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真回到房裏,把門關上,開始構思仕女圖。


    她在紙上寫下 “瘦弱的美女荷把花鋤,花鋤上吊一個花籃”“豐腴的美女撲蝶”“嬌憨的姑娘在花園的石凳上酣眠”“抱著一把琴著紅色披風的美女踏雪而來”“雪中一個素色美女抱著一個花瓶,花瓶裏是一支紅梅”……


    楊真真放下筆,不想再挖空心思,這五幅也主要是為小伯爺提供一個創新仕女圖的思路。


    可以讓小伯爺畫個“十二金釵”群圖,另十二金釵一人一幅圖,這不就十三幅了。


    至於《西廂記》,明天就把故事講給他聽,讓他去自由構圖,什麽“驚豔”啊,“聽琴”啊,“拷紅”啊,“佳期”啊,“長亭”啊,可以畫成一個西廂係列。


    或者都不用講,小伯爺應該是知道這個故事的。


    這個故事最初就是唐代元稹寫的《會真記》,後來又改名《鶯鶯傳》,講的是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張生旅居的蒲州普救寺發生兵亂,他出力救護了同寓寺中的遠房姨母鄭氏一家。在鄭氏的答謝宴上,張生對表妹鶯鶯一見傾心,婢女紅娘傳書,幾經反複,兩人終於花好月圓。


    後來張生赴京應試未中,滯留京師,與鶯鶯情書來往,互贈信物以表深情。但張生終於變心,認為鶯鶯是天下之“尤物”,還搬出商紂周幽亡國的例子,證明自己“德不足以勝妖孽”,隻好割愛。一年多後,鶯鶯另嫁,張生另娶。一次張生路過鶯鶯家門,要求以“外兄”相見,遭鶯鶯拒絕。數日後張生離去,鶯鶯回詩決絕。


    《鶯鶯傳》誕生之後,一直深受士子喜愛,元代戲曲家王實甫將其改編為《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就是後來說的《西廂記》。


    所以說這個時代,其實大部分人是知道《崔鶯鶯傳》的,小伯爺將其畫成一個係列,畫出來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小伯爺的水平加上西廂故事本身給人的禁忌感,一旦掛出來售賣,一定會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這樣想定後,把文稿歸攏歸攏,倒下去就睡了。


    第二日在畫廊,楊真真邊說,小伯爺就拿起硬毫在紙上勾勒、修改。


    楊真真想借小伯爺的手還原前世記憶中的十二金釵圖,小伯爺聽著大師傅的講解不斷拓展構圖的多種思路,兩個聰明人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接著楊真真把欲請小伯爺創作《西廂記》的想法講給他聽,又談了創作時可著重表現聽琴、驚豔等五個場景。


    小伯爺說他回去後再把《崔鶯鶯傳》翻出來讀讀,五幅單著不好看,可以畫六幅,名字就是《西廂》。


    楊真真鼓勵道:“如此推陳出新,《十二釵》和《西廂》出來,小伯爺必然身價大漲,不說別的,畫廊本身就會收藏小伯爺的部分畫作。”


    ……


    愉快並燒腦的一個白天轉眼就過去了。


    打烊後,楊真真回到金枝巷。


    金枝巷裏難得的清靜。


    原來周勤、李姐、小雲舒陪著王氏、周耀祖看孫猴子去了,趙姐給定的包廂。


    聽到是大師傅的親媽看劇,管事麻溜地給安排了一個內部雅間。


    自然也是不收費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哦豁,穿成尼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肥紅不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肥紅不瘦並收藏哦豁,穿成尼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