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兵發緬甸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申時行將自己的兒子安排到雲南楚雄府楚雄縣擔任知縣,過了沒幾天,他就後悔了。
因為,雲南燃起了戰火。
雲南總兵黔國公沐昌柞、雲南巡撫劉世曾聯名上疏,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師,緬甸軍隊入侵。
緬甸軍隊攻破施甸,繼而進攻順寧、盞達,兵鋒直指永昌、大理。
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昌祚移駐洱海,雲南巡撫劉世曾移駐楚雄,同時下令,參政趙睿駐守蒙化,屯田副使胡心得駐守騰衝,兵備僉事楊際熙駐守永昌,兵備僉事陸通霄駐守趙州。
此次上疏,目的有三。
一,向朝廷稟報情況。
二,請求調湖廣參將鄧子龍擔任永昌參將,調南京小教場坐營官劉綎任遊擊將軍守備騰衝。
三,允許雲南募兵並請朝廷派兵馳援。
緬甸此時為東籲王朝統治,而東籲王朝是一個新興政權,正處於上升期,自然是想要彰顯武力,攫取利益。
而萬曆時期,可以說是大明朝將要落幕的時刻。
縱觀萬曆一朝,四十八年的時間,緬甸基本上就沒消停過,雙方可以說是打滿了整個萬曆朝。
朱翊鈞接到雲南的軍報後,當即召集內閣、六部,來乾清宮議事。
兵部尚書梁夢龍率先奏報,“陛下,根據雲南的軍報,緬賊已經攻入雲南府邸順寧府,而雲南內地承平已久,武備鬆弛,將士損傷慘重。幸得黔國公與雲南巡撫劉世曾及時征招士兵,派遣官員分駐各地,這才穩住局勢。”
“隻是緬賊頗具實力,軍隊不下十萬之眾。”
在此之前,朱翊鈞已經翻閱了雲南送來的軍報,大致情況也已經了解。
“雲南巡撫劉世曾想要募兵,準。想調鄧子龍和劉綎入雲南協助守備,準。想要讓朝廷派軍馳援,準。”
“令貴州、廣西、四川,三省整頓兵馬,即刻馳援雲南。至於兵額,兵部覺得調多少合適?”
兵部尚書梁夢龍躬身道:“回稟陛下,西南各省中,當屬四川富庶。考慮到軍需輜重以及兵源情況,貴州、廣西各調五千人馬,四川調一萬人馬。”
朱翊鈞看向戶部尚書張學顏,“軍需方麵,戶部可有困難?”
戶部尚書張學顏躬身回答,“回稟陛下,戶部可以支撐大軍軍需。”
張居正主政大明朝十年,留下的家底還是很厚的,打這一仗,綽綽有餘。
朱翊鈞點點頭,“緬甸自朕登基之初,就屢屢襲擾雲南,這一次竟然聚集十萬大軍,攻入雲南腹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若是不給予嚴懲,先不說朝廷顏麵,我們也對不起雲南死難的百姓。”
朱翊鈞的意思很簡單,打,而且要大打。
朱翊鈞主持朝堂不久,亟需樹立權威,而樹立權威最高的方式,就是打一場勝仗。
曆史上,萬曆皇帝樹立權威,一是清算張居正,二,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的勝仗。
雖然這一次緬甸的軍隊有十萬之眾,但是,大明朝還真不懼於它。
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相當強悍,從明初到明末,三百年間,都很能打。
明朝,並不是因為軍隊不能打了,所以明朝不行了。
事實恰恰相反,是因為大明朝不行了,所以明朝的軍隊才不能打了。
明軍不滿響,滿響不可敵。
滿餉哪裏去,關外黃台吉。
前一句,沒有錯。
而事實上,明末滿餉的明軍很少,但依舊還能撐那麽長時間,很難的。
後一句,不對。
因為黃台吉的軍隊,壓根就不發響,軍隊供養全靠搶。
明末不滿餉的軍隊,還很能打,更何況是萬曆年間的軍隊。
曆史上,萬曆十二年,緬甸卷土重來,明軍把總高國春率五百人大敗緬甸軍隊上萬人。
所以,朱翊鈞對於明軍的戰鬥力,很有信心,加之張居正變法留下的底子,打這一仗,完全沒問題。
內閣首輔申時行,也主張打。
因為他是內閣首輔,國庫裏也有錢,他要是退縮了,先不說厭惡了皇帝,就那些禦史言官都能把他噴死。
再一個,他剛剛當上內閣首輔,他也需要樹立權威。這一仗贏了,不光權威有了,而且政績也有了。
還有一點,他的兒子申用懋,剛剛到雲南楚雄府楚雄縣擔任知縣,楚雄府離被緬甸軍隊攻破的順寧府可不遠。
