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穆公壽禮
飛升失敗後成了小白皇帝 作者:酒神葡萄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白繼續留在沒建起來的長安捏泥巴,不是,搞城建。
心滿意足的禦史大夫朱平在確定陛下年前不會亂跑,會回洛京過年、祭祀太廟後,也很利索的和小白辭別,回了洛京。
沒有皇帝的小朝會,第一件事,先跟百官定下都城改名。
別等過年了,年前就開始,洛京改回洛陽,陛下回來前這裏就要成為洛陽。
改名字這事百官雖然覺得突如其來,但洛陽的名字古已有之,叫回去不算什麽,就當陛下難得心血來潮吧。
同意,下一個。
下一個就是灃稿改名長安,陛下正在那兒建城。目前還隻是帶著一小批少府的人勘測燒磚,沒有正經開始建,但後麵朝廷肯定是要調撥人手的。
總之名字先改,洛陽縣令和長安縣令也全都改名升級成府尹,對,沒錯,它們都是我大晉都城了。
百官們懵圈中。
什麽鬼,我們大晉那麽多現有的古城,曾經的諸國國都,怎麽陛下偏偏選了灃稿,還給取了長安這麽好的名字。
有眼光的拿起輿圖一看,就知道長安的選址很是考究,不止雙手讚同,還主動提議去幫助陛下建城。
王歸都和張巍帶著人手四處奔走修路建設驛站了,我們也沒什麽事,就讓我們去長安協助陛下建城吧,禦史大夫。
朱平點了頭,主動想去的官員讓他們帶上一些工匠和刑徒,去協助陛下建城。
第三件事,就是郡縣之上再設一州,劃分天下九州。
朱平手指著輿圖,嘴巴不停歇。
“巴蜀當然要分開,益州牧統轄蜀郡、巴郡,蜀郡下在置一個楊郡,把蜀郡、巴郡各一部分化進去,自貢的鹽井也給楊郡……”
更懵逼的百官們:啊,這麽大的事,陛下都不回來的嗎?
廷尉周離聽完朱平的安排,又看看一言不發,明顯也是才知道這個消息的公孫丞相,忍不住道:“這真是陛下的命令?”
“周廷尉,我可是那假傳陛下聖意之人?”朱平抬起頭,表情很是神氣,不緊不慢從袖子下摸出一個皮革公文包,打開從裏麵掏出一份公文。
“這是陛下親手所書,上麵還有陛下私印。”
就沒怎麽見過皇帝親自動手寫詔書,好奇皇帝字跡和文采的百官紛紛圍上去觀摩。
嗯,這字篆書夾雜新字,完整的新字洛陽學宮都還沒出來,陛下仗著他們能看懂,是裝都不裝了。
陛下這字跡挺好看的,筆力遒勁,婉若遊龍。
奉常李理有點質疑:“這真是陛下所書?”
朱平瞪了他一眼:“我什麽時候是這等無信之人?陛下親手所書,我親眼所見!”
事關朝中大事,陛下不在你們懷疑懷疑我也就算了,這種皇帝親筆的事,我有必要給他撒謊嗎?
見過皇帝簽字的少府令南維作證:“確實是陛下親手所書。”
在帛布和竹簡上,陛下懶得書寫,但是拿起毛筆在木板上寫寫畫畫的時候,他的手真的很流暢。
太史令也作證,這是真的。
有官員奇了怪了,“所以,陛下這不是學的挺好的嗎,為何不愛寫字?”
大家都先入為主,認為陛下打小就不聽課,學習一般,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不愛寫東西,批奏折一般就寫個過,無聊的內容他都一個已閱,有問題的圈出來單獨和三公商議。
在洛京的時候他一直都是這樣,把自己的偷懶和臣子們的用處發揮到極致,真沒幾個官員看過他親手所書的完整政令,一句都沒有,全是丞相寫的。
今天再看朱平帶回來的這份詔令,字跡好看,每個字還大小一樣,間隔距離相同,強迫症看了都欣喜若狂。
再看內容,關於地方州郡縣三級劃分製度和安排,陛下說是他和禦史大夫暫且商定的,事情全權交由禦史大夫負責,還有更多細節由禦史大夫和百官們共同商議。
內容比較口語,沒有現在官方文書那樣言簡意賅,但也簡潔明了,看下來就讓人清楚這到底是做什麽的。
您這不是可以自己寫詔令的嗎,陛下!
