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雖是殘缺不全,但李師兒聰慧,宮中能人亦是不少,雖未必能盡現盛唐此舞風采,卻也是美輪美奐。縹緲若雨後雲山,婉轉若流風回雪,叫人歎為觀止。完顏璟不時擊節喝彩,看的也是眉飛色舞。


    觀賞完舞蹈,已近午時。完顏從憲來的匆忙,早飯也沒吃,此際已是餓的狠了。好容易等到上菜,卻見所有的盤子下都有一個底座,裏麵燃著幾塊木炭。如此一來,盤中菜自是熱的。


    完顏從憲幾人都是有些驚喜。在宮中侍宴雖是榮耀,可不是好差事。看似吃的山珍海味,實則全都是殘羹冷炙。


    皇家酒宴,菜自然不會少,曾經宋名將張俊招待宋高宗,共上了一百九十六道菜。金國飲食之道雖不能與漢人相比,但這些年耳濡目染,宮中已盡是漢人的廚子,論花樣本事,絲毫不遜臨安宮中。


    隻是花樣越多,越是麻煩。菜過百道,必不新鮮,多是做好後,以小火溫著。


    待陛下傳膳,還要擺譜、留樣、試毒、嚐膳等程序。這“擺譜”指得便是看菜,一頓宴席所有的菜品都要提前擺出,不但有菜,還要有菜名、廚子名字,以便追責。


    如今的“擺譜”一詞,便是從此而來。隨後每道菜都要留下部分,以便有事時查驗。在然後試毒;再然後還要太監宮女試食。最後才輪到皇帝和客人進餐。


    這一套流程,極盡繁瑣,等菜真正端到麵前,自然早已涼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說,做皇帝那些年,自己就沒吃過一口熱的。


    古人自也不傻,會以銀盆裝熱水,來給菜品保溫。奈何流程太過繁瑣,聊勝於無,到了冬季,這法子更是不行。


    是以朝臣宮中赴宴,都是笑在臉上,苦在心頭。胃口不好的,更是有苦難言,隻得準備多跑幾次便所。


    今日卻是換了法子,菜碗菜碟下放的卻是木炭。炭火星星點點,但有熱氣,也不會變了菜肴火候。


    完顏從憲幾人都是暗喜,心道:“熱水換成木炭,法兒雖是簡單,但宮中最怕走水,敢這麽幹,也就是元妃娘娘。”


    幾位王爺嚐慣了珍饈美味,眼界自然不俗。但今日宴席卻是也有不同,常規例菜上過幾道。忽有宮女上前,將眾人麵前盤碗盡皆取去。


    李師兒笑道:“今日難得家人相聚,我特意備了幾道與眾不同的小菜,與諸位共享。”


    衛紹王完顏永濟笑道:“元妃所薦,必是天下少有,獨一無二,今日我等好生有福。”


    完顏從憲幾人都是麵上帶笑,齊道:“正是,正是。”


    注:鄭王完顏永蹈,被相士郭諫慫恿,勾結內侍,試圖造侄兒的反,結果事敗被殺。相比他,鎬厲王完顏永中造反一事,就委屈的多。完顏永中乃是金世宗完顏雍庶長子,長子偏偏帶了個“庶”,自是離皇位十萬八千裏。前尚書右丞張汝弼是完顏永中的舅舅。張汝弼的妻子高陀斡於大定年間畫了完顏永中母親的像,很謹慎地對待畫像,並挾持左道教士為完顏永中求福,似有非分之想。明昌五年(1194),高陀斡因為詛咒被殺。金章宗完顏璟懷疑這事情就是完顏永中指使,但沒有發現證據。後完顏永中家奴德哥因事生怨,揭發永中,說他曾對侍妾瑞雪說:“我得了天下,兒子就是大王,就以你為妃子。”孫即康等人將調查所得回朝匯報,章宗又派禮部尚書張、兵部侍郎烏古論慶裔去複核。章宗對宰相們說:“鎬王隻是因為語言犯了罪,與永蹈所犯的罪不同。”參知政事馬琪說:“永中與永蹈雖然罪狀不同,但是作臣子而心懷異誌,這一點是相同的。”章宗說:“你怎麽是這樣的看法呢?”左丞相清臣說:“永中平時就一直有妄想,這是有證據的。”於是章宗就永中的罪狀及量刑問題詔令百官討論,五品以下的官員寫明自己的意見上奏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上便殿當麵表態。結果,百官都說:“按法律論處。”大臣們心中都明白,依法論處就是處死。


    注:金國的天子服製與宋大同小異。《宋史》誌第一百四輿服三:“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袞冕,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親事、燕居之服也,七曰禦閱服,天子之戎服也。中興之後則有之。”


    袞冕即袞衣和冕,乃是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時穿戴的禮服,最是莊重。自西周伊始便即固定下來,直到滿清入關剃發易服之後才消亡。


    金人襲漢唐之製,袞,用青羅夾製,五彩間金繪畫,正麵日一、月一、升龍四、山十二,上下襟華蟲、火各六對,虎、蜼各六對。背麵星一,升龍四、山十二,華蟲、火各二十對,虎、蜼各六對。


    帝王及高官禮服皆有紋飾,分別為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有時候分花和鳥兩個章)繪於衣。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隻老虎一隻猴子)、藻、火、粉米(晉朝以前是粉和米兩個章)、黼、黻等繡於裳,通稱“十二章”。十二章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別,按品位遞減。


    冕製。天板長一尺六寸,廣八寸,前高八寸五分,後高九寸五分,身圍一尺八寸三分,並納言,並用青羅為表,紅羅為裏,周回用金棱。天板下有四柱,四麵珍珠網結子,花素墜子,前後珠旒共二十四,旒各長一尺二寸。青碧線織造天河帶一,長一丈二尺,闊二寸,兩頭各有真珠金碧旒三節,玉滴子節花。紅線組帶二,上有真珠金翠旒,玉滴子節花,下有金鐸子二。梅紅線款幔帶一。黈纊二,真珠垂係,上用金萼子二。簪窠,款幔、組帶鈿窠,各二,內組帶鈿窠四並玉鏤塵碾造。玉簪一,頂方二寸,導長一尺二寸,簪頂刻鏤塵雲龍。(《金史》卷四十三誌第二十四·輿服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