於公於私,他都沒有理由說不打。
申時行躬身道:“陛下所言甚是,夷敵畏威而不懷德,緬甸本是我大明境內一土司,可其不思我大明恩德,反而興兵叛亂,三番五次襲擾雲南,搶奪物資,屠戮百姓,若不施以顏色,朝廷何以再統西南。”
兵部尚書梁夢龍再次躬身,他也主張打。
因為梁夢龍和馮保是老鄉,兩個人走的比較近,現在馮保倒台了,他也跟著受到牽連,這一段時間,沒少受到彈劾。
他本想辭官回鄉,可皇帝就是不準。
梁夢龍也想明白了,皇帝不準我走,那就是還要用我,既然用我,那我身為兵部尚書,更得強勢了。
“陛下,緬賊猖狂,如不降下雷霆,三宣六慰之土司若學的有模有樣,彩雲之南,必將烽煙四起。”
“臣不才,願親赴雲南,率軍蕩平緬甸。”
梁夢龍這話,還真沒吹牛,他雖然和馮保走的近,可他這個兵部尚書不是靠攀附馮保來的,而是實打實靠真本事得來的。
梁夢龍治過河,屯過田,在山東巡撫任上,因地製宜的推行一條鞭法,安撫遼東流民,開發海運。
再任河南巡撫,安撫百姓,鎮壓叛亂。
後任兵部侍郎、右都禦史總督薊遼、保定,遼東總兵李成梁、薊州總兵戚繼光,那都是他麾下的將領。
梁夢龍是親自帶過兵、上過陣、打過仗的,是真有兩下子。
正因為如此,梁夢龍才敢說這話。
不行,我梁夢龍就親自帶兵去雲南,誰怕誰呀。
朱翊鈞之所以用梁夢龍,不僅僅是為了製衡朝堂,更是因為他確實有能力。
明朝的兵部尚書,尤其是到中後期的兵部尚書,沒有兩下子,是真的鎮不住場子。
朱翊鈞看向梁夢龍,“梁尚書有此拳拳報國之心,朕甚慰。”
“若是人人都如梁尚書這般,何愁天下不定。不過,朝堂如今還離不開梁尚書,梁尚書還需繼續執掌兵部,居中調度。”
“此番作戰,除了抽調貴州、廣西、四川兵馬,另外再責令戚繼光選南兵萬人,馳援雲南。”
“以黔國公沐昌柞總理軍務,戚繼光協理軍務,雲南巡撫劉世曾參讚軍務兼理糧餉。”
隻要有黔國公在,雲南的軍事指揮官就輪不到別人。
而讓戚繼光協理軍務,一是他確有能力。
二,騰驤四衛的兵練了近一年,也練出來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
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如今朱翊鈞來了,怎麽著也得給戚繼光一個爵位。
英雄,什麽時候都值得讚頌。
朱翊鈞接著又說道:“令英國公、魏國公,挑選南北兩京勳貴子弟前往雲南,至黔國公帳下聽調。”
因為,雲南燃起了戰火。
雲南總兵黔國公沐昌柞、雲南巡撫劉世曾聯名上疏,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師,緬甸軍隊入侵。
緬甸軍隊攻破施甸,繼而進攻順寧、盞達,兵鋒直指永昌、大理。
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昌祚移駐洱海,雲南巡撫劉世曾移駐楚雄,同時下令,參政趙睿駐守蒙化,屯田副使胡心得駐守騰衝,兵備僉事楊際熙駐守永昌,兵備僉事陸通霄駐守趙州。
此次上疏,目的有三。
一,向朝廷稟報情況。
二,請求調湖廣參將鄧子龍擔任永昌參將,調南京小教場坐營官劉綎任遊擊將軍守備騰衝。
三,允許雲南募兵並請朝廷派兵馳援。
緬甸此時為東籲王朝統治,而東籲王朝是一個新興政權,正處於上升期,自然是想要彰顯武力,攫取利益。
而萬曆時期,可以說是大明朝將要落幕的時刻。
縱觀萬曆一朝,四十八年的時間,緬甸基本上就沒消停過,雙方可以說是打滿了整個萬曆朝。
朱翊鈞接到雲南的軍報後,當即召集內閣、六部,來乾清宮議事。
兵部尚書梁夢龍率先奏報,“陛下,根據雲南的軍報,緬賊已經攻入雲南府邸順寧府,而雲南內地承平已久,武備鬆弛,將士損傷慘重。幸得黔國公與雲南巡撫劉世曾及時征招士兵,派遣官員分駐各地,這才穩住局勢。”
“隻是緬賊頗具實力,軍隊不下十萬之眾。”
在此之前,朱翊鈞已經翻閱了雲南送來的軍報,大致情況也已經了解。
“雲南巡撫劉世曾想要募兵,準。想調鄧子龍和劉綎入雲南協助守備,準。想要讓朝廷派軍馳援,準。”
“令貴州、廣西、四川,三省整頓兵馬,即刻馳援雲南。至於兵額,兵部覺得調多少合適?”
兵部尚書梁夢龍躬身道:“回稟陛下,西南各省中,當屬四川富庶。考慮到軍需輜重以及兵源情況,貴州、廣西各調五千人馬,四川調一萬人馬。”
朱翊鈞看向戶部尚書張學顏,“軍需方麵,戶部可有困難?”