很快,看詔書的人中就有人發現了不對。
公孫弘摸著詔書光滑柔軟的平麵,問:“朱平,這是何物?”
摸著比麻布光滑,但滑的程度不如絲綢,但指在上麵還摸不出任何經緯線,絕不是紡織品。
朱平為他的洛陽同僚們介紹道:“陛下稱其為紙,是內官重山帶領扶仙宮的工匠們試驗一年製出來的。柔軟輕盈,光潔如玉,對墨的吸附能力極強。
現在紙張產量不多,暫且隻能供應陛下寫寫詔書。陛下說了,等過幾年,以後朝廷所用文書和朝野所看之書,都換成紙張……”
其實也想跟著去長安,但這次堅決被皇帝留下來的刁無忌興奮道:“那這豈不是由陛下所書,天下底下第一份的紙張詔書?”
朱平笑著點頭,“自然。”
然後他從包裏又摸出幾張卷起來的紙,把它們在木地板上鋪開,拿木鎮紙壓著。
“陛下也賜予了我幾張,允我自由使用。”
然後對公孫弘道:“ 丞相也有,東西在我馬車上,等會給你。”
不少官員摸著潔白光滑的紙張,看看陛下所寫的詔書,再摸摸光潔的紙張,渴求的目光看向朱平。
朱平:“等年底吧,陛下說新的紙年底就能造出來了。”
有官員好奇盯著朱平的包很久了,這下不再遮掩,“禦史大夫,你手中這個……”
朱平拿著包,粗糙的手指很是愛惜的在上撫摸,“這是陛下親手所製的公文包,賜予我裝詔令文書。裏頭不小,還能裝紙筆印鑒,日常辦公會更方便。”
不說別的功能,就一個陛下親手所製,已經吸引了全場人的目光。
不是,這東西公孫丞相都沒有,你老小子怎麽弄來的?
陛下憑什麽給你?就憑你去了一趟長安?
朱平給他們看夠了,在眾人豔羨的目光下把紙又收回包裏,咳了一聲,“這包丞相和太尉也有,陛下托我帶過來了。一個手提,一個背包,陛下讓你們自己選。”
公孫弘和劉奉放了心,包裏肯定是有陛下給他們的紙,這不是朱平獨有的待遇。
老丞相摸了摸胡子,對著眾人微笑:“我們繼續來討論州屬的劃分和州牧人選。”
一直低調做太尉的劉奉加入群聊。
隻看州所管轄範圍的劃分,把一些有完整地形和文化認同的郡列出來分開,顯然陛下心中自有計較,這事他覺得有必要再好好為陛下謀劃一二。
十二月中旬,平原侯府近幾日迎來送往的工作多了不少,隻因平原侯穆王孫七十九壽辰要來了。
時人大多不慶祝壽辰,但過了六十,還能活著的人總是格外受尊敬,更不要說穆王孫都快八十了。
去年的這時候,穆王孫隻是78,皇帝還在外歸期不定,整個洛京都在為他擔心,平原侯府也隻是私下裏給穆王孫準備了一頓好一些的飯食,並無其他慶祝,連祝壽都沒有。
大晉慶九不慶十,九為極數,過滿則溢,逢十的整壽必須提前一年進行慶祝,七十九的穆王孫,如果家裏子孫不給辦壽宴,都會被外人指著罵不孝。
於是平原侯府開始裝點起來,朝中百官,洛京權貴,洛陽學宮裏的人,穆王孫的弟子門徒……每日都有不同的人提前送上賀禮。
十二月二十那天,平原侯府門前車水馬龍,上至丞相,下至洛陽學宮的士人,都來平原侯府給穆王孫祝壽。
平原侯世子帶著兄弟孩子們一起張羅待客,慶幸侯府夠大,慶祝的工作他們也整整準備了一年,足夠安置的下這麽多的客人。
在這樣的日子裏,哪怕是致仕以後就很少出麵的穆王孫,也不由自主的臉上帶了笑意,溫和的和每一個朝他祝壽的點頭致意。
權貴便不提了,從朝臣到士人,老人精穆王孫能看出來他們的變化。
不是說他們改變了思想觀念,成了皇帝心中想要的官員,而是指他們每一個人眼中都飽含期待。
朝廷最怕有大動作,但更不能沒有動作。皇帝登基以來,朝廷就開始加速連軸轉的模式,改革製度後不同崗位的官員都很忙碌,所有人上一件事都沒有忙完就很清楚後麵皇帝還有事情等著。
