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辣椒的困境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師的話讓郭陽幡然醒悟。
他知道,從國家推動西部大開發開始。
未來的20年時間裏,西部地區將會先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和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等等一係列工程。
而青、內蒙、藏、疆、隴、寧、桂、雲、貴、川等等省份都涉及到大量的草原生態修複。
甚至於林業,苜禾農牧業也完全能試著去分一杯羹。
又和老師聊了一會兒,郭陽也弄清了翁立新所說的‘在業內有有幾分薄麵’是什麽意思。
除了擁有鹽漬荒地2000多萬畝,隴省還擁有天然草地2億多畝。
但目前90%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並且每年以150多萬畝的速度遞增。
和40年以前相比,草層高度下降了50%,植被覆蓋度和草地載畜能力也近乎腰斬。
天然草地麵積減少,導致涵養黃河和長江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小溪斷流,湖泊幹涸。
甚至連北鎖黃龍、南保綠洲的綠色屏障河西地區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從1999-2001年,隴省也完成了大麵積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但還遠遠不夠。
今後的幾年,退耕還林還草業依然是隴省政府的重要任務。
而具體的任務也會下放到各個縣市,退耕還林還草的補貼也會撥款到地方政府。
翁立新的意思便是讓苜禾農牧從這些地方政府手中承接工程項目,他也能幫上一些忙。
除此之外,翁立新還透露,青省明年將全麵啟動“三江源”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在玉樹、果洛兩州啟動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
他可以將苜禾農牧介紹過去。
郭陽聽明白了翁立新話中的含義,沒有人不喜歡錢,他是這樣,老師也不能免俗。
也許老師沒有趁機賺錢的想法,他卻不能這樣想。
思考了良久,郭陽還是同意了下來。
苜禾農牧有這個資本和實力,也有能力將事情做好。
至少從老師那裏知道,很多地方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應付檢查驗收,拿到更多的退耕還林還草補貼。
采取了很多不好的方式和方法。
比如說把原有的林草地納入退耕還林還草範圍,或者在較好的耕地上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使生態工程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和損失。
對比之下,苜禾農牧入場之後至少會真的以生態修複為導向,而不是金錢。
因為郭陽是為了積累自然能量而做這件事。
郭陽找來苜禾農牧的人事負責人,讓其聯係獵頭,增加人員招聘需求。
同時也對苜禾農牧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增設了工程部,主要負責對外的生態修複項目。
苜禾農牧目前的管理也暫時由郭陽統籌,麵試的幾個總經理人選他也都不滿意。
雖然獵頭推薦的人都是些學曆很高、專業對口、理論知識豐富,工作經曆也很出眾的,但他都覺得不合適。
在他的計劃裏,苜禾農牧是未來他獲取自然能量的重要基點,需要的是敢大幹快上,一個接一個項目往前推的‘莽夫’。
而不是小火慢燉式的管理。
至於資金來源,眼下賬上資金充足,政府也對苜禾放寬了貸款渠道,未來也有苜禾1號種子和苜蓿草產品產生效益。
並且,對外承接的生態修複項目,隻要不是遇到難纏的地方政府,想要虧損那也是很難的。
……
蘭市,省農科院蔬菜辣椒所。
郭陽看著走進來的小個子,佯裝出不認識的模樣。
小個子不是別人,正是對郭陽有一飯之恩的室友畢強。
隻是經過夏天的洗禮,畢強整個人現在是又黑又小。
看到西裝革履,臉上又毫無表情的郭陽,畢強也有點發懵,以為是自己走錯了地方。
猶猶豫豫的轉回頭,走了兩步,想想又不太對勁。
郭陽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噗嗤,哈哈……”
聽到笑聲,畢強反應過來,又恢複了那副自信的模樣。
“好小子,穿的人模狗樣的,差點給我虎了過去,看來學校傳聞不假,你小子還真一夜暴富了。”
郭陽笑道:“哈哈哈,那不是看到你曬黑了嗎,我差點沒認出來。”
畢強毫不留情的反擊道:“說我黑,你不也一樣。說吧,來找我什麽事?”
聞言,郭陽也切回正題,“想來看看你們所有沒有什麽優秀的甜椒種子,考慮合作一下。”
畢強說:“甜椒品種倒是有,不過因為我們所主要育種方向是螺絲椒,甜椒品種的種質資源比較少。”
“螺絲椒?”
