她還可以找偏方打胎。
再不濟她還可以投河自殺,反正活著也沒意思了。
這一下,就把求孫心切的梁家父母嚇唬住了。
不敢再討價還價,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當然了,這夫妻倆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表麵上答應得好好的,實際上卻準備來個拖字訣,拖到孩子生下來,屆時主動權可就在他們手裏了。
夏雲秋就算再蠢,前世也好歹跟這倆老貨生活了半輩子。
能不知道他們什麽秉性為人?
硬是逼著兩人當場打了個一千塊的欠條,限期半月內把她接回城,不然就要去投河。
梁家夫妻被拿捏的死死的,愣是一點兒脾氣不敢發。
最後一個人回家想辦法,另一個留在馬家大隊將人穩住。
半個月之內,還真就叫他們把人給接回城了。
辦法嘛……其實不難猜。
梁家沒錢沒門路,隻能選擇犧牲家裏的女兒,讓女兒替夏雲秋下鄉,可憐梁如箐才十四歲就要下鄉幹農活,要知道,最小的知青也就她這麽大了。
對此,夏雲秋非但不虧心,還覺得十分痛快解氣。
前世小姑子那張刁蠻的嘴臉,她每每想起就想上去扇兩巴掌,現在隻是讓小姑子替自己下鄉而已,她還覺得懲罰太輕了呢!
……
夏雲秋那邊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楊玉環對這人卻早已沒了關注的興趣,她最近正忙著到處淘弄初高中書籍,不光是自己看的,還有親哥李明赫的,養父母家那三個孩子的,江歡以及其他知青的。
這些人都算上,得淘弄好多份兒才夠用。
也算是打了個時間差吧。
若是再晚些時候,市麵上怕是就很難找到這種書了。
現在是75年初,沒人知道國家將在兩年後恢複高考,連點兒風聲都沒透出來,楊玉環把書送過去之後,也不糊弄人,直言自己預感未來幾年會恢複高考。
言盡於此再不多說。
想學的人自然會抓緊時間學起來,不想學的她也不強求。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轉過年,一如記憶中那般。
國家開始一批一批給下放的人平反,之前的房產同樣物歸原主,楊玉環這一世的父母因為都是教師,所以處在第一梯隊,很早就帶著李明赫回城了。
這次,他們全都活得好好的。
回城之前,一家人還特地來了一趟岐山縣城,問她要不要一起回去,楊玉環想了想,搖頭拒絕了,沒什麽特別理由,無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宣傳科這邊的人對她都很好,就算要撂挑子好歹也等到高考吧?
而且她這工作也不累。
起碼比在鄉間勞作的知青強多了。
父母和哥哥都沒勉強,隻讓她照顧好自己,便懷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歸途,十年啊……與故土生生闊別十年之久,不知歸去之時是否已經物是人非?
不過好在,動亂的年代終將成為過去。
這段時光,將會化作鐫刻於曆史長河中的一道傷疤,給世人帶去永恒的警醒。
而國家,很快就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
77年8月,國家層麵正式放出消息,將全麵恢複高考,以後將通過考試來招收學生,徹底取代以往那套老舊的群眾推薦模式。
此消息一出,最高興的莫過於早就在期待這一刻的莘莘學子。
上升的渠道,終於被重新打通了。
本年的考試時間,定在12月份,各個地區的考試時間會略有不同,相差個一兩天的樣子,說實話,時間太緊了,從放出消息到正式考試,滿打滿算也就四個月。
這對那些扔掉書本很多年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臨時抱佛腳都不一定來得及,知識這種東西,常用常新,不用就忘。
馬家大隊的這幫知青顯然就沒這個憂慮。
這幫家夥嘴都快笑歪了。
他們可是提前兩年就開始複習了啊,能不穩麽?
為感謝楊玉環,這幫人甚至組團兒來了一趟縣城,給她送了不少禮物,吃的用的什麽都有,能不能考上另說,但吃水不能忘了打井人不是?
送別這行人,楊玉環在看書之餘,拜托扶光做了一件事。
這件事關係到很多人的命運。
她做不到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