他們是忙碌的,但是皇帝獎罰分明,該賞賜的時候從來不會手緊,已經連未來的官員晉升途徑都在規劃之中,官員們自然會有動力做事,為自己、為家族爭個榮耀。
士人們也是開心的。
有了洛陽學宮,有每月初八的人才甄選,就算選的人再少,那也不看門第,隻看才能,大晉一統了,他們也仍有往上的通道。
那些諸國舊人們也有了光明正大悼念故國機會——進入學宮,為故國編書修史。
於朝廷而言,皇帝雖然不按常理行動,但心中看重規章製度,天黑了自己寧可在城門口住一夜都不會命人打開城門,破壞規矩。
他在完善大晉法律的修訂,朝廷內部的行政體係也在一點點修改,讓朝廷能夠跟得上全新的大晉。
一統諸國之後就停下來休養生息的國家,又煥發出了自己新的生機。
這所有的變化穆王孫都看在眼裏,讓他這個大晉老人也心裏頗為欣慰,那些對晉的憂慮似乎正在慢慢減少。
唯一讓他擔憂的,就是不知天子對晉能有幾分留戀。
閔帝去世太久了,等到太皇太後也去了,沒有多少親人的天子,如果麵對的大晉仍然是一個達不到他期望的國家,他會如何?
對著聯袂而來為他祝壽的朝廷三公,穆王孫給麵子的舉起酒杯,喝了口白水。
算了,這些都是公孫弘這些小輩要操心的事,說不定那時候連公孫弘他們都不在了,自己這已經要入土的人就不要操心這個了。
樂聲演奏個不停,平原侯府上下都是喧鬧之聲。
忽然管家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身後跟著幾個小黃門,朝著廳內喊道:“陛下,陛下來了!”
從外到裏,場內的客人們紛紛收了聲音,演奏的樂師們也停下手中動作,所有人都放下手中酒杯,恭敬的低首。
他們眼睛餘光看見一群人進了平原侯府,中間的青色長袍尤為突出。
穆王孫世子主動為皇帝引路,眼神示意家人快些加座。
穆王孫身旁很快就被搬上了一張食案。
“老師莫動。孤是來為你祝壽,哪有壽星來迎接的道理。”
小白按住要起身的穆王孫,徑直坐到他邊上一席。
“孤也不知道該送老師什麽壽禮會比較好,隻能自己琢磨。”
小白對著童明一點頭,讓童明打開匣子,展出裏麵一卷不同於以往的詔書。
“老師年少出仕,為我大晉修法定策、舉薦賢才,六十多年來一心為晉,功業數不勝數。
我大晉功臣,當於太廟庭祀。後世子孫當敬之,皆依禮祀之。”
穆王孫滿是皺紋的臉上動了又動,眼皮一跳,老而不渾的眼睛怔愣住了。
小白親自拿出詔書,送至穆王孫麵前。
“老師的功績配享太廟。
大晉在一日,老師的功績就不會被忘記,所有第五家的子孫都不得改變孤今日之命,代代子孫都要在太廟供奉祭祀老師。”
這的確是個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禮物。
連穆王孫也認為在沒有比這更榮耀的禮物了。
穆王孫盯著眼前的詔書,在家中子孫熱切的目光中,緩緩伸出了手。
不等他抬起來,小白直接把詔書塞進他手中,轉頭去找他的起居郎。
“周劼,你是起居郎,今日之事一字不落的記下。”
-
小劇場
前麵的朱平:全新的政令,全新的紙張,陛下手作的公文包,讓我看看是誰才有?是我啊!
好吧,丞相和太尉也有,我們三公一個不落。
穆王孫壽宴上的朱平:我靠!好榮耀,好神聖的禮物,想要!
其他同樣在場眾人:這種榮耀居然是可以給出來的嗎!?
陛下,您再看看我們新人啊!
地下阿飄們圍著第五家的阿飄:你們家的廟這麽不值錢啊,臣子都能進?