“我實習的時候不是給你帶了份辣椒炒肉嗎,就是那個。話說,你要甜椒種子是拿去幹嘛?”
“充實庫存,順便做點甜椒製種的業務。”
畢強神情訝然,看了眼郭陽說道:“甜椒製種的利潤確實可以,國內也有幾個優秀的品種,也有很多種子公司代理的國外品牌。”
郭陽也點頭,“你們呢,你上次給我帶的辣椒炒肉那個品種不錯,推廣得怎麽樣了?”
聞言,畢強苦笑了聲。
“那是我們所從西北的地方品種‘豬大腸’螺絲椒裏培育出來的品種。”
“‘豬大腸’螺絲椒,辣椒外果皮薄,纖維素含量少,口感好。但缺點也很明顯,產量低、抗性差、適應性差,隻能在幹燥、冷涼的西北部分地區少量種植。”
“經過我們所的長期選育,培育出了隴椒2號,產量和抗性得到了明顯提高,但產量仍比不上其它品質差但高產的品種,種植戶和經銷商的認可度不高。”
聽到這,郭陽也迷糊,他原以為是外形不好看導致推廣難。
“品質高不是市場接受度該更高嗎?”
畢強耐心的解釋道:
“因為目前國內辣椒市場供不應求,辣椒銷售還不能做到優質高價。甜椒不一樣,優不優質都賣得挺貴。”
“而且現在辣椒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一旦育成一個標誌性的好品種,經濟效益好。很快就市場上就會出現大量相似的品種。”
“甚至有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拿到親本後,直接改個名字就變成了自己的品種進行推廣、銷售,原育種工作者的心血和利益被侵占。”
“更有猖狂的盜賊為獲取暴利,華夏農科院蔬菜所的種子倉庫都敢去撬開。”
郭陽感覺畢強仿佛是在訴苦,對行業似乎是很多的不滿,他心中也漸漸地有了些想法,但還是默默的聽著。
“所以啊,蔬菜種業對資本的吸引力不大,都是一些小民企,品種同質化嚴重又導致經營辣椒的種子企業難以做大。”
“整個行業都沉不下心來,隻做短平快能夠很快就產生利潤的品種,不願做具有革命性的劃時代意義能夠推動行業發展的標誌性品種。”
“看起來熱熱鬧鬧,卻沒有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
他知道,從國家推動西部大開發開始。
未來的20年時間裏,西部地區將會先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和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等等一係列工程。
而青、內蒙、藏、疆、隴、寧、桂、雲、貴、川等等省份都涉及到大量的草原生態修複。
甚至於林業,苜禾農牧業也完全能試著去分一杯羹。
又和老師聊了一會兒,郭陽也弄清了翁立新所說的‘在業內有有幾分薄麵’是什麽意思。
除了擁有鹽漬荒地2000多萬畝,隴省還擁有天然草地2億多畝。
但目前90%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並且每年以150多萬畝的速度遞增。
和40年以前相比,草層高度下降了50%,植被覆蓋度和草地載畜能力也近乎腰斬。
天然草地麵積減少,導致涵養黃河和長江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小溪斷流,湖泊幹涸。
甚至連北鎖黃龍、南保綠洲的綠色屏障河西地區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從1999-2001年,隴省也完成了大麵積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但還遠遠不夠。
今後的幾年,退耕還林還草業依然是隴省政府的重要任務。
而具體的任務也會下放到各個縣市,退耕還林還草的補貼也會撥款到地方政府。
翁立新的意思便是讓苜禾農牧從這些地方政府手中承接工程項目,他也能幫上一些忙。
除此之外,翁立新還透露,青省明年將全麵啟動“三江源”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在玉樹、果洛兩州啟動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
他可以將苜禾農牧介紹過去。
郭陽聽明白了翁立新話中的含義,沒有人不喜歡錢,他是這樣,老師也不能免俗。
也許老師沒有趁機賺錢的想法,他卻不能這樣想。
思考了良久,郭陽還是同意了下來。
苜禾農牧有這個資本和實力,也有能力將事情做好。
至少從老師那裏知道,很多地方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應付檢查驗收,拿到更多的退耕還林還草補貼。
