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跳上船頭,就見船艙裏一張小幾,擺著幾樣小菜。一人手持洞簫,起身相迎,竟是長江三十六水寨總寨主盛千帆。
虞子墨也是略感驚訝,道:“不想寨主還擅音律,這一曲念奴嬌,當真是蕩氣回腸。”
盛千帆哈哈大笑,道:“虞長老這是誇我麽,怎麽,我一個泥腿子,就不能有點雅好。”
虞子墨笑道:“更不想盛寨主言辭也如此犀利。”
兩人相識一笑,盛千帆朝沈放也點一點頭,略感驚奇,道:“沈小弟,你怎麽也跟虞長老一路?”
沈放道:“自是巧合順路而已。”微微一笑,又道:“虞先生高風亮節,光明磊落。難道會為難我一個小輩,挾持威脅我燕大叔不成。”
話一出口,虞子墨跟盛千帆兩人都是一怔,半晌才同時哈哈兩聲。虞子墨尷尬之色,溢於言表,打個哈哈,道:“我這小友就愛玩笑。”
盛千帆含笑看沈放一眼,道:“是,是,早有領教。裏麵請。”
這船看著不大,船艙卻是不小,三人入內坐下。虞子墨問道:“盛寨主怎會在此。”
盛千帆道:“乃是約了人一起過河。”
虞子墨道:“哦,不知何人,居然勞動盛寨主親自相送。”
盛千帆笑道:“這不是來了。”伸手一指,就見河堤之上,兩人正快步行來。
到了近前,竟是崆峒派的酆宗衡與他徒弟尹巢關。
盛千帆與虞子墨又起身相迎。回到艙中,尹巢關見沈放坐著,登時就不高興,狠狠瞪他一眼。他與酆宗衡前來,盛千帆和虞子墨都起身相迎,這小子卻敢坐著不動,當真豈有此理。
酆宗衡與兩人客套幾句,盛千帆揚聲道:“人都來了,船家,開船吧。”
後梢有人應聲道:“好咧。”
欸乃一聲,船身微晃,船已離岸。這操船的顯是個行家裏手,木櫓聲響,嘩嘩水流,片刻已經出岸數丈。
虞子墨笑道:“我說誰這麽大的麵子,竟要盛寨主親自相送,原來是酆長老。”
酆宗衡道:“順道而已,這長江淮河,都是盛寨主的天下,不叨擾他麻煩誰。”
盛千帆道:“都是難得的貴客,提什麽叨擾。來,我準備了幾樣下酒的小菜,大夥邊吃邊聊。”
尹巢關瞥沈放一眼,不屑之意,溢於言表。他嵩山吃了蕭平安的悶虧,連帶沈放看著也極不順眼。
沈放看也不看他,自顧埋頭吃菜。
桌上滿滿當當擺了六個菜,分量本不算少。盛千帆與酆宗衡師徒相約,想是沒料到又添了兩張嘴。而且這個沈放,旁人說話,他自顧吃喝,一個人吃的比三個人還多。
尹巢關終於忍不下去,將筷子往桌上一拍,道:“兀那小子,你也懂點規矩!”
沈放哦了一聲,又夾了塊肉下肚,對幾人道:“三位前輩,吃啊,吃啊。”
三人哪好意思,酆宗衡擺手,道:“我等都是不餓,小友請便。”
沈放道:“你看,他們都不餓。”忽然回頭朝後梢道:“船到河心啦,後麵這位高人,一起來吃吧。”
尹巢關皺眉道:“你愛與下人混作一處,自己去後麵好了。”
盛千帆卻是驚奇,道:“小弟你如何知道?”
沈放道:“桌上擺了四副碗筷,我等上來,盛寨主又加兩幅。劃船這一位,自然也是客人。”
虞子墨神色一動,酆宗衡乃是後來。他先前進來,桌上四副碗筷,自然也看見。但後來盛千帆補了兩副,他卻並未留意。都說江湖險惡,出門要多帶一雙耳朵,一雙眼睛,少帶一張嘴。多看,多聽,少說。但真正能做到觀察入微的,卻實是鳳毛麟角。
酆宗衡嗬嗬一笑,道:“小友果然心細如發,不知可能猜到後麵何人?”