第五家阿飄們一巴掌扇上去:沒文化的東西,不知道伊尹配享先公、先王嗎,你們懂什麽,這是提高我們第五家廟的含金量!
心滿意足的禦史大夫朱平在確定陛下年前不會亂跑,會回洛京過年、祭祀太廟後,也很利索的和小白辭別,回了洛京。
沒有皇帝的小朝會,第一件事,先跟百官定下都城改名。
別等過年了,年前就開始,洛京改回洛陽,陛下回來前這裏就要成為洛陽。
改名字這事百官雖然覺得突如其來,但洛陽的名字古已有之,叫回去不算什麽,就當陛下難得心血來潮吧。
同意,下一個。
下一個就是灃稿改名長安,陛下正在那兒建城。目前還隻是帶著一小批少府的人勘測燒磚,沒有正經開始建,但後麵朝廷肯定是要調撥人手的。
總之名字先改,洛陽縣令和長安縣令也全都改名升級成府尹,對,沒錯,它們都是我大晉都城了。
百官們懵圈中。
什麽鬼,我們大晉那麽多現有的古城,曾經的諸國國都,怎麽陛下偏偏選了灃稿,還給取了長安這麽好的名字。
有眼光的拿起輿圖一看,就知道長安的選址很是考究,不止雙手讚同,還主動提議去幫助陛下建城。
王歸都和張巍帶著人手四處奔走修路建設驛站了,我們也沒什麽事,就讓我們去長安協助陛下建城吧,禦史大夫。
朱平點了頭,主動想去的官員讓他們帶上一些工匠和刑徒,去協助陛下建城。
第三件事,就是郡縣之上再設一州,劃分天下九州。
朱平手指著輿圖,嘴巴不停歇。
“巴蜀當然要分開,益州牧統轄蜀郡、巴郡,蜀郡下在置一個楊郡,把蜀郡、巴郡各一部分化進去,自貢的鹽井也給楊郡……”
更懵逼的百官們:啊,這麽大的事,陛下都不回來的嗎?
廷尉周離聽完朱平的安排,又看看一言不發,明顯也是才知道這個消息的公孫丞相,忍不住道:“這真是陛下的命令?”
“周廷尉,我可是那假傳陛下聖意之人?”朱平抬起頭,表情很是神氣,不緊不慢從袖子下摸出一個皮革公文包,打開從裏麵掏出一份公文。
“這是陛下親手所書,上麵還有陛下私印。”
就沒怎麽見過皇帝親自動手寫詔書,好奇皇帝字跡和文采的百官紛紛圍上去觀摩。
嗯,這字篆書夾雜新字,完整的新字洛陽學宮都還沒出來,陛下仗著他們能看懂,是裝都不裝了。
陛下這字跡挺好看的,筆力遒勁,婉若遊龍。
奉常李理有點質疑:“這真是陛下所書?”
朱平瞪了他一眼:“我什麽時候是這等無信之人?陛下親手所書,我親眼所見!”
事關朝中大事,陛下不在你們懷疑懷疑我也就算了,這種皇帝親筆的事,我有必要給他撒謊嗎?
見過皇帝簽字的少府令南維作證:“確實是陛下親手所書。”
在帛布和竹簡上,陛下懶得書寫,但是拿起毛筆在木板上寫寫畫畫的時候,他的手真的很流暢。
太史令也作證,這是真的。
有官員奇了怪了,“所以,陛下這不是學的挺好的嗎,為何不愛寫字?”
大家都先入為主,認為陛下打小就不聽課,學習一般,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不愛寫東西,批奏折一般就寫個過,無聊的內容他都一個已閱,有問題的圈出來單獨和三公商議。
在洛京的時候他一直都是這樣,把自己的偷懶和臣子們的用處發揮到極致,真沒幾個官員看過他親手所書的完整政令,一句都沒有,全是丞相寫的。
今天再看朱平帶回來的這份詔令,字跡好看,每個字還大小一樣,間隔距離相同,強迫症看了都欣喜若狂。
再看內容,關於地方州郡縣三級劃分製度和安排,陛下說是他和禦史大夫暫且商定的,事情全權交由禦史大夫負責,還有更多細節由禦史大夫和百官們共同商議。
內容比較口語,沒有現在官方文書那樣言簡意賅,但也簡潔明了,看下來就讓人清楚這到底是做什麽的。
您這不是可以自己寫詔令的嗎,陛下!