戶部尚書張學顏躬身回答,“回稟陛下,戶部可以支撐大軍軍需。”
張居正主政大明朝十年,留下的家底還是很厚的,打這一仗,綽綽有餘。
朱翊鈞點點頭,“緬甸自朕登基之初,就屢屢襲擾雲南,這一次竟然聚集十萬大軍,攻入雲南腹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若是不給予嚴懲,先不說朝廷顏麵,我們也對不起雲南死難的百姓。”
朱翊鈞的意思很簡單,打,而且要大打。
朱翊鈞主持朝堂不久,亟需樹立權威,而樹立權威最高的方式,就是打一場勝仗。
曆史上,萬曆皇帝樹立權威,一是清算張居正,二,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的勝仗。
雖然這一次緬甸的軍隊有十萬之眾,但是,大明朝還真不懼於它。
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相當強悍,從明初到明末,三百年間,都很能打。
明朝,並不是因為軍隊不能打了,所以明朝不行了。
事實恰恰相反,是因為大明朝不行了,所以明朝的軍隊才不能打了。
明軍不滿響,滿響不可敵。
滿餉哪裏去,關外黃台吉。
前一句,沒有錯。
而事實上,明末滿餉的明軍很少,但依舊還能撐那麽長時間,很難的。
後一句,不對。
因為黃台吉的軍隊,壓根就不發響,軍隊供養全靠搶。
明末不滿餉的軍隊,還很能打,更何況是萬曆年間的軍隊。
曆史上,萬曆十二年,緬甸卷土重來,明軍把總高國春率五百人大敗緬甸軍隊上萬人。
所以,朱翊鈞對於明軍的戰鬥力,很有信心,加之張居正變法留下的底子,打這一仗,完全沒問題。
內閣首輔申時行,也主張打。
因為他是內閣首輔,國庫裏也有錢,他要是退縮了,先不說厭惡了皇帝,就那些禦史言官都能把他噴死。
再一個,他剛剛當上內閣首輔,他也需要樹立權威。這一仗贏了,不光權威有了,而且政績也有了。
還有一點,他的兒子申用懋,剛剛到雲南楚雄府楚雄縣擔任知縣,楚雄府離被緬甸軍隊攻破的順寧府可不遠。
於公於私,他都沒有理由說不打。
申時行躬身道:“陛下所言甚是,夷敵畏威而不懷德,緬甸本是我大明境內一土司,可其不思我大明恩德,反而興兵叛亂,三番五次襲擾雲南,搶奪物資,屠戮百姓,若不施以顏色,朝廷何以再統西南。”
兵部尚書梁夢龍再次躬身,他也主張打。
因為梁夢龍和馮保是老鄉,兩個人走的比較近,現在馮保倒台了,他也跟著受到牽連,這一段時間,沒少受到彈劾。
他本想辭官回鄉,可皇帝就是不準。
梁夢龍也想明白了,皇帝不準我走,那就是還要用我,既然用我,那我身為兵部尚書,更得強勢了。
“陛下,緬賊猖狂,如不降下雷霆,三宣六慰之土司若學的有模有樣,彩雲之南,必將烽煙四起。”
“臣不才,願親赴雲南,率軍蕩平緬甸。”
梁夢龍這話,還真沒吹牛,他雖然和馮保走的近,可他這個兵部尚書不是靠攀附馮保來的,而是實打實靠真本事得來的。
梁夢龍治過河,屯過田,在山東巡撫任上,因地製宜的推行一條鞭法,安撫遼東流民,開發海運。
再任河南巡撫,安撫百姓,鎮壓叛亂。
後任兵部侍郎、右都禦史總督薊遼、保定,遼東總兵李成梁、薊州總兵戚繼光,那都是他麾下的將領。
梁夢龍是親自帶過兵、上過陣、打過仗的,是真有兩下子。
正因為如此,梁夢龍才敢說這話。
不行,我梁夢龍就親自帶兵去雲南,誰怕誰呀。
朱翊鈞之所以用梁夢龍,不僅僅是為了製衡朝堂,更是因為他確實有能力。
明朝的兵部尚書,尤其是到中後期的兵部尚書,沒有兩下子,是真的鎮不住場子。
朱翊鈞看向梁夢龍,“梁尚書有此拳拳報國之心,朕甚慰。”
“若是人人都如梁尚書這般,何愁天下不定。不過,朝堂如今還離不開梁尚書,梁尚書還需繼續執掌兵部,居中調度。”
“此番作戰,除了抽調貴州、廣西、四川兵馬,另外再責令戚繼光選南兵萬人,馳援雲南。”
“以黔國公沐昌柞總理軍務,戚繼光協理軍務,雲南巡撫劉世曾參讚軍務兼理糧餉。”
隻要有黔國公在,雲南的軍事指揮官就輪不到別人。
而讓戚繼光協理軍務,一是他確有能力。
二,騰驤四衛的兵練了近一年,也練出來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
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如今朱翊鈞來了,怎麽著也得給戚繼光一個爵位。
英雄,什麽時候都值得讚頌。
朱翊鈞接著又說道:“令英國公、魏國公,挑選南北兩京勳貴子弟前往雲南,至黔國公帳下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