采取了很多不好的方式和方法。
比如說把原有的林草地納入退耕還林還草範圍,或者在較好的耕地上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使生態工程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和損失。
對比之下,苜禾農牧入場之後至少會真的以生態修複為導向,而不是金錢。
因為郭陽是為了積累自然能量而做這件事。
郭陽找來苜禾農牧的人事負責人,讓其聯係獵頭,增加人員招聘需求。
同時也對苜禾農牧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增設了工程部,主要負責對外的生態修複項目。
苜禾農牧目前的管理也暫時由郭陽統籌,麵試的幾個總經理人選他也都不滿意。
雖然獵頭推薦的人都是些學曆很高、專業對口、理論知識豐富,工作經曆也很出眾的,但他都覺得不合適。
在他的計劃裏,苜禾農牧是未來他獲取自然能量的重要基點,需要的是敢大幹快上,一個接一個項目往前推的‘莽夫’。
而不是小火慢燉式的管理。
至於資金來源,眼下賬上資金充足,政府也對苜禾放寬了貸款渠道,未來也有苜禾1號種子和苜蓿草產品產生效益。
並且,對外承接的生態修複項目,隻要不是遇到難纏的地方政府,想要虧損那也是很難的。
……
蘭市,省農科院蔬菜辣椒所。
郭陽看著走進來的小個子,佯裝出不認識的模樣。
小個子不是別人,正是對郭陽有一飯之恩的室友畢強。
隻是經過夏天的洗禮,畢強整個人現在是又黑又小。
看到西裝革履,臉上又毫無表情的郭陽,畢強也有點發懵,以為是自己走錯了地方。
猶猶豫豫的轉回頭,走了兩步,想想又不太對勁。
郭陽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噗嗤,哈哈……”
聽到笑聲,畢強反應過來,又恢複了那副自信的模樣。
“好小子,穿的人模狗樣的,差點給我虎了過去,看來學校傳聞不假,你小子還真一夜暴富了。”
郭陽笑道:“哈哈哈,那不是看到你曬黑了嗎,我差點沒認出來。”
畢強毫不留情的反擊道:“說我黑,你不也一樣。說吧,來找我什麽事?”
聞言,郭陽也切回正題,“想來看看你們所有沒有什麽優秀的甜椒種子,考慮合作一下。”
畢強說:“甜椒品種倒是有,不過因為我們所主要育種方向是螺絲椒,甜椒品種的種質資源比較少。”
“螺絲椒?”
“我實習的時候不是給你帶了份辣椒炒肉嗎,就是那個。話說,你要甜椒種子是拿去幹嘛?”
“充實庫存,順便做點甜椒製種的業務。”
畢強神情訝然,看了眼郭陽說道:“甜椒製種的利潤確實可以,國內也有幾個優秀的品種,也有很多種子公司代理的國外品牌。”
郭陽也點頭,“你們呢,你上次給我帶的辣椒炒肉那個品種不錯,推廣得怎麽樣了?”
聞言,畢強苦笑了聲。
“那是我們所從西北的地方品種‘豬大腸’螺絲椒裏培育出來的品種。”
“‘豬大腸’螺絲椒,辣椒外果皮薄,纖維素含量少,口感好。但缺點也很明顯,產量低、抗性差、適應性差,隻能在幹燥、冷涼的西北部分地區少量種植。”
“經過我們所的長期選育,培育出了隴椒2號,產量和抗性得到了明顯提高,但產量仍比不上其它品質差但高產的品種,種植戶和經銷商的認可度不高。”
聽到這,郭陽也迷糊,他原以為是外形不好看導致推廣難。
“品質高不是市場接受度該更高嗎?”
畢強耐心的解釋道:
“因為目前國內辣椒市場供不應求,辣椒銷售還不能做到優質高價。甜椒不一樣,優不優質都賣得挺貴。”
“而且現在辣椒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一旦育成一個標誌性的好品種,經濟效益好。很快就市場上就會出現大量相似的品種。”
“甚至有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拿到親本後,直接改個名字就變成了自己的品種進行推廣、銷售,原育種工作者的心血和利益被侵占。”
“更有猖狂的盜賊為獲取暴利,華夏農科院蔬菜所的種子倉庫都敢去撬開。”
郭陽感覺畢強仿佛是在訴苦,對行業似乎是很多的不滿,他心中也漸漸地有了些想法,但還是默默的聽著。
“所以啊,蔬菜種業對資本的吸引力不大,都是一些小民企,品種同質化嚴重又導致經營辣椒的種子企業難以做大。”
“整個行業都沉不下心來,隻做短平快能夠很快就產生利潤的品種,不願做具有革命性的劃時代意義能夠推動行業發展的標誌性品種。”
“看起來熱熱鬧鬧,卻沒有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