很快,看詔書的人中就有人發現了不對。
公孫弘摸著詔書光滑柔軟的平麵,問:“朱平,這是何物?”
摸著比麻布光滑,但滑的程度不如絲綢,但指在上麵還摸不出任何經緯線,絕不是紡織品。
朱平為他的洛陽同僚們介紹道:“陛下稱其為紙,是內官重山帶領扶仙宮的工匠們試驗一年製出來的。柔軟輕盈,光潔如玉,對墨的吸附能力極強。
現在紙張產量不多,暫且隻能供應陛下寫寫詔書。陛下說了,等過幾年,以後朝廷所用文書和朝野所看之書,都換成紙張……”
其實也想跟著去長安,但這次堅決被皇帝留下來的刁無忌興奮道:“那這豈不是由陛下所書,天下底下第一份的紙張詔書?”
朱平笑著點頭,“自然。”
然後他從包裏又摸出幾張卷起來的紙,把它們在木地板上鋪開,拿木鎮紙壓著。
“陛下也賜予了我幾張,允我自由使用。”
然後對公孫弘道:“ 丞相也有,東西在我馬車上,等會給你。”
不少官員摸著潔白光滑的紙張,看看陛下所寫的詔書,再摸摸光潔的紙張,渴求的目光看向朱平。
朱平:“等年底吧,陛下說新的紙年底就能造出來了。”
有官員好奇盯著朱平的包很久了,這下不再遮掩,“禦史大夫,你手中這個……”
朱平拿著包,粗糙的手指很是愛惜的在上撫摸,“這是陛下親手所製的公文包,賜予我裝詔令文書。裏頭不小,還能裝紙筆印鑒,日常辦公會更方便。”
不說別的功能,就一個陛下親手所製,已經吸引了全場人的目光。
不是,這東西公孫丞相都沒有,你老小子怎麽弄來的?
陛下憑什麽給你?就憑你去了一趟長安?
朱平給他們看夠了,在眾人豔羨的目光下把紙又收回包裏,咳了一聲,“這包丞相和太尉也有,陛下托我帶過來了。一個手提,一個背包,陛下讓你們自己選。”
公孫弘和劉奉放了心,包裏肯定是有陛下給他們的紙,這不是朱平獨有的待遇。
老丞相摸了摸胡子,對著眾人微笑:“我們繼續來討論州屬的劃分和州牧人選。”
一直低調做太尉的劉奉加入群聊。
隻看州所管轄範圍的劃分,把一些有完整地形和文化認同的郡列出來分開,顯然陛下心中自有計較,這事他覺得有必要再好好為陛下謀劃一二。
十二月中旬,平原侯府近幾日迎來送往的工作多了不少,隻因平原侯穆王孫七十九壽辰要來了。
時人大多不慶祝壽辰,但過了六十,還能活著的人總是格外受尊敬,更不要說穆王孫都快八十了。
去年的這時候,穆王孫隻是78,皇帝還在外歸期不定,整個洛京都在為他擔心,平原侯府也隻是私下裏給穆王孫準備了一頓好一些的飯食,並無其他慶祝,連祝壽都沒有。
大晉慶九不慶十,九為極數,過滿則溢,逢十的整壽必須提前一年進行慶祝,七十九的穆王孫,如果家裏子孫不給辦壽宴,都會被外人指著罵不孝。
於是平原侯府開始裝點起來,朝中百官,洛京權貴,洛陽學宮裏的人,穆王孫的弟子門徒……每日都有不同的人提前送上賀禮。
十二月二十那天,平原侯府門前車水馬龍,上至丞相,下至洛陽學宮的士人,都來平原侯府給穆王孫祝壽。
平原侯世子帶著兄弟孩子們一起張羅待客,慶幸侯府夠大,慶祝的工作他們也整整準備了一年,足夠安置的下這麽多的客人。
在這樣的日子裏,哪怕是致仕以後就很少出麵的穆王孫,也不由自主的臉上帶了笑意,溫和的和每一個朝他祝壽的點頭致意。
權貴便不提了,從朝臣到士人,老人精穆王孫能看出來他們的變化。
不是說他們改變了思想觀念,成了皇帝心中想要的官員,而是指他們每一個人眼中都飽含期待。
朝廷最怕有大動作,但更不能沒有動作。皇帝登基以來,朝廷就開始加速連軸轉的模式,改革製度後不同崗位的官員都很忙碌,所有人上一件事都沒有忙完就很清楚後麵皇帝還有事情等著。