沈放道:“這一位可了不得,是個神仙。”
尹巢關道:“胡言亂語!”
沈放道:“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馮先生還不進來麽?”他聲音忽變,竟和方才那應答的船家一模一樣。
船身一晃,似停在了河中。隨即一人走進艙來,長眉細目,右臉大大一塊青記,竟真是自號興宋大帝的馮八千。
盛千帆笑道:“這是地理簧,據聞沈小弟精通口技之學。這天南地北的話,過耳不忘,聽了便能學。”
馮八千道:“不過貧道與沈少俠就見過一麵,適才我不過答應一聲,居然也瞞不過他。”
虞子墨和酆宗衡都是不識馮八千,聽聞此人竟是如今帶著兩三萬兵馬,被金兵稱為跗骨之蛆的興宋大帝,也是吃驚不小。
虞子墨心念忽動,道:“前些時日,大金近萬石的糧草被劫,便是馮先生手筆?”
馮八千自斟一杯,一飲而盡,歎了一聲,道:“是貧道的主意,卻也不是我的主意。”
虞子墨道:“馮先生這話何意?”
馮八千道:“王乃天命,依五德之行,周而複始。王不能敬天保民,則天道不鍾。天道小染,災害叢生。天道中虧,兵禍不停。天道大損,國之傾亡。”
尹巢關哼了一聲,意帶譏諷,道:“那先生所言,這場兵禍,是大宋逆了天道,還是大金逆了天道?”
馮八千道:“各種各的因,各收各的果。”
虞子墨道:“先生說自己是順天應命之人?”
馮八千手指指點,在盛千帆、酆宗衡、虞子墨、沈放四人身上一點,唯獨忽略了尹巢關,道:“你,你,你,你,我皆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世事如棋,你我皆是棋子。”
虞子墨道:“那誰是下棋之人?”
馮八千嗬嗬笑道:“唯有天道。”
尹巢關道:“聽說你是紫薇大帝轉世,還會仙術?那你便是天道了?”
馮八千道:“諸位都是修道修身之人,這世上哪來的神仙。紫薇大帝之言,不過是叫那些愚昧百姓,心中有個念想,跟著我們做事罷了。”麵容忽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乃宇宙洪荒,道乃唯一真意,道乃虛無縹緲不可知,道乃破盡虛妄唯真解。我如何能是天道,我如何不是天道!”
盛千帆、虞子墨、酆宗衡都是麵色嚴肅,連連點頭。就連尹巢關也是暗自心驚,見馮八千目光掃來,竟是不由自主避開目光,不敢與他對視。
唯獨沈放心中暗笑,這馮八千,你若不知他底細,倒真能被他唬住。一些時日不見,裝神弄鬼的本事愈見高明了。看來還得速速請四師兄前來,好好收拾收拾他。
注:《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撰的地理史籍,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書中記載的是玄奘從長安出發,西行遊曆西域的所見所聞。書中記載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許多不同民族。地理地貌、生活習俗、建築、婚姻、喪葬、宗教、醫療、音樂舞蹈無所不包。乃是一本真真正正的西域大百科全書。此書一經問世,便引起巨大關注。後世大名鼎鼎的《西遊記》便汲取了書中大量內容。
玄奘西行取經,其實幾乎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出發的。他自長安出發,曆經艱難險阻,到了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才知天竺還在南邊。自長安到天竺那爛陀寺,足足走了兩萬四千裏。
注:揚州富庶之地,唐天寶到貞元年間,揚州府人口達47萬人。北宋戰亂,宋崇寧年間(1102)降至10萬人,到宋大觀年間(1107-1110)僅剩6.3萬人。隨後又逐漸恢複。紹熙年間(1190-1193),14萬人。嘉泰年間(1201-1204)已有20萬人。
虞子墨也是略感驚訝,道:“不想寨主還擅音律,這一曲念奴嬌,當真是蕩氣回腸。”
盛千帆哈哈大笑,道:“虞長老這是誇我麽,怎麽,我一個泥腿子,就不能有點雅好。”
虞子墨笑道:“更不想盛寨主言辭也如此犀利。”
兩人相識一笑,盛千帆朝沈放也點一點頭,略感驚奇,道:“沈小弟,你怎麽也跟虞長老一路?”
