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到海雷丁的曆史,繼續圍攻科孚島的部分。


    盡管蘇萊曼大帝將他的整個軍隊和三十門大炮(包括一門重達五十磅的巨炮,世界上最大的火炮)部署在科孚島,但島上的城堡和防禦工事頑強抵抗,直到秋季來臨,奧斯曼都未能攻陷城堡,軍隊和艦艇隻好決定撤離。


    乍一看,這一年的戰役似乎並不成功,布林迪西(brindisi)和科孚島都未落入土耳其之手。


    然而,海雷丁·巴巴羅薩早前對阿普利亞(apulia)的突襲,帶來了大量奴隸和掠奪,如今已被他對愛奧尼亞和愛琴海的毀滅性進攻所覆蓋。


    帕克斯(paxos),不久前還是安德烈亞·多裏亞得勝之所,如今已被占領,絕大多數居民被奴役。


    這些海上的掠奪者同樣對威尼斯在愛奧尼亞的其他領土進行了劫掠,威力甚至超過了那些定期侵擾島嶼的地震。


    巴巴羅薩在冬季向金角灣航行途中,經過馬塔潘角(cape matapan),在愛琴海肆虐,其威力甚至超過了冬季的風暴。


    幾乎所有威尼斯的島嶼突然發現與奧斯曼帝國的長期和平宣告結束。


    它們的商船被抓,年輕男性被迫成為槳手勞作,年輕女性則被綁架,運往君士坦丁堡出售。


    更糟的是,他們被告知,若不想再次遭受襲擊,必須向崇高門(sublime porte,代指奧斯曼)繳納年貢。


    威尼斯曾與土耳其發生過衝突,但這是她第一次麵對一個建造良好、人員充足且由海雷丁·巴巴羅薩指揮的奧斯曼艦隊。


    威尼斯共和國一定會痛苦地懊悔當初愚蠢地挑起這場衝突的日子。


    威尼斯的經濟依賴海上貿易,任何幹擾都將對其造成災難。


    盡管在接下來的近兩個世紀裏,她仍將保持在希臘及島嶼上的領土。


    時而失去,時而收複,總是勇敢抵抗。


    但從奧斯曼蘇丹蘇萊曼大帝召回巴巴羅薩重組奧斯曼艦隊的那一刻起,威尼斯的命運就已注定。


    ---


    雖然科孚島未能攻克,奧斯曼的大炮還是值得說下。


    曆史上最著名的大炮是在奧斯曼帝國製造的,瞄準兵摧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幫助奧斯曼人在1453年攻陷了這座城市。


    這座古老城市的防禦係統比英國人、勃艮第人和法國人所征服的城鎮與城堡的防禦要強大得多。


    正如一位希臘曆史學家所說:“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是文明世界中最著名且複雜的防禦係統;它保護這座城市免受每一位假想征服者的侵擾,長達十五個世紀。”


    如果我們將“文明世界”這一短語替換為“西方世界”,那麽這位曆史學家的說法是正確的。


    君士坦丁堡的防禦被認為幾乎是固若金湯的。


    然而,這並未能阻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d ii,1432–1481)。


    年輕、聰明且意誌堅定的他進行了細致的準備,收集材料——硝石、硫磺、銅、鐵,並以高額薪水和創造性自主權吸引大炮製造者。


    最著名的製造者是一位名叫尤爾班(urban)的匈牙利人,他是拜占庭皇帝的員工。


    因未能獲得加薪而憤怒,他越境與穆罕默德二世會麵。


    蘇丹問尤爾班是否能製造出足以破壞君士坦丁堡城牆的炮。


    尤爾班回答說:“我的大炮發射的炮彈能將它們摧毀,甚至連巴比倫的城牆也不例外。”


    穆罕默德二世雇傭了他,並支付了豐厚的薪水。


    正如一位編年史家所言:“如果拜占庭皇帝能給他四分之一的薪水,他就不會逃出君士坦丁堡。”


    尤爾班工作了三個月,積累了四十噸錫和銅,設計模具、熔化、鑄造。


    最終,一位當代人士寫道:“一個可怕且前所未見的怪物被建造出來。”


    資料顯示,這門大炮長達二十到三十英尺(六到九米)。


    每次發射它特別製造的石彈,需要數百磅火藥,而每顆石彈的重量在一千二百到一千八百磅之間(約五百五十到八百公斤)。


    2000年代早期,一些學者測量了這門怪物遺留下來的炮彈,發現其直徑為三十九英寸(約九十九厘米)!