他們是忙碌的,但是皇帝獎罰分明,該賞賜的時候從來不會手緊,已經連未來的官員晉升途徑都在規劃之中,官員們自然會有動力做事,為自己、為家族爭個榮耀。
士人們也是開心的。
有了洛陽學宮,有每月初八的人才甄選,就算選的人再少,那也不看門第,隻看才能,大晉一統了,他們也仍有往上的通道。
那些諸國舊人們也有了光明正大悼念故國機會——進入學宮,為故國編書修史。
於朝廷而言,皇帝雖然不按常理行動,但心中看重規章製度,天黑了自己寧可在城門口住一夜都不會命人打開城門,破壞規矩。
他在完善大晉法律的修訂,朝廷內部的行政體係也在一點點修改,讓朝廷能夠跟得上全新的大晉。
一統諸國之後就停下來休養生息的國家,又煥發出了自己新的生機。
這所有的變化穆王孫都看在眼裏,讓他這個大晉老人也心裏頗為欣慰,那些對晉的憂慮似乎正在慢慢減少。
唯一讓他擔憂的,就是不知天子對晉能有幾分留戀。
閔帝去世太久了,等到太皇太後也去了,沒有多少親人的天子,如果麵對的大晉仍然是一個達不到他期望的國家,他會如何?
對著聯袂而來為他祝壽的朝廷三公,穆王孫給麵子的舉起酒杯,喝了口白水。
算了,這些都是公孫弘這些小輩要操心的事,說不定那時候連公孫弘他們都不在了,自己這已經要入土的人就不要操心這個了。
樂聲演奏個不停,平原侯府上下都是喧鬧之聲。
忽然管家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身後跟著幾個小黃門,朝著廳內喊道:“陛下,陛下來了!”
從外到裏,場內的客人們紛紛收了聲音,演奏的樂師們也停下手中動作,所有人都放下手中酒杯,恭敬的低首。
他們眼睛餘光看見一群人進了平原侯府,中間的青色長袍尤為突出。
穆王孫世子主動為皇帝引路,眼神示意家人快些加座。
穆王孫身旁很快就被搬上了一張食案。
“老師莫動。孤是來為你祝壽,哪有壽星來迎接的道理。”
小白按住要起身的穆王孫,徑直坐到他邊上一席。
“孤也不知道該送老師什麽壽禮會比較好,隻能自己琢磨。”
小白對著童明一點頭,讓童明打開匣子,展出裏麵一卷不同於以往的詔書。
“老師年少出仕,為我大晉修法定策、舉薦賢才,六十多年來一心為晉,功業數不勝數。
我大晉功臣,當於太廟庭祀。後世子孫當敬之,皆依禮祀之。”
穆王孫滿是皺紋的臉上動了又動,眼皮一跳,老而不渾的眼睛怔愣住了。
小白親自拿出詔書,送至穆王孫麵前。
“老師的功績配享太廟。
大晉在一日,老師的功績就不會被忘記,所有第五家的子孫都不得改變孤今日之命,代代子孫都要在太廟供奉祭祀老師。”
這的確是個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禮物。
連穆王孫也認為在沒有比這更榮耀的禮物了。
穆王孫盯著眼前的詔書,在家中子孫熱切的目光中,緩緩伸出了手。
不等他抬起來,小白直接把詔書塞進他手中,轉頭去找他的起居郎。
“周劼,你是起居郎,今日之事一字不落的記下。”
-
小劇場
前麵的朱平:全新的政令,全新的紙張,陛下手作的公文包,讓我看看是誰才有?是我啊!
好吧,丞相和太尉也有,我們三公一個不落。
穆王孫壽宴上的朱平:我靠!好榮耀,好神聖的禮物,想要!
其他同樣在場眾人:這種榮耀居然是可以給出來的嗎!?
陛下,您再看看我們新人啊!
地下阿飄們圍著第五家的阿飄:你們家的廟這麽不值錢啊,臣子都能進?
第五家阿飄們一巴掌扇上去:沒文化的東西,不知道伊尹配享先公、先王嗎,你們懂什麽,這是提高我們第五家廟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