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年8月,查理五世退位,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職位讓給了他的兄弟費迪南德。


    根據1521年的協議和1531年的選舉,費迪南德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holy roman emperor)和奧地利(austria)的大公(archduke of austria)。


    由於漫長的辯論和繁瑣的官僚程序,帝國議會(imperial diet)直到1558年5月3日才接受了這次帝國繼位。


    教皇(pope)拒絕承認費迪南德為皇帝,直到1559年法蘭西與哈布斯堡達成和平。


    費迪南德在位期間,特倫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結束。


    為了確保他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的繼位,費迪南德在1562年組織了一次帝國選舉。


    特倫特會議的一些問題在費迪南德皇帝與教皇特使莫羅內(morone)之間達成的妥協後得以解決。


    在帝國費迪南德的重要發明之一是霍夫戰爭委員會(hofkriegsrat,aulic war council),該委員會於1556年正式成立,負責協調所有哈布斯堡領土內外的軍事事務。


    它與帝國法院(reichshofkanzlei)以及霍夫財政局(hofkammer)一起,構成了維也納(vienna)哈布斯堡政府的核心機構。


    帝國法院複活,專門處理與帝國特權相關的事務。


    1556年,頒布了一項法令,確保帝國事務和王朝事務由同一機構中的兩個官員小組分別管理。


    在他統治期間,這些機構中的貴族權力受到了限製。


    對於每個領地組,設立了專門的管理和財政辦公室。


    與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查理五世不同,費迪南德一世並不是一個遊牧式的統治者。


    1533年,他將居所搬到了維也納,並在那裏度過了大部分時間。


    經曆了1529年的土耳其圍城戰後,費迪南德致力於將維也納打造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在1558年繼位後,維也納成為了帝國的首都。


    ---


    自1542年以來,查理五世和費迪南德能夠征收“公用便士”(mon penny)稅或“土耳其援助”(turkenhilfe),旨在保護帝國免受奧斯曼帝國或法國的威脅。


    然而,由於匈牙利並非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因此針對匈牙利的帝國援助取決於政治因素。


    該義務僅在維也納或帝國受到威脅時生效。


    費迪南德統治下的匈牙利西部地區被稱為“皇家匈牙利”(royal hungary)。


    作為奧地利(austria)、波希米亞(bohemia)和皇家匈牙利的統治者,費迪南德采取了中央集權政策,與當時其他君主共同建設絕對君主製。


    1527年,在即位不久後,他為自己的世襲領地發布了一部憲法(hofstaatsordnung),並在普雷斯堡(pressburg)為匈牙利建立了奧地利式的機構,在布拉格(prague)為波希米亞設立了機構,在布雷斯勞(breu)為西裏西亞(silesia)設立了機構。


    費迪南德能夠為他的領地引入更統一的政府,同時加強對波希米亞財政的控製,波希米亞為他提供了一半的收入。


    然而,這些政府基本上仍然相互獨立。


    奧地利人可以在波希米亞的行政機構中發展事業,但通常需要歸化,除了一些皇家保護者,如弗洛裏安·格裏斯貝克(florian griespeck),而波希米亞人晉升到奧地利政府幾乎是不可能的(與未來形成鮮明對比)。


    作為一位選舉產生的國王,他逐漸推動君主製走向世襲製,最終在費迪南德二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實現。


    ---


    1547年,波希米亞貴族因費迪南德下令波希米亞軍隊對德意誌新教徒采取行動而反叛。


    在鎮壓叛亂後,他通過限製波希米亞城市的特權並插入一批新的皇家官員以控製城市當局進行報複。


    費迪南德是反宗教改革的支持者,並幫助領導天主教對他所視為新教主義異端浪潮的回應。


    例如,在1551年,他邀請耶穌會士前往維也納(vienna),並在1556年邀請他們前往布拉格(prague)。


    最終,在1561年,費迪南德恢複了此前因新教徒成功而被解散的布拉格大主教區(archdiocese of prague)。


    在奧斯曼帝國入侵匈牙利後,傳統的匈牙利加冕城市塞凱什費赫爾瓦爾(székesfehérvár)被奧斯曼帝國占領。


    因此,在1536年,匈牙利飲食(diet)決定在普雷斯堡(pressburg)設立新的國王加冕地點及飲食會議地點。


    費迪南德建議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飲食應共同召開會議並進行辯論,但所有各方均拒絕這一創新。


    在匈牙利,君主製一直保持選舉製,直到162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女性繼承權在1723年被承認),盡管費迪南德之後的國王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


    然而,奧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之間形成了一種初步的聯盟,基於共同的法律地位。


    費迪南德有興趣將波希米亞與帝國的管轄分開,並使波希米亞與帝國之間的聯係更加鬆散(波希米亞不需要向帝國納稅)。


    隨著他獲得波希米亞國王作為帝國王子-選帝侯的權利,他能夠給予波希米亞(以及上盧薩蒂亞、下盧薩蒂亞、西裏西亞和摩拉維亞等相關領土)與奧地利相同的特權地位,從而確認了他在帝國中的優越地位。


    ---


    1562年12月,費迪南德讓他的長子馬克西米大公(archduke maximilian)當選為羅馬之王(king of the romans)。


    隨後,他在波希米亞繼承王位,並在1563年獲得匈牙利王位。


    費迪南德於1564年在維也納去世,葬於布拉格(prague)聖維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他去世後,馬克西米連順利登基。


    ---


    哈布斯堡王朝的分裂發生在1556年。


    費迪南德的遺產最終證明是持久的。


    盡管缺乏資源,他仍在兄弟的有限支持下成功抵禦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並甚至保住了匈牙利的一部分,這為哈布斯堡王朝後來的全麵征服奠定了基礎。


    在自己的領土上,他建立了一個稅收體係,雖然不完善,卻延續到了他的繼任者時期。


    他對新教改革的處理方式比他的兄弟更加靈活和有效,並在1555年達成的和解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開啟了德國的和平時代。


    他的政治才能總體上是謹慎而有效的。


    然而,當他參與更具冒險性的活動時,比如對布達(buda)和佩斯特(pest)的進攻,往往以失敗告終。


    費希特納(fichtner)指出,費迪南德是一位平庸的軍事指揮官(因此在匈牙利與奧斯曼帝國打交道時麵臨許多困難),但他是一位充滿活力和極具想象力的行政管理者,為他的帝國構建了一個框架,這一框架延續到了十八世紀。


    這個框架包括一個宮廷委員會、秘密委員會、中央財政和軍事事務機構,書麵業務由一個共同的文書處進行。


    在他在位期間,波希米亞和匈牙利抵製與這一結構的合作,但德意誌地區普遍模仿了這一模式。


    費迪南德也是藝術的讚助人,他裝飾了維也納和布拉格。


    他重新組織了維也納大學。


    他還邀請耶穌會士來到首都,吸引意大利和低國家的建築師和學者,創造了圍繞宮廷的知識氛圍。


    他促進了對東方語言的學術興趣。


    受邀的人文主義者對他的兒子馬克西米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特別喜歡音樂和狩獵。


    雖然不是一位天賦異稟的指揮官,但他對軍事事務感興趣,並在統治期間參與了幾次戰役。


    他是最後一位在亞琛(aachen)加冕的德國國王。


    ---


    說完費迪南德一世,繼續回到海雷丁的曆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雷丁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強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強魂並收藏海雷丁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