沈放道:“自是巧合順路而已。”微微一笑,又道:“虞先生高風亮節,光明磊落。難道會為難我一個小輩,挾持威脅我燕大叔不成。”
話一出口,虞子墨跟盛千帆兩人都是一怔,半晌才同時哈哈兩聲。虞子墨尷尬之色,溢於言表,打個哈哈,道:“我這小友就愛玩笑。”
盛千帆含笑看沈放一眼,道:“是,是,早有領教。裏麵請。”
這船看著不大,船艙卻是不小,三人入內坐下。虞子墨問道:“盛寨主怎會在此。”
盛千帆道:“乃是約了人一起過河。”
虞子墨道:“哦,不知何人,居然勞動盛寨主親自相送。”
盛千帆笑道:“這不是來了。”伸手一指,就見河堤之上,兩人正快步行來。
到了近前,竟是崆峒派的酆宗衡與他徒弟尹巢關。
盛千帆與虞子墨又起身相迎。回到艙中,尹巢關見沈放坐著,登時就不高興,狠狠瞪他一眼。他與酆宗衡前來,盛千帆和虞子墨都起身相迎,這小子卻敢坐著不動,當真豈有此理。
酆宗衡與兩人客套幾句,盛千帆揚聲道:“人都來了,船家,開船吧。”
後梢有人應聲道:“好咧。”
欸乃一聲,船身微晃,船已離岸。這操船的顯是個行家裏手,木櫓聲響,嘩嘩水流,片刻已經出岸數丈。
虞子墨笑道:“我說誰這麽大的麵子,竟要盛寨主親自相送,原來是酆長老。”
酆宗衡道:“順道而已,這長江淮河,都是盛寨主的天下,不叨擾他麻煩誰。”
盛千帆道:“都是難得的貴客,提什麽叨擾。來,我準備了幾樣下酒的小菜,大夥邊吃邊聊。”
尹巢關瞥沈放一眼,不屑之意,溢於言表。他嵩山吃了蕭平安的悶虧,連帶沈放看著也極不順眼。
沈放看也不看他,自顧埋頭吃菜。
桌上滿滿當當擺了六個菜,分量本不算少。盛千帆與酆宗衡師徒相約,想是沒料到又添了兩張嘴。而且這個沈放,旁人說話,他自顧吃喝,一個人吃的比三個人還多。
尹巢關終於忍不下去,將筷子往桌上一拍,道:“兀那小子,你也懂點規矩!”
沈放哦了一聲,又夾了塊肉下肚,對幾人道:“三位前輩,吃啊,吃啊。”
三人哪好意思,酆宗衡擺手,道:“我等都是不餓,小友請便。”
沈放道:“你看,他們都不餓。”忽然回頭朝後梢道:“船到河心啦,後麵這位高人,一起來吃吧。”
尹巢關皺眉道:“你愛與下人混作一處,自己去後麵好了。”
盛千帆卻是驚奇,道:“小弟你如何知道?”
沈放道:“桌上擺了四副碗筷,我等上來,盛寨主又加兩幅。劃船這一位,自然也是客人。”
虞子墨神色一動,酆宗衡乃是後來。他先前進來,桌上四副碗筷,自然也看見。但後來盛千帆補了兩副,他卻並未留意。都說江湖險惡,出門要多帶一雙耳朵,一雙眼睛,少帶一張嘴。多看,多聽,少說。但真正能做到觀察入微的,卻實是鳳毛麟角。
酆宗衡嗬嗬一笑,道:“小友果然心細如發,不知可能猜到後麵何人?”