    ---


    一位拜占庭(byzantine)當代人寫道,這門大炮“是令人恐懼的景象;如果聽說過它,人們根本不願接受或承認它的存在。”


    在準備發射測試炮時,首都的居民被警告要尋找掩護:炮聲可能讓人失聲,甚至導致孕婦流產。


    這門大炮在穆罕默德(mehmet)宮殿的大門附近發射。


    地麵震動,轟鳴聲傳至四英裏外,炮彈飛行了一英裏,留下一個六英尺深的彈坑。


    運輸這門大炮需要六十頭牛拉三十輛貨車,由兩百名搬運工引導。


    五十名木匠和兩百名工人在他們之前,建造橋梁和整平地麵。


    最終,它被安裝到炮陣中,瞄準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這並不是唯一一門指向城市的炮。


    穆罕默德擁有數十件巨型炮。


    正如一位目擊者所寫,一些大炮發射的石彈高達膝蓋,而另一些則達到腰部。


    另一位目擊者寫道:“他們有五十門大炮和五百門小炮。”


    還有一位目擊者表示,其他的大炮也並不比這門怪物小多少。


    許多炮發射重達五百磅的炮彈,另一些則是八百磅的。


    這些大炮向君士坦丁堡城牆最薄弱的部分開火,連續轟炸了五十五天。


    正如一位希臘當代人克裏托布洛斯(kritoboulos)所述:


    “石頭以巨大的力量和速度撞擊城牆,立刻使其搖動和倒塌,石頭本身則破碎成許多碎片,四處散落,砸傷附近的人。有時它會摧毀整段牆體,有時摧毀半段,有時則是塔樓、炮台或城垛的較大或較小部分。


    沒有任何部分的牆足夠堅固、抵抗力足夠強或厚度足夠大,能夠承受這種力量和這種石彈的衝擊。”


    然而,這門怪物本身並不是特別有效。


    為了瞄準它,必須逐塊在其下方堆積木梁,然後用繩索將其固定在位,以免因爆炸的力量而滑動,錯過目標。


    每次發射後,必須用熱油冷卻,並且每三小時隻能發射一次。


    有些記錄甚至說它在圍城戰早期就發生了裂縫,之後從未得到適當的修複。


    ---


    但穆罕默德其他的炮兵同樣有效,包括小型炮,這些炮開始在歐洲和奧斯曼帝國中取代巨型炮。


    防守者修複了缺口,並用自己的優良火炮抵擋攻擊者,這些火炮


    “一次可以發射五到十顆子彈,每顆子彈大約有核桃大小,具有強大的穿透力。


    如果其中一顆擊中武裝的士兵,會穿透他的盾牌和身體,繼續擊中任何在他麵前的人,甚至擊中第三個,直到火藥的力量減弱。


    因此一發子彈可能擊中兩到三個人。”


    但防守者的數量遠不及攻方。


    在最後的攻擊中,蘇丹的軍隊衝破了缺口。


    奧斯曼人進行了掠奪、搶劫、強奸和屠殺:“城市裏的血流淌如同暴雨後排水溝裏的雨水。”


    古城的淪陷被視為軍事曆史上的一個關鍵事件,象征著炮兵的勝利。


    著名曆史學家邁克爾·霍華德(michael howard)寫道:“土耳其炮兵摧毀君士坦丁堡的城牆象征著……西方人曆史長河中一個時代的結束。”


    近年來,有學者寫道:“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可能是第一個結果由炮兵力量決定的重要事件。”


    這一觀點追溯到啟蒙時代的英國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他曾寫道:“這種震耳欲聾的炮火是針對那些僅為抵禦古代較弱武器而建造的城牆和塔樓。”


    吉本認為土耳其人之所以如此現代,是因為歐洲人的自身過錯:叛逃者泄露了技術和工藝,這是一種“叛徒的背叛”。


    當然,這一觀點是有缺陷的。


    土耳其人並不落後,他們的軍事力量是當時的尖端,甚至在某些方麵超越了西歐的能力。


    同樣重要的是,認為技術摧毀君士坦丁堡的觀點被誇大了。


    一方麵,拜占庭人也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火炮。


    此外,經濟和財政因素也起了作用。


    拜占庭人在開支上遠遠落後。


    炮兵製造者尤爾班並不是唯一一個感覺薪水過低、在城牆另一邊找到更好機會的人。


    我們還必須給予穆罕默德本人應有的認可,他是一位沉默寡言但精明的領導者,對征服表現出深厚的興趣。


    當時的人甚至指出他“設計了各種機器”。


    例如,在某個時刻,他的炮手試圖瞄準一些敵艦,但發現炮彈的瞄準被城牆擋住。


    根據一位編年史家的描述,穆罕默德提議建造“一種稍微改動設計的不同炮,可以將石頭發射到很高的地方,這樣當石頭落下時,會擊中艦船的中部並將其擊沉。


    他說,必須先進行瞄準和校平,通過數學計算來獲取測量,然後再發射。”這門炮的效果極佳。拜占庭人不僅在支出上落後,他們在領導上也落後。


    然而,毫無疑問,火炮改變了圍攻戰術。


    當現代火炮遇上古老城牆時,城牆敗下陣來。


    正如吉本(gibbon)所寫:“在這個時代的總體戰爭中,優勢在於那些常常是攻擊者的一方;一段時間內,攻防的比例被懸置。”


    許多曆史學家都沿襲了吉本的觀點,認為火炮改變了攻防之間的平衡,這一理論已成為軍事曆史中的普遍認知。


    奧斯曼人攻下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時就有如此強大的火炮,科孚島上部署的火炮威力可想而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雷丁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強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強魂並收藏海雷丁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