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太子一直魂不守舍。


    他在琢磨,琢磨要是父皇來判的話該怎麽做。


    各打五十大板?


    不,那樣肯定不合適。


    琢磨了幾天,他內心裏有了一個想法。


    但要不要這麽做,還得看看李四醫治結果。


    倘若李四真成殘廢,以後右腳動彈不得的話肯定也不一樣。


    如果治得好,隻是腿腳不便,那又是另一回事。


    這天,他將負責給李四治療的大夫叫了過來。


    大夫道:“回大人,李四那右腳碎得嚴重,經過我等開刀治療後,這腳算是勉強保住了,可要是跟以前一樣肯定是不行。


    百八十天後,運氣好的話就是走路一瘸一拐,運氣不好就是瘸了一條腿,走路得打拐。”


    太子道:“也就是說怎麽著他這都算個半殘?”


    大夫點頭:“是這樣沒錯。”


    等大夫走後,太子又在中堂思索了片刻,隨後就叫人去把張三和李四還有欠債人都叫過來。


    古代就是這樣,判案其實還是多依賴於當官的公不公平。


    升堂,而且不禁止百姓圍觀。


    半個時辰後正式升堂,堂外站滿了圍觀群眾。


    太子一拍桌案道:“鑒於此次事件乃是特例,自當特事特辦!


    此案因一筆借款糾紛而起,而上一次的借款糾紛案也始終沒有結果。


    這次,兩案並審!”


    此番言論,不管是下麵躺著的李四還是站著的張三都頓感不妙。


    太子道:“李四,欠債不還,你認還是不認?”


    李四抬頭道:“大人,我認,可是我屬實是拿不出來錢,上一任縣令大人已經派人查過了,我家中並不富裕,確實是還不起這筆錢,隻能協商有了就還一點。”


    債主頓時不樂意,道:“大人!那案子判了一年,他至今一毛錢沒給過,再困難也不至於這樣,他分明就是一毛都不想還!”


    太子目光看向李四,後者不敢在逼逼賴賴。


    確實一毛都沒給,否則他此時就能理直氣壯了。


    “砰!”太子拍案道:“李四,既然你不想還,一直推脫沒有錢,那本官就來替你還上。”


    他看向張三,道:“張三,你事情雖然做得利落,但到底還是不夠幹淨,你那些小把戲已經被王捕頭看穿。


    故意引導他,然後下重手這件事兒你認不認?


    你明明打得過他,偏偏留手讓他露出破綻再下狠手。


    這可不是收不住手呀,想來你是清楚我朝律法的。


    此事,你認還是不認!”


    王捕頭出列,一雙炯炯有神的目光盯著張三。


    後者害怕,一時不敢再狡辯。


    王捕頭立馬把自己的調查以及推斷全部講了出來。


    圍觀群眾聽見他的分析以及判斷,漸漸的紛紛點頭認同這個結果,再加上當事人張三也無力反駁。


    給你辯駁的機會,是你自己都辯不出來。


    那這事也算是認下了。


    太子拍案道:“兩案並審,李四被張三打成這樣,一個半殘肯定是逃不掉了,張三你要是不想坐牢,那就得跟他協商一筆賠償費。


    至於李四欠款的案子,就從賠償費裏麵出。


    還想欠債不還肯定是不行,這次你也逃不掉!”


    金額問題就得後續再商議了,張三不想蹲大牢是肯定的,因為就算坐大牢他也得賠款。


    自持武力設計想鑽法律空子,怎麽好鑽豈不是人人效仿之。


    這麽辦案肯定不是最妥帖,可這畢竟是古代,還要根據這裏情況來定,太子這麽做沒什麽大毛病。


    不是最優,卻也不壞。


    這些律法肯定也還不夠完善,但這玩意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太子此次案例也能做為律法完善的例子做為參考。


    辦完此案,他寫一個奏折呈上去。


    當奏折來到白羽這裏後,他打開仔細看了看。


    “嘖,法外狂徒張三呀,有點名堂。


    這事兒還得警惕,近幾年來這種事兒發生了不少,律法方麵還得盡快完善……”


    呢喃一陣,他覺得太子的處理方式還可以。


    李四也是自討苦吃,他若沒有前麵那檔子事兒又怎麽能有現在這檔子事兒。


    二人都討不了好,想為所欲為是要付出代價的。


    往後的日子裏,太子時常寫信回來,有時也會詢問白羽有些事兒該怎麽做。


    對此,白羽還是沒有教他怎麽做,隻是側麵給出一些意見,然後囑咐他堂堂縣令還是得自己的政見。


    太子已經很有主意了,隻不過寫信的時候不免有些依賴訴苦的想法不經意間寫進文字裏。


    活兒不是那麽好幹的,哪怕是一個縣令要處理的事兒也不容易,張三李四案隻是一個縮影。


    許多事情若是提至一府,提至一州,提至一國。


    想得容易,說得容易,一旦做起來就會有各種阻礙,有些一心為民的官員碰上這些事兒也會跟霜打茄子似的提不起勁。


    太子在任上幹得不錯,第一年年底評分不說多厲害,至上也沒比上一任低。


    武朝年底有官員評分,幹不幹的好吏部那邊都是有數的。


    太子成長的很快,第二年開始處理事情就越來越得心應手,甚至敢弄一些大膽決策利民。


    第二年年底,評分上漲,太子比別人多了一分已經能將幾千個縣令踩在腳下。


    別的縣令還會有私心,他身為太子又怎麽會有私心呢,畢竟將來天下都要在他手中。


    第三年,太子年底評分已經排在前幾位。


    雖然還不是第一,但這份履曆也該升一升了,他被調去做府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別人修仙我練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魚的老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魚的老驢並收藏長生:別人修仙我練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