沈放道:“這一位可了不得,是個神仙。”
尹巢關道:“胡言亂語!”
沈放道:“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馮先生還不進來麽?”他聲音忽變,竟和方才那應答的船家一模一樣。
船身一晃,似停在了河中。隨即一人走進艙來,長眉細目,右臉大大一塊青記,竟真是自號興宋大帝的馮八千。
盛千帆笑道:“這是地理簧,據聞沈小弟精通口技之學。這天南地北的話,過耳不忘,聽了便能學。”
馮八千道:“不過貧道與沈少俠就見過一麵,適才我不過答應一聲,居然也瞞不過他。”
虞子墨和酆宗衡都是不識馮八千,聽聞此人竟是如今帶著兩三萬兵馬,被金兵稱為跗骨之蛆的興宋大帝,也是吃驚不小。
虞子墨心念忽動,道:“前些時日,大金近萬石的糧草被劫,便是馮先生手筆?”
馮八千自斟一杯,一飲而盡,歎了一聲,道:“是貧道的主意,卻也不是我的主意。”
虞子墨道:“馮先生這話何意?”
馮八千道:“王乃天命,依五德之行,周而複始。王不能敬天保民,則天道不鍾。天道小染,災害叢生。天道中虧,兵禍不停。天道大損,國之傾亡。”
尹巢關哼了一聲,意帶譏諷,道:“那先生所言,這場兵禍,是大宋逆了天道,還是大金逆了天道?”
馮八千道:“各種各的因,各收各的果。”
虞子墨道:“先生說自己是順天應命之人?”
馮八千手指指點,在盛千帆、酆宗衡、虞子墨、沈放四人身上一點,唯獨忽略了尹巢關,道:“你,你,你,你,我皆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世事如棋,你我皆是棋子。”
虞子墨道:“那誰是下棋之人?”
馮八千嗬嗬笑道:“唯有天道。”
尹巢關道:“聽說你是紫薇大帝轉世,還會仙術?那你便是天道了?”
馮八千道:“諸位都是修道修身之人,這世上哪來的神仙。紫薇大帝之言,不過是叫那些愚昧百姓,心中有個念想,跟著我們做事罷了。”麵容忽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乃宇宙洪荒,道乃唯一真意,道乃虛無縹緲不可知,道乃破盡虛妄唯真解。我如何能是天道,我如何不是天道!”
盛千帆、虞子墨、酆宗衡都是麵色嚴肅,連連點頭。就連尹巢關也是暗自心驚,見馮八千目光掃來,竟是不由自主避開目光,不敢與他對視。
唯獨沈放心中暗笑,這馮八千,你若不知他底細,倒真能被他唬住。一些時日不見,裝神弄鬼的本事愈見高明了。看來還得速速請四師兄前來,好好收拾收拾他。
注:《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撰的地理史籍,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書中記載的是玄奘從長安出發,西行遊曆西域的所見所聞。書中記載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許多不同民族。地理地貌、生活習俗、建築、婚姻、喪葬、宗教、醫療、音樂舞蹈無所不包。乃是一本真真正正的西域大百科全書。此書一經問世,便引起巨大關注。後世大名鼎鼎的《西遊記》便汲取了書中大量內容。
玄奘西行取經,其實幾乎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出發的。他自長安出發,曆經艱難險阻,到了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才知天竺還在南邊。自長安到天竺那爛陀寺,足足走了兩萬四千裏。
注:揚州富庶之地,唐天寶到貞元年間,揚州府人口達47萬人。北宋戰亂,宋崇寧年間(1102)降至10萬人,到宋大觀年間(1107-1110)僅剩6.3萬人。隨後又逐漸恢複。紹熙年間(1190-1193),14萬人。嘉泰年間(1201-